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度:好在適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

"

在今天,提到中庸二字,人們更容易想到:“牆頭草哲學”,模稜兩可的和稀泥,隨意妥協的老好人。凡事不冒頭不冒尖,無原則,左右逢源,或者耍滑頭的處事之道等等。

更有甚者,望文生義,理解“中”為中間路線,理解“庸”為平庸。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中庸非但不消極,反而很積極、健康、向上。同時,還能給我們生活以很大的指導。

那麼,中庸究竟是什麼呢?

"

在今天,提到中庸二字,人們更容易想到:“牆頭草哲學”,模稜兩可的和稀泥,隨意妥協的老好人。凡事不冒頭不冒尖,無原則,左右逢源,或者耍滑頭的處事之道等等。

更有甚者,望文生義,理解“中”為中間路線,理解“庸”為平庸。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中庸非但不消極,反而很積極、健康、向上。同時,還能給我們生活以很大的指導。

那麼,中庸究竟是什麼呢?

人生有度:好在適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

1

何為中庸:過猶不及。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朱熹在《論語》裡批註: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一件事情如果做得過頭、過分了,就和做得不夠是一樣的。

有一則故事:

從前,有一座小島上來了一群天鵝。天鵝從北方來,準備到南方過冬,小島成為天鵝們歇腳的地方。

島上有一對老夫婦,看到天鵝十分高興。又為它們提供食物,又敞開院子給它們取暖。

於是,天鵝沒有再飛往南方。一年又一年,老夫婦去世了。

這群天鵝也都凍死在了小島上。

這個故事講的便是“過猶不及”的道理:

老夫婦本來是一片好心,又是餵食,又是供暖,但這卻打破了天鵝自身的生活平衡,所以當老夫婦去世以後,天鵝也因為已不具備生存能力而被凍死。

過猶不及,“過”也相當於“不及”,這便是中庸。

"

在今天,提到中庸二字,人們更容易想到:“牆頭草哲學”,模稜兩可的和稀泥,隨意妥協的老好人。凡事不冒頭不冒尖,無原則,左右逢源,或者耍滑頭的處事之道等等。

更有甚者,望文生義,理解“中”為中間路線,理解“庸”為平庸。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中庸非但不消極,反而很積極、健康、向上。同時,還能給我們生活以很大的指導。

那麼,中庸究竟是什麼呢?

人生有度:好在適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

1

何為中庸:過猶不及。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朱熹在《論語》裡批註: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一件事情如果做得過頭、過分了,就和做得不夠是一樣的。

有一則故事:

從前,有一座小島上來了一群天鵝。天鵝從北方來,準備到南方過冬,小島成為天鵝們歇腳的地方。

島上有一對老夫婦,看到天鵝十分高興。又為它們提供食物,又敞開院子給它們取暖。

於是,天鵝沒有再飛往南方。一年又一年,老夫婦去世了。

這群天鵝也都凍死在了小島上。

這個故事講的便是“過猶不及”的道理:

老夫婦本來是一片好心,又是餵食,又是供暖,但這卻打破了天鵝自身的生活平衡,所以當老夫婦去世以後,天鵝也因為已不具備生存能力而被凍死。

過猶不及,“過”也相當於“不及”,這便是中庸。

人生有度:好在適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

2

我們當如何:素位而行。

《禮記·中庸》裡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那麼,什麼叫“素位而行”?

即君子安於現在所處的地位去做應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有一則故事:

有人問禪師,您得道之前在做什麼?

禪師說:砍柴、吃飯、睡覺。

又問:那得道之後呢?

禪師說:砍柴、吃飯、睡覺。

問:那麼之前和之後有什麼區別呢?

禪師說:得道前,砍柴時想著吃飯,吃飯時想著睡覺,睡覺時想著砍柴;得道後,砍柴就砍柴,吃飯就吃飯,睡覺就睡覺。

砍柴就是砍柴,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這便是素位而行。

《禮記·中庸》裡還說: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

一個人無論是處於富貴,貧賤,身在邊遠,還是患難之中,都應該做他當下應做之事,並保持安然自得的心態。

"

在今天,提到中庸二字,人們更容易想到:“牆頭草哲學”,模稜兩可的和稀泥,隨意妥協的老好人。凡事不冒頭不冒尖,無原則,左右逢源,或者耍滑頭的處事之道等等。

更有甚者,望文生義,理解“中”為中間路線,理解“庸”為平庸。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中庸非但不消極,反而很積極、健康、向上。同時,還能給我們生活以很大的指導。

那麼,中庸究竟是什麼呢?

人生有度:好在適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

1

何為中庸:過猶不及。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朱熹在《論語》裡批註: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一件事情如果做得過頭、過分了,就和做得不夠是一樣的。

有一則故事:

從前,有一座小島上來了一群天鵝。天鵝從北方來,準備到南方過冬,小島成為天鵝們歇腳的地方。

島上有一對老夫婦,看到天鵝十分高興。又為它們提供食物,又敞開院子給它們取暖。

於是,天鵝沒有再飛往南方。一年又一年,老夫婦去世了。

這群天鵝也都凍死在了小島上。

這個故事講的便是“過猶不及”的道理:

老夫婦本來是一片好心,又是餵食,又是供暖,但這卻打破了天鵝自身的生活平衡,所以當老夫婦去世以後,天鵝也因為已不具備生存能力而被凍死。

過猶不及,“過”也相當於“不及”,這便是中庸。

人生有度:好在適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

2

我們當如何:素位而行。

《禮記·中庸》裡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那麼,什麼叫“素位而行”?

即君子安於現在所處的地位去做應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有一則故事:

有人問禪師,您得道之前在做什麼?

禪師說:砍柴、吃飯、睡覺。

又問:那得道之後呢?

禪師說:砍柴、吃飯、睡覺。

問:那麼之前和之後有什麼區別呢?

禪師說:得道前,砍柴時想著吃飯,吃飯時想著睡覺,睡覺時想著砍柴;得道後,砍柴就砍柴,吃飯就吃飯,睡覺就睡覺。

砍柴就是砍柴,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這便是素位而行。

《禮記·中庸》裡還說: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

一個人無論是處於富貴,貧賤,身在邊遠,還是患難之中,都應該做他當下應做之事,並保持安然自得的心態。

人生有度:好在適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

蘇軾便是這樣一個人。

在京都為官時,王安石得到神宗皇帝的支持,鐵了心要變法。身為臣子,蘇東坡認為新法侵害了老百姓的利益,反對變法。他也因此被排擠出京城。

多年後,作為朋友,蘇軾曾特意去南京看望王安石。彷佛沒有政治對立,彷佛沒有“烏臺詩案”,彷佛沒有黃州的五年謫貶──兩人談古論今,相見甚歡。

在蘇軾一路被貶的路上,他都安於境遇,做自己應做的事。

生活貧困時,蘇軾得到一塊地,一見傾心。地本無名,因為位於城東,他就命名為“東坡”,自號“東坡居士”。

他還親自建屋、耕地、種菜,有一回夜雨,他想菜圃的菜一定長得快,就爬起來去看。更情不自禁寫下了《雨後行菜圃》一詩。

生活上,蘇軾對茶一往情深,甚至做夢都是茶,夢中也在寫《飲茶詩》。

來到海邊,初嘗生蠔,就迫不及待給兒子修書一封:兒子啊,爹可是隻偷偷告訴你一個人,這海南有一種賊好吃的美味,有空你可要來嚐嚐。

蘇軾就是這麼一個人,無論生活多麼得意和困窘,他都滿懷希望地做自己,經營自己的那份自在與淡定。

這不正是素位而行嗎?

其實,素位而行,便是“守中”,奉行中庸之道。

"

在今天,提到中庸二字,人們更容易想到:“牆頭草哲學”,模稜兩可的和稀泥,隨意妥協的老好人。凡事不冒頭不冒尖,無原則,左右逢源,或者耍滑頭的處事之道等等。

更有甚者,望文生義,理解“中”為中間路線,理解“庸”為平庸。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中庸非但不消極,反而很積極、健康、向上。同時,還能給我們生活以很大的指導。

那麼,中庸究竟是什麼呢?

人生有度:好在適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

1

何為中庸:過猶不及。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朱熹在《論語》裡批註: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一件事情如果做得過頭、過分了,就和做得不夠是一樣的。

有一則故事:

從前,有一座小島上來了一群天鵝。天鵝從北方來,準備到南方過冬,小島成為天鵝們歇腳的地方。

島上有一對老夫婦,看到天鵝十分高興。又為它們提供食物,又敞開院子給它們取暖。

於是,天鵝沒有再飛往南方。一年又一年,老夫婦去世了。

這群天鵝也都凍死在了小島上。

這個故事講的便是“過猶不及”的道理:

老夫婦本來是一片好心,又是餵食,又是供暖,但這卻打破了天鵝自身的生活平衡,所以當老夫婦去世以後,天鵝也因為已不具備生存能力而被凍死。

過猶不及,“過”也相當於“不及”,這便是中庸。

人生有度:好在適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

2

我們當如何:素位而行。

《禮記·中庸》裡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那麼,什麼叫“素位而行”?

即君子安於現在所處的地位去做應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有一則故事:

有人問禪師,您得道之前在做什麼?

禪師說:砍柴、吃飯、睡覺。

又問:那得道之後呢?

禪師說:砍柴、吃飯、睡覺。

問:那麼之前和之後有什麼區別呢?

禪師說:得道前,砍柴時想著吃飯,吃飯時想著睡覺,睡覺時想著砍柴;得道後,砍柴就砍柴,吃飯就吃飯,睡覺就睡覺。

砍柴就是砍柴,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這便是素位而行。

《禮記·中庸》裡還說: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

一個人無論是處於富貴,貧賤,身在邊遠,還是患難之中,都應該做他當下應做之事,並保持安然自得的心態。

人生有度:好在適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

蘇軾便是這樣一個人。

在京都為官時,王安石得到神宗皇帝的支持,鐵了心要變法。身為臣子,蘇東坡認為新法侵害了老百姓的利益,反對變法。他也因此被排擠出京城。

多年後,作為朋友,蘇軾曾特意去南京看望王安石。彷佛沒有政治對立,彷佛沒有“烏臺詩案”,彷佛沒有黃州的五年謫貶──兩人談古論今,相見甚歡。

在蘇軾一路被貶的路上,他都安於境遇,做自己應做的事。

生活貧困時,蘇軾得到一塊地,一見傾心。地本無名,因為位於城東,他就命名為“東坡”,自號“東坡居士”。

他還親自建屋、耕地、種菜,有一回夜雨,他想菜圃的菜一定長得快,就爬起來去看。更情不自禁寫下了《雨後行菜圃》一詩。

生活上,蘇軾對茶一往情深,甚至做夢都是茶,夢中也在寫《飲茶詩》。

來到海邊,初嘗生蠔,就迫不及待給兒子修書一封:兒子啊,爹可是隻偷偷告訴你一個人,這海南有一種賊好吃的美味,有空你可要來嚐嚐。

蘇軾就是這麼一個人,無論生活多麼得意和困窘,他都滿懷希望地做自己,經營自己的那份自在與淡定。

這不正是素位而行嗎?

其實,素位而行,便是“守中”,奉行中庸之道。

人生有度:好在適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

3

中庸之道:權變與適度。

如果說孔子的人品是“忠恕”,孔子追求的道德是“仁義”,其達到的境界就是“中庸”。

《孟子·梁惠王》裡說: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

就是說,要達到中庸之境,需要權變和適度。萬物皆需權度,人心更是如此。

權變,指做事情所要面臨的選擇,是途徑;適度,指做事情所到達的程度,是方法。

在古代,“權”的本意是秤錘。根據物體不同重量而移動它的位置。

就像以前,人們到菜市場買菜,用的秤是桿秤。如果菜少,師傅會把秤砣往裡靠;如果菜多,師傅就要往外靠些。

《孟子·公孫丑》也說: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

能做官就做官,能退隱就退隱,能長久就長久,能短暫就短暫。

《論語》中也有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

一個人,到了該說話的時候才說話,高興了才笑,該取的時候才取。

用現代的話講就叫:審時度勢。

"

在今天,提到中庸二字,人們更容易想到:“牆頭草哲學”,模稜兩可的和稀泥,隨意妥協的老好人。凡事不冒頭不冒尖,無原則,左右逢源,或者耍滑頭的處事之道等等。

更有甚者,望文生義,理解“中”為中間路線,理解“庸”為平庸。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中庸非但不消極,反而很積極、健康、向上。同時,還能給我們生活以很大的指導。

那麼,中庸究竟是什麼呢?

人生有度:好在適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

1

何為中庸:過猶不及。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朱熹在《論語》裡批註: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一件事情如果做得過頭、過分了,就和做得不夠是一樣的。

有一則故事:

從前,有一座小島上來了一群天鵝。天鵝從北方來,準備到南方過冬,小島成為天鵝們歇腳的地方。

島上有一對老夫婦,看到天鵝十分高興。又為它們提供食物,又敞開院子給它們取暖。

於是,天鵝沒有再飛往南方。一年又一年,老夫婦去世了。

這群天鵝也都凍死在了小島上。

這個故事講的便是“過猶不及”的道理:

老夫婦本來是一片好心,又是餵食,又是供暖,但這卻打破了天鵝自身的生活平衡,所以當老夫婦去世以後,天鵝也因為已不具備生存能力而被凍死。

過猶不及,“過”也相當於“不及”,這便是中庸。

人生有度:好在適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

2

我們當如何:素位而行。

《禮記·中庸》裡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那麼,什麼叫“素位而行”?

即君子安於現在所處的地位去做應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有一則故事:

有人問禪師,您得道之前在做什麼?

禪師說:砍柴、吃飯、睡覺。

又問:那得道之後呢?

禪師說:砍柴、吃飯、睡覺。

問:那麼之前和之後有什麼區別呢?

禪師說:得道前,砍柴時想著吃飯,吃飯時想著睡覺,睡覺時想著砍柴;得道後,砍柴就砍柴,吃飯就吃飯,睡覺就睡覺。

砍柴就是砍柴,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這便是素位而行。

《禮記·中庸》裡還說: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

一個人無論是處於富貴,貧賤,身在邊遠,還是患難之中,都應該做他當下應做之事,並保持安然自得的心態。

人生有度:好在適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

蘇軾便是這樣一個人。

在京都為官時,王安石得到神宗皇帝的支持,鐵了心要變法。身為臣子,蘇東坡認為新法侵害了老百姓的利益,反對變法。他也因此被排擠出京城。

多年後,作為朋友,蘇軾曾特意去南京看望王安石。彷佛沒有政治對立,彷佛沒有“烏臺詩案”,彷佛沒有黃州的五年謫貶──兩人談古論今,相見甚歡。

在蘇軾一路被貶的路上,他都安於境遇,做自己應做的事。

生活貧困時,蘇軾得到一塊地,一見傾心。地本無名,因為位於城東,他就命名為“東坡”,自號“東坡居士”。

他還親自建屋、耕地、種菜,有一回夜雨,他想菜圃的菜一定長得快,就爬起來去看。更情不自禁寫下了《雨後行菜圃》一詩。

生活上,蘇軾對茶一往情深,甚至做夢都是茶,夢中也在寫《飲茶詩》。

來到海邊,初嘗生蠔,就迫不及待給兒子修書一封:兒子啊,爹可是隻偷偷告訴你一個人,這海南有一種賊好吃的美味,有空你可要來嚐嚐。

蘇軾就是這麼一個人,無論生活多麼得意和困窘,他都滿懷希望地做自己,經營自己的那份自在與淡定。

這不正是素位而行嗎?

其實,素位而行,便是“守中”,奉行中庸之道。

人生有度:好在適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

3

中庸之道:權變與適度。

如果說孔子的人品是“忠恕”,孔子追求的道德是“仁義”,其達到的境界就是“中庸”。

《孟子·梁惠王》裡說: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

就是說,要達到中庸之境,需要權變和適度。萬物皆需權度,人心更是如此。

權變,指做事情所要面臨的選擇,是途徑;適度,指做事情所到達的程度,是方法。

在古代,“權”的本意是秤錘。根據物體不同重量而移動它的位置。

就像以前,人們到菜市場買菜,用的秤是桿秤。如果菜少,師傅會把秤砣往裡靠;如果菜多,師傅就要往外靠些。

《孟子·公孫丑》也說: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

能做官就做官,能退隱就退隱,能長久就長久,能短暫就短暫。

《論語》中也有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

一個人,到了該說話的時候才說話,高興了才笑,該取的時候才取。

用現代的話講就叫:審時度勢。

人生有度:好在適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

留候張良便是這樣一個人。

張良是韓國人,韓國毗鄰秦國,秦始皇橫掃六合時,第一個滅的就是韓國,張良那時還很青澀。少年意氣,國仇家恨,曾在博浪沙刺殺秦王。

失敗後及時總結經驗,該隱忍便隱忍,隱姓埋名,靜觀其變,習謀劃之術。

作為謀士,張良該入世便入世,替沛公解鴻門之危,薦韓信、彭越、英布三雄以滅項羽,諫止劉邦立六國後,支持遷都,勸太子迎商山四皓以固國本,漢事業的興亡成敗盡在於此。

待天下已定,張良功成身退,明哲保身。是為該退便退。

這時的張良已權度有方,臻至中庸之境。

在生活中,人們似乎總在追尋一個答案,好像有了這個答案,我們就能以不變應萬變,抵禦這人世間的風風雨雨。

就好像身邊有一個學識淵博的史學家,我們就會問:您覺得我應該讀什麼書好?

其實,當人們這麼問的時候,已經有了一個潛意識:只要我掌握了那本書,我就能夠變成一個學識淵博的人。

然而,世間事哪有這般簡單?宇宙更迭不休,世界瞬息萬變,談什麼標準答案,談什麼亙古永恆的真理?

我們能做的,只是多學一點為人處世之道,能在這個世間活得如意自在一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