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啟蒙人,四大門戶還是晚輩,馬雲看她家的廣告思考人生

中國互聯網商業史,叱吒風雲的基本都是男性,馬雲、馬化騰、雷軍、劉強東等名字如雷貫耳。

能夠在這一領域衝殺出來的女企業家少之又少,出了一個胡瑋煒如今也暫時退出。

可能誰也沒想到,中國互聯網萌芽階段,第一個設想出互聯網思維的,會是一位女性,她叫張樹新。

這個名字應該都很陌生,但是讀完她的創業故事,你會覺得她就是一個傳奇的女子。

中國互聯網啟蒙人,四大門戶還是晚輩,馬雲看她家的廣告思考人生

張樹新

星星之火

1996年春天,在北京的中關村,一塊巨大的廣告牌上寫著:中國離信息告訴公路有多遠——向北1500米。

這一天,被稱為中國網絡產業紀念日,那家豎立廣告牌的公司叫瀛海威,老闆是張樹新,從此走進了歷史。

中國互聯網啟蒙人,四大門戶還是晚輩,馬雲看她家的廣告思考人生

1986年,23歲的張樹新從大學畢業,這個在校就被認為是才女的女子,正在思考自己的人生,最後選擇就職《中國科學報》當一名記者。3年後,成為報社最好的記者的張樹新,毅然跳槽到中國科學院從事企業研究工作,也是在這個時候,目睹了中關村的崛起和企業神話。

1992年,在洶湧的“下海”潮推動中,張樹新走出了科學院,成立了自己的策劃公司,成為一名創業者。

其間張樹新還和丈夫一起做起了剛剛熱起來的傳呼臺生意,並很快挖到了生意場上的第一桶金。張樹新卻說傳呼臺是短期生意,好景不長。

這年底,張樹新跟丈夫一起去美國,在一位同學的家裡,她收到了一份印有e-mail地址的通訊錄,在這一刻,“互聯網”飛進了張樹新的視野。當時美國的上網人數首次突破了100萬,大衛·費羅剛開發出了劃時代的雅虎網站。

就在張樹新收到那張啟迪了她心智的通訊錄後的第100天,她走進中國郵電部,成為第一個申請做互聯網服務的人。沒有人知道該把她的申請單放到哪一類,沒有人知道如何去收費,但她就是這樣大膽。

其實,張樹新自己也不清楚到底能提供什麼服務,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張樹新和瀛海威。她與丈夫一起設計出的“瀛海威時空”網絡,是掛在中國科學院之下的全中文界面的交互網絡,是當時國內唯一立足大眾信息服務、面向普通家庭開放的網絡。

中國互聯網啟蒙人,四大門戶還是晚輩,馬雲看她家的廣告思考人生

進入瀛海威時空,你可以閱讀電子報紙,同不見面的朋友交談,到網絡論壇中暢所欲言。登陸瀛海威的用戶必須登記在冊,並需繳納一筆入網費。

這基本上是“美國在線”早期模式的翻版,記者、策劃人出身的張樹新很快讓瀛海威獲得了驚人的知名度,她迅速成為中國互聯網的領頭人。

在這個尚未成形的市場中,張樹新義無反顧地擔當起了啟蒙者的角色。瀛海威人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北京魏公村開辦了中國第一家民營科教館,所有人都可以在這裡免費使用瀛海威網絡,學習網絡知識。

瀛海威還開發出了一套全中文多媒體網絡系統,以低廉的價格為中國普通老百姓,打開了一扇進入信息高速公路的大門。張樹新在各大新聞媒體開設專欄,普及網絡知識、傳播網絡文化,告訴國人信息產業是中華民族崛起於世界的重要機會。

她同北京圖書館合作,在“瀛海威時空”網上提供北京圖書館書目查詢;亞特蘭大奧運會期間,她為新聞單位開通亞特蘭大到北京的新聞信息通道。

在網絡服務最初的時光,瀛海威啟蒙了中國人的網絡意識,許多老百姓伴隨著瀛海威走進網絡世界,知道什麼是因特網。

伸手可及的榮譽,張樹新彷彿闖進了一片新天地。1996年9月,國家經貿委屬下的中國興發集團決定投資瀛海威,總股本擴充為8000萬股,大股東興發集團與北京信託投資公司佔60%,中國通信建設總公司為600萬股。

張樹新的天樹公司與老公姜作賢的公司的股價溢增,無形資產1360萬元加其他股權,比例下調為26%,股值2120萬元,張樹新儼然成為身價上千萬的新生代女富豪。

中國互聯網啟蒙人,四大門戶還是晚輩,馬雲看她家的廣告思考人生

與此同時,公司員工從最初的3個人發展到了100餘人,全國的媒體每天都在宣傳瀛海威。1997年1月,瀛海威與當時正如日中天的微軟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春節,瀛海威全國大網開通,3個月內,上海、廣州等8箇中心城市的分站開設,其線上用戶付費收人達到110萬元。公司在相關地方報紙上買了12個專版廣告,宣佈在未來3年內投資總額將達到5個億,節點建設超過60個,所有的版面上都以一句口號為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馬失前蹄

張樹新是中國第一個提出“百姓網”概念的人,這個概念的出現讓互聯網成為現代日常生活的工具。可是張樹新始終沒有弄明白,老百姓到底需要一張怎麼樣的網?網站應該發佈什麼信息?網民需要什麼?網站的技術支撐點是什麼?對於這些疑問,張樹新和她的部下跟所有網民一樣不甚清楚。

一位離職的部門經理說:“為炒作新聞熱點而炒作,不考慮市場規律,這是瀛海威做事情的一貫作風。沒人認真研究市場,不去探究其市場推廣的可能性。”

1997年,一位大師向張樹新提議,香港即將回歸,黨的十五大即將召開,三峽工程開工在即,愛國主義肯定是本年度的第一主題,瀛海威何不利用這個時機做一個“網上延安”?

熱衷於創意的張樹新憑直覺意識到這是一個既有社會意義又有商業價值的信息,把延安的歷史、現實、人物故事都放在網上,可通過教委組織全國中小學生觀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同時也可增加公司收入。

中國互聯網啟蒙人,四大門戶還是晚輩,馬雲看她家的廣告思考人生

於是張樹新馬上召開新聞發佈會,對外宣佈為配合愛國主義教育,瀛海威將耗時3年,投資千萬,推出《網絡中國》大型主題信息。

傳媒一時炒得沸沸揚揚,經過製作部門的努力,1個多月後,200個網頁、500幅圖片、10多萬字的“網上延安”上網了。可後來事實是,“網上延安”點擊率非常低。

張樹新說她知道2000年以後會賺錢,可是不知道現在應該做什麼,與此相對應的是,瀛海威有很多戰略性的宏偉計劃和美好的效益預測。

張樹新曾計算出1997年瀛海威當年度的網上游戲利潤為1000萬元,她還要求員工在3個月內拿出10個高水準的遊戲軟件。而當時瀛海威的所有線即使用滿24小時也不可能達到1000萬元的目標,3個月拿出10個高水準的遊戲軟件更是天方夜譚。

瀛海威的聯機服務是實行收費制的,這無異於把網站變成了一個票價昂貴的孤島,對此張樹新始終沒有下決心進行轉軌。

更為糟糕的是,瀛海威還使用了一套與互聯網TCP/IP所不同的通信規程,廣大網民最容易找到的標準瀏覽器NETCAPE和IE在瀛海威竟然不能使用,這給用戶帶來極大的不便。對此從用戶到公司內部抗議一直不斷,可直到1997年10月,瀛海威才宣佈取消這一規定。

在這漫長的兩年時間裡,中國互聯網世界進入了轉型大漩渦中。有不少人向張樹新提議:馬上修正瀛海威的運作模式,向雅虎式的門戶類網站轉型,張樹新不置可否。就這樣,網絡門戶時代這個歷史機遇與瀛海威擦肩而過。

中國互聯網啟蒙人,四大門戶還是晚輩,馬雲看她家的廣告思考人生

時間很快來到了1997年底,瀛海威突然變得步履蹣跚。這一年的6月,國家郵電部門投資70億元啟動169全國多媒體通信網,隨之而來的就是全國範圍入網價格的大調整。9月,瀛海威月收入就下跌到30餘萬元,除北京站點有2萬餘名網民外,其他7個站點網民加起來不足4萬,張樹新感受到了來自市場的寒冷。

曇花一現

1998年6月22日,張樹新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突然被迫辭職,成為當年互聯網界的頭條新聞。當日的瀛海威董事會上,經過債轉股之後,股東們準備罷免公司的總經理。此時的張樹新感覺到驚訝,很快不解和委屈湧上心頭,到了下午張樹新提出辭職,股東一致通過。

以業界女強人著稱的張樹新走出瀛海威時,神情恍惚,此正值日漸西斜。一位打造出中國網絡第一品牌的女企業家,竟被迫離開她親手創立的企業,這一事件頓時在傳媒界引起一陣強烈反響。

中國互聯網啟蒙人,四大門戶還是晚輩,馬雲看她家的廣告思考人生

理想主義情結很深的張樹新曾一再地宣稱她進入IT行業絕不是為了賺錢,可是作為投資者來說,一個人可以不為了賺錢而活著,但是對一家企業來說賺錢卻是必需的。

1997年底,瀛海威總共投入達到1.4億元,按照原來目標,瀛海威的收入應當是1.1億元,扣除各種費用最低估計應該是9000萬元,但實際收入只有963萬元。如此過於懸殊的比例,導致瀛海威瀛海威經營無法進入良性循環,直至發展到連生存都成問題的地步。

就在瀛海威事件發生的4個月前,一位叫張朝陽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物理博士,在北京開通了與雅虎十分相似的搜狐網站。他推出的中文搜索引擎一鳴驚人,很快就取得了每月訪問量達2萬人次的成績,這已遠遠超過了經營長達3年之久的瀛海威的最高紀錄。

曾經在瀛海威之後的四通利方此時也突然發力,王志東融到了650萬美元,並在1998年底正式改組為新浪網,在第二年7月公佈的“中國十佳網站排行榜”上躍升至第一。

南方,一位叫丁磊的26歲程序設計員則創立了網易,他率先推出免費個人郵件服務和國內第一個虛擬社區,以其鮮明的個性和無償化的服務嶄露頭角。

1998年5月4日,雅虎開通中文網站。這一年,是一個屬於搜索、門戶和免費登錄的年代。在這一浪潮中,全能型的、收費的瀛海威已從第一梯隊中悄然地消失,退出了主流的行列。

這時的中國網絡產業處在一個啟蒙的年代,概念創造奇蹟,競爭無序而激烈。瀛海威的命運就這樣註定了,它的創造力日漸枯竭而又缺少好運氣。

1999年,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評出的上一年度“中國十大互聯網影響力網站”中,人們首次沒有找到瀛海威。在2000年的“中國互聯網影響力調查”中,瀛海威的得票已跌落到慘不忍睹的第131位。

中國互聯網啟蒙人,四大門戶還是晚輩,馬雲看她家的廣告思考人生

就在人們對它已日漸淡忘的時候,網上突然爆出驚人消息:張樹新要收購瀛海威。但最終此事在張樹新的闢謠下,成為一則謠言,張樹新表示,她對瀛海威已經沒有任何興趣。

告別了瀛海威的張樹新,後來轉型成為投資人,投資了多家廣告和顧問公司,同時還熱衷於公益事業。

張樹新的故事跟現在很多創業的互聯網公司相似,不斷投入資金,卻找不到收益的商業模式。對於任何一家公司來說,生存才是根本,只依靠拿投資人的錢來燒,沒有建立起核心業務,又怎能長久?

作為中國互聯網的啟蒙者,還是一位女性,雖然張樹新和她的瀛海威只是曇花一現,但仍然要為這位傳奇的女子點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