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趙麗華:如何看待這位詩壇梨花教主,還有她對李敖的鞭屍言行?

河北趙麗華女士,據說是個名詩人,有著“梨花教主”的赫赫威名。她在過去寫詩的圈子裡,論實際聲望,和北島、多多、翟永明等比起來,差不多也就是個三四線的咖位,但是在大眾中,她又確實有資格可和餘秀華並稱最有名女詩人。

談趙麗華:如何看待這位詩壇梨花教主,還有她對李敖的鞭屍言行?

趙麗華,64年生於河北霸州。一級作家,曾任《詩選刊》編輯部主任等

名豈文章著。城鄉雙雌,南北二華,都有點鐵娘子的味道,都是以不懼流言、驚世駭俗的言行,獲取巨大的名聲,同時也引起巨大的爭議。尤其是趙麗華教主,彈指揮手間,屢屢掀起江湖的血雨腥風。

所以,我們眼下閒議趙麗華,所談論對象的社會身份,主要並不是一個“詩人”,而首先是一位“網紅”。


趙麗華女士成名的歷史其實很早。我自己覺得,作為中國詩歌界的網紅擔當,她最無負“詩人”徽號的地方在於,她首次在公眾中爆紅,確實和“詩”有關。

談趙麗華:如何看待這位詩壇梨花教主,還有她對李敖的鞭屍言行?

傳奇女性:從詩人,到畫家,到賣膏藥?

2006年,那時我尚是個中學生,而她就因為“梨花體”在海內炸鍋了,史稱“趙麗華詩歌事件”。如我記憶沒出錯的話,她彼時還比較年輕,還沒混京圈小作坊姨姨媽媽畫家群,身份還是濰坊市作協主席。這起事件,在網絡媒介遠不如現在發達的時代,能讓一個嶺南邊鄙小鎮中學生都注意到,且12年來念念不忘,可見當年輿論爭議之浩大,澤被之深遠。

談趙麗華:如何看待這位詩壇梨花教主,還有她對李敖的鞭屍言行?

當年罵戰

所謂“趙麗華詩歌事件”,說白了就是一個“口水是不是詩”的爭論。事件的基本脈絡是這樣的:2006年8月前後,當時最火的大眾平臺天涯論壇出現了名為“梨趙麗華詩歌事件花教”的ID,發了一個題為“在教主趙麗華英明領導下,‘梨花教’隆重成立”的主帖,上傳了詩人趙麗華的許多“名作”,引起轟動。

談趙麗華:如何看待這位詩壇梨花教主,還有她對李敖的鞭屍言行?

熱衷罵戰,熱衷賣畫,也熱衷直播的前女詩人

在這個順勢走向惡搞的帖子中,回覆不計其數,且在三四天內,出現“萬人爭寫梨花體”的壯觀場面,最終使得趙麗華紅遍網絡,並且進入尋常百姓家,人們親切地稱呼她為“詩歌界的芙蓉姐姐”。


輿論之所以這麼譁然,是因為確實錯愕。這些人們難以想象,一個有著“魯迅文學獎評委、國家一級女詩人”光榮標籤的“著名女詩人”,竟然是靠寫出這樣的“詩”來贏取名聲、地位乃至各種利益的。

她被大眾“凌遲示眾”的一些著名的作品,比如《一個人來到田納西》全詩如下:毫無疑問\ 我做的餡餅\是全天下\最好吃的。再比如,她的《我終於在一棵樹下發現》是這樣寫的:一隻螞蟻\另一隻螞蟻\一群螞蟻\可能還有更多的螞蟻。等等。

談趙麗華:如何看待這位詩壇梨花教主,還有她對李敖的鞭屍言行?

趙麗華女士自選的“代表作”之一

這樣一些“名詩人”寫的“詩”,顯然會讓大眾或幸災樂禍,或怒不可竭。本來,詩人的公眾形象已經很不好,什麼“下半身寫作”,什麼“垃圾派寫作”,各種亂七八糟滿天飛,行為作派向來也是文人圈中最不檢點的,但終究只是小圈子內部的小打小鬧,趙麗華的詩歌傑作,還有她的言行,一在公眾中不脛而走,發酵起來,那種嘲笑自然是鋪天蓋地的。

我自己的總結,這場紛爭,公眾最大的疑問和憤怒當在於:現代的詩人們,這些“國家一級作家”們,所唯一要掌握的技能,真的就剩下熟練使用回車鍵了嗎?


毫無疑問,趙麗華寫的這些,就是“口水詩”,而她也確實在現實生活中終以口水成名,也算因果不爽、求仁得仁吧。

談趙麗華:如何看待這位詩壇梨花教主,還有她對李敖的鞭屍言行?

再度轉型,成為畫家,培訓師

只是我自己以為,很遺憾的是,在這次與詩歌有關的事件中,大眾喧譁,大家都只逞一時口快,諸如“何為詩歌”、“實驗詩”的走向、“口語詩”與“口水詩”界限在哪裡、新詩的“公眾信任危機”該如何解決等嚴肅問題被擱置,至今懸而未決,成為當下詩歌界時不時要引爆下的隱患。

還有,需要實事求是地說,在這次大眾事件中,趙麗華確實遭受了四面八方的人身攻擊。她本人寫詩數十年,也確實不完全只寫“口水詩”,那些被拿出來的嘲笑的作品,只是她實驗詩的一小部分。還有在當時,她很多理性的迴應和自辨,並沒有得到平等、理性的對待。

談趙麗華:如何看待這位詩壇梨花教主,還有她對李敖的鞭屍言行?

在各大平臺竭力地推銷

她那一年46歲。這應該是她生平第一次經受所謂的”網絡暴力”,也應該是中國詩人形象在大眾中跌落的最不堪的一次吧。據說,趙麗華始終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都要來欺負一個詩人?”


不知道是否和此次事件影響有關,此後的趙麗華漸漸地沉默於公眾視野中。也不知道是否和她那位曾官拜地方一把手的夫君在2011年受檢查的風波有關,在那前後趙麗華似乎也卸去了作協的要職,不怎麼再寫詩,到京師改行畫畫去了。

她再一次引起關注、引發爭議、受到群起攻之,是在去年的3月份。起因倒和在今日頭條天天發畫室的廣告、自許畫作如何如何了得無關,而是在2018年3月18日名作家李敖去世的當天,不但沒有為同行哀悼的表示,還公開表達了“祝其速死”的言詞。公眾的神經再一次被引爆了。

談趙麗華:如何看待這位詩壇梨花教主,還有她對李敖的鞭屍言行?


中國人幾千年來都有“死者為大”的傳統,趙麗華此番言論,等於公開挑釁網民,觸犯眾怒,如入無人之陣,卻又四面楚歌。很多人覺得,對於一個剛死之人,無論此人私德如何,不管你們有什麼天大的仇怨,人家屍骨未寒你就以拍手稱快的姿態去罵他,實在是想蹭熱點不擇手段,內心的淺薄、懦弱與惡毒也是昭然若揭。

對於這次鬧劇,我作為好事之人,當時就想議論幾句,但想想蹭“死人飯”不厚道,也知不是講道理的時地,最後只好隱而不發。“退怯”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我自己的觀感和大眾多有不同,甚至如果能一切從理性出發,在某種程度上,我對趙麗華女士多少有些理解和同情,雖然我也從來都不喜歡她這個人,雖然我也認為她確實本意中也有蹭熱度的成分吧——畢竟,她還要做生意,還要靠知名度招畫畫的學生。

談趙麗華:如何看待這位詩壇梨花教主,還有她對李敖的鞭屍言行?

勤奮賣膏藥,再次遭遇質疑

只是事情會鬧的這麼大,我想也應該是她始料未及的吧。不過,很可能她也是暗爽的—她的“粉絲量”嗖嗖嗖上漲,畫作的行情似乎也隨之不斷攀高。


這場“趙麗華咒罵死者李敖的事件”,我對趙麗華的“同情”, 如果要幾句話說明,其實也不難。

談趙麗華:如何看待這位詩壇梨花教主,還有她對李敖的鞭屍言行?

痛砭李敖,被認為是“鞭屍”

歸結起來就是,從世情常理上說,一個人剛剛去世,就說人家是“人渣”、“早死早好”之類的話,肯定無論言語還是時機都不對。但是,另一方面,擺脫中國式的虛情假意,我倒覺得趙麗華作為有名的“女性主義者”,從維護女性的角度出發,對李大師這樣一位一生風流韻事不斷、始亂終棄、幾乎視女性為玩物的公眾人物作出斥責,快言快語不遮不掩,不失為坦蕩。而她所口誅筆伐的,也未必沒有理據,未必沒有權利,她所說出來的,恐怕是絕大多數中國女性敢想不敢言的吧。更何況,在知識圈內部,李敖的聲名從來都是譭譽參半的,他這幾年在民間的受捧,實話說多數還是來自他促歸的身份和言論吧。

談趙麗華:如何看待這位詩壇梨花教主,還有她對李敖的鞭屍言行?

而且,就李敖本人而言,以他玩世不恭的性情,如果他泉下有知,只怕不但不會憤怒,還是嬉皮笑臉的呢!要知道,李敖自己,一生罵了三千名人,其中像罵“國學大師”錢穆、咒儒學領袖徐復觀、批文史作家柏楊等等,都是在人家閉目不久的時候,就執筆操戈、扒皮痛砭的,論起言詞的“過分”、場合的不分、輩分的不講,世間還有比李大師更能耐的嗎,趙麗華不過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所批點的也不過小雨小點落溝壑,算什麼呢!

“隔靴搔癢贊何益,入木三分罵亦精”。甚至,如果真瞭解李敖其人的,不難順理成章的推測,以他老頑童的為人行事,他會更厭惡那些素昧平生的人,在他死後謬託知己的吧。他根本不可能在意,有人在他歸西后罵他,他更在意的,應該是罵的熱不熱鬧,罵的到不到位、罵的巧不巧妙吧!

談趙麗華:如何看待這位詩壇梨花教主,還有她對李敖的鞭屍言行?

趙麗華的詩集

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也就是說,趙麗華當然是有錯的,但終究屬於時機不當、過甚其辭,也似乎確實有蹭熱點嫌疑,但是拋開中國社會的虛矯偽飾的人情世故不講,她如此說何曾沒有權利,又何曾沒有道理,又何曾該再次受此五湖四海的攻擊呢!


所以,引申一點說,在這場鬧劇中,那些為了陌生人李敖的死如喪考批,為了陌生人趙麗華的罵視同祖墳被掘的人們,才真是搞笑的對象吧!

談趙麗華:如何看待這位詩壇梨花教主,還有她對李敖的鞭屍言行?

資深詩人?資深畫家?資深網紅?是落寞不甘,還是樂在其中?

這些朋友,既對趙麗華的仇恨升的莫名其妙,對斤斤維護的偶像李敖,其實也非常隔膜,不過就是跟從起鬨,一起團購結伴舐皮刮骨罷了。大眾因為信息不足總還無辜的,而那些藉此粉飾加料發文章的新媒體,其實連李敖的文章都沒看過一兩篇,就敢借名人之死,拼命把自己裝點成大師知己、文豪門生,熱炒議題,攻擊人身,既以自炫,又以賣錢,以此獲利得名,導致是非蜂起,偏離主題,於心何忍?

這些人,李敖死,罵趙麗華;金庸一去世,就反過來臭揍李大師一頓,翻雲覆雨,全無特操,這哪裡是在辨是非公道,其實都是標榜之資,都是生意的盤算,連死屍都是他們的沽名獲利之具。這樣子的群體,和他們極力要鞭笞的趙麗華女士難道不是半斤八兩嗎?還有,我想說,欺軟怕硬很不好,躲在背後放冷箭有點陰暗,罵女人氣勢洶洶也挺沒有風度的。這也是我“同情”趙麗華的幾句話。

談趙麗華:如何看待這位詩壇梨花教主,還有她對李敖的鞭屍言行?

魯迅在《憶韋素園君》裡說:“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擊和冷落,一瞑之後,言行兩亡,於是無聊之徒,謬託知己”。確實,古人感慨“青蠅為弔客,千載同欷歔”,在中國,哪朝哪代都一樣。

午前,閒談幾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