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還需要本山嗎?

趙本山 春晚 相聲 肖鷹 藝術 碩人吉士 2018-12-09
春晚還需要本山嗎?


趙本山因為沒能參加中央的“文藝座談會”,一石激起千層浪,清華教授肖鷹撰文批評趙本山小品藝術的低俗性; 央視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發表言論說趙本山是“百年難得的人才”。隨後肖鷹和崔永元在微博上開戰互罵,大家的目光又一次聚焦趙本山的身上,一時間老趙家是“風雨欲來風滿樓”。

春晚還需要本山嗎?

今年有風聲說本山要上春晚,隨後這消息得到證實純屬虛構,那麼春晚需要本山嗎?這要從本山的小品說起。

第一,趙本山的小品藝術是雅俗相容。老趙的小品藝術來源於東北二人轉,東北二人轉屬於地方曲藝,作為地方一種娛樂文藝,因為直接取材於生活,在文化提升上缺乏大師的鼎助,而且要直接面對農民,這就不可避免的帶有粗糙性,甚至有些內容低俗。我們只要看一下其他地方文藝,都帶有這種粗燥的普遍性。這就決定了趙本山的小品藝術不可避免的帶有地方曲藝的特點。但是,趙本山小品是提升了東北二人轉的品味,它能夠連續多年在央視春晚拿到大獎,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我們現在回憶起《相親》、《三鞭子》、《賣柺》等等這些小品還是讓人忍俊不住。另外,我們也應該看到,是趙本山讓小品這種曲藝漸漸超越了評書、快板、相聲等。作為一種曲藝形式,需要面向大眾,需要取悅大眾,如果沒有“俗”的特點,就不可能讓人笑口常開,我們欣賞中央樂團的演奏和看小品取樂是不能相提並論的。況且,看中央樂團的演奏也不會讓你捧腹大笑的。我之所以說老趙的小品是俗而不低,就在於比起東北二人轉甚至其他地方文藝,老趙的小品是有一定的品位的。

春晚還需要本山嗎?

第二,趙本山的小品藝術不是文化的主流。一個國家民族的生活,需要多種多樣的文化,我們也常常說”百花齊放“,那麼允許牡丹花開,也允許倭瓜花開,不能說看了牡丹花就不看倭瓜花, 也不能說牡丹花一定高貴於倭瓜花。但是我們生活中文化的主流一定是牡丹花,不可能是倭瓜花,趙本上的小品藝術雖然響徹大江南北,但他就是一件衣服的鈕釦,真正決定這件衣服品味的是面料。我可以舉一個例子看看,老趙的電視劇《鄉村愛情》和前一段央視播放的《馬向陽下鄉記》都是農村題材的作品,《鄉村愛情》其實就是一部娛樂劇,劇中充滿了大量的幽默,完全是一副喜氣洋洋的生活情境,但它缺乏對農村主要矛盾的反應,《馬向陽下鄉記》就直面農村農民的困惑和危機,尤其對農村的現狀刻畫的非常到位,對農民的渴望展現的淋漓盡致。這就是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區別。

春晚還需要本山嗎?

第三,趙本山的小品藝術需要提升前進。前些年單田芳的評書達到萬人空巷,後來相聲異軍突起,現在是小品天下亂舞,一種曲藝形式不可能長久不衰,尤其是隨著網絡的普及,人們的娛樂需求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我們現在看看一些地方戲劇,喜歡的人都成了爺爺奶奶輩,所以小品這種藝術形式經過這些年的紅火,雖然不是到了窮途末路,但是需要極大的提升,提升不是去俗求雅,而是需要更加符合老百姓的要求,更加突出新形勢的特點,更加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

綜上所述,春晚不一定需要本山,本山也不一定渴求,兩廂情願,何必強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