'泰國劇征服中國:泰劇最大海外市場,三觀奇特爭議多,比韓劇狗血劇情更誇張'

"

作者|馮禕 編輯|孫楊

“有性別認知障礙的男生成功變身女生,愛上姑父,順便報復拋棄他們母子的父親!”最近正在熱播的泰劇《吹落的樹葉》,被戲謔為“社會新聞都不敢這麼寫”。變性+亂倫+復仇,隨便拿出一個元素都足以撬動一場倫理大戰。

任何圈子都有鄙視鏈。影視劇的鄙視鏈在很長一段時間,大抵是這樣的:英劇>美劇>日劇>韓劇>港臺劇>內地劇>泰劇。但近年來,尤其是在泰國電影《天才槍手》中國票房破2億、泰國創意廣告不斷刷屏之後,處於這條鄙視鏈底端的泰劇,也開始不太“安分”。從敘事宏大的《天生一對》,到校園純愛《一年生》,從人鬼不殊途的《清明時節愛上我》,到關注特殊人群的《不一樣的美男子》,不僅突破了以往泰劇的“知音體”風格,豆瓣評分也都超過8分。

"

作者|馮禕 編輯|孫楊

“有性別認知障礙的男生成功變身女生,愛上姑父,順便報復拋棄他們母子的父親!”最近正在熱播的泰劇《吹落的樹葉》,被戲謔為“社會新聞都不敢這麼寫”。變性+亂倫+復仇,隨便拿出一個元素都足以撬動一場倫理大戰。

任何圈子都有鄙視鏈。影視劇的鄙視鏈在很長一段時間,大抵是這樣的:英劇>美劇>日劇>韓劇>港臺劇>內地劇>泰劇。但近年來,尤其是在泰國電影《天才槍手》中國票房破2億、泰國創意廣告不斷刷屏之後,處於這條鄙視鏈底端的泰劇,也開始不太“安分”。從敘事宏大的《天生一對》,到校園純愛《一年生》,從人鬼不殊途的《清明時節愛上我》,到關注特殊人群的《不一樣的美男子》,不僅突破了以往泰劇的“知音體”風格,豆瓣評分也都超過8分。

泰國劇征服中國:泰劇最大海外市場,三觀奇特爭議多,比韓劇狗血劇情更誇張

影視劇,一直都與藝術、文學、音樂一樣,是跨文化界限的存在。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影視劇的邊界感更寬泛,容納的社會符號也更復雜。用它去看一國的價值觀,遠比藝術、文學、音樂更有普世性和代入感。泰劇變遷的背後,是這個古老國度正在與世界同頻的訊號。

三觀,是泰劇的最大爭議

《我們不能是朋友》《春夜》《吹落的樹葉》,這個七月的臺劇、韓劇和泰劇好像約好似的,一起來挑戰觀眾的三觀。

如果說早期的韓劇是戲劇化和誇張劇情的大集合,那麼近些年,泰劇顯然接過了這一棒。人們戲謔的“韓劇三寶”:車禍,癌症,治不好,漂洋過海來到了東南亞——風度翩翩的富家少爺一定有隱藏的暴君式人格,咆哮、扇耳光、囚禁這些戲碼都會輪番上演。

而女主角通常卻是善良堅強聰慧,最後一定會原諒男主角的惡行。再加上痴情的男配角,惡毒的女配角,就像一道萬能公式,可以套用70%的泰劇。連泰國詩史《拉瑪堅》裡的魔王,也是把自己愛慕的西塔囚禁在小島上。

2003年央視第一次引進泰劇《俏女傭》,雖然沒引發大規模討論,但卻培養出了中國第一代“泰米”(泰劇迷)。直到2009年,安徽衛視推出泰劇《天使之爭》,一下成為收視爆款,泰劇迎來了轉折點。那幾年,打開電視便常能看到各式泰劇:《旋轉的愛》《臨時天堂》《千金女傭》《一諾傾情》《愛的烹飪法》……

此時的觀眾正值韓劇的審美疲勞期。泰劇也深諳法國戲劇家喬治·普羅的“三十六種戲劇模式”,皆為泰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加之泰劇演員往往是混血的帥哥美女,佈景設計也頗具異國人情,這種表象和視覺上的代換,給中國觀眾帶來了暫時的新鮮感。

但只稍微看過幾部就會發現,泰劇故事情節雖看起來曲折離奇,貫穿始終的卻只有一件事,以及三四個人,程式化的人設、簡單的關係矩陣和單一的敘事方式,以至於有評論認為,這些劇集不止毫無深度,還脫離生活邏輯,再加上演員的誇張表演(泰國至今沒有專門的戲劇學院培養演員,演員的演技都是在片場磨練出來的),常常前後難以自洽。比如字幕組給泰劇《愛的被告》簡介就只一句話:看劇前請先把你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勁兒踩在腳底下。更別說像日、美劇那樣,能截出暗含潛臺詞的表情包了。

作為電視劇的前身電影,泰國的起步並不晚,甚至還在1930年代有過短暫的黃金時期,但皇室與民眾束縛和遵從的關係,以及《冒犯君主法》的約束,決定了在這片土地上很難誕生令人信服的作品。尤其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冷戰時期的泰國如履薄冰,嚴峻的政治形勢讓文學家、藝術家在創作時首先要避開“雷區”,必須在揭露社會矛盾和保住性命之間做無奈地選擇。而架空於現實之上的愛情故事,就是最安全的題材。

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泰國現當代除了《四朝代》,再找不出像樣的文學作品,充斥在市面上的是各種無腦的言情小說。作者寫的輕鬆,讀者也樂的不用腦。泰劇在泰語中叫作“Lakorn”,直譯過來便是“使用泰語演出的浪漫愛情連續劇”,顧名思義,泰國人從一開始已經給泰劇定性了。而這些劇本就大多來自言情小說,有的還是50年前的言情小說。

"

作者|馮禕 編輯|孫楊

“有性別認知障礙的男生成功變身女生,愛上姑父,順便報復拋棄他們母子的父親!”最近正在熱播的泰劇《吹落的樹葉》,被戲謔為“社會新聞都不敢這麼寫”。變性+亂倫+復仇,隨便拿出一個元素都足以撬動一場倫理大戰。

任何圈子都有鄙視鏈。影視劇的鄙視鏈在很長一段時間,大抵是這樣的:英劇>美劇>日劇>韓劇>港臺劇>內地劇>泰劇。但近年來,尤其是在泰國電影《天才槍手》中國票房破2億、泰國創意廣告不斷刷屏之後,處於這條鄙視鏈底端的泰劇,也開始不太“安分”。從敘事宏大的《天生一對》,到校園純愛《一年生》,從人鬼不殊途的《清明時節愛上我》,到關注特殊人群的《不一樣的美男子》,不僅突破了以往泰劇的“知音體”風格,豆瓣評分也都超過8分。

泰國劇征服中國:泰劇最大海外市場,三觀奇特爭議多,比韓劇狗血劇情更誇張

影視劇,一直都與藝術、文學、音樂一樣,是跨文化界限的存在。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影視劇的邊界感更寬泛,容納的社會符號也更復雜。用它去看一國的價值觀,遠比藝術、文學、音樂更有普世性和代入感。泰劇變遷的背後,是這個古老國度正在與世界同頻的訊號。

三觀,是泰劇的最大爭議

《我們不能是朋友》《春夜》《吹落的樹葉》,這個七月的臺劇、韓劇和泰劇好像約好似的,一起來挑戰觀眾的三觀。

如果說早期的韓劇是戲劇化和誇張劇情的大集合,那麼近些年,泰劇顯然接過了這一棒。人們戲謔的“韓劇三寶”:車禍,癌症,治不好,漂洋過海來到了東南亞——風度翩翩的富家少爺一定有隱藏的暴君式人格,咆哮、扇耳光、囚禁這些戲碼都會輪番上演。

而女主角通常卻是善良堅強聰慧,最後一定會原諒男主角的惡行。再加上痴情的男配角,惡毒的女配角,就像一道萬能公式,可以套用70%的泰劇。連泰國詩史《拉瑪堅》裡的魔王,也是把自己愛慕的西塔囚禁在小島上。

2003年央視第一次引進泰劇《俏女傭》,雖然沒引發大規模討論,但卻培養出了中國第一代“泰米”(泰劇迷)。直到2009年,安徽衛視推出泰劇《天使之爭》,一下成為收視爆款,泰劇迎來了轉折點。那幾年,打開電視便常能看到各式泰劇:《旋轉的愛》《臨時天堂》《千金女傭》《一諾傾情》《愛的烹飪法》……

此時的觀眾正值韓劇的審美疲勞期。泰劇也深諳法國戲劇家喬治·普羅的“三十六種戲劇模式”,皆為泰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加之泰劇演員往往是混血的帥哥美女,佈景設計也頗具異國人情,這種表象和視覺上的代換,給中國觀眾帶來了暫時的新鮮感。

但只稍微看過幾部就會發現,泰劇故事情節雖看起來曲折離奇,貫穿始終的卻只有一件事,以及三四個人,程式化的人設、簡單的關係矩陣和單一的敘事方式,以至於有評論認為,這些劇集不止毫無深度,還脫離生活邏輯,再加上演員的誇張表演(泰國至今沒有專門的戲劇學院培養演員,演員的演技都是在片場磨練出來的),常常前後難以自洽。比如字幕組給泰劇《愛的被告》簡介就只一句話:看劇前請先把你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勁兒踩在腳底下。更別說像日、美劇那樣,能截出暗含潛臺詞的表情包了。

作為電視劇的前身電影,泰國的起步並不晚,甚至還在1930年代有過短暫的黃金時期,但皇室與民眾束縛和遵從的關係,以及《冒犯君主法》的約束,決定了在這片土地上很難誕生令人信服的作品。尤其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冷戰時期的泰國如履薄冰,嚴峻的政治形勢讓文學家、藝術家在創作時首先要避開“雷區”,必須在揭露社會矛盾和保住性命之間做無奈地選擇。而架空於現實之上的愛情故事,就是最安全的題材。

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泰國現當代除了《四朝代》,再找不出像樣的文學作品,充斥在市面上的是各種無腦的言情小說。作者寫的輕鬆,讀者也樂的不用腦。泰劇在泰語中叫作“Lakorn”,直譯過來便是“使用泰語演出的浪漫愛情連續劇”,顧名思義,泰國人從一開始已經給泰劇定性了。而這些劇本就大多來自言情小說,有的還是50年前的言情小說。

泰國劇征服中國:泰劇最大海外市場,三觀奇特爭議多,比韓劇狗血劇情更誇張

觀眾是最無情的。從2015年開始,中國國內流量和IP崛起,傳統泰劇開始退出中國主流電視臺。就像英國小說家毛姆對暹羅寺院的描述,先是“它們很華麗;它們閃著金光與石灰的白光,但又並不俗豔;在那明快的天空下,在那耀眼的陽光下,它們毫不退讓,公然蔑視自然的光華,並以人類的智巧和頑皮的果敢為之添彩”,但最終“你漫步其間,有些鬱悶,因為對你來說,它最終毫無意義,它逼你’哦’然驚訝,但絕非’啊’聲動情;它沒有意義”。看早期泰劇的過程,亦如是。

這裡沒有憂鬱的熱帶,只有矛盾的熱帶

為什麼泰國人喜歡電視劇?事實上,泰國人喜歡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電影、戲劇、音樂等等等等。泰國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必須包含的元素就是放鬆,而看電視又是成本最低的放鬆。泰國人往往從晚上8點開始看電視劇,每部每週只播兩或三集,每集兩小時,所以一看便是三四個鐘頭。

而電視劇是社會的鏡子。

泰劇中滲透著許多當地特色,比如難以跨越的“等級觀念”。泰國人習慣在第一次見面時就問及對方的年齡、工作、收入,以便決定兩人的相處模式,所以在泰劇中,尊敬、下跪、服從、謙恭都是植根在泰國人思想中的行為習慣。長期的男尊女卑,也讓泰劇教化女性不必勇敢,只要善良,便會有帥氣多金的男性來拯救她們,最後迴歸家庭。

其實相比於周邊其他國家,泰國是最早開始國際化的。泰國的歷史從來不是封閉的歷史,從大城王朝時期開始(14~18世紀),這裡就是中國、日本、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通貿之地。到了近代,和鄰國相比,泰國又是唯一一個沒有淪為西方殖民地的國家,國王還親自造訪歐洲,足見泰國的城府和圓融。

在這片佔地51.3萬平方公里的“東南亞之心”上,中國、阿拉伯、波斯、高棉的文明雜糅在一起,東方和西方也在此相遇,並被泰國人幻化成暹羅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泰劇中也有不少對異文化的描摹,像是2008年的《牡丹花的最後一瓣》,描寫的就是1950年代泰國華人的奮鬥史,裡面塑造的女性勤勞、堅韌、節儉。可見當地對異文化的尊重。

"

作者|馮禕 編輯|孫楊

“有性別認知障礙的男生成功變身女生,愛上姑父,順便報復拋棄他們母子的父親!”最近正在熱播的泰劇《吹落的樹葉》,被戲謔為“社會新聞都不敢這麼寫”。變性+亂倫+復仇,隨便拿出一個元素都足以撬動一場倫理大戰。

任何圈子都有鄙視鏈。影視劇的鄙視鏈在很長一段時間,大抵是這樣的:英劇>美劇>日劇>韓劇>港臺劇>內地劇>泰劇。但近年來,尤其是在泰國電影《天才槍手》中國票房破2億、泰國創意廣告不斷刷屏之後,處於這條鄙視鏈底端的泰劇,也開始不太“安分”。從敘事宏大的《天生一對》,到校園純愛《一年生》,從人鬼不殊途的《清明時節愛上我》,到關注特殊人群的《不一樣的美男子》,不僅突破了以往泰劇的“知音體”風格,豆瓣評分也都超過8分。

泰國劇征服中國:泰劇最大海外市場,三觀奇特爭議多,比韓劇狗血劇情更誇張

影視劇,一直都與藝術、文學、音樂一樣,是跨文化界限的存在。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影視劇的邊界感更寬泛,容納的社會符號也更復雜。用它去看一國的價值觀,遠比藝術、文學、音樂更有普世性和代入感。泰劇變遷的背後,是這個古老國度正在與世界同頻的訊號。

三觀,是泰劇的最大爭議

《我們不能是朋友》《春夜》《吹落的樹葉》,這個七月的臺劇、韓劇和泰劇好像約好似的,一起來挑戰觀眾的三觀。

如果說早期的韓劇是戲劇化和誇張劇情的大集合,那麼近些年,泰劇顯然接過了這一棒。人們戲謔的“韓劇三寶”:車禍,癌症,治不好,漂洋過海來到了東南亞——風度翩翩的富家少爺一定有隱藏的暴君式人格,咆哮、扇耳光、囚禁這些戲碼都會輪番上演。

而女主角通常卻是善良堅強聰慧,最後一定會原諒男主角的惡行。再加上痴情的男配角,惡毒的女配角,就像一道萬能公式,可以套用70%的泰劇。連泰國詩史《拉瑪堅》裡的魔王,也是把自己愛慕的西塔囚禁在小島上。

2003年央視第一次引進泰劇《俏女傭》,雖然沒引發大規模討論,但卻培養出了中國第一代“泰米”(泰劇迷)。直到2009年,安徽衛視推出泰劇《天使之爭》,一下成為收視爆款,泰劇迎來了轉折點。那幾年,打開電視便常能看到各式泰劇:《旋轉的愛》《臨時天堂》《千金女傭》《一諾傾情》《愛的烹飪法》……

此時的觀眾正值韓劇的審美疲勞期。泰劇也深諳法國戲劇家喬治·普羅的“三十六種戲劇模式”,皆為泰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加之泰劇演員往往是混血的帥哥美女,佈景設計也頗具異國人情,這種表象和視覺上的代換,給中國觀眾帶來了暫時的新鮮感。

但只稍微看過幾部就會發現,泰劇故事情節雖看起來曲折離奇,貫穿始終的卻只有一件事,以及三四個人,程式化的人設、簡單的關係矩陣和單一的敘事方式,以至於有評論認為,這些劇集不止毫無深度,還脫離生活邏輯,再加上演員的誇張表演(泰國至今沒有專門的戲劇學院培養演員,演員的演技都是在片場磨練出來的),常常前後難以自洽。比如字幕組給泰劇《愛的被告》簡介就只一句話:看劇前請先把你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勁兒踩在腳底下。更別說像日、美劇那樣,能截出暗含潛臺詞的表情包了。

作為電視劇的前身電影,泰國的起步並不晚,甚至還在1930年代有過短暫的黃金時期,但皇室與民眾束縛和遵從的關係,以及《冒犯君主法》的約束,決定了在這片土地上很難誕生令人信服的作品。尤其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冷戰時期的泰國如履薄冰,嚴峻的政治形勢讓文學家、藝術家在創作時首先要避開“雷區”,必須在揭露社會矛盾和保住性命之間做無奈地選擇。而架空於現實之上的愛情故事,就是最安全的題材。

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泰國現當代除了《四朝代》,再找不出像樣的文學作品,充斥在市面上的是各種無腦的言情小說。作者寫的輕鬆,讀者也樂的不用腦。泰劇在泰語中叫作“Lakorn”,直譯過來便是“使用泰語演出的浪漫愛情連續劇”,顧名思義,泰國人從一開始已經給泰劇定性了。而這些劇本就大多來自言情小說,有的還是50年前的言情小說。

泰國劇征服中國:泰劇最大海外市場,三觀奇特爭議多,比韓劇狗血劇情更誇張

觀眾是最無情的。從2015年開始,中國國內流量和IP崛起,傳統泰劇開始退出中國主流電視臺。就像英國小說家毛姆對暹羅寺院的描述,先是“它們很華麗;它們閃著金光與石灰的白光,但又並不俗豔;在那明快的天空下,在那耀眼的陽光下,它們毫不退讓,公然蔑視自然的光華,並以人類的智巧和頑皮的果敢為之添彩”,但最終“你漫步其間,有些鬱悶,因為對你來說,它最終毫無意義,它逼你’哦’然驚訝,但絕非’啊’聲動情;它沒有意義”。看早期泰劇的過程,亦如是。

這裡沒有憂鬱的熱帶,只有矛盾的熱帶

為什麼泰國人喜歡電視劇?事實上,泰國人喜歡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電影、戲劇、音樂等等等等。泰國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必須包含的元素就是放鬆,而看電視又是成本最低的放鬆。泰國人往往從晚上8點開始看電視劇,每部每週只播兩或三集,每集兩小時,所以一看便是三四個鐘頭。

而電視劇是社會的鏡子。

泰劇中滲透著許多當地特色,比如難以跨越的“等級觀念”。泰國人習慣在第一次見面時就問及對方的年齡、工作、收入,以便決定兩人的相處模式,所以在泰劇中,尊敬、下跪、服從、謙恭都是植根在泰國人思想中的行為習慣。長期的男尊女卑,也讓泰劇教化女性不必勇敢,只要善良,便會有帥氣多金的男性來拯救她們,最後迴歸家庭。

其實相比於周邊其他國家,泰國是最早開始國際化的。泰國的歷史從來不是封閉的歷史,從大城王朝時期開始(14~18世紀),這裡就是中國、日本、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通貿之地。到了近代,和鄰國相比,泰國又是唯一一個沒有淪為西方殖民地的國家,國王還親自造訪歐洲,足見泰國的城府和圓融。

在這片佔地51.3萬平方公里的“東南亞之心”上,中國、阿拉伯、波斯、高棉的文明雜糅在一起,東方和西方也在此相遇,並被泰國人幻化成暹羅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泰劇中也有不少對異文化的描摹,像是2008年的《牡丹花的最後一瓣》,描寫的就是1950年代泰國華人的奮鬥史,裡面塑造的女性勤勞、堅韌、節儉。可見當地對異文化的尊重。

泰國劇征服中國:泰劇最大海外市場,三觀奇特爭議多,比韓劇狗血劇情更誇張

也有例外,比如世仇緬甸。2017年的泰劇《愛之火》(Plerng Phra Nang)激怒了緬甸貢榜王朝末代國王的曾孫。雖然泰方編劇極力否認,但劇情嘛,果然與緬甸歷史上那位野心勃勃的王后馨部麻茵的故事有“驚人”的相似。緬甸發誓也要拍一部隱射泰國皇室的作品,不過至今未果。

同時,泰國也是世界上信仰最單純也最單一的國度之一,開放與保守不斷拉鋸,最後達到了相對的平衡。大部分民眾相信因果報應和善良的力量。這致使泰劇裡的好人會好到極致,壞人也會壞到極致,結局必是好人戰勝壞人。這樣的劇情雖臉譜化,但欣賞門檻很低,能最快速擊中觀眾最樸素的正義感。

歷史上沒受過太多欺辱和篤定的信仰,讓泰國誕生了“世界第一”的微笑。生活中處處充滿戲劇化,一位旅居泰國多年的朋友告訴我,泰國足球賽現場,只要球迷一衝突,就會播放泰國神曲《用我的真心換你的號碼》,剛剛還在互毆的人便手拉手跳起舞來。在泰國路邊,只要有開著公放的車子經過,路人就會跟著載歌載舞。隨遇而安,快樂至上。

在戲劇化這點上,就連綜藝節目也充滿了新奇的腦洞和開放性:“男得有情郎”類似於中國的《非誠勿擾》,不過是男選男,而“殺人卡拉ok”,則是把歌手吊起來扔進水裡,進行各種惡作劇,但歌聲不能停。

假若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當年去的不是南美洲,而是泰國,恐怕他就寫不出《憂鬱的熱帶》,大抵只會沉淪在熱帶雨林的戲劇化裡了。

《陰影的力量》是泰國得獎電視劇,劇情可以概括為“男主角酒後強暴女主角,在求得對方原諒後,兩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雖然導演解釋“這樣的情節就是試圖教化社會,女性不該單獨外遊或是穿著暴露;男性不該喝酒”,但還是掀起了某種反彈。這是一個女性意識在不斷崛起的時代,泰國女性開始對將這樣的情節浪漫化感到不適,要求遏止“性侵之戀”劇碼的呼聲越來越大。

泰國商業管理研究院社會民調機構曾以潑水節與性騷擾為題,對民眾展開隨機調研,前幾年還有78.46%的受訪者認為在狂歡氣氛中不必過於在意,而到了去年,已有55.20%的受訪者認為這種行為非常不妥,“不必計較”的數字已經下降到8.64%。

世界都同頻了,泰劇也要越界

2016年,泰劇在內地逐漸從臺播過渡到網播,幾大視頻網站都開闢了泰劇板塊。價格因素佔了主要原因,《太陽的後裔》一集版權費高達150萬人民幣,泰劇只要1/20的價格。泰劇海外市場份額不足20%,但有效播放卻佔到了40%以上。愛奇藝甚至還要立志打造“網絡視頻行業泰劇播放第一平臺”,投資泰國的翻拍劇。

而天天坐在電腦前看劇的是什麼人呢,年輕人。在年輕人喜好這一點上,泰國青年和中國青年並沒有本質區別。

這種現象反饋到泰劇本土,便激發了泰劇的“分眾時代”,不同的電視臺根據不同受眾,產出定位精準的垂直產品。在泰國,覆蓋率最高的是公共電視臺7臺,考慮到鄉村佔比大,這個電視臺依然以八點檔狗血劇為主。中國國內已鮮少引進。而泰國正大集團旗下的收費頻道True,以及以音樂起家的GMM Grammy旗下的兩家公共電視臺GMM25和ONE31,則主打年輕受眾,成為了中國視頻平臺引入泰劇的主要來源。

中國,不止為這個鄰國貢獻了第一入境率的遊客,也是泰劇最大的海外發行市場。中國受眾對影視劇的要求在變化,泰國要時時保持同頻。這種同頻不只是東方思維的,在全世界因互聯網連接而變小的背景下,模仿韓劇、日劇只是泰劇需要越界的第一階段。

泰國也真的翻拍了好幾部經典韓劇,在泰劇《尋愛魔力》裡,還藉著演員之口說出了泰國女性的擇偶標準——“至少也要像韓國歐巴那樣啊”。

"

作者|馮禕 編輯|孫楊

“有性別認知障礙的男生成功變身女生,愛上姑父,順便報復拋棄他們母子的父親!”最近正在熱播的泰劇《吹落的樹葉》,被戲謔為“社會新聞都不敢這麼寫”。變性+亂倫+復仇,隨便拿出一個元素都足以撬動一場倫理大戰。

任何圈子都有鄙視鏈。影視劇的鄙視鏈在很長一段時間,大抵是這樣的:英劇>美劇>日劇>韓劇>港臺劇>內地劇>泰劇。但近年來,尤其是在泰國電影《天才槍手》中國票房破2億、泰國創意廣告不斷刷屏之後,處於這條鄙視鏈底端的泰劇,也開始不太“安分”。從敘事宏大的《天生一對》,到校園純愛《一年生》,從人鬼不殊途的《清明時節愛上我》,到關注特殊人群的《不一樣的美男子》,不僅突破了以往泰劇的“知音體”風格,豆瓣評分也都超過8分。

泰國劇征服中國:泰劇最大海外市場,三觀奇特爭議多,比韓劇狗血劇情更誇張

影視劇,一直都與藝術、文學、音樂一樣,是跨文化界限的存在。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影視劇的邊界感更寬泛,容納的社會符號也更復雜。用它去看一國的價值觀,遠比藝術、文學、音樂更有普世性和代入感。泰劇變遷的背後,是這個古老國度正在與世界同頻的訊號。

三觀,是泰劇的最大爭議

《我們不能是朋友》《春夜》《吹落的樹葉》,這個七月的臺劇、韓劇和泰劇好像約好似的,一起來挑戰觀眾的三觀。

如果說早期的韓劇是戲劇化和誇張劇情的大集合,那麼近些年,泰劇顯然接過了這一棒。人們戲謔的“韓劇三寶”:車禍,癌症,治不好,漂洋過海來到了東南亞——風度翩翩的富家少爺一定有隱藏的暴君式人格,咆哮、扇耳光、囚禁這些戲碼都會輪番上演。

而女主角通常卻是善良堅強聰慧,最後一定會原諒男主角的惡行。再加上痴情的男配角,惡毒的女配角,就像一道萬能公式,可以套用70%的泰劇。連泰國詩史《拉瑪堅》裡的魔王,也是把自己愛慕的西塔囚禁在小島上。

2003年央視第一次引進泰劇《俏女傭》,雖然沒引發大規模討論,但卻培養出了中國第一代“泰米”(泰劇迷)。直到2009年,安徽衛視推出泰劇《天使之爭》,一下成為收視爆款,泰劇迎來了轉折點。那幾年,打開電視便常能看到各式泰劇:《旋轉的愛》《臨時天堂》《千金女傭》《一諾傾情》《愛的烹飪法》……

此時的觀眾正值韓劇的審美疲勞期。泰劇也深諳法國戲劇家喬治·普羅的“三十六種戲劇模式”,皆為泰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加之泰劇演員往往是混血的帥哥美女,佈景設計也頗具異國人情,這種表象和視覺上的代換,給中國觀眾帶來了暫時的新鮮感。

但只稍微看過幾部就會發現,泰劇故事情節雖看起來曲折離奇,貫穿始終的卻只有一件事,以及三四個人,程式化的人設、簡單的關係矩陣和單一的敘事方式,以至於有評論認為,這些劇集不止毫無深度,還脫離生活邏輯,再加上演員的誇張表演(泰國至今沒有專門的戲劇學院培養演員,演員的演技都是在片場磨練出來的),常常前後難以自洽。比如字幕組給泰劇《愛的被告》簡介就只一句話:看劇前請先把你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勁兒踩在腳底下。更別說像日、美劇那樣,能截出暗含潛臺詞的表情包了。

作為電視劇的前身電影,泰國的起步並不晚,甚至還在1930年代有過短暫的黃金時期,但皇室與民眾束縛和遵從的關係,以及《冒犯君主法》的約束,決定了在這片土地上很難誕生令人信服的作品。尤其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冷戰時期的泰國如履薄冰,嚴峻的政治形勢讓文學家、藝術家在創作時首先要避開“雷區”,必須在揭露社會矛盾和保住性命之間做無奈地選擇。而架空於現實之上的愛情故事,就是最安全的題材。

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泰國現當代除了《四朝代》,再找不出像樣的文學作品,充斥在市面上的是各種無腦的言情小說。作者寫的輕鬆,讀者也樂的不用腦。泰劇在泰語中叫作“Lakorn”,直譯過來便是“使用泰語演出的浪漫愛情連續劇”,顧名思義,泰國人從一開始已經給泰劇定性了。而這些劇本就大多來自言情小說,有的還是50年前的言情小說。

泰國劇征服中國:泰劇最大海外市場,三觀奇特爭議多,比韓劇狗血劇情更誇張

觀眾是最無情的。從2015年開始,中國國內流量和IP崛起,傳統泰劇開始退出中國主流電視臺。就像英國小說家毛姆對暹羅寺院的描述,先是“它們很華麗;它們閃著金光與石灰的白光,但又並不俗豔;在那明快的天空下,在那耀眼的陽光下,它們毫不退讓,公然蔑視自然的光華,並以人類的智巧和頑皮的果敢為之添彩”,但最終“你漫步其間,有些鬱悶,因為對你來說,它最終毫無意義,它逼你’哦’然驚訝,但絕非’啊’聲動情;它沒有意義”。看早期泰劇的過程,亦如是。

這裡沒有憂鬱的熱帶,只有矛盾的熱帶

為什麼泰國人喜歡電視劇?事實上,泰國人喜歡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電影、戲劇、音樂等等等等。泰國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必須包含的元素就是放鬆,而看電視又是成本最低的放鬆。泰國人往往從晚上8點開始看電視劇,每部每週只播兩或三集,每集兩小時,所以一看便是三四個鐘頭。

而電視劇是社會的鏡子。

泰劇中滲透著許多當地特色,比如難以跨越的“等級觀念”。泰國人習慣在第一次見面時就問及對方的年齡、工作、收入,以便決定兩人的相處模式,所以在泰劇中,尊敬、下跪、服從、謙恭都是植根在泰國人思想中的行為習慣。長期的男尊女卑,也讓泰劇教化女性不必勇敢,只要善良,便會有帥氣多金的男性來拯救她們,最後迴歸家庭。

其實相比於周邊其他國家,泰國是最早開始國際化的。泰國的歷史從來不是封閉的歷史,從大城王朝時期開始(14~18世紀),這裡就是中國、日本、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通貿之地。到了近代,和鄰國相比,泰國又是唯一一個沒有淪為西方殖民地的國家,國王還親自造訪歐洲,足見泰國的城府和圓融。

在這片佔地51.3萬平方公里的“東南亞之心”上,中國、阿拉伯、波斯、高棉的文明雜糅在一起,東方和西方也在此相遇,並被泰國人幻化成暹羅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泰劇中也有不少對異文化的描摹,像是2008年的《牡丹花的最後一瓣》,描寫的就是1950年代泰國華人的奮鬥史,裡面塑造的女性勤勞、堅韌、節儉。可見當地對異文化的尊重。

泰國劇征服中國:泰劇最大海外市場,三觀奇特爭議多,比韓劇狗血劇情更誇張

也有例外,比如世仇緬甸。2017年的泰劇《愛之火》(Plerng Phra Nang)激怒了緬甸貢榜王朝末代國王的曾孫。雖然泰方編劇極力否認,但劇情嘛,果然與緬甸歷史上那位野心勃勃的王后馨部麻茵的故事有“驚人”的相似。緬甸發誓也要拍一部隱射泰國皇室的作品,不過至今未果。

同時,泰國也是世界上信仰最單純也最單一的國度之一,開放與保守不斷拉鋸,最後達到了相對的平衡。大部分民眾相信因果報應和善良的力量。這致使泰劇裡的好人會好到極致,壞人也會壞到極致,結局必是好人戰勝壞人。這樣的劇情雖臉譜化,但欣賞門檻很低,能最快速擊中觀眾最樸素的正義感。

歷史上沒受過太多欺辱和篤定的信仰,讓泰國誕生了“世界第一”的微笑。生活中處處充滿戲劇化,一位旅居泰國多年的朋友告訴我,泰國足球賽現場,只要球迷一衝突,就會播放泰國神曲《用我的真心換你的號碼》,剛剛還在互毆的人便手拉手跳起舞來。在泰國路邊,只要有開著公放的車子經過,路人就會跟著載歌載舞。隨遇而安,快樂至上。

在戲劇化這點上,就連綜藝節目也充滿了新奇的腦洞和開放性:“男得有情郎”類似於中國的《非誠勿擾》,不過是男選男,而“殺人卡拉ok”,則是把歌手吊起來扔進水裡,進行各種惡作劇,但歌聲不能停。

假若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當年去的不是南美洲,而是泰國,恐怕他就寫不出《憂鬱的熱帶》,大抵只會沉淪在熱帶雨林的戲劇化裡了。

《陰影的力量》是泰國得獎電視劇,劇情可以概括為“男主角酒後強暴女主角,在求得對方原諒後,兩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雖然導演解釋“這樣的情節就是試圖教化社會,女性不該單獨外遊或是穿著暴露;男性不該喝酒”,但還是掀起了某種反彈。這是一個女性意識在不斷崛起的時代,泰國女性開始對將這樣的情節浪漫化感到不適,要求遏止“性侵之戀”劇碼的呼聲越來越大。

泰國商業管理研究院社會民調機構曾以潑水節與性騷擾為題,對民眾展開隨機調研,前幾年還有78.46%的受訪者認為在狂歡氣氛中不必過於在意,而到了去年,已有55.20%的受訪者認為這種行為非常不妥,“不必計較”的數字已經下降到8.64%。

世界都同頻了,泰劇也要越界

2016年,泰劇在內地逐漸從臺播過渡到網播,幾大視頻網站都開闢了泰劇板塊。價格因素佔了主要原因,《太陽的後裔》一集版權費高達150萬人民幣,泰劇只要1/20的價格。泰劇海外市場份額不足20%,但有效播放卻佔到了40%以上。愛奇藝甚至還要立志打造“網絡視頻行業泰劇播放第一平臺”,投資泰國的翻拍劇。

而天天坐在電腦前看劇的是什麼人呢,年輕人。在年輕人喜好這一點上,泰國青年和中國青年並沒有本質區別。

這種現象反饋到泰劇本土,便激發了泰劇的“分眾時代”,不同的電視臺根據不同受眾,產出定位精準的垂直產品。在泰國,覆蓋率最高的是公共電視臺7臺,考慮到鄉村佔比大,這個電視臺依然以八點檔狗血劇為主。中國國內已鮮少引進。而泰國正大集團旗下的收費頻道True,以及以音樂起家的GMM Grammy旗下的兩家公共電視臺GMM25和ONE31,則主打年輕受眾,成為了中國視頻平臺引入泰劇的主要來源。

中國,不止為這個鄰國貢獻了第一入境率的遊客,也是泰劇最大的海外發行市場。中國受眾對影視劇的要求在變化,泰國要時時保持同頻。這種同頻不只是東方思維的,在全世界因互聯網連接而變小的背景下,模仿韓劇、日劇只是泰劇需要越界的第一階段。

泰國也真的翻拍了好幾部經典韓劇,在泰劇《尋愛魔力》裡,還藉著演員之口說出了泰國女性的擇偶標準——“至少也要像韓國歐巴那樣啊”。

泰國劇征服中國:泰劇最大海外市場,三觀奇特爭議多,比韓劇狗血劇情更誇張

的確,到目前為止,泰國還沒有誕生世界級的電影、歌曲、文學、藝術,似乎只有旅遊、美食、宗教。但你要就此推論泰國人缺乏創意和深度,就有失偏頗了。從1990年代開始,挺過低迷期的泰國電影,已經開始有了姓名。而不受政策限制的泰國廣告,更是腦洞大開,在國際大獎和互聯網上怒刷了存在感。許多廣告、短片導演,也開始成為電視劇導演。這讓泰劇也具備了能夠越級的能力。

在同頻的助推下,泰劇逐漸分流出了兩派,一派順應時下流行的甜寵風,“虐”出了新花樣,也甜出了新高度。泰國的CP文化非常發達,演員們不僅劇中撒糖,劇外也賣力營業,口碑好的還會在下一部劇集中繼續捆綁,保持觀眾的粘性。

另一派則開始涉獵越來越寬泛的題材,不再拘泥於大尺度的愛恨情仇:2018年引發收視狂潮的《天生一對》是穿越題材,泰國總理帕拉育甚至召見了劇組,稱讚“這部電視劇展示了泰國的文化和傳統以及當時人們的穿著,這引起了公眾對泰國文化的興趣”。《火之迷戀》的女主角一心想要往上爬,最後淪為棋子客死異鄉;《極限S》系列,以“運動、堅持、責任、親情、友情、成長”為主題;探討各種戀愛關係的《朋友圈》、以及描寫經紀人的職業劇《星途叵測》等等。

其實泰國如今也依舊在輸出家庭倫理劇,但女主角不再是美弱慘,而是會主動回擊。像2018年的“泰版犀利人妻”《妻不擇食》,就引發過熱議。劇情怎麼看怎麼像曾掀起收視狂潮的《回家的誘惑》姊妹篇,可“復仇女神”的設定在泰劇裡算是不小的突破。

當然,泰劇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重要分支——青春校園劇。不同於日韓的純愛,泰國的校園劇毫不避諱展現社會邊緣人群的愛,這在整個亞洲,都是足以寫進影視劇歷史的巨大進步。泰劇的一位導演說:“人妖是泰國正常的社會現象,如果我們忽略他們,在劇中也不提及他們,就會很奇怪。”當然,這與泰國政局也不無關係,泰國憲法擬首次寫入詞彙“第三性別”,從法律上保證跨性別和同性戀群體得到更公正的對待。

在更包容的題材下,去鋪陳深度,一切都順理成章。

像是聚焦泰國華人家庭的《我們信任的家庭》,試圖窺探家庭成員關係的交疊,丈夫的被期望、妻子的失去自我、兒子的過度寵愛,以及女兒的被忽視,都是活生生在我們身邊上演的故事。而《超凡少年》更有普世意義,劇中有一所等級制度鮮明的學校,不同成績的學生有不同待遇,捅破高分理念背後的殘酷真相,影射當下的教育制度。

在鄙視鏈上追上韓劇,就是泰劇的終點嗎?終點在哪裡,要看這個表象傳統且保守的國度,妥協的底線在哪裡。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鳳凰WEEKLY】創作,獨家發佈在今日頭條,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