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我們興致勃勃前往大帥府。因為後面人員拖拖拉拉,門口等待集結時,看見費解的一件事: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張學良(身著戎裝青銅像,2005年“西安事變”六十九週年時落成的)雕像前搔首弄姿留影拍照。不料被同伴勸阻說和他和什麼影呢,不屑神情溢於言表,似乎對張學良很不待見,還是濃濃的東北當地口音。很是讓人疑惑。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我們興致勃勃前往大帥府。因為後面人員拖拖拉拉,門口等待集結時,看見費解的一件事: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張學良(身著戎裝青銅像,2005年“西安事變”六十九週年時落成的)雕像前搔首弄姿留影拍照。不料被同伴勸阻說和他和什麼影呢,不屑神情溢於言表,似乎對張學良很不待見,還是濃濃的東北當地口音。很是讓人疑惑。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毫無疑問,讓人慕名而去的大帥府就是民國年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宅院。既是辦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

張作霖早年混跡的是綠林,以後像水滸梁山宋江他們一樣被官府收編歸順了朝廷。東北不是經過辛亥革命改的天換的地,是作為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奉系首領的因緣際會、見機行事、因地制宜順水推舟。民國初時張作霖是奉天督軍兼奉天省長、東三省巡閱使,號稱“東北王”,還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我們興致勃勃前往大帥府。因為後面人員拖拖拉拉,門口等待集結時,看見費解的一件事: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張學良(身著戎裝青銅像,2005年“西安事變”六十九週年時落成的)雕像前搔首弄姿留影拍照。不料被同伴勸阻說和他和什麼影呢,不屑神情溢於言表,似乎對張學良很不待見,還是濃濃的東北當地口音。很是讓人疑惑。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毫無疑問,讓人慕名而去的大帥府就是民國年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宅院。既是辦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

張作霖早年混跡的是綠林,以後像水滸梁山宋江他們一樣被官府收編歸順了朝廷。東北不是經過辛亥革命改的天換的地,是作為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奉系首領的因緣際會、見機行事、因地制宜順水推舟。民國初時張作霖是奉天督軍兼奉天省長、東三省巡閱使,號稱“東北王”,還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當時中國官場通常把各省督軍稱之為大帥。他死後是兒子張學良接的盤,少帥一詞基本就是量身定做的代名詞。張家在東北稱王稱霸幾十年,東北幾乎就是他們的家天下,無人撼動其地位。故此,人們習慣稱之為帥府。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我們興致勃勃前往大帥府。因為後面人員拖拖拉拉,門口等待集結時,看見費解的一件事: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張學良(身著戎裝青銅像,2005年“西安事變”六十九週年時落成的)雕像前搔首弄姿留影拍照。不料被同伴勸阻說和他和什麼影呢,不屑神情溢於言表,似乎對張學良很不待見,還是濃濃的東北當地口音。很是讓人疑惑。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毫無疑問,讓人慕名而去的大帥府就是民國年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宅院。既是辦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

張作霖早年混跡的是綠林,以後像水滸梁山宋江他們一樣被官府收編歸順了朝廷。東北不是經過辛亥革命改的天換的地,是作為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奉系首領的因緣際會、見機行事、因地制宜順水推舟。民國初時張作霖是奉天督軍兼奉天省長、東三省巡閱使,號稱“東北王”,還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當時中國官場通常把各省督軍稱之為大帥。他死後是兒子張學良接的盤,少帥一詞基本就是量身定做的代名詞。張家在東北稱王稱霸幾十年,東北幾乎就是他們的家天下,無人撼動其地位。故此,人們習慣稱之為帥府。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張作霖是1912年9月被袁世凱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之後,開始的安家置院。先是租賃了大南門通天街道臺榮厚的一套舊宅居住,隔了一年就乾脆買了下來,同時還買下了西側的江浙會館,然後一併拆除,開始動工修建這座由三進四合套院和西院北部的兩組四合院組成的府邸。既吸收了奉天城清朝各王府建築持點,也遵循張作霖家鄉遼南的生活習俗。1916年秋,全家搬進了四合院。大帥府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四周築有3米多高的青磚圍牆,裡面分為東、西兩院,各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前政後寢”的建築功能表現地非常鮮明。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我們興致勃勃前往大帥府。因為後面人員拖拖拉拉,門口等待集結時,看見費解的一件事: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張學良(身著戎裝青銅像,2005年“西安事變”六十九週年時落成的)雕像前搔首弄姿留影拍照。不料被同伴勸阻說和他和什麼影呢,不屑神情溢於言表,似乎對張學良很不待見,還是濃濃的東北當地口音。很是讓人疑惑。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毫無疑問,讓人慕名而去的大帥府就是民國年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宅院。既是辦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

張作霖早年混跡的是綠林,以後像水滸梁山宋江他們一樣被官府收編歸順了朝廷。東北不是經過辛亥革命改的天換的地,是作為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奉系首領的因緣際會、見機行事、因地制宜順水推舟。民國初時張作霖是奉天督軍兼奉天省長、東三省巡閱使,號稱“東北王”,還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當時中國官場通常把各省督軍稱之為大帥。他死後是兒子張學良接的盤,少帥一詞基本就是量身定做的代名詞。張家在東北稱王稱霸幾十年,東北幾乎就是他們的家天下,無人撼動其地位。故此,人們習慣稱之為帥府。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張作霖是1912年9月被袁世凱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之後,開始的安家置院。先是租賃了大南門通天街道臺榮厚的一套舊宅居住,隔了一年就乾脆買了下來,同時還買下了西側的江浙會館,然後一併拆除,開始動工修建這座由三進四合套院和西院北部的兩組四合院組成的府邸。既吸收了奉天城清朝各王府建築持點,也遵循張作霖家鄉遼南的生活習俗。1916年秋,全家搬進了四合院。大帥府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四周築有3米多高的青磚圍牆,裡面分為東、西兩院,各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前政後寢”的建築功能表現地非常鮮明。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西院始建於1912年,這是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三進四合院,坐北朝南,鳥瞰呈“目”字型,青磚班瓦,飛簷獸吻挑脊,雕樑畫棟,朱漆廊柱,石鼓柱礎,石條臺階,方磚方石鋪地,是磚木結構的仿王府式建築,房舍得有百八十間。進門即是一座大院子,正面是一排七間青磚平房。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我們興致勃勃前往大帥府。因為後面人員拖拖拉拉,門口等待集結時,看見費解的一件事: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張學良(身著戎裝青銅像,2005年“西安事變”六十九週年時落成的)雕像前搔首弄姿留影拍照。不料被同伴勸阻說和他和什麼影呢,不屑神情溢於言表,似乎對張學良很不待見,還是濃濃的東北當地口音。很是讓人疑惑。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毫無疑問,讓人慕名而去的大帥府就是民國年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宅院。既是辦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

張作霖早年混跡的是綠林,以後像水滸梁山宋江他們一樣被官府收編歸順了朝廷。東北不是經過辛亥革命改的天換的地,是作為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奉系首領的因緣際會、見機行事、因地制宜順水推舟。民國初時張作霖是奉天督軍兼奉天省長、東三省巡閱使,號稱“東北王”,還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當時中國官場通常把各省督軍稱之為大帥。他死後是兒子張學良接的盤,少帥一詞基本就是量身定做的代名詞。張家在東北稱王稱霸幾十年,東北幾乎就是他們的家天下,無人撼動其地位。故此,人們習慣稱之為帥府。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張作霖是1912年9月被袁世凱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之後,開始的安家置院。先是租賃了大南門通天街道臺榮厚的一套舊宅居住,隔了一年就乾脆買了下來,同時還買下了西側的江浙會館,然後一併拆除,開始動工修建這座由三進四合套院和西院北部的兩組四合院組成的府邸。既吸收了奉天城清朝各王府建築持點,也遵循張作霖家鄉遼南的生活習俗。1916年秋,全家搬進了四合院。大帥府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四周築有3米多高的青磚圍牆,裡面分為東、西兩院,各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前政後寢”的建築功能表現地非常鮮明。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西院始建於1912年,這是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三進四合院,坐北朝南,鳥瞰呈“目”字型,青磚班瓦,飛簷獸吻挑脊,雕樑畫棟,朱漆廊柱,石鼓柱礎,石條臺階,方磚方石鋪地,是磚木結構的仿王府式建築,房舍得有百八十間。進門即是一座大院子,正面是一排七間青磚平房。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然後才是第一進的長方形大院,正面迎門處是一面中間高兩側低並扇開的挑簷起脊,青磚磨磚對縫的大影壁,正中鑲嵌著一塊雕有“鴻禧”二字的漢白玉,四角雕有鳳凰和雄獅,十分雄偉。後院正房中間是一座垂花門樓,獨具匠心,當年主要是一旦有重要客人和中外使節來訪,還得一本正經有個像模像樣的歡迎儀式,故稱儀門。門頭懸掛“宏開塞外”金匾,內側掛著一塊“治國護民”的橫匾,款署:丙子盛夏複製。應該是原有的,隱隱含著張作霖的舊事身世。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我們興致勃勃前往大帥府。因為後面人員拖拖拉拉,門口等待集結時,看見費解的一件事: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張學良(身著戎裝青銅像,2005年“西安事變”六十九週年時落成的)雕像前搔首弄姿留影拍照。不料被同伴勸阻說和他和什麼影呢,不屑神情溢於言表,似乎對張學良很不待見,還是濃濃的東北當地口音。很是讓人疑惑。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毫無疑問,讓人慕名而去的大帥府就是民國年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宅院。既是辦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

張作霖早年混跡的是綠林,以後像水滸梁山宋江他們一樣被官府收編歸順了朝廷。東北不是經過辛亥革命改的天換的地,是作為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奉系首領的因緣際會、見機行事、因地制宜順水推舟。民國初時張作霖是奉天督軍兼奉天省長、東三省巡閱使,號稱“東北王”,還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當時中國官場通常把各省督軍稱之為大帥。他死後是兒子張學良接的盤,少帥一詞基本就是量身定做的代名詞。張家在東北稱王稱霸幾十年,東北幾乎就是他們的家天下,無人撼動其地位。故此,人們習慣稱之為帥府。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張作霖是1912年9月被袁世凱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之後,開始的安家置院。先是租賃了大南門通天街道臺榮厚的一套舊宅居住,隔了一年就乾脆買了下來,同時還買下了西側的江浙會館,然後一併拆除,開始動工修建這座由三進四合套院和西院北部的兩組四合院組成的府邸。既吸收了奉天城清朝各王府建築持點,也遵循張作霖家鄉遼南的生活習俗。1916年秋,全家搬進了四合院。大帥府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四周築有3米多高的青磚圍牆,裡面分為東、西兩院,各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前政後寢”的建築功能表現地非常鮮明。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西院始建於1912年,這是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三進四合院,坐北朝南,鳥瞰呈“目”字型,青磚班瓦,飛簷獸吻挑脊,雕樑畫棟,朱漆廊柱,石鼓柱礎,石條臺階,方磚方石鋪地,是磚木結構的仿王府式建築,房舍得有百八十間。進門即是一座大院子,正面是一排七間青磚平房。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然後才是第一進的長方形大院,正面迎門處是一面中間高兩側低並扇開的挑簷起脊,青磚磨磚對縫的大影壁,正中鑲嵌著一塊雕有“鴻禧”二字的漢白玉,四角雕有鳳凰和雄獅,十分雄偉。後院正房中間是一座垂花門樓,獨具匠心,當年主要是一旦有重要客人和中外使節來訪,還得一本正經有個像模像樣的歡迎儀式,故稱儀門。門頭懸掛“宏開塞外”金匾,內側掛著一塊“治國護民”的橫匾,款署:丙子盛夏複製。應該是原有的,隱隱含著張作霖的舊事身世。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二進院也是長方形,比前院大些,30根筆直廊柱環列於鼓形柱礎上,繪棟彩方。庭院很幽雅,是辦公和會客的地方。兩例山牆處都起臺建有迴廊,各有角門通往三進院。這是帥府的內宅,張作霖的家屬大都住在此院。東屋為張作霖的二夫人盧氏居住,西屋為五夫人居住。東廂房為四夫人許氏居住。西廂房是張學良與於風至居住,當時四合院落成後即為張學良與於風至舉行結婚儀式,新房就設在西廂房的北屋,張學良的女兒和三個兒子均出生在此屋。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我們興致勃勃前往大帥府。因為後面人員拖拖拉拉,門口等待集結時,看見費解的一件事: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張學良(身著戎裝青銅像,2005年“西安事變”六十九週年時落成的)雕像前搔首弄姿留影拍照。不料被同伴勸阻說和他和什麼影呢,不屑神情溢於言表,似乎對張學良很不待見,還是濃濃的東北當地口音。很是讓人疑惑。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毫無疑問,讓人慕名而去的大帥府就是民國年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宅院。既是辦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

張作霖早年混跡的是綠林,以後像水滸梁山宋江他們一樣被官府收編歸順了朝廷。東北不是經過辛亥革命改的天換的地,是作為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奉系首領的因緣際會、見機行事、因地制宜順水推舟。民國初時張作霖是奉天督軍兼奉天省長、東三省巡閱使,號稱“東北王”,還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當時中國官場通常把各省督軍稱之為大帥。他死後是兒子張學良接的盤,少帥一詞基本就是量身定做的代名詞。張家在東北稱王稱霸幾十年,東北幾乎就是他們的家天下,無人撼動其地位。故此,人們習慣稱之為帥府。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張作霖是1912年9月被袁世凱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之後,開始的安家置院。先是租賃了大南門通天街道臺榮厚的一套舊宅居住,隔了一年就乾脆買了下來,同時還買下了西側的江浙會館,然後一併拆除,開始動工修建這座由三進四合套院和西院北部的兩組四合院組成的府邸。既吸收了奉天城清朝各王府建築持點,也遵循張作霖家鄉遼南的生活習俗。1916年秋,全家搬進了四合院。大帥府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四周築有3米多高的青磚圍牆,裡面分為東、西兩院,各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前政後寢”的建築功能表現地非常鮮明。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西院始建於1912年,這是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三進四合院,坐北朝南,鳥瞰呈“目”字型,青磚班瓦,飛簷獸吻挑脊,雕樑畫棟,朱漆廊柱,石鼓柱礎,石條臺階,方磚方石鋪地,是磚木結構的仿王府式建築,房舍得有百八十間。進門即是一座大院子,正面是一排七間青磚平房。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然後才是第一進的長方形大院,正面迎門處是一面中間高兩側低並扇開的挑簷起脊,青磚磨磚對縫的大影壁,正中鑲嵌著一塊雕有“鴻禧”二字的漢白玉,四角雕有鳳凰和雄獅,十分雄偉。後院正房中間是一座垂花門樓,獨具匠心,當年主要是一旦有重要客人和中外使節來訪,還得一本正經有個像模像樣的歡迎儀式,故稱儀門。門頭懸掛“宏開塞外”金匾,內側掛著一塊“治國護民”的橫匾,款署:丙子盛夏複製。應該是原有的,隱隱含著張作霖的舊事身世。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二進院也是長方形,比前院大些,30根筆直廊柱環列於鼓形柱礎上,繪棟彩方。庭院很幽雅,是辦公和會客的地方。兩例山牆處都起臺建有迴廊,各有角門通往三進院。這是帥府的內宅,張作霖的家屬大都住在此院。東屋為張作霖的二夫人盧氏居住,西屋為五夫人居住。東廂房為四夫人許氏居住。西廂房是張學良與於風至居住,當時四合院落成後即為張學良與於風至舉行結婚儀式,新房就設在西廂房的北屋,張學良的女兒和三個兒子均出生在此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一、二、三進院廂房和門房、山牆的礎石也都鑲有多幅寓意深刻的石雕,題意多為富貴吉祥功名利祿,也有歷史典故。東北農村盛產的蘿蔔、白菜、茄子、辣椒、高粱、穀子,乃至蘆葦、河蟹等也都雕刻在石上、磚上和木頭上,用來裝飾帥府的建築,栩栩如生,這在東北地區也是絕無僅有,而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藝術水平之高,在全國也屬罕見。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我們興致勃勃前往大帥府。因為後面人員拖拖拉拉,門口等待集結時,看見費解的一件事: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張學良(身著戎裝青銅像,2005年“西安事變”六十九週年時落成的)雕像前搔首弄姿留影拍照。不料被同伴勸阻說和他和什麼影呢,不屑神情溢於言表,似乎對張學良很不待見,還是濃濃的東北當地口音。很是讓人疑惑。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毫無疑問,讓人慕名而去的大帥府就是民國年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宅院。既是辦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

張作霖早年混跡的是綠林,以後像水滸梁山宋江他們一樣被官府收編歸順了朝廷。東北不是經過辛亥革命改的天換的地,是作為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奉系首領的因緣際會、見機行事、因地制宜順水推舟。民國初時張作霖是奉天督軍兼奉天省長、東三省巡閱使,號稱“東北王”,還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當時中國官場通常把各省督軍稱之為大帥。他死後是兒子張學良接的盤,少帥一詞基本就是量身定做的代名詞。張家在東北稱王稱霸幾十年,東北幾乎就是他們的家天下,無人撼動其地位。故此,人們習慣稱之為帥府。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張作霖是1912年9月被袁世凱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之後,開始的安家置院。先是租賃了大南門通天街道臺榮厚的一套舊宅居住,隔了一年就乾脆買了下來,同時還買下了西側的江浙會館,然後一併拆除,開始動工修建這座由三進四合套院和西院北部的兩組四合院組成的府邸。既吸收了奉天城清朝各王府建築持點,也遵循張作霖家鄉遼南的生活習俗。1916年秋,全家搬進了四合院。大帥府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四周築有3米多高的青磚圍牆,裡面分為東、西兩院,各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前政後寢”的建築功能表現地非常鮮明。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西院始建於1912年,這是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三進四合院,坐北朝南,鳥瞰呈“目”字型,青磚班瓦,飛簷獸吻挑脊,雕樑畫棟,朱漆廊柱,石鼓柱礎,石條臺階,方磚方石鋪地,是磚木結構的仿王府式建築,房舍得有百八十間。進門即是一座大院子,正面是一排七間青磚平房。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然後才是第一進的長方形大院,正面迎門處是一面中間高兩側低並扇開的挑簷起脊,青磚磨磚對縫的大影壁,正中鑲嵌著一塊雕有“鴻禧”二字的漢白玉,四角雕有鳳凰和雄獅,十分雄偉。後院正房中間是一座垂花門樓,獨具匠心,當年主要是一旦有重要客人和中外使節來訪,還得一本正經有個像模像樣的歡迎儀式,故稱儀門。門頭懸掛“宏開塞外”金匾,內側掛著一塊“治國護民”的橫匾,款署:丙子盛夏複製。應該是原有的,隱隱含著張作霖的舊事身世。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二進院也是長方形,比前院大些,30根筆直廊柱環列於鼓形柱礎上,繪棟彩方。庭院很幽雅,是辦公和會客的地方。兩例山牆處都起臺建有迴廊,各有角門通往三進院。這是帥府的內宅,張作霖的家屬大都住在此院。東屋為張作霖的二夫人盧氏居住,西屋為五夫人居住。東廂房為四夫人許氏居住。西廂房是張學良與於風至居住,當時四合院落成後即為張學良與於風至舉行結婚儀式,新房就設在西廂房的北屋,張學良的女兒和三個兒子均出生在此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一、二、三進院廂房和門房、山牆的礎石也都鑲有多幅寓意深刻的石雕,題意多為富貴吉祥功名利祿,也有歷史典故。東北農村盛產的蘿蔔、白菜、茄子、辣椒、高粱、穀子,乃至蘆葦、河蟹等也都雕刻在石上、磚上和木頭上,用來裝飾帥府的建築,栩栩如生,這在東北地區也是絕無僅有,而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藝術水平之高,在全國也屬罕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東院的角門是在花園假山山洞的隱蔽下,也是帥府花園中曲徑通幽的一景。這恐怕才是參觀者遊客們最嚮往看看的部分。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我們興致勃勃前往大帥府。因為後面人員拖拖拉拉,門口等待集結時,看見費解的一件事: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張學良(身著戎裝青銅像,2005年“西安事變”六十九週年時落成的)雕像前搔首弄姿留影拍照。不料被同伴勸阻說和他和什麼影呢,不屑神情溢於言表,似乎對張學良很不待見,還是濃濃的東北當地口音。很是讓人疑惑。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毫無疑問,讓人慕名而去的大帥府就是民國年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宅院。既是辦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

張作霖早年混跡的是綠林,以後像水滸梁山宋江他們一樣被官府收編歸順了朝廷。東北不是經過辛亥革命改的天換的地,是作為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奉系首領的因緣際會、見機行事、因地制宜順水推舟。民國初時張作霖是奉天督軍兼奉天省長、東三省巡閱使,號稱“東北王”,還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當時中國官場通常把各省督軍稱之為大帥。他死後是兒子張學良接的盤,少帥一詞基本就是量身定做的代名詞。張家在東北稱王稱霸幾十年,東北幾乎就是他們的家天下,無人撼動其地位。故此,人們習慣稱之為帥府。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張作霖是1912年9月被袁世凱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之後,開始的安家置院。先是租賃了大南門通天街道臺榮厚的一套舊宅居住,隔了一年就乾脆買了下來,同時還買下了西側的江浙會館,然後一併拆除,開始動工修建這座由三進四合套院和西院北部的兩組四合院組成的府邸。既吸收了奉天城清朝各王府建築持點,也遵循張作霖家鄉遼南的生活習俗。1916年秋,全家搬進了四合院。大帥府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四周築有3米多高的青磚圍牆,裡面分為東、西兩院,各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前政後寢”的建築功能表現地非常鮮明。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西院始建於1912年,這是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三進四合院,坐北朝南,鳥瞰呈“目”字型,青磚班瓦,飛簷獸吻挑脊,雕樑畫棟,朱漆廊柱,石鼓柱礎,石條臺階,方磚方石鋪地,是磚木結構的仿王府式建築,房舍得有百八十間。進門即是一座大院子,正面是一排七間青磚平房。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然後才是第一進的長方形大院,正面迎門處是一面中間高兩側低並扇開的挑簷起脊,青磚磨磚對縫的大影壁,正中鑲嵌著一塊雕有“鴻禧”二字的漢白玉,四角雕有鳳凰和雄獅,十分雄偉。後院正房中間是一座垂花門樓,獨具匠心,當年主要是一旦有重要客人和中外使節來訪,還得一本正經有個像模像樣的歡迎儀式,故稱儀門。門頭懸掛“宏開塞外”金匾,內側掛著一塊“治國護民”的橫匾,款署:丙子盛夏複製。應該是原有的,隱隱含著張作霖的舊事身世。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二進院也是長方形,比前院大些,30根筆直廊柱環列於鼓形柱礎上,繪棟彩方。庭院很幽雅,是辦公和會客的地方。兩例山牆處都起臺建有迴廊,各有角門通往三進院。這是帥府的內宅,張作霖的家屬大都住在此院。東屋為張作霖的二夫人盧氏居住,西屋為五夫人居住。東廂房為四夫人許氏居住。西廂房是張學良與於風至居住,當時四合院落成後即為張學良與於風至舉行結婚儀式,新房就設在西廂房的北屋,張學良的女兒和三個兒子均出生在此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一、二、三進院廂房和門房、山牆的礎石也都鑲有多幅寓意深刻的石雕,題意多為富貴吉祥功名利祿,也有歷史典故。東北農村盛產的蘿蔔、白菜、茄子、辣椒、高粱、穀子,乃至蘆葦、河蟹等也都雕刻在石上、磚上和木頭上,用來裝飾帥府的建築,栩栩如生,這在東北地區也是絕無僅有,而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藝術水平之高,在全國也屬罕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東院的角門是在花園假山山洞的隱蔽下,也是帥府花園中曲徑通幽的一景。這恐怕才是參觀者遊客們最嚮往看看的部分。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前半部分是花園,北方的花園因為氣候植被的原因,相對而言總是大大咧咧沒有江南的園子耐看。後半部分建有兩幢西洋風格的建築,前面一幢叫“小青樓”。建成後,五夫人即壽夫人攜張作霖幾個較大的女兒去居住,所以早期被稱為“小姐樓”,以後,幾位小姐陸陸續續出嫁,成為壽夫人與其四個兒子學森、學俊、學英、學銓單獨居住的地方。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我們興致勃勃前往大帥府。因為後面人員拖拖拉拉,門口等待集結時,看見費解的一件事: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張學良(身著戎裝青銅像,2005年“西安事變”六十九週年時落成的)雕像前搔首弄姿留影拍照。不料被同伴勸阻說和他和什麼影呢,不屑神情溢於言表,似乎對張學良很不待見,還是濃濃的東北當地口音。很是讓人疑惑。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毫無疑問,讓人慕名而去的大帥府就是民國年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宅院。既是辦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

張作霖早年混跡的是綠林,以後像水滸梁山宋江他們一樣被官府收編歸順了朝廷。東北不是經過辛亥革命改的天換的地,是作為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奉系首領的因緣際會、見機行事、因地制宜順水推舟。民國初時張作霖是奉天督軍兼奉天省長、東三省巡閱使,號稱“東北王”,還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當時中國官場通常把各省督軍稱之為大帥。他死後是兒子張學良接的盤,少帥一詞基本就是量身定做的代名詞。張家在東北稱王稱霸幾十年,東北幾乎就是他們的家天下,無人撼動其地位。故此,人們習慣稱之為帥府。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張作霖是1912年9月被袁世凱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之後,開始的安家置院。先是租賃了大南門通天街道臺榮厚的一套舊宅居住,隔了一年就乾脆買了下來,同時還買下了西側的江浙會館,然後一併拆除,開始動工修建這座由三進四合套院和西院北部的兩組四合院組成的府邸。既吸收了奉天城清朝各王府建築持點,也遵循張作霖家鄉遼南的生活習俗。1916年秋,全家搬進了四合院。大帥府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四周築有3米多高的青磚圍牆,裡面分為東、西兩院,各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前政後寢”的建築功能表現地非常鮮明。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西院始建於1912年,這是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三進四合院,坐北朝南,鳥瞰呈“目”字型,青磚班瓦,飛簷獸吻挑脊,雕樑畫棟,朱漆廊柱,石鼓柱礎,石條臺階,方磚方石鋪地,是磚木結構的仿王府式建築,房舍得有百八十間。進門即是一座大院子,正面是一排七間青磚平房。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然後才是第一進的長方形大院,正面迎門處是一面中間高兩側低並扇開的挑簷起脊,青磚磨磚對縫的大影壁,正中鑲嵌著一塊雕有“鴻禧”二字的漢白玉,四角雕有鳳凰和雄獅,十分雄偉。後院正房中間是一座垂花門樓,獨具匠心,當年主要是一旦有重要客人和中外使節來訪,還得一本正經有個像模像樣的歡迎儀式,故稱儀門。門頭懸掛“宏開塞外”金匾,內側掛著一塊“治國護民”的橫匾,款署:丙子盛夏複製。應該是原有的,隱隱含著張作霖的舊事身世。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二進院也是長方形,比前院大些,30根筆直廊柱環列於鼓形柱礎上,繪棟彩方。庭院很幽雅,是辦公和會客的地方。兩例山牆處都起臺建有迴廊,各有角門通往三進院。這是帥府的內宅,張作霖的家屬大都住在此院。東屋為張作霖的二夫人盧氏居住,西屋為五夫人居住。東廂房為四夫人許氏居住。西廂房是張學良與於風至居住,當時四合院落成後即為張學良與於風至舉行結婚儀式,新房就設在西廂房的北屋,張學良的女兒和三個兒子均出生在此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一、二、三進院廂房和門房、山牆的礎石也都鑲有多幅寓意深刻的石雕,題意多為富貴吉祥功名利祿,也有歷史典故。東北農村盛產的蘿蔔、白菜、茄子、辣椒、高粱、穀子,乃至蘆葦、河蟹等也都雕刻在石上、磚上和木頭上,用來裝飾帥府的建築,栩栩如生,這在東北地區也是絕無僅有,而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藝術水平之高,在全國也屬罕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東院的角門是在花園假山山洞的隱蔽下,也是帥府花園中曲徑通幽的一景。這恐怕才是參觀者遊客們最嚮往看看的部分。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前半部分是花園,北方的花園因為氣候植被的原因,相對而言總是大大咧咧沒有江南的園子耐看。後半部分建有兩幢西洋風格的建築,前面一幢叫“小青樓”。建成後,五夫人即壽夫人攜張作霖幾個較大的女兒去居住,所以早期被稱為“小姐樓”,以後,幾位小姐陸陸續續出嫁,成為壽夫人與其四個兒子學森、學俊、學英、學銓單獨居住的地方。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外部裝飾非常精美,內部裝飾豪華氣派,上下二層,五個房間。一樓東、西兩個房間分別為壽夫人臥室和會客廳。這是張作霖最寵愛的夫人,聰明機智,有主見。張作霖離奉期間,帥府多有壽夫人主事。張作霖日常生活起居也多半在此。皇姑屯事件被炸成重傷的張作霖就是在小青樓裡離開這個世界的。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我們興致勃勃前往大帥府。因為後面人員拖拖拉拉,門口等待集結時,看見費解的一件事: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張學良(身著戎裝青銅像,2005年“西安事變”六十九週年時落成的)雕像前搔首弄姿留影拍照。不料被同伴勸阻說和他和什麼影呢,不屑神情溢於言表,似乎對張學良很不待見,還是濃濃的東北當地口音。很是讓人疑惑。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毫無疑問,讓人慕名而去的大帥府就是民國年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宅院。既是辦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

張作霖早年混跡的是綠林,以後像水滸梁山宋江他們一樣被官府收編歸順了朝廷。東北不是經過辛亥革命改的天換的地,是作為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奉系首領的因緣際會、見機行事、因地制宜順水推舟。民國初時張作霖是奉天督軍兼奉天省長、東三省巡閱使,號稱“東北王”,還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當時中國官場通常把各省督軍稱之為大帥。他死後是兒子張學良接的盤,少帥一詞基本就是量身定做的代名詞。張家在東北稱王稱霸幾十年,東北幾乎就是他們的家天下,無人撼動其地位。故此,人們習慣稱之為帥府。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張作霖是1912年9月被袁世凱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之後,開始的安家置院。先是租賃了大南門通天街道臺榮厚的一套舊宅居住,隔了一年就乾脆買了下來,同時還買下了西側的江浙會館,然後一併拆除,開始動工修建這座由三進四合套院和西院北部的兩組四合院組成的府邸。既吸收了奉天城清朝各王府建築持點,也遵循張作霖家鄉遼南的生活習俗。1916年秋,全家搬進了四合院。大帥府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四周築有3米多高的青磚圍牆,裡面分為東、西兩院,各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前政後寢”的建築功能表現地非常鮮明。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西院始建於1912年,這是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三進四合院,坐北朝南,鳥瞰呈“目”字型,青磚班瓦,飛簷獸吻挑脊,雕樑畫棟,朱漆廊柱,石鼓柱礎,石條臺階,方磚方石鋪地,是磚木結構的仿王府式建築,房舍得有百八十間。進門即是一座大院子,正面是一排七間青磚平房。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然後才是第一進的長方形大院,正面迎門處是一面中間高兩側低並扇開的挑簷起脊,青磚磨磚對縫的大影壁,正中鑲嵌著一塊雕有“鴻禧”二字的漢白玉,四角雕有鳳凰和雄獅,十分雄偉。後院正房中間是一座垂花門樓,獨具匠心,當年主要是一旦有重要客人和中外使節來訪,還得一本正經有個像模像樣的歡迎儀式,故稱儀門。門頭懸掛“宏開塞外”金匾,內側掛著一塊“治國護民”的橫匾,款署:丙子盛夏複製。應該是原有的,隱隱含著張作霖的舊事身世。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二進院也是長方形,比前院大些,30根筆直廊柱環列於鼓形柱礎上,繪棟彩方。庭院很幽雅,是辦公和會客的地方。兩例山牆處都起臺建有迴廊,各有角門通往三進院。這是帥府的內宅,張作霖的家屬大都住在此院。東屋為張作霖的二夫人盧氏居住,西屋為五夫人居住。東廂房為四夫人許氏居住。西廂房是張學良與於風至居住,當時四合院落成後即為張學良與於風至舉行結婚儀式,新房就設在西廂房的北屋,張學良的女兒和三個兒子均出生在此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一、二、三進院廂房和門房、山牆的礎石也都鑲有多幅寓意深刻的石雕,題意多為富貴吉祥功名利祿,也有歷史典故。東北農村盛產的蘿蔔、白菜、茄子、辣椒、高粱、穀子,乃至蘆葦、河蟹等也都雕刻在石上、磚上和木頭上,用來裝飾帥府的建築,栩栩如生,這在東北地區也是絕無僅有,而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藝術水平之高,在全國也屬罕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東院的角門是在花園假山山洞的隱蔽下,也是帥府花園中曲徑通幽的一景。這恐怕才是參觀者遊客們最嚮往看看的部分。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前半部分是花園,北方的花園因為氣候植被的原因,相對而言總是大大咧咧沒有江南的園子耐看。後半部分建有兩幢西洋風格的建築,前面一幢叫“小青樓”。建成後,五夫人即壽夫人攜張作霖幾個較大的女兒去居住,所以早期被稱為“小姐樓”,以後,幾位小姐陸陸續續出嫁,成為壽夫人與其四個兒子學森、學俊、學英、學銓單獨居住的地方。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外部裝飾非常精美,內部裝飾豪華氣派,上下二層,五個房間。一樓東、西兩個房間分別為壽夫人臥室和會客廳。這是張作霖最寵愛的夫人,聰明機智,有主見。張作霖離奉期間,帥府多有壽夫人主事。張作霖日常生活起居也多半在此。皇姑屯事件被炸成重傷的張作霖就是在小青樓裡離開這個世界的。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後面東院北側建有一幢彈眼落睛蔚為壯觀的羅馬式洋樓,外牆全部用青磚建造,故稱大青樓。1922年建成,張作霖搬入一樓辦公,家眷也大部分搬入大青樓內,前面的三進四合院就改成巡閱使署辦公處。大青樓的建築面積有2460平方米,樓高37米,在當時瀋陽城內高度僅次於清故宮的鳳凰樓。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我們興致勃勃前往大帥府。因為後面人員拖拖拉拉,門口等待集結時,看見費解的一件事: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張學良(身著戎裝青銅像,2005年“西安事變”六十九週年時落成的)雕像前搔首弄姿留影拍照。不料被同伴勸阻說和他和什麼影呢,不屑神情溢於言表,似乎對張學良很不待見,還是濃濃的東北當地口音。很是讓人疑惑。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毫無疑問,讓人慕名而去的大帥府就是民國年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宅院。既是辦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

張作霖早年混跡的是綠林,以後像水滸梁山宋江他們一樣被官府收編歸順了朝廷。東北不是經過辛亥革命改的天換的地,是作為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奉系首領的因緣際會、見機行事、因地制宜順水推舟。民國初時張作霖是奉天督軍兼奉天省長、東三省巡閱使,號稱“東北王”,還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當時中國官場通常把各省督軍稱之為大帥。他死後是兒子張學良接的盤,少帥一詞基本就是量身定做的代名詞。張家在東北稱王稱霸幾十年,東北幾乎就是他們的家天下,無人撼動其地位。故此,人們習慣稱之為帥府。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張作霖是1912年9月被袁世凱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之後,開始的安家置院。先是租賃了大南門通天街道臺榮厚的一套舊宅居住,隔了一年就乾脆買了下來,同時還買下了西側的江浙會館,然後一併拆除,開始動工修建這座由三進四合套院和西院北部的兩組四合院組成的府邸。既吸收了奉天城清朝各王府建築持點,也遵循張作霖家鄉遼南的生活習俗。1916年秋,全家搬進了四合院。大帥府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四周築有3米多高的青磚圍牆,裡面分為東、西兩院,各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前政後寢”的建築功能表現地非常鮮明。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西院始建於1912年,這是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三進四合院,坐北朝南,鳥瞰呈“目”字型,青磚班瓦,飛簷獸吻挑脊,雕樑畫棟,朱漆廊柱,石鼓柱礎,石條臺階,方磚方石鋪地,是磚木結構的仿王府式建築,房舍得有百八十間。進門即是一座大院子,正面是一排七間青磚平房。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然後才是第一進的長方形大院,正面迎門處是一面中間高兩側低並扇開的挑簷起脊,青磚磨磚對縫的大影壁,正中鑲嵌著一塊雕有“鴻禧”二字的漢白玉,四角雕有鳳凰和雄獅,十分雄偉。後院正房中間是一座垂花門樓,獨具匠心,當年主要是一旦有重要客人和中外使節來訪,還得一本正經有個像模像樣的歡迎儀式,故稱儀門。門頭懸掛“宏開塞外”金匾,內側掛著一塊“治國護民”的橫匾,款署:丙子盛夏複製。應該是原有的,隱隱含著張作霖的舊事身世。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二進院也是長方形,比前院大些,30根筆直廊柱環列於鼓形柱礎上,繪棟彩方。庭院很幽雅,是辦公和會客的地方。兩例山牆處都起臺建有迴廊,各有角門通往三進院。這是帥府的內宅,張作霖的家屬大都住在此院。東屋為張作霖的二夫人盧氏居住,西屋為五夫人居住。東廂房為四夫人許氏居住。西廂房是張學良與於風至居住,當時四合院落成後即為張學良與於風至舉行結婚儀式,新房就設在西廂房的北屋,張學良的女兒和三個兒子均出生在此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一、二、三進院廂房和門房、山牆的礎石也都鑲有多幅寓意深刻的石雕,題意多為富貴吉祥功名利祿,也有歷史典故。東北農村盛產的蘿蔔、白菜、茄子、辣椒、高粱、穀子,乃至蘆葦、河蟹等也都雕刻在石上、磚上和木頭上,用來裝飾帥府的建築,栩栩如生,這在東北地區也是絕無僅有,而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藝術水平之高,在全國也屬罕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東院的角門是在花園假山山洞的隱蔽下,也是帥府花園中曲徑通幽的一景。這恐怕才是參觀者遊客們最嚮往看看的部分。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前半部分是花園,北方的花園因為氣候植被的原因,相對而言總是大大咧咧沒有江南的園子耐看。後半部分建有兩幢西洋風格的建築,前面一幢叫“小青樓”。建成後,五夫人即壽夫人攜張作霖幾個較大的女兒去居住,所以早期被稱為“小姐樓”,以後,幾位小姐陸陸續續出嫁,成為壽夫人與其四個兒子學森、學俊、學英、學銓單獨居住的地方。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外部裝飾非常精美,內部裝飾豪華氣派,上下二層,五個房間。一樓東、西兩個房間分別為壽夫人臥室和會客廳。這是張作霖最寵愛的夫人,聰明機智,有主見。張作霖離奉期間,帥府多有壽夫人主事。張作霖日常生活起居也多半在此。皇姑屯事件被炸成重傷的張作霖就是在小青樓裡離開這個世界的。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後面東院北側建有一幢彈眼落睛蔚為壯觀的羅馬式洋樓,外牆全部用青磚建造,故稱大青樓。1922年建成,張作霖搬入一樓辦公,家眷也大部分搬入大青樓內,前面的三進四合院就改成巡閱使署辦公處。大青樓的建築面積有2460平方米,樓高37米,在當時瀋陽城內高度僅次於清故宮的鳳凰樓。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整體建築當然富麗堂皇,外牆立體浮雕造型生動,內部主要房間還畫有壁畫,堪稱民國時期東北建築的經典之作。該樓融辦公與居住為一體,作為張氏父子兩代主政東北時的重要辦公場所,經歷過直奉大戰、東北易幟、處決楊常、策劃武裝調停中原大戰等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底層東面大廳是“東北政務委員會”辦公室,西面二間為張作霖的辦公和臥室,北面是大宴會廳,東北角是“老虎廳”,廳內擺著一圈真皮沙發,並有兩隻老虎標本,因而得名。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我們興致勃勃前往大帥府。因為後面人員拖拖拉拉,門口等待集結時,看見費解的一件事: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張學良(身著戎裝青銅像,2005年“西安事變”六十九週年時落成的)雕像前搔首弄姿留影拍照。不料被同伴勸阻說和他和什麼影呢,不屑神情溢於言表,似乎對張學良很不待見,還是濃濃的東北當地口音。很是讓人疑惑。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毫無疑問,讓人慕名而去的大帥府就是民國年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宅院。既是辦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

張作霖早年混跡的是綠林,以後像水滸梁山宋江他們一樣被官府收編歸順了朝廷。東北不是經過辛亥革命改的天換的地,是作為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奉系首領的因緣際會、見機行事、因地制宜順水推舟。民國初時張作霖是奉天督軍兼奉天省長、東三省巡閱使,號稱“東北王”,還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當時中國官場通常把各省督軍稱之為大帥。他死後是兒子張學良接的盤,少帥一詞基本就是量身定做的代名詞。張家在東北稱王稱霸幾十年,東北幾乎就是他們的家天下,無人撼動其地位。故此,人們習慣稱之為帥府。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張作霖是1912年9月被袁世凱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之後,開始的安家置院。先是租賃了大南門通天街道臺榮厚的一套舊宅居住,隔了一年就乾脆買了下來,同時還買下了西側的江浙會館,然後一併拆除,開始動工修建這座由三進四合套院和西院北部的兩組四合院組成的府邸。既吸收了奉天城清朝各王府建築持點,也遵循張作霖家鄉遼南的生活習俗。1916年秋,全家搬進了四合院。大帥府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四周築有3米多高的青磚圍牆,裡面分為東、西兩院,各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前政後寢”的建築功能表現地非常鮮明。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西院始建於1912年,這是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三進四合院,坐北朝南,鳥瞰呈“目”字型,青磚班瓦,飛簷獸吻挑脊,雕樑畫棟,朱漆廊柱,石鼓柱礎,石條臺階,方磚方石鋪地,是磚木結構的仿王府式建築,房舍得有百八十間。進門即是一座大院子,正面是一排七間青磚平房。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然後才是第一進的長方形大院,正面迎門處是一面中間高兩側低並扇開的挑簷起脊,青磚磨磚對縫的大影壁,正中鑲嵌著一塊雕有“鴻禧”二字的漢白玉,四角雕有鳳凰和雄獅,十分雄偉。後院正房中間是一座垂花門樓,獨具匠心,當年主要是一旦有重要客人和中外使節來訪,還得一本正經有個像模像樣的歡迎儀式,故稱儀門。門頭懸掛“宏開塞外”金匾,內側掛著一塊“治國護民”的橫匾,款署:丙子盛夏複製。應該是原有的,隱隱含著張作霖的舊事身世。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二進院也是長方形,比前院大些,30根筆直廊柱環列於鼓形柱礎上,繪棟彩方。庭院很幽雅,是辦公和會客的地方。兩例山牆處都起臺建有迴廊,各有角門通往三進院。這是帥府的內宅,張作霖的家屬大都住在此院。東屋為張作霖的二夫人盧氏居住,西屋為五夫人居住。東廂房為四夫人許氏居住。西廂房是張學良與於風至居住,當時四合院落成後即為張學良與於風至舉行結婚儀式,新房就設在西廂房的北屋,張學良的女兒和三個兒子均出生在此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一、二、三進院廂房和門房、山牆的礎石也都鑲有多幅寓意深刻的石雕,題意多為富貴吉祥功名利祿,也有歷史典故。東北農村盛產的蘿蔔、白菜、茄子、辣椒、高粱、穀子,乃至蘆葦、河蟹等也都雕刻在石上、磚上和木頭上,用來裝飾帥府的建築,栩栩如生,這在東北地區也是絕無僅有,而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藝術水平之高,在全國也屬罕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東院的角門是在花園假山山洞的隱蔽下,也是帥府花園中曲徑通幽的一景。這恐怕才是參觀者遊客們最嚮往看看的部分。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前半部分是花園,北方的花園因為氣候植被的原因,相對而言總是大大咧咧沒有江南的園子耐看。後半部分建有兩幢西洋風格的建築,前面一幢叫“小青樓”。建成後,五夫人即壽夫人攜張作霖幾個較大的女兒去居住,所以早期被稱為“小姐樓”,以後,幾位小姐陸陸續續出嫁,成為壽夫人與其四個兒子學森、學俊、學英、學銓單獨居住的地方。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外部裝飾非常精美,內部裝飾豪華氣派,上下二層,五個房間。一樓東、西兩個房間分別為壽夫人臥室和會客廳。這是張作霖最寵愛的夫人,聰明機智,有主見。張作霖離奉期間,帥府多有壽夫人主事。張作霖日常生活起居也多半在此。皇姑屯事件被炸成重傷的張作霖就是在小青樓裡離開這個世界的。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後面東院北側建有一幢彈眼落睛蔚為壯觀的羅馬式洋樓,外牆全部用青磚建造,故稱大青樓。1922年建成,張作霖搬入一樓辦公,家眷也大部分搬入大青樓內,前面的三進四合院就改成巡閱使署辦公處。大青樓的建築面積有2460平方米,樓高37米,在當時瀋陽城內高度僅次於清故宮的鳳凰樓。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整體建築當然富麗堂皇,外牆立體浮雕造型生動,內部主要房間還畫有壁畫,堪稱民國時期東北建築的經典之作。該樓融辦公與居住為一體,作為張氏父子兩代主政東北時的重要辦公場所,經歷過直奉大戰、東北易幟、處決楊常、策劃武裝調停中原大戰等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底層東面大廳是“東北政務委員會”辦公室,西面二間為張作霖的辦公和臥室,北面是大宴會廳,東北角是“老虎廳”,廳內擺著一圈真皮沙發,並有兩隻老虎標本,因而得名。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再一個就是在大帥府外面獨立成院的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築,外面圍著一道紅色圍牆,裡面是一幢紅色外牆的二層小樓,這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張學良的紅粉知己趙四小姐1929至1931年在此居住的——趙一荻故居。小樓佔地547平方米,建築面積428平方米,內設會客廳、舞廳、琴房、書房、起居室、辦公室。整幢小樓裝飾非常精美,既有中國傳統風格的描金彩繪,又有歐美風格的雕塑廊柱,是中西建築藝術的完美結合。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我們興致勃勃前往大帥府。因為後面人員拖拖拉拉,門口等待集結時,看見費解的一件事: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張學良(身著戎裝青銅像,2005年“西安事變”六十九週年時落成的)雕像前搔首弄姿留影拍照。不料被同伴勸阻說和他和什麼影呢,不屑神情溢於言表,似乎對張學良很不待見,還是濃濃的東北當地口音。很是讓人疑惑。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毫無疑問,讓人慕名而去的大帥府就是民國年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宅院。既是辦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

張作霖早年混跡的是綠林,以後像水滸梁山宋江他們一樣被官府收編歸順了朝廷。東北不是經過辛亥革命改的天換的地,是作為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奉系首領的因緣際會、見機行事、因地制宜順水推舟。民國初時張作霖是奉天督軍兼奉天省長、東三省巡閱使,號稱“東北王”,還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當時中國官場通常把各省督軍稱之為大帥。他死後是兒子張學良接的盤,少帥一詞基本就是量身定做的代名詞。張家在東北稱王稱霸幾十年,東北幾乎就是他們的家天下,無人撼動其地位。故此,人們習慣稱之為帥府。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張作霖是1912年9月被袁世凱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之後,開始的安家置院。先是租賃了大南門通天街道臺榮厚的一套舊宅居住,隔了一年就乾脆買了下來,同時還買下了西側的江浙會館,然後一併拆除,開始動工修建這座由三進四合套院和西院北部的兩組四合院組成的府邸。既吸收了奉天城清朝各王府建築持點,也遵循張作霖家鄉遼南的生活習俗。1916年秋,全家搬進了四合院。大帥府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四周築有3米多高的青磚圍牆,裡面分為東、西兩院,各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前政後寢”的建築功能表現地非常鮮明。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西院始建於1912年,這是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三進四合院,坐北朝南,鳥瞰呈“目”字型,青磚班瓦,飛簷獸吻挑脊,雕樑畫棟,朱漆廊柱,石鼓柱礎,石條臺階,方磚方石鋪地,是磚木結構的仿王府式建築,房舍得有百八十間。進門即是一座大院子,正面是一排七間青磚平房。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然後才是第一進的長方形大院,正面迎門處是一面中間高兩側低並扇開的挑簷起脊,青磚磨磚對縫的大影壁,正中鑲嵌著一塊雕有“鴻禧”二字的漢白玉,四角雕有鳳凰和雄獅,十分雄偉。後院正房中間是一座垂花門樓,獨具匠心,當年主要是一旦有重要客人和中外使節來訪,還得一本正經有個像模像樣的歡迎儀式,故稱儀門。門頭懸掛“宏開塞外”金匾,內側掛著一塊“治國護民”的橫匾,款署:丙子盛夏複製。應該是原有的,隱隱含著張作霖的舊事身世。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二進院也是長方形,比前院大些,30根筆直廊柱環列於鼓形柱礎上,繪棟彩方。庭院很幽雅,是辦公和會客的地方。兩例山牆處都起臺建有迴廊,各有角門通往三進院。這是帥府的內宅,張作霖的家屬大都住在此院。東屋為張作霖的二夫人盧氏居住,西屋為五夫人居住。東廂房為四夫人許氏居住。西廂房是張學良與於風至居住,當時四合院落成後即為張學良與於風至舉行結婚儀式,新房就設在西廂房的北屋,張學良的女兒和三個兒子均出生在此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一、二、三進院廂房和門房、山牆的礎石也都鑲有多幅寓意深刻的石雕,題意多為富貴吉祥功名利祿,也有歷史典故。東北農村盛產的蘿蔔、白菜、茄子、辣椒、高粱、穀子,乃至蘆葦、河蟹等也都雕刻在石上、磚上和木頭上,用來裝飾帥府的建築,栩栩如生,這在東北地區也是絕無僅有,而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藝術水平之高,在全國也屬罕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東院的角門是在花園假山山洞的隱蔽下,也是帥府花園中曲徑通幽的一景。這恐怕才是參觀者遊客們最嚮往看看的部分。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前半部分是花園,北方的花園因為氣候植被的原因,相對而言總是大大咧咧沒有江南的園子耐看。後半部分建有兩幢西洋風格的建築,前面一幢叫“小青樓”。建成後,五夫人即壽夫人攜張作霖幾個較大的女兒去居住,所以早期被稱為“小姐樓”,以後,幾位小姐陸陸續續出嫁,成為壽夫人與其四個兒子學森、學俊、學英、學銓單獨居住的地方。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外部裝飾非常精美,內部裝飾豪華氣派,上下二層,五個房間。一樓東、西兩個房間分別為壽夫人臥室和會客廳。這是張作霖最寵愛的夫人,聰明機智,有主見。張作霖離奉期間,帥府多有壽夫人主事。張作霖日常生活起居也多半在此。皇姑屯事件被炸成重傷的張作霖就是在小青樓裡離開這個世界的。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後面東院北側建有一幢彈眼落睛蔚為壯觀的羅馬式洋樓,外牆全部用青磚建造,故稱大青樓。1922年建成,張作霖搬入一樓辦公,家眷也大部分搬入大青樓內,前面的三進四合院就改成巡閱使署辦公處。大青樓的建築面積有2460平方米,樓高37米,在當時瀋陽城內高度僅次於清故宮的鳳凰樓。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整體建築當然富麗堂皇,外牆立體浮雕造型生動,內部主要房間還畫有壁畫,堪稱民國時期東北建築的經典之作。該樓融辦公與居住為一體,作為張氏父子兩代主政東北時的重要辦公場所,經歷過直奉大戰、東北易幟、處決楊常、策劃武裝調停中原大戰等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底層東面大廳是“東北政務委員會”辦公室,西面二間為張作霖的辦公和臥室,北面是大宴會廳,東北角是“老虎廳”,廳內擺著一圈真皮沙發,並有兩隻老虎標本,因而得名。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再一個就是在大帥府外面獨立成院的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築,外面圍著一道紅色圍牆,裡面是一幢紅色外牆的二層小樓,這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張學良的紅粉知己趙四小姐1929至1931年在此居住的——趙一荻故居。小樓佔地547平方米,建築面積428平方米,內設會客廳、舞廳、琴房、書房、起居室、辦公室。整幢小樓裝飾非常精美,既有中國傳統風格的描金彩繪,又有歐美風格的雕塑廊柱,是中西建築藝術的完美結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現在普遍前去遊覽的其實也就是這些了。嚴格說起來這只是屬於張作霖的部分,所以大帥府名之不虛。以張學良的年少氣盛,還有屬於他的部分。帥府帥府,不是隻有大帥,而有大帥,就有少帥。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我們興致勃勃前往大帥府。因為後面人員拖拖拉拉,門口等待集結時,看見費解的一件事: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張學良(身著戎裝青銅像,2005年“西安事變”六十九週年時落成的)雕像前搔首弄姿留影拍照。不料被同伴勸阻說和他和什麼影呢,不屑神情溢於言表,似乎對張學良很不待見,還是濃濃的東北當地口音。很是讓人疑惑。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毫無疑問,讓人慕名而去的大帥府就是民國年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宅院。既是辦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

張作霖早年混跡的是綠林,以後像水滸梁山宋江他們一樣被官府收編歸順了朝廷。東北不是經過辛亥革命改的天換的地,是作為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奉系首領的因緣際會、見機行事、因地制宜順水推舟。民國初時張作霖是奉天督軍兼奉天省長、東三省巡閱使,號稱“東北王”,還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當時中國官場通常把各省督軍稱之為大帥。他死後是兒子張學良接的盤,少帥一詞基本就是量身定做的代名詞。張家在東北稱王稱霸幾十年,東北幾乎就是他們的家天下,無人撼動其地位。故此,人們習慣稱之為帥府。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張作霖是1912年9月被袁世凱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之後,開始的安家置院。先是租賃了大南門通天街道臺榮厚的一套舊宅居住,隔了一年就乾脆買了下來,同時還買下了西側的江浙會館,然後一併拆除,開始動工修建這座由三進四合套院和西院北部的兩組四合院組成的府邸。既吸收了奉天城清朝各王府建築持點,也遵循張作霖家鄉遼南的生活習俗。1916年秋,全家搬進了四合院。大帥府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四周築有3米多高的青磚圍牆,裡面分為東、西兩院,各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前政後寢”的建築功能表現地非常鮮明。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西院始建於1912年,這是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三進四合院,坐北朝南,鳥瞰呈“目”字型,青磚班瓦,飛簷獸吻挑脊,雕樑畫棟,朱漆廊柱,石鼓柱礎,石條臺階,方磚方石鋪地,是磚木結構的仿王府式建築,房舍得有百八十間。進門即是一座大院子,正面是一排七間青磚平房。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然後才是第一進的長方形大院,正面迎門處是一面中間高兩側低並扇開的挑簷起脊,青磚磨磚對縫的大影壁,正中鑲嵌著一塊雕有“鴻禧”二字的漢白玉,四角雕有鳳凰和雄獅,十分雄偉。後院正房中間是一座垂花門樓,獨具匠心,當年主要是一旦有重要客人和中外使節來訪,還得一本正經有個像模像樣的歡迎儀式,故稱儀門。門頭懸掛“宏開塞外”金匾,內側掛著一塊“治國護民”的橫匾,款署:丙子盛夏複製。應該是原有的,隱隱含著張作霖的舊事身世。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二進院也是長方形,比前院大些,30根筆直廊柱環列於鼓形柱礎上,繪棟彩方。庭院很幽雅,是辦公和會客的地方。兩例山牆處都起臺建有迴廊,各有角門通往三進院。這是帥府的內宅,張作霖的家屬大都住在此院。東屋為張作霖的二夫人盧氏居住,西屋為五夫人居住。東廂房為四夫人許氏居住。西廂房是張學良與於風至居住,當時四合院落成後即為張學良與於風至舉行結婚儀式,新房就設在西廂房的北屋,張學良的女兒和三個兒子均出生在此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一、二、三進院廂房和門房、山牆的礎石也都鑲有多幅寓意深刻的石雕,題意多為富貴吉祥功名利祿,也有歷史典故。東北農村盛產的蘿蔔、白菜、茄子、辣椒、高粱、穀子,乃至蘆葦、河蟹等也都雕刻在石上、磚上和木頭上,用來裝飾帥府的建築,栩栩如生,這在東北地區也是絕無僅有,而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藝術水平之高,在全國也屬罕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東院的角門是在花園假山山洞的隱蔽下,也是帥府花園中曲徑通幽的一景。這恐怕才是參觀者遊客們最嚮往看看的部分。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前半部分是花園,北方的花園因為氣候植被的原因,相對而言總是大大咧咧沒有江南的園子耐看。後半部分建有兩幢西洋風格的建築,前面一幢叫“小青樓”。建成後,五夫人即壽夫人攜張作霖幾個較大的女兒去居住,所以早期被稱為“小姐樓”,以後,幾位小姐陸陸續續出嫁,成為壽夫人與其四個兒子學森、學俊、學英、學銓單獨居住的地方。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外部裝飾非常精美,內部裝飾豪華氣派,上下二層,五個房間。一樓東、西兩個房間分別為壽夫人臥室和會客廳。這是張作霖最寵愛的夫人,聰明機智,有主見。張作霖離奉期間,帥府多有壽夫人主事。張作霖日常生活起居也多半在此。皇姑屯事件被炸成重傷的張作霖就是在小青樓裡離開這個世界的。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後面東院北側建有一幢彈眼落睛蔚為壯觀的羅馬式洋樓,外牆全部用青磚建造,故稱大青樓。1922年建成,張作霖搬入一樓辦公,家眷也大部分搬入大青樓內,前面的三進四合院就改成巡閱使署辦公處。大青樓的建築面積有2460平方米,樓高37米,在當時瀋陽城內高度僅次於清故宮的鳳凰樓。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整體建築當然富麗堂皇,外牆立體浮雕造型生動,內部主要房間還畫有壁畫,堪稱民國時期東北建築的經典之作。該樓融辦公與居住為一體,作為張氏父子兩代主政東北時的重要辦公場所,經歷過直奉大戰、東北易幟、處決楊常、策劃武裝調停中原大戰等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底層東面大廳是“東北政務委員會”辦公室,西面二間為張作霖的辦公和臥室,北面是大宴會廳,東北角是“老虎廳”,廳內擺著一圈真皮沙發,並有兩隻老虎標本,因而得名。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再一個就是在大帥府外面獨立成院的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築,外面圍著一道紅色圍牆,裡面是一幢紅色外牆的二層小樓,這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張學良的紅粉知己趙四小姐1929至1931年在此居住的——趙一荻故居。小樓佔地547平方米,建築面積428平方米,內設會客廳、舞廳、琴房、書房、起居室、辦公室。整幢小樓裝飾非常精美,既有中國傳統風格的描金彩繪,又有歐美風格的雕塑廊柱,是中西建築藝術的完美結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現在普遍前去遊覽的其實也就是這些了。嚴格說起來這只是屬於張作霖的部分,所以大帥府名之不虛。以張學良的年少氣盛,還有屬於他的部分。帥府帥府,不是隻有大帥,而有大帥,就有少帥。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因為我們吃了閉門羹,所以忍不住還得贅言幾句的是:兩套的四合院及網球場在張學良主政後被拆除,修建了由國內著名設計師楊廷寶設計,荷蘭建築公司承建,是張氏帥府規模最大、房屋最多的建築——紅樓群,即後人所說的“少帥府”。廂樓2幢,正樓4幢,大樓均為3層,另有地下室。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我們興致勃勃前往大帥府。因為後面人員拖拖拉拉,門口等待集結時,看見費解的一件事: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張學良(身著戎裝青銅像,2005年“西安事變”六十九週年時落成的)雕像前搔首弄姿留影拍照。不料被同伴勸阻說和他和什麼影呢,不屑神情溢於言表,似乎對張學良很不待見,還是濃濃的東北當地口音。很是讓人疑惑。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毫無疑問,讓人慕名而去的大帥府就是民國年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宅院。既是辦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

張作霖早年混跡的是綠林,以後像水滸梁山宋江他們一樣被官府收編歸順了朝廷。東北不是經過辛亥革命改的天換的地,是作為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奉系首領的因緣際會、見機行事、因地制宜順水推舟。民國初時張作霖是奉天督軍兼奉天省長、東三省巡閱使,號稱“東北王”,還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當時中國官場通常把各省督軍稱之為大帥。他死後是兒子張學良接的盤,少帥一詞基本就是量身定做的代名詞。張家在東北稱王稱霸幾十年,東北幾乎就是他們的家天下,無人撼動其地位。故此,人們習慣稱之為帥府。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張作霖是1912年9月被袁世凱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之後,開始的安家置院。先是租賃了大南門通天街道臺榮厚的一套舊宅居住,隔了一年就乾脆買了下來,同時還買下了西側的江浙會館,然後一併拆除,開始動工修建這座由三進四合套院和西院北部的兩組四合院組成的府邸。既吸收了奉天城清朝各王府建築持點,也遵循張作霖家鄉遼南的生活習俗。1916年秋,全家搬進了四合院。大帥府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四周築有3米多高的青磚圍牆,裡面分為東、西兩院,各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前政後寢”的建築功能表現地非常鮮明。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西院始建於1912年,這是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三進四合院,坐北朝南,鳥瞰呈“目”字型,青磚班瓦,飛簷獸吻挑脊,雕樑畫棟,朱漆廊柱,石鼓柱礎,石條臺階,方磚方石鋪地,是磚木結構的仿王府式建築,房舍得有百八十間。進門即是一座大院子,正面是一排七間青磚平房。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然後才是第一進的長方形大院,正面迎門處是一面中間高兩側低並扇開的挑簷起脊,青磚磨磚對縫的大影壁,正中鑲嵌著一塊雕有“鴻禧”二字的漢白玉,四角雕有鳳凰和雄獅,十分雄偉。後院正房中間是一座垂花門樓,獨具匠心,當年主要是一旦有重要客人和中外使節來訪,還得一本正經有個像模像樣的歡迎儀式,故稱儀門。門頭懸掛“宏開塞外”金匾,內側掛著一塊“治國護民”的橫匾,款署:丙子盛夏複製。應該是原有的,隱隱含著張作霖的舊事身世。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二進院也是長方形,比前院大些,30根筆直廊柱環列於鼓形柱礎上,繪棟彩方。庭院很幽雅,是辦公和會客的地方。兩例山牆處都起臺建有迴廊,各有角門通往三進院。這是帥府的內宅,張作霖的家屬大都住在此院。東屋為張作霖的二夫人盧氏居住,西屋為五夫人居住。東廂房為四夫人許氏居住。西廂房是張學良與於風至居住,當時四合院落成後即為張學良與於風至舉行結婚儀式,新房就設在西廂房的北屋,張學良的女兒和三個兒子均出生在此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一、二、三進院廂房和門房、山牆的礎石也都鑲有多幅寓意深刻的石雕,題意多為富貴吉祥功名利祿,也有歷史典故。東北農村盛產的蘿蔔、白菜、茄子、辣椒、高粱、穀子,乃至蘆葦、河蟹等也都雕刻在石上、磚上和木頭上,用來裝飾帥府的建築,栩栩如生,這在東北地區也是絕無僅有,而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藝術水平之高,在全國也屬罕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東院的角門是在花園假山山洞的隱蔽下,也是帥府花園中曲徑通幽的一景。這恐怕才是參觀者遊客們最嚮往看看的部分。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前半部分是花園,北方的花園因為氣候植被的原因,相對而言總是大大咧咧沒有江南的園子耐看。後半部分建有兩幢西洋風格的建築,前面一幢叫“小青樓”。建成後,五夫人即壽夫人攜張作霖幾個較大的女兒去居住,所以早期被稱為“小姐樓”,以後,幾位小姐陸陸續續出嫁,成為壽夫人與其四個兒子學森、學俊、學英、學銓單獨居住的地方。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外部裝飾非常精美,內部裝飾豪華氣派,上下二層,五個房間。一樓東、西兩個房間分別為壽夫人臥室和會客廳。這是張作霖最寵愛的夫人,聰明機智,有主見。張作霖離奉期間,帥府多有壽夫人主事。張作霖日常生活起居也多半在此。皇姑屯事件被炸成重傷的張作霖就是在小青樓裡離開這個世界的。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後面東院北側建有一幢彈眼落睛蔚為壯觀的羅馬式洋樓,外牆全部用青磚建造,故稱大青樓。1922年建成,張作霖搬入一樓辦公,家眷也大部分搬入大青樓內,前面的三進四合院就改成巡閱使署辦公處。大青樓的建築面積有2460平方米,樓高37米,在當時瀋陽城內高度僅次於清故宮的鳳凰樓。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整體建築當然富麗堂皇,外牆立體浮雕造型生動,內部主要房間還畫有壁畫,堪稱民國時期東北建築的經典之作。該樓融辦公與居住為一體,作為張氏父子兩代主政東北時的重要辦公場所,經歷過直奉大戰、東北易幟、處決楊常、策劃武裝調停中原大戰等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底層東面大廳是“東北政務委員會”辦公室,西面二間為張作霖的辦公和臥室,北面是大宴會廳,東北角是“老虎廳”,廳內擺著一圈真皮沙發,並有兩隻老虎標本,因而得名。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再一個就是在大帥府外面獨立成院的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築,外面圍著一道紅色圍牆,裡面是一幢紅色外牆的二層小樓,這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張學良的紅粉知己趙四小姐1929至1931年在此居住的——趙一荻故居。小樓佔地547平方米,建築面積428平方米,內設會客廳、舞廳、琴房、書房、起居室、辦公室。整幢小樓裝飾非常精美,既有中國傳統風格的描金彩繪,又有歐美風格的雕塑廊柱,是中西建築藝術的完美結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現在普遍前去遊覽的其實也就是這些了。嚴格說起來這只是屬於張作霖的部分,所以大帥府名之不虛。以張學良的年少氣盛,還有屬於他的部分。帥府帥府,不是隻有大帥,而有大帥,就有少帥。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因為我們吃了閉門羹,所以忍不住還得贅言幾句的是:兩套的四合院及網球場在張學良主政後被拆除,修建了由國內著名設計師楊廷寶設計,荷蘭建築公司承建,是張氏帥府規模最大、房屋最多的建築——紅樓群,即後人所說的“少帥府”。廂樓2幢,正樓4幢,大樓均為3層,另有地下室。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以北歐古典主義風格為主要特點,屬於英國都鐸式和哥特式的設計風格。紅磚外牆,局部以混凝土飾面,紅白相間。屋面陡峭的坡頂上點綴著突起的老虎窗,形態動人,格調統一。四幢建築沿南北向的中軸線由前向後排為一列,另兩幢樓呈東西向分別列於第一幢樓的兩廂,形成一個“U”字形的前院。

建築佈局規整而活潑,設計手法成熟而高超,平面、立面的造型各具特色,整體趨於一致,均採用三角形的山花、紅磚牆體、堅立比例的矩形方窗,壁柱、線腳、門窗框、簷部系採用白色石頭,色彩明快。西院紅樓群的建成,標誌著張氏帥府園區這一龐大建築群正式形成。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我們興致勃勃前往大帥府。因為後面人員拖拖拉拉,門口等待集結時,看見費解的一件事: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張學良(身著戎裝青銅像,2005年“西安事變”六十九週年時落成的)雕像前搔首弄姿留影拍照。不料被同伴勸阻說和他和什麼影呢,不屑神情溢於言表,似乎對張學良很不待見,還是濃濃的東北當地口音。很是讓人疑惑。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毫無疑問,讓人慕名而去的大帥府就是民國年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宅院。既是辦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

張作霖早年混跡的是綠林,以後像水滸梁山宋江他們一樣被官府收編歸順了朝廷。東北不是經過辛亥革命改的天換的地,是作為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奉系首領的因緣際會、見機行事、因地制宜順水推舟。民國初時張作霖是奉天督軍兼奉天省長、東三省巡閱使,號稱“東北王”,還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當時中國官場通常把各省督軍稱之為大帥。他死後是兒子張學良接的盤,少帥一詞基本就是量身定做的代名詞。張家在東北稱王稱霸幾十年,東北幾乎就是他們的家天下,無人撼動其地位。故此,人們習慣稱之為帥府。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張作霖是1912年9月被袁世凱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之後,開始的安家置院。先是租賃了大南門通天街道臺榮厚的一套舊宅居住,隔了一年就乾脆買了下來,同時還買下了西側的江浙會館,然後一併拆除,開始動工修建這座由三進四合套院和西院北部的兩組四合院組成的府邸。既吸收了奉天城清朝各王府建築持點,也遵循張作霖家鄉遼南的生活習俗。1916年秋,全家搬進了四合院。大帥府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四周築有3米多高的青磚圍牆,裡面分為東、西兩院,各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前政後寢”的建築功能表現地非常鮮明。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西院始建於1912年,這是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三進四合院,坐北朝南,鳥瞰呈“目”字型,青磚班瓦,飛簷獸吻挑脊,雕樑畫棟,朱漆廊柱,石鼓柱礎,石條臺階,方磚方石鋪地,是磚木結構的仿王府式建築,房舍得有百八十間。進門即是一座大院子,正面是一排七間青磚平房。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然後才是第一進的長方形大院,正面迎門處是一面中間高兩側低並扇開的挑簷起脊,青磚磨磚對縫的大影壁,正中鑲嵌著一塊雕有“鴻禧”二字的漢白玉,四角雕有鳳凰和雄獅,十分雄偉。後院正房中間是一座垂花門樓,獨具匠心,當年主要是一旦有重要客人和中外使節來訪,還得一本正經有個像模像樣的歡迎儀式,故稱儀門。門頭懸掛“宏開塞外”金匾,內側掛著一塊“治國護民”的橫匾,款署:丙子盛夏複製。應該是原有的,隱隱含著張作霖的舊事身世。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二進院也是長方形,比前院大些,30根筆直廊柱環列於鼓形柱礎上,繪棟彩方。庭院很幽雅,是辦公和會客的地方。兩例山牆處都起臺建有迴廊,各有角門通往三進院。這是帥府的內宅,張作霖的家屬大都住在此院。東屋為張作霖的二夫人盧氏居住,西屋為五夫人居住。東廂房為四夫人許氏居住。西廂房是張學良與於風至居住,當時四合院落成後即為張學良與於風至舉行結婚儀式,新房就設在西廂房的北屋,張學良的女兒和三個兒子均出生在此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一、二、三進院廂房和門房、山牆的礎石也都鑲有多幅寓意深刻的石雕,題意多為富貴吉祥功名利祿,也有歷史典故。東北農村盛產的蘿蔔、白菜、茄子、辣椒、高粱、穀子,乃至蘆葦、河蟹等也都雕刻在石上、磚上和木頭上,用來裝飾帥府的建築,栩栩如生,這在東北地區也是絕無僅有,而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藝術水平之高,在全國也屬罕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東院的角門是在花園假山山洞的隱蔽下,也是帥府花園中曲徑通幽的一景。這恐怕才是參觀者遊客們最嚮往看看的部分。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前半部分是花園,北方的花園因為氣候植被的原因,相對而言總是大大咧咧沒有江南的園子耐看。後半部分建有兩幢西洋風格的建築,前面一幢叫“小青樓”。建成後,五夫人即壽夫人攜張作霖幾個較大的女兒去居住,所以早期被稱為“小姐樓”,以後,幾位小姐陸陸續續出嫁,成為壽夫人與其四個兒子學森、學俊、學英、學銓單獨居住的地方。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外部裝飾非常精美,內部裝飾豪華氣派,上下二層,五個房間。一樓東、西兩個房間分別為壽夫人臥室和會客廳。這是張作霖最寵愛的夫人,聰明機智,有主見。張作霖離奉期間,帥府多有壽夫人主事。張作霖日常生活起居也多半在此。皇姑屯事件被炸成重傷的張作霖就是在小青樓裡離開這個世界的。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後面東院北側建有一幢彈眼落睛蔚為壯觀的羅馬式洋樓,外牆全部用青磚建造,故稱大青樓。1922年建成,張作霖搬入一樓辦公,家眷也大部分搬入大青樓內,前面的三進四合院就改成巡閱使署辦公處。大青樓的建築面積有2460平方米,樓高37米,在當時瀋陽城內高度僅次於清故宮的鳳凰樓。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整體建築當然富麗堂皇,外牆立體浮雕造型生動,內部主要房間還畫有壁畫,堪稱民國時期東北建築的經典之作。該樓融辦公與居住為一體,作為張氏父子兩代主政東北時的重要辦公場所,經歷過直奉大戰、東北易幟、處決楊常、策劃武裝調停中原大戰等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底層東面大廳是“東北政務委員會”辦公室,西面二間為張作霖的辦公和臥室,北面是大宴會廳,東北角是“老虎廳”,廳內擺著一圈真皮沙發,並有兩隻老虎標本,因而得名。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再一個就是在大帥府外面獨立成院的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築,外面圍著一道紅色圍牆,裡面是一幢紅色外牆的二層小樓,這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張學良的紅粉知己趙四小姐1929至1931年在此居住的——趙一荻故居。小樓佔地547平方米,建築面積428平方米,內設會客廳、舞廳、琴房、書房、起居室、辦公室。整幢小樓裝飾非常精美,既有中國傳統風格的描金彩繪,又有歐美風格的雕塑廊柱,是中西建築藝術的完美結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現在普遍前去遊覽的其實也就是這些了。嚴格說起來這只是屬於張作霖的部分,所以大帥府名之不虛。以張學良的年少氣盛,還有屬於他的部分。帥府帥府,不是隻有大帥,而有大帥,就有少帥。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因為我們吃了閉門羹,所以忍不住還得贅言幾句的是:兩套的四合院及網球場在張學良主政後被拆除,修建了由國內著名設計師楊廷寶設計,荷蘭建築公司承建,是張氏帥府規模最大、房屋最多的建築——紅樓群,即後人所說的“少帥府”。廂樓2幢,正樓4幢,大樓均為3層,另有地下室。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以北歐古典主義風格為主要特點,屬於英國都鐸式和哥特式的設計風格。紅磚外牆,局部以混凝土飾面,紅白相間。屋面陡峭的坡頂上點綴著突起的老虎窗,形態動人,格調統一。四幢建築沿南北向的中軸線由前向後排為一列,另兩幢樓呈東西向分別列於第一幢樓的兩廂,形成一個“U”字形的前院。

建築佈局規整而活潑,設計手法成熟而高超,平面、立面的造型各具特色,整體趨於一致,均採用三角形的山花、紅磚牆體、堅立比例的矩形方窗,壁柱、線腳、門窗框、簷部系採用白色石頭,色彩明快。西院紅樓群的建成,標誌著張氏帥府園區這一龐大建築群正式形成。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1985年,瀋陽市以“張氏帥府”稱謂公佈這一建築群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遼寧省也以“張氏帥府”名稱公佈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國務院以“張學良舊居”稱謂公佈其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遼寧省在此設立“張學良舊居陳列館”。2002年更名為張氏帥府博物館暨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單。

"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我們興致勃勃前往大帥府。因為後面人員拖拖拉拉,門口等待集結時,看見費解的一件事: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張學良(身著戎裝青銅像,2005年“西安事變”六十九週年時落成的)雕像前搔首弄姿留影拍照。不料被同伴勸阻說和他和什麼影呢,不屑神情溢於言表,似乎對張學良很不待見,還是濃濃的東北當地口音。很是讓人疑惑。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毫無疑問,讓人慕名而去的大帥府就是民國年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宅院。既是辦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

張作霖早年混跡的是綠林,以後像水滸梁山宋江他們一樣被官府收編歸順了朝廷。東北不是經過辛亥革命改的天換的地,是作為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奉系首領的因緣際會、見機行事、因地制宜順水推舟。民國初時張作霖是奉天督軍兼奉天省長、東三省巡閱使,號稱“東北王”,還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當時中國官場通常把各省督軍稱之為大帥。他死後是兒子張學良接的盤,少帥一詞基本就是量身定做的代名詞。張家在東北稱王稱霸幾十年,東北幾乎就是他們的家天下,無人撼動其地位。故此,人們習慣稱之為帥府。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張作霖是1912年9月被袁世凱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之後,開始的安家置院。先是租賃了大南門通天街道臺榮厚的一套舊宅居住,隔了一年就乾脆買了下來,同時還買下了西側的江浙會館,然後一併拆除,開始動工修建這座由三進四合套院和西院北部的兩組四合院組成的府邸。既吸收了奉天城清朝各王府建築持點,也遵循張作霖家鄉遼南的生活習俗。1916年秋,全家搬進了四合院。大帥府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四周築有3米多高的青磚圍牆,裡面分為東、西兩院,各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前政後寢”的建築功能表現地非常鮮明。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西院始建於1912年,這是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三進四合院,坐北朝南,鳥瞰呈“目”字型,青磚班瓦,飛簷獸吻挑脊,雕樑畫棟,朱漆廊柱,石鼓柱礎,石條臺階,方磚方石鋪地,是磚木結構的仿王府式建築,房舍得有百八十間。進門即是一座大院子,正面是一排七間青磚平房。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然後才是第一進的長方形大院,正面迎門處是一面中間高兩側低並扇開的挑簷起脊,青磚磨磚對縫的大影壁,正中鑲嵌著一塊雕有“鴻禧”二字的漢白玉,四角雕有鳳凰和雄獅,十分雄偉。後院正房中間是一座垂花門樓,獨具匠心,當年主要是一旦有重要客人和中外使節來訪,還得一本正經有個像模像樣的歡迎儀式,故稱儀門。門頭懸掛“宏開塞外”金匾,內側掛著一塊“治國護民”的橫匾,款署:丙子盛夏複製。應該是原有的,隱隱含著張作霖的舊事身世。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二進院也是長方形,比前院大些,30根筆直廊柱環列於鼓形柱礎上,繪棟彩方。庭院很幽雅,是辦公和會客的地方。兩例山牆處都起臺建有迴廊,各有角門通往三進院。這是帥府的內宅,張作霖的家屬大都住在此院。東屋為張作霖的二夫人盧氏居住,西屋為五夫人居住。東廂房為四夫人許氏居住。西廂房是張學良與於風至居住,當時四合院落成後即為張學良與於風至舉行結婚儀式,新房就設在西廂房的北屋,張學良的女兒和三個兒子均出生在此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一、二、三進院廂房和門房、山牆的礎石也都鑲有多幅寓意深刻的石雕,題意多為富貴吉祥功名利祿,也有歷史典故。東北農村盛產的蘿蔔、白菜、茄子、辣椒、高粱、穀子,乃至蘆葦、河蟹等也都雕刻在石上、磚上和木頭上,用來裝飾帥府的建築,栩栩如生,這在東北地區也是絕無僅有,而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藝術水平之高,在全國也屬罕見。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東院的角門是在花園假山山洞的隱蔽下,也是帥府花園中曲徑通幽的一景。這恐怕才是參觀者遊客們最嚮往看看的部分。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前半部分是花園,北方的花園因為氣候植被的原因,相對而言總是大大咧咧沒有江南的園子耐看。後半部分建有兩幢西洋風格的建築,前面一幢叫“小青樓”。建成後,五夫人即壽夫人攜張作霖幾個較大的女兒去居住,所以早期被稱為“小姐樓”,以後,幾位小姐陸陸續續出嫁,成為壽夫人與其四個兒子學森、學俊、學英、學銓單獨居住的地方。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外部裝飾非常精美,內部裝飾豪華氣派,上下二層,五個房間。一樓東、西兩個房間分別為壽夫人臥室和會客廳。這是張作霖最寵愛的夫人,聰明機智,有主見。張作霖離奉期間,帥府多有壽夫人主事。張作霖日常生活起居也多半在此。皇姑屯事件被炸成重傷的張作霖就是在小青樓裡離開這個世界的。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後面東院北側建有一幢彈眼落睛蔚為壯觀的羅馬式洋樓,外牆全部用青磚建造,故稱大青樓。1922年建成,張作霖搬入一樓辦公,家眷也大部分搬入大青樓內,前面的三進四合院就改成巡閱使署辦公處。大青樓的建築面積有2460平方米,樓高37米,在當時瀋陽城內高度僅次於清故宮的鳳凰樓。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整體建築當然富麗堂皇,外牆立體浮雕造型生動,內部主要房間還畫有壁畫,堪稱民國時期東北建築的經典之作。該樓融辦公與居住為一體,作為張氏父子兩代主政東北時的重要辦公場所,經歷過直奉大戰、東北易幟、處決楊常、策劃武裝調停中原大戰等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底層東面大廳是“東北政務委員會”辦公室,西面二間為張作霖的辦公和臥室,北面是大宴會廳,東北角是“老虎廳”,廳內擺著一圈真皮沙發,並有兩隻老虎標本,因而得名。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再一個就是在大帥府外面獨立成院的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築,外面圍著一道紅色圍牆,裡面是一幢紅色外牆的二層小樓,這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張學良的紅粉知己趙四小姐1929至1931年在此居住的——趙一荻故居。小樓佔地547平方米,建築面積428平方米,內設會客廳、舞廳、琴房、書房、起居室、辦公室。整幢小樓裝飾非常精美,既有中國傳統風格的描金彩繪,又有歐美風格的雕塑廊柱,是中西建築藝術的完美結合。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現在普遍前去遊覽的其實也就是這些了。嚴格說起來這只是屬於張作霖的部分,所以大帥府名之不虛。以張學良的年少氣盛,還有屬於他的部分。帥府帥府,不是隻有大帥,而有大帥,就有少帥。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因為我們吃了閉門羹,所以忍不住還得贅言幾句的是:兩套的四合院及網球場在張學良主政後被拆除,修建了由國內著名設計師楊廷寶設計,荷蘭建築公司承建,是張氏帥府規模最大、房屋最多的建築——紅樓群,即後人所說的“少帥府”。廂樓2幢,正樓4幢,大樓均為3層,另有地下室。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以北歐古典主義風格為主要特點,屬於英國都鐸式和哥特式的設計風格。紅磚外牆,局部以混凝土飾面,紅白相間。屋面陡峭的坡頂上點綴著突起的老虎窗,形態動人,格調統一。四幢建築沿南北向的中軸線由前向後排為一列,另兩幢樓呈東西向分別列於第一幢樓的兩廂,形成一個“U”字形的前院。

建築佈局規整而活潑,設計手法成熟而高超,平面、立面的造型各具特色,整體趨於一致,均採用三角形的山花、紅磚牆體、堅立比例的矩形方窗,壁柱、線腳、門窗框、簷部系採用白色石頭,色彩明快。西院紅樓群的建成,標誌著張氏帥府園區這一龐大建築群正式形成。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1985年,瀋陽市以“張氏帥府”稱謂公佈這一建築群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遼寧省也以“張氏帥府”名稱公佈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國務院以“張學良舊居”稱謂公佈其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遼寧省在此設立“張學良舊居陳列館”。2002年更名為張氏帥府博物館暨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單。

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張家父子主政東北時的大帥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