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

明代的隆慶皇帝,算是一個很平庸的君主了。他在位僅僅六年,時間短暫。在這段時期內,既沒有像前朝嚴嵩禍亂的那般腐敗,亦沒有後來萬曆時期張居正改革的那般激烈,彷彿並沒有什麼特色值得人們記住。因此,隆慶皇帝往往是個容易被忽視的皇帝。

"

明代的隆慶皇帝,算是一個很平庸的君主了。他在位僅僅六年,時間短暫。在這段時期內,既沒有像前朝嚴嵩禍亂的那般腐敗,亦沒有後來萬曆時期張居正改革的那般激烈,彷彿並沒有什麼特色值得人們記住。因此,隆慶皇帝往往是個容易被忽視的皇帝。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隆慶皇帝畫像

難道這位君王就真的那麼微不足道嗎?這是錯誤的。

隆慶年間,是張居正進居首輔的過渡帶。隨著嚴嵩的倒臺,手握威柄的嘉靖帝去世,平庸的隆慶皇帝不再迷戀政治,放開了本可掌握的威權。故此時,掌握首輔之權便成為了當時大臣們鍥而不捨的堅持,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政治鬥爭上演於明廷之上。

第一次政治風波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公元1566年),裕王朱載垕繼承了父親的皇位,史稱明穆宗,年號隆慶。

穆宗是一位寬厚的君主,明史謂其“寬恕有餘,剛明不足”,相比於他的臣子罵他“玩好之端漸起,弼違之諫惡聞”,明史還是很委婉的說法了。隨著寬厚而來的,是穆宗的不作為。對於各項政治事件,他總是一言不發,他認為有內閣的大臣們在就行了,何苦麻煩自己?

在這樣一種心態下,穆宗漸漸放開了掌握的權柄,將政事全部交給了他的臣子。

"

明代的隆慶皇帝,算是一個很平庸的君主了。他在位僅僅六年,時間短暫。在這段時期內,既沒有像前朝嚴嵩禍亂的那般腐敗,亦沒有後來萬曆時期張居正改革的那般激烈,彷彿並沒有什麼特色值得人們記住。因此,隆慶皇帝往往是個容易被忽視的皇帝。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隆慶皇帝畫像

難道這位君王就真的那麼微不足道嗎?這是錯誤的。

隆慶年間,是張居正進居首輔的過渡帶。隨著嚴嵩的倒臺,手握威柄的嘉靖帝去世,平庸的隆慶皇帝不再迷戀政治,放開了本可掌握的威權。故此時,掌握首輔之權便成為了當時大臣們鍥而不捨的堅持,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政治鬥爭上演於明廷之上。

第一次政治風波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公元1566年),裕王朱載垕繼承了父親的皇位,史稱明穆宗,年號隆慶。

穆宗是一位寬厚的君主,明史謂其“寬恕有餘,剛明不足”,相比於他的臣子罵他“玩好之端漸起,弼違之諫惡聞”,明史還是很委婉的說法了。隨著寬厚而來的,是穆宗的不作為。對於各項政治事件,他總是一言不發,他認為有內閣的大臣們在就行了,何苦麻煩自己?

在這樣一種心態下,穆宗漸漸放開了掌握的權柄,將政事全部交給了他的臣子。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穆宗剛即位時,內閣有四位大臣,分別是徐階、李春芳、郭樸和高拱。

次年即為隆慶元年,這年二月,張居正受首輔徐階提拔,升遷禮部左侍郎入閣,隨之入閣的還有陳以勤。在六人組成的內閣裡,首輔徐階與閣臣高拱最先產生衝突。

這兩人的矛盾是由來已久的,早在前朝嘉靖皇帝病重時,高拱就受到“給事中(明代言官)”胡應嘉的彈劾,而胡應嘉與徐階又是同鄉,故高拱認定此事出自徐階的指使,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高拱是嘉靖二十年出身的進士,算得是前朝元老,其人亦談不上忍讓。報復!報復!這是高拱心中最想要的。

隆慶元年,按例,吏部尚書楊博會同都察院進行“京察”。京察,明朝規定每六年一次,由吏部與都察院考核五品以下的京城官員。京察的大權掌握在吏部尚書的手裡,只有都察院才能過問一些。在這次京察裡,楊博連都察院的御史和六科的給事中都罷黜了不少,但偏偏楊博的同鄉沒有一個被罷黜的。這就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滿。

都察院與六科(對應六部)組成了明代的言官系統,這是獨立於文官集團的一個監督機構。其權力被開國皇帝朱元璋賦予了神聖的責任,是一般人不敢惹的存在。言官集團總是一窩蜂似的群起而攻,一章章彈劾的奏疏對大臣而言就像是閻羅王的催命書。

都察院的御史胡應嘉又再次彈劾楊博“挾私憤,庇鄉里”。胡應嘉這句話是沒錯,但錯的,是他吏科給事中的身份。京察的規定,吏科在審核時本就該參加。胡應嘉在京察時沒有異議,事後卻又提出彈劾,這就落人以柄。就連一向寬厚的穆宗也“責其牴牾”,命令閣臣議罰。

"

明代的隆慶皇帝,算是一個很平庸的君主了。他在位僅僅六年,時間短暫。在這段時期內,既沒有像前朝嚴嵩禍亂的那般腐敗,亦沒有後來萬曆時期張居正改革的那般激烈,彷彿並沒有什麼特色值得人們記住。因此,隆慶皇帝往往是個容易被忽視的皇帝。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隆慶皇帝畫像

難道這位君王就真的那麼微不足道嗎?這是錯誤的。

隆慶年間,是張居正進居首輔的過渡帶。隨著嚴嵩的倒臺,手握威柄的嘉靖帝去世,平庸的隆慶皇帝不再迷戀政治,放開了本可掌握的威權。故此時,掌握首輔之權便成為了當時大臣們鍥而不捨的堅持,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政治鬥爭上演於明廷之上。

第一次政治風波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公元1566年),裕王朱載垕繼承了父親的皇位,史稱明穆宗,年號隆慶。

穆宗是一位寬厚的君主,明史謂其“寬恕有餘,剛明不足”,相比於他的臣子罵他“玩好之端漸起,弼違之諫惡聞”,明史還是很委婉的說法了。隨著寬厚而來的,是穆宗的不作為。對於各項政治事件,他總是一言不發,他認為有內閣的大臣們在就行了,何苦麻煩自己?

在這樣一種心態下,穆宗漸漸放開了掌握的權柄,將政事全部交給了他的臣子。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穆宗剛即位時,內閣有四位大臣,分別是徐階、李春芳、郭樸和高拱。

次年即為隆慶元年,這年二月,張居正受首輔徐階提拔,升遷禮部左侍郎入閣,隨之入閣的還有陳以勤。在六人組成的內閣裡,首輔徐階與閣臣高拱最先產生衝突。

這兩人的矛盾是由來已久的,早在前朝嘉靖皇帝病重時,高拱就受到“給事中(明代言官)”胡應嘉的彈劾,而胡應嘉與徐階又是同鄉,故高拱認定此事出自徐階的指使,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高拱是嘉靖二十年出身的進士,算得是前朝元老,其人亦談不上忍讓。報復!報復!這是高拱心中最想要的。

隆慶元年,按例,吏部尚書楊博會同都察院進行“京察”。京察,明朝規定每六年一次,由吏部與都察院考核五品以下的京城官員。京察的大權掌握在吏部尚書的手裡,只有都察院才能過問一些。在這次京察裡,楊博連都察院的御史和六科的給事中都罷黜了不少,但偏偏楊博的同鄉沒有一個被罷黜的。這就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滿。

都察院與六科(對應六部)組成了明代的言官系統,這是獨立於文官集團的一個監督機構。其權力被開國皇帝朱元璋賦予了神聖的責任,是一般人不敢惹的存在。言官集團總是一窩蜂似的群起而攻,一章章彈劾的奏疏對大臣而言就像是閻羅王的催命書。

都察院的御史胡應嘉又再次彈劾楊博“挾私憤,庇鄉里”。胡應嘉這句話是沒錯,但錯的,是他吏科給事中的身份。京察的規定,吏科在審核時本就該參加。胡應嘉在京察時沒有異議,事後卻又提出彈劾,這就落人以柄。就連一向寬厚的穆宗也“責其牴牾”,命令閣臣議罰。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在內閣裡面,高拱與郭樸是同鄉。郭樸最先發起對胡應嘉的攻擊。他道:“應嘉無人臣禮,當編氓(編入平民戶籍,即革職)。”高拱也隨之附和。看著兩位閣臣如此決絕,身為首輔的徐階沒有辦法,只能勉從。

高拱與郭樸這樣一來,徹底惹怒了大部分的言官。這群人可是連皇帝都敢罵的,更何況區區一個閣臣?先是兵科給事中歐陽一敬彈劾高拱“奸險橫惡”,隨後一封封對高拱不利的奏疏送來,言路更是說他以私怨逐胡應嘉,這下兩方算是徹底撕破了臉。撕破臉後,處理事情的決定權便又落在了首輔徐階的手裡。

徐階雖然慰留高拱,但同樣也沒對言官們作出什麼處罰,只是警告讓他們息事寧人。高拱對這種結局卻是很不高興,他想要像前朝一樣廷杖言官們。“你能控制言官”,高拱如此推測徐階。恰巧的是,高拱手下也有幾個言官。於是,在胡應嘉事件剛剛平息時,御史齊康便站了出來彈劾徐階。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又惹了言官們的眾怒。剛平息過去的風波變成了颶風,所謂的“高黨”和“徐黨”展開了激烈的彈劾戰。

無奈的是,高拱這邊的言官太少,他終究抵不過人數眾多的“徐黨”。

言路論拱者無虛日,南京科道至拾遺及之。

——《明史·高拱傳》

隆慶元年五月,高拱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書、大學士養病辭職。當年九月,郭樸也致仕。

"

明代的隆慶皇帝,算是一個很平庸的君主了。他在位僅僅六年,時間短暫。在這段時期內,既沒有像前朝嚴嵩禍亂的那般腐敗,亦沒有後來萬曆時期張居正改革的那般激烈,彷彿並沒有什麼特色值得人們記住。因此,隆慶皇帝往往是個容易被忽視的皇帝。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隆慶皇帝畫像

難道這位君王就真的那麼微不足道嗎?這是錯誤的。

隆慶年間,是張居正進居首輔的過渡帶。隨著嚴嵩的倒臺,手握威柄的嘉靖帝去世,平庸的隆慶皇帝不再迷戀政治,放開了本可掌握的威權。故此時,掌握首輔之權便成為了當時大臣們鍥而不捨的堅持,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政治鬥爭上演於明廷之上。

第一次政治風波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公元1566年),裕王朱載垕繼承了父親的皇位,史稱明穆宗,年號隆慶。

穆宗是一位寬厚的君主,明史謂其“寬恕有餘,剛明不足”,相比於他的臣子罵他“玩好之端漸起,弼違之諫惡聞”,明史還是很委婉的說法了。隨著寬厚而來的,是穆宗的不作為。對於各項政治事件,他總是一言不發,他認為有內閣的大臣們在就行了,何苦麻煩自己?

在這樣一種心態下,穆宗漸漸放開了掌握的權柄,將政事全部交給了他的臣子。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穆宗剛即位時,內閣有四位大臣,分別是徐階、李春芳、郭樸和高拱。

次年即為隆慶元年,這年二月,張居正受首輔徐階提拔,升遷禮部左侍郎入閣,隨之入閣的還有陳以勤。在六人組成的內閣裡,首輔徐階與閣臣高拱最先產生衝突。

這兩人的矛盾是由來已久的,早在前朝嘉靖皇帝病重時,高拱就受到“給事中(明代言官)”胡應嘉的彈劾,而胡應嘉與徐階又是同鄉,故高拱認定此事出自徐階的指使,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高拱是嘉靖二十年出身的進士,算得是前朝元老,其人亦談不上忍讓。報復!報復!這是高拱心中最想要的。

隆慶元年,按例,吏部尚書楊博會同都察院進行“京察”。京察,明朝規定每六年一次,由吏部與都察院考核五品以下的京城官員。京察的大權掌握在吏部尚書的手裡,只有都察院才能過問一些。在這次京察裡,楊博連都察院的御史和六科的給事中都罷黜了不少,但偏偏楊博的同鄉沒有一個被罷黜的。這就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滿。

都察院與六科(對應六部)組成了明代的言官系統,這是獨立於文官集團的一個監督機構。其權力被開國皇帝朱元璋賦予了神聖的責任,是一般人不敢惹的存在。言官集團總是一窩蜂似的群起而攻,一章章彈劾的奏疏對大臣而言就像是閻羅王的催命書。

都察院的御史胡應嘉又再次彈劾楊博“挾私憤,庇鄉里”。胡應嘉這句話是沒錯,但錯的,是他吏科給事中的身份。京察的規定,吏科在審核時本就該參加。胡應嘉在京察時沒有異議,事後卻又提出彈劾,這就落人以柄。就連一向寬厚的穆宗也“責其牴牾”,命令閣臣議罰。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在內閣裡面,高拱與郭樸是同鄉。郭樸最先發起對胡應嘉的攻擊。他道:“應嘉無人臣禮,當編氓(編入平民戶籍,即革職)。”高拱也隨之附和。看著兩位閣臣如此決絕,身為首輔的徐階沒有辦法,只能勉從。

高拱與郭樸這樣一來,徹底惹怒了大部分的言官。這群人可是連皇帝都敢罵的,更何況區區一個閣臣?先是兵科給事中歐陽一敬彈劾高拱“奸險橫惡”,隨後一封封對高拱不利的奏疏送來,言路更是說他以私怨逐胡應嘉,這下兩方算是徹底撕破了臉。撕破臉後,處理事情的決定權便又落在了首輔徐階的手裡。

徐階雖然慰留高拱,但同樣也沒對言官們作出什麼處罰,只是警告讓他們息事寧人。高拱對這種結局卻是很不高興,他想要像前朝一樣廷杖言官們。“你能控制言官”,高拱如此推測徐階。恰巧的是,高拱手下也有幾個言官。於是,在胡應嘉事件剛剛平息時,御史齊康便站了出來彈劾徐階。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又惹了言官們的眾怒。剛平息過去的風波變成了颶風,所謂的“高黨”和“徐黨”展開了激烈的彈劾戰。

無奈的是,高拱這邊的言官太少,他終究抵不過人數眾多的“徐黨”。

言路論拱者無虛日,南京科道至拾遺及之。

——《明史·高拱傳》

隆慶元年五月,高拱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書、大學士養病辭職。當年九月,郭樸也致仕。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高拱影視形象

這次的政治風波,牽扯了兩股爭鋒相對的內閣勢力。言官們的窮追猛打,給當時的張居正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或許,這就是居正當國後要控制言官的原因。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徐階致仕與高拱復出

在高拱、郭撲致仕後,內閣只剩下徐階、張居正、李春芳、陳以勤四人。李春芳與陳以勤都是忠厚之人,而張居正是受徐階的提拔進的內閣,故此時的內閣可以說是徐階一個人的內閣。不巧的是,在隆慶元年五月高拱致仕後,緊接著隆慶二年七月,徐階也離開了朝堂。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發生了什麼?

徐階的去職不是沒有理由的。在高拱致仕後,言官們仗著有首輔徐階的保護,言詞越來越激烈。這引起了穆宗的不適。

給事、御史多起廢籍,恃階而強,言多過激。帝不能堪,諭階等處之。

——《明史·徐階傳》

穆宗命令徐階處理這些言官,但徐階顯然沒有聽進去,他只是“諭令省改”便不作懲罰。穆宗雖然沒有明面上怪罪徐階,但心裡肯定還是過意不去的。而且徐階所堅持諫爭的,多數是宮廷禁事。穆宗又是個奇特的君主,除了政事,一切娛樂他都愛,一切玩物他都喜歡。但身為首輔的徐階卻常常阻止穆宗尋歡作樂,這就讓皇帝陛下感到很不爽。比如穆宗想在中秋節擺宴席,徐階反抗道:“先帝未撤几筵,不可宴樂”;穆宗命令宦官督導團營,徐階“力陳不可而止”,諸如此類事件,數不勝數。穆宗終是感到厭倦了。

隆慶二年七月,穆宗想去南海子游玩,被徐階所阻。穆宗不聽,徐階便提出致仕,恰逢此時給事中張齊彈劾徐階,穆宗便依了徐階,讓他告老還鄉。

"

明代的隆慶皇帝,算是一個很平庸的君主了。他在位僅僅六年,時間短暫。在這段時期內,既沒有像前朝嚴嵩禍亂的那般腐敗,亦沒有後來萬曆時期張居正改革的那般激烈,彷彿並沒有什麼特色值得人們記住。因此,隆慶皇帝往往是個容易被忽視的皇帝。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隆慶皇帝畫像

難道這位君王就真的那麼微不足道嗎?這是錯誤的。

隆慶年間,是張居正進居首輔的過渡帶。隨著嚴嵩的倒臺,手握威柄的嘉靖帝去世,平庸的隆慶皇帝不再迷戀政治,放開了本可掌握的威權。故此時,掌握首輔之權便成為了當時大臣們鍥而不捨的堅持,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政治鬥爭上演於明廷之上。

第一次政治風波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公元1566年),裕王朱載垕繼承了父親的皇位,史稱明穆宗,年號隆慶。

穆宗是一位寬厚的君主,明史謂其“寬恕有餘,剛明不足”,相比於他的臣子罵他“玩好之端漸起,弼違之諫惡聞”,明史還是很委婉的說法了。隨著寬厚而來的,是穆宗的不作為。對於各項政治事件,他總是一言不發,他認為有內閣的大臣們在就行了,何苦麻煩自己?

在這樣一種心態下,穆宗漸漸放開了掌握的權柄,將政事全部交給了他的臣子。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穆宗剛即位時,內閣有四位大臣,分別是徐階、李春芳、郭樸和高拱。

次年即為隆慶元年,這年二月,張居正受首輔徐階提拔,升遷禮部左侍郎入閣,隨之入閣的還有陳以勤。在六人組成的內閣裡,首輔徐階與閣臣高拱最先產生衝突。

這兩人的矛盾是由來已久的,早在前朝嘉靖皇帝病重時,高拱就受到“給事中(明代言官)”胡應嘉的彈劾,而胡應嘉與徐階又是同鄉,故高拱認定此事出自徐階的指使,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高拱是嘉靖二十年出身的進士,算得是前朝元老,其人亦談不上忍讓。報復!報復!這是高拱心中最想要的。

隆慶元年,按例,吏部尚書楊博會同都察院進行“京察”。京察,明朝規定每六年一次,由吏部與都察院考核五品以下的京城官員。京察的大權掌握在吏部尚書的手裡,只有都察院才能過問一些。在這次京察裡,楊博連都察院的御史和六科的給事中都罷黜了不少,但偏偏楊博的同鄉沒有一個被罷黜的。這就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滿。

都察院與六科(對應六部)組成了明代的言官系統,這是獨立於文官集團的一個監督機構。其權力被開國皇帝朱元璋賦予了神聖的責任,是一般人不敢惹的存在。言官集團總是一窩蜂似的群起而攻,一章章彈劾的奏疏對大臣而言就像是閻羅王的催命書。

都察院的御史胡應嘉又再次彈劾楊博“挾私憤,庇鄉里”。胡應嘉這句話是沒錯,但錯的,是他吏科給事中的身份。京察的規定,吏科在審核時本就該參加。胡應嘉在京察時沒有異議,事後卻又提出彈劾,這就落人以柄。就連一向寬厚的穆宗也“責其牴牾”,命令閣臣議罰。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在內閣裡面,高拱與郭樸是同鄉。郭樸最先發起對胡應嘉的攻擊。他道:“應嘉無人臣禮,當編氓(編入平民戶籍,即革職)。”高拱也隨之附和。看著兩位閣臣如此決絕,身為首輔的徐階沒有辦法,只能勉從。

高拱與郭樸這樣一來,徹底惹怒了大部分的言官。這群人可是連皇帝都敢罵的,更何況區區一個閣臣?先是兵科給事中歐陽一敬彈劾高拱“奸險橫惡”,隨後一封封對高拱不利的奏疏送來,言路更是說他以私怨逐胡應嘉,這下兩方算是徹底撕破了臉。撕破臉後,處理事情的決定權便又落在了首輔徐階的手裡。

徐階雖然慰留高拱,但同樣也沒對言官們作出什麼處罰,只是警告讓他們息事寧人。高拱對這種結局卻是很不高興,他想要像前朝一樣廷杖言官們。“你能控制言官”,高拱如此推測徐階。恰巧的是,高拱手下也有幾個言官。於是,在胡應嘉事件剛剛平息時,御史齊康便站了出來彈劾徐階。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又惹了言官們的眾怒。剛平息過去的風波變成了颶風,所謂的“高黨”和“徐黨”展開了激烈的彈劾戰。

無奈的是,高拱這邊的言官太少,他終究抵不過人數眾多的“徐黨”。

言路論拱者無虛日,南京科道至拾遺及之。

——《明史·高拱傳》

隆慶元年五月,高拱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書、大學士養病辭職。當年九月,郭樸也致仕。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高拱影視形象

這次的政治風波,牽扯了兩股爭鋒相對的內閣勢力。言官們的窮追猛打,給當時的張居正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或許,這就是居正當國後要控制言官的原因。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徐階致仕與高拱復出

在高拱、郭撲致仕後,內閣只剩下徐階、張居正、李春芳、陳以勤四人。李春芳與陳以勤都是忠厚之人,而張居正是受徐階的提拔進的內閣,故此時的內閣可以說是徐階一個人的內閣。不巧的是,在隆慶元年五月高拱致仕後,緊接著隆慶二年七月,徐階也離開了朝堂。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發生了什麼?

徐階的去職不是沒有理由的。在高拱致仕後,言官們仗著有首輔徐階的保護,言詞越來越激烈。這引起了穆宗的不適。

給事、御史多起廢籍,恃階而強,言多過激。帝不能堪,諭階等處之。

——《明史·徐階傳》

穆宗命令徐階處理這些言官,但徐階顯然沒有聽進去,他只是“諭令省改”便不作懲罰。穆宗雖然沒有明面上怪罪徐階,但心裡肯定還是過意不去的。而且徐階所堅持諫爭的,多數是宮廷禁事。穆宗又是個奇特的君主,除了政事,一切娛樂他都愛,一切玩物他都喜歡。但身為首輔的徐階卻常常阻止穆宗尋歡作樂,這就讓皇帝陛下感到很不爽。比如穆宗想在中秋節擺宴席,徐階反抗道:“先帝未撤几筵,不可宴樂”;穆宗命令宦官督導團營,徐階“力陳不可而止”,諸如此類事件,數不勝數。穆宗終是感到厭倦了。

隆慶二年七月,穆宗想去南海子游玩,被徐階所阻。穆宗不聽,徐階便提出致仕,恰逢此時給事中張齊彈劾徐階,穆宗便依了徐階,讓他告老還鄉。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徐階拓片

徐階隱退後內閣共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趙貞吉入閣,二是高拱的復出。隆慶三年,吏部尚書楊博致仕,當年十二月,高拱受詔復入內閣且兼掌吏部事宜。高拱的復出真是轟轟烈烈,一出山便掌握了內閣與吏部的權力,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他還有一個敵人,那就是趙貞吉。

明史言高拱復出,乃是閣臣張居正與司禮監李芳勾結所至。這是很可笑的,且不談張居正是否願意引高拱復出,光是李芳,早在隆慶二年十一月就被刑部“監禁待決”,一個在監獄裡的人又怎麼能引人入內閣呢?高拱的復出確是內監所至,但不是李芳,而是另有其人。

《明史·馮保傳》記載:“時司禮掌印缺,保以次當得之,適不悅於穆宗。大學士高拱薦御用監陳洪代,保由是疾拱。及洪罷,拱復薦用孟衝。衝故掌尚膳監者,例不當掌司禮。”司禮監掌印太監出缺,按例該是馮保抵上,但高拱卻推薦了陳洪;等掌印太監再次出缺後,高拱又推薦了孟衝補缺。陳洪、孟衝這都是陪穆宗玩耍尋歡的人,想來也只有他們有能力讓不理政事的穆宗下詔召高拱復出,故而高拱才會冒著得罪馮保也要提攜二人。而馮保亦因此憎恨上高拱,從而與張居正相勾結。

"

明代的隆慶皇帝,算是一個很平庸的君主了。他在位僅僅六年,時間短暫。在這段時期內,既沒有像前朝嚴嵩禍亂的那般腐敗,亦沒有後來萬曆時期張居正改革的那般激烈,彷彿並沒有什麼特色值得人們記住。因此,隆慶皇帝往往是個容易被忽視的皇帝。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隆慶皇帝畫像

難道這位君王就真的那麼微不足道嗎?這是錯誤的。

隆慶年間,是張居正進居首輔的過渡帶。隨著嚴嵩的倒臺,手握威柄的嘉靖帝去世,平庸的隆慶皇帝不再迷戀政治,放開了本可掌握的威權。故此時,掌握首輔之權便成為了當時大臣們鍥而不捨的堅持,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政治鬥爭上演於明廷之上。

第一次政治風波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公元1566年),裕王朱載垕繼承了父親的皇位,史稱明穆宗,年號隆慶。

穆宗是一位寬厚的君主,明史謂其“寬恕有餘,剛明不足”,相比於他的臣子罵他“玩好之端漸起,弼違之諫惡聞”,明史還是很委婉的說法了。隨著寬厚而來的,是穆宗的不作為。對於各項政治事件,他總是一言不發,他認為有內閣的大臣們在就行了,何苦麻煩自己?

在這樣一種心態下,穆宗漸漸放開了掌握的權柄,將政事全部交給了他的臣子。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穆宗剛即位時,內閣有四位大臣,分別是徐階、李春芳、郭樸和高拱。

次年即為隆慶元年,這年二月,張居正受首輔徐階提拔,升遷禮部左侍郎入閣,隨之入閣的還有陳以勤。在六人組成的內閣裡,首輔徐階與閣臣高拱最先產生衝突。

這兩人的矛盾是由來已久的,早在前朝嘉靖皇帝病重時,高拱就受到“給事中(明代言官)”胡應嘉的彈劾,而胡應嘉與徐階又是同鄉,故高拱認定此事出自徐階的指使,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高拱是嘉靖二十年出身的進士,算得是前朝元老,其人亦談不上忍讓。報復!報復!這是高拱心中最想要的。

隆慶元年,按例,吏部尚書楊博會同都察院進行“京察”。京察,明朝規定每六年一次,由吏部與都察院考核五品以下的京城官員。京察的大權掌握在吏部尚書的手裡,只有都察院才能過問一些。在這次京察裡,楊博連都察院的御史和六科的給事中都罷黜了不少,但偏偏楊博的同鄉沒有一個被罷黜的。這就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滿。

都察院與六科(對應六部)組成了明代的言官系統,這是獨立於文官集團的一個監督機構。其權力被開國皇帝朱元璋賦予了神聖的責任,是一般人不敢惹的存在。言官集團總是一窩蜂似的群起而攻,一章章彈劾的奏疏對大臣而言就像是閻羅王的催命書。

都察院的御史胡應嘉又再次彈劾楊博“挾私憤,庇鄉里”。胡應嘉這句話是沒錯,但錯的,是他吏科給事中的身份。京察的規定,吏科在審核時本就該參加。胡應嘉在京察時沒有異議,事後卻又提出彈劾,這就落人以柄。就連一向寬厚的穆宗也“責其牴牾”,命令閣臣議罰。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在內閣裡面,高拱與郭樸是同鄉。郭樸最先發起對胡應嘉的攻擊。他道:“應嘉無人臣禮,當編氓(編入平民戶籍,即革職)。”高拱也隨之附和。看著兩位閣臣如此決絕,身為首輔的徐階沒有辦法,只能勉從。

高拱與郭樸這樣一來,徹底惹怒了大部分的言官。這群人可是連皇帝都敢罵的,更何況區區一個閣臣?先是兵科給事中歐陽一敬彈劾高拱“奸險橫惡”,隨後一封封對高拱不利的奏疏送來,言路更是說他以私怨逐胡應嘉,這下兩方算是徹底撕破了臉。撕破臉後,處理事情的決定權便又落在了首輔徐階的手裡。

徐階雖然慰留高拱,但同樣也沒對言官們作出什麼處罰,只是警告讓他們息事寧人。高拱對這種結局卻是很不高興,他想要像前朝一樣廷杖言官們。“你能控制言官”,高拱如此推測徐階。恰巧的是,高拱手下也有幾個言官。於是,在胡應嘉事件剛剛平息時,御史齊康便站了出來彈劾徐階。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又惹了言官們的眾怒。剛平息過去的風波變成了颶風,所謂的“高黨”和“徐黨”展開了激烈的彈劾戰。

無奈的是,高拱這邊的言官太少,他終究抵不過人數眾多的“徐黨”。

言路論拱者無虛日,南京科道至拾遺及之。

——《明史·高拱傳》

隆慶元年五月,高拱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書、大學士養病辭職。當年九月,郭樸也致仕。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高拱影視形象

這次的政治風波,牽扯了兩股爭鋒相對的內閣勢力。言官們的窮追猛打,給當時的張居正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或許,這就是居正當國後要控制言官的原因。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徐階致仕與高拱復出

在高拱、郭撲致仕後,內閣只剩下徐階、張居正、李春芳、陳以勤四人。李春芳與陳以勤都是忠厚之人,而張居正是受徐階的提拔進的內閣,故此時的內閣可以說是徐階一個人的內閣。不巧的是,在隆慶元年五月高拱致仕後,緊接著隆慶二年七月,徐階也離開了朝堂。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發生了什麼?

徐階的去職不是沒有理由的。在高拱致仕後,言官們仗著有首輔徐階的保護,言詞越來越激烈。這引起了穆宗的不適。

給事、御史多起廢籍,恃階而強,言多過激。帝不能堪,諭階等處之。

——《明史·徐階傳》

穆宗命令徐階處理這些言官,但徐階顯然沒有聽進去,他只是“諭令省改”便不作懲罰。穆宗雖然沒有明面上怪罪徐階,但心裡肯定還是過意不去的。而且徐階所堅持諫爭的,多數是宮廷禁事。穆宗又是個奇特的君主,除了政事,一切娛樂他都愛,一切玩物他都喜歡。但身為首輔的徐階卻常常阻止穆宗尋歡作樂,這就讓皇帝陛下感到很不爽。比如穆宗想在中秋節擺宴席,徐階反抗道:“先帝未撤几筵,不可宴樂”;穆宗命令宦官督導團營,徐階“力陳不可而止”,諸如此類事件,數不勝數。穆宗終是感到厭倦了。

隆慶二年七月,穆宗想去南海子游玩,被徐階所阻。穆宗不聽,徐階便提出致仕,恰逢此時給事中張齊彈劾徐階,穆宗便依了徐階,讓他告老還鄉。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徐階拓片

徐階隱退後內閣共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趙貞吉入閣,二是高拱的復出。隆慶三年,吏部尚書楊博致仕,當年十二月,高拱受詔復入內閣且兼掌吏部事宜。高拱的復出真是轟轟烈烈,一出山便掌握了內閣與吏部的權力,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他還有一個敵人,那就是趙貞吉。

明史言高拱復出,乃是閣臣張居正與司禮監李芳勾結所至。這是很可笑的,且不談張居正是否願意引高拱復出,光是李芳,早在隆慶二年十一月就被刑部“監禁待決”,一個在監獄裡的人又怎麼能引人入內閣呢?高拱的復出確是內監所至,但不是李芳,而是另有其人。

《明史·馮保傳》記載:“時司禮掌印缺,保以次當得之,適不悅於穆宗。大學士高拱薦御用監陳洪代,保由是疾拱。及洪罷,拱復薦用孟衝。衝故掌尚膳監者,例不當掌司禮。”司禮監掌印太監出缺,按例該是馮保抵上,但高拱卻推薦了陳洪;等掌印太監再次出缺後,高拱又推薦了孟衝補缺。陳洪、孟衝這都是陪穆宗玩耍尋歡的人,想來也只有他們有能力讓不理政事的穆宗下詔召高拱復出,故而高拱才會冒著得罪馮保也要提攜二人。而馮保亦因此憎恨上高拱,從而與張居正相勾結。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趙貞吉是嘉靖十四年的進士,從資歷來說,連高拱都是他的後輩。這個人也不是什麼謙謙君子之輩,在隆慶三年八月入閣後,看著幾個自己的後輩,難免生出傲慢的心理。而高拱復出時,兼掌吏部行政大權,勢頭壓過了趙貞吉一頭;趙貞吉不會善罷甘休,恰逢此時左都御史王廷致仕,於是,趙貞吉通過首輔李春芳,在隆慶四年二月補缺兼掌了都察院,手握了監察權。一邊是行政權,一邊是監察權,真是個針尖對麥芒!

隆慶四年十月,高拱與趙貞吉練手檢查科道。科,是指六科;道,指十三道監察御史。在這次檢查中,高拱與趙貞吉意見相悖,彷彿在洪水面前打開了一道口子,兩人之間的戰爭瞬間爆發。先是高拱手下的言官,給事中韓楫彈劾趙貞吉“有所私庇”,趙貞吉亦不甘示弱反過來彈劾高拱,高拱上疏辯論。

或許是內監的關係吧,穆宗顯然更偏愛高拱,趙貞吉不得已,只能留下一句“勿令久專大權,廣樹眾黨”離去。

這一階段高拱獲得完勝。此後,雖說內閣略有波濤,但還是無人能危及高拱的地位。

隆慶六年的大政變

張居正是個有政治野心的人,他從不甘願屈居人下。明史談到他的為人,評價道:“沉深有城府,莫能測也。”這句話評價的很恰當,其城府之深,實在是常人所不能測。一些明明是互為政敵的人物,卻都能和張居正保持非常友好的關係,比如高拱與徐階。

"

明代的隆慶皇帝,算是一個很平庸的君主了。他在位僅僅六年,時間短暫。在這段時期內,既沒有像前朝嚴嵩禍亂的那般腐敗,亦沒有後來萬曆時期張居正改革的那般激烈,彷彿並沒有什麼特色值得人們記住。因此,隆慶皇帝往往是個容易被忽視的皇帝。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隆慶皇帝畫像

難道這位君王就真的那麼微不足道嗎?這是錯誤的。

隆慶年間,是張居正進居首輔的過渡帶。隨著嚴嵩的倒臺,手握威柄的嘉靖帝去世,平庸的隆慶皇帝不再迷戀政治,放開了本可掌握的威權。故此時,掌握首輔之權便成為了當時大臣們鍥而不捨的堅持,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政治鬥爭上演於明廷之上。

第一次政治風波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公元1566年),裕王朱載垕繼承了父親的皇位,史稱明穆宗,年號隆慶。

穆宗是一位寬厚的君主,明史謂其“寬恕有餘,剛明不足”,相比於他的臣子罵他“玩好之端漸起,弼違之諫惡聞”,明史還是很委婉的說法了。隨著寬厚而來的,是穆宗的不作為。對於各項政治事件,他總是一言不發,他認為有內閣的大臣們在就行了,何苦麻煩自己?

在這樣一種心態下,穆宗漸漸放開了掌握的權柄,將政事全部交給了他的臣子。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穆宗剛即位時,內閣有四位大臣,分別是徐階、李春芳、郭樸和高拱。

次年即為隆慶元年,這年二月,張居正受首輔徐階提拔,升遷禮部左侍郎入閣,隨之入閣的還有陳以勤。在六人組成的內閣裡,首輔徐階與閣臣高拱最先產生衝突。

這兩人的矛盾是由來已久的,早在前朝嘉靖皇帝病重時,高拱就受到“給事中(明代言官)”胡應嘉的彈劾,而胡應嘉與徐階又是同鄉,故高拱認定此事出自徐階的指使,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高拱是嘉靖二十年出身的進士,算得是前朝元老,其人亦談不上忍讓。報復!報復!這是高拱心中最想要的。

隆慶元年,按例,吏部尚書楊博會同都察院進行“京察”。京察,明朝規定每六年一次,由吏部與都察院考核五品以下的京城官員。京察的大權掌握在吏部尚書的手裡,只有都察院才能過問一些。在這次京察裡,楊博連都察院的御史和六科的給事中都罷黜了不少,但偏偏楊博的同鄉沒有一個被罷黜的。這就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滿。

都察院與六科(對應六部)組成了明代的言官系統,這是獨立於文官集團的一個監督機構。其權力被開國皇帝朱元璋賦予了神聖的責任,是一般人不敢惹的存在。言官集團總是一窩蜂似的群起而攻,一章章彈劾的奏疏對大臣而言就像是閻羅王的催命書。

都察院的御史胡應嘉又再次彈劾楊博“挾私憤,庇鄉里”。胡應嘉這句話是沒錯,但錯的,是他吏科給事中的身份。京察的規定,吏科在審核時本就該參加。胡應嘉在京察時沒有異議,事後卻又提出彈劾,這就落人以柄。就連一向寬厚的穆宗也“責其牴牾”,命令閣臣議罰。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在內閣裡面,高拱與郭樸是同鄉。郭樸最先發起對胡應嘉的攻擊。他道:“應嘉無人臣禮,當編氓(編入平民戶籍,即革職)。”高拱也隨之附和。看著兩位閣臣如此決絕,身為首輔的徐階沒有辦法,只能勉從。

高拱與郭樸這樣一來,徹底惹怒了大部分的言官。這群人可是連皇帝都敢罵的,更何況區區一個閣臣?先是兵科給事中歐陽一敬彈劾高拱“奸險橫惡”,隨後一封封對高拱不利的奏疏送來,言路更是說他以私怨逐胡應嘉,這下兩方算是徹底撕破了臉。撕破臉後,處理事情的決定權便又落在了首輔徐階的手裡。

徐階雖然慰留高拱,但同樣也沒對言官們作出什麼處罰,只是警告讓他們息事寧人。高拱對這種結局卻是很不高興,他想要像前朝一樣廷杖言官們。“你能控制言官”,高拱如此推測徐階。恰巧的是,高拱手下也有幾個言官。於是,在胡應嘉事件剛剛平息時,御史齊康便站了出來彈劾徐階。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又惹了言官們的眾怒。剛平息過去的風波變成了颶風,所謂的“高黨”和“徐黨”展開了激烈的彈劾戰。

無奈的是,高拱這邊的言官太少,他終究抵不過人數眾多的“徐黨”。

言路論拱者無虛日,南京科道至拾遺及之。

——《明史·高拱傳》

隆慶元年五月,高拱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書、大學士養病辭職。當年九月,郭樸也致仕。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高拱影視形象

這次的政治風波,牽扯了兩股爭鋒相對的內閣勢力。言官們的窮追猛打,給當時的張居正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或許,這就是居正當國後要控制言官的原因。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徐階致仕與高拱復出

在高拱、郭撲致仕後,內閣只剩下徐階、張居正、李春芳、陳以勤四人。李春芳與陳以勤都是忠厚之人,而張居正是受徐階的提拔進的內閣,故此時的內閣可以說是徐階一個人的內閣。不巧的是,在隆慶元年五月高拱致仕後,緊接著隆慶二年七月,徐階也離開了朝堂。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發生了什麼?

徐階的去職不是沒有理由的。在高拱致仕後,言官們仗著有首輔徐階的保護,言詞越來越激烈。這引起了穆宗的不適。

給事、御史多起廢籍,恃階而強,言多過激。帝不能堪,諭階等處之。

——《明史·徐階傳》

穆宗命令徐階處理這些言官,但徐階顯然沒有聽進去,他只是“諭令省改”便不作懲罰。穆宗雖然沒有明面上怪罪徐階,但心裡肯定還是過意不去的。而且徐階所堅持諫爭的,多數是宮廷禁事。穆宗又是個奇特的君主,除了政事,一切娛樂他都愛,一切玩物他都喜歡。但身為首輔的徐階卻常常阻止穆宗尋歡作樂,這就讓皇帝陛下感到很不爽。比如穆宗想在中秋節擺宴席,徐階反抗道:“先帝未撤几筵,不可宴樂”;穆宗命令宦官督導團營,徐階“力陳不可而止”,諸如此類事件,數不勝數。穆宗終是感到厭倦了。

隆慶二年七月,穆宗想去南海子游玩,被徐階所阻。穆宗不聽,徐階便提出致仕,恰逢此時給事中張齊彈劾徐階,穆宗便依了徐階,讓他告老還鄉。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徐階拓片

徐階隱退後內閣共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趙貞吉入閣,二是高拱的復出。隆慶三年,吏部尚書楊博致仕,當年十二月,高拱受詔復入內閣且兼掌吏部事宜。高拱的復出真是轟轟烈烈,一出山便掌握了內閣與吏部的權力,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他還有一個敵人,那就是趙貞吉。

明史言高拱復出,乃是閣臣張居正與司禮監李芳勾結所至。這是很可笑的,且不談張居正是否願意引高拱復出,光是李芳,早在隆慶二年十一月就被刑部“監禁待決”,一個在監獄裡的人又怎麼能引人入內閣呢?高拱的復出確是內監所至,但不是李芳,而是另有其人。

《明史·馮保傳》記載:“時司禮掌印缺,保以次當得之,適不悅於穆宗。大學士高拱薦御用監陳洪代,保由是疾拱。及洪罷,拱復薦用孟衝。衝故掌尚膳監者,例不當掌司禮。”司禮監掌印太監出缺,按例該是馮保抵上,但高拱卻推薦了陳洪;等掌印太監再次出缺後,高拱又推薦了孟衝補缺。陳洪、孟衝這都是陪穆宗玩耍尋歡的人,想來也只有他們有能力讓不理政事的穆宗下詔召高拱復出,故而高拱才會冒著得罪馮保也要提攜二人。而馮保亦因此憎恨上高拱,從而與張居正相勾結。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趙貞吉是嘉靖十四年的進士,從資歷來說,連高拱都是他的後輩。這個人也不是什麼謙謙君子之輩,在隆慶三年八月入閣後,看著幾個自己的後輩,難免生出傲慢的心理。而高拱復出時,兼掌吏部行政大權,勢頭壓過了趙貞吉一頭;趙貞吉不會善罷甘休,恰逢此時左都御史王廷致仕,於是,趙貞吉通過首輔李春芳,在隆慶四年二月補缺兼掌了都察院,手握了監察權。一邊是行政權,一邊是監察權,真是個針尖對麥芒!

隆慶四年十月,高拱與趙貞吉練手檢查科道。科,是指六科;道,指十三道監察御史。在這次檢查中,高拱與趙貞吉意見相悖,彷彿在洪水面前打開了一道口子,兩人之間的戰爭瞬間爆發。先是高拱手下的言官,給事中韓楫彈劾趙貞吉“有所私庇”,趙貞吉亦不甘示弱反過來彈劾高拱,高拱上疏辯論。

或許是內監的關係吧,穆宗顯然更偏愛高拱,趙貞吉不得已,只能留下一句“勿令久專大權,廣樹眾黨”離去。

這一階段高拱獲得完勝。此後,雖說內閣略有波濤,但還是無人能危及高拱的地位。

隆慶六年的大政變

張居正是個有政治野心的人,他從不甘願屈居人下。明史談到他的為人,評價道:“沉深有城府,莫能測也。”這句話評價的很恰當,其城府之深,實在是常人所不能測。一些明明是互為政敵的人物,卻都能和張居正保持非常友好的關係,比如高拱與徐階。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張居正影視形象

高拱自復出後,排擠政敵,發展自己的勢力,他的手下有的是衝鋒陷陣的言官。

隆慶六年五月,穆宗驟然發病中風,並於次日駕崩,年僅三十六歲。

初,穆宗崩,拱於閣中大慟曰:“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

——《明史·馮保傳》

穆宗死後,神宗以沖齡即位。此時,一股政治上的新勢力活躍在朝廷之上,這就是馮保。前文提過,馮保因升掌印太監不成而怨恨高拱,在穆宗死後,馮保憑藉其身為內監的優勢,“言於後妃,斥孟衝而奪其位,又矯遺詔令與閣臣同受顧命”。馮保的身後,是李太后與小皇帝在撐腰。本來是三位閣臣受穆宗託孤,但馮保卻加上了自己的名字,這讓高拱很不舒服。而神宗即位後,便立刻下了中旨命馮保兼管東廠,這更是氣得高拱火冒三丈。

(注:中旨,指沒有經過內閣或中書省等機構,由皇帝直接下達的命令手諭)

"

明代的隆慶皇帝,算是一個很平庸的君主了。他在位僅僅六年,時間短暫。在這段時期內,既沒有像前朝嚴嵩禍亂的那般腐敗,亦沒有後來萬曆時期張居正改革的那般激烈,彷彿並沒有什麼特色值得人們記住。因此,隆慶皇帝往往是個容易被忽視的皇帝。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隆慶皇帝畫像

難道這位君王就真的那麼微不足道嗎?這是錯誤的。

隆慶年間,是張居正進居首輔的過渡帶。隨著嚴嵩的倒臺,手握威柄的嘉靖帝去世,平庸的隆慶皇帝不再迷戀政治,放開了本可掌握的威權。故此時,掌握首輔之權便成為了當時大臣們鍥而不捨的堅持,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政治鬥爭上演於明廷之上。

第一次政治風波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公元1566年),裕王朱載垕繼承了父親的皇位,史稱明穆宗,年號隆慶。

穆宗是一位寬厚的君主,明史謂其“寬恕有餘,剛明不足”,相比於他的臣子罵他“玩好之端漸起,弼違之諫惡聞”,明史還是很委婉的說法了。隨著寬厚而來的,是穆宗的不作為。對於各項政治事件,他總是一言不發,他認為有內閣的大臣們在就行了,何苦麻煩自己?

在這樣一種心態下,穆宗漸漸放開了掌握的權柄,將政事全部交給了他的臣子。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穆宗剛即位時,內閣有四位大臣,分別是徐階、李春芳、郭樸和高拱。

次年即為隆慶元年,這年二月,張居正受首輔徐階提拔,升遷禮部左侍郎入閣,隨之入閣的還有陳以勤。在六人組成的內閣裡,首輔徐階與閣臣高拱最先產生衝突。

這兩人的矛盾是由來已久的,早在前朝嘉靖皇帝病重時,高拱就受到“給事中(明代言官)”胡應嘉的彈劾,而胡應嘉與徐階又是同鄉,故高拱認定此事出自徐階的指使,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高拱是嘉靖二十年出身的進士,算得是前朝元老,其人亦談不上忍讓。報復!報復!這是高拱心中最想要的。

隆慶元年,按例,吏部尚書楊博會同都察院進行“京察”。京察,明朝規定每六年一次,由吏部與都察院考核五品以下的京城官員。京察的大權掌握在吏部尚書的手裡,只有都察院才能過問一些。在這次京察裡,楊博連都察院的御史和六科的給事中都罷黜了不少,但偏偏楊博的同鄉沒有一個被罷黜的。這就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滿。

都察院與六科(對應六部)組成了明代的言官系統,這是獨立於文官集團的一個監督機構。其權力被開國皇帝朱元璋賦予了神聖的責任,是一般人不敢惹的存在。言官集團總是一窩蜂似的群起而攻,一章章彈劾的奏疏對大臣而言就像是閻羅王的催命書。

都察院的御史胡應嘉又再次彈劾楊博“挾私憤,庇鄉里”。胡應嘉這句話是沒錯,但錯的,是他吏科給事中的身份。京察的規定,吏科在審核時本就該參加。胡應嘉在京察時沒有異議,事後卻又提出彈劾,這就落人以柄。就連一向寬厚的穆宗也“責其牴牾”,命令閣臣議罰。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在內閣裡面,高拱與郭樸是同鄉。郭樸最先發起對胡應嘉的攻擊。他道:“應嘉無人臣禮,當編氓(編入平民戶籍,即革職)。”高拱也隨之附和。看著兩位閣臣如此決絕,身為首輔的徐階沒有辦法,只能勉從。

高拱與郭樸這樣一來,徹底惹怒了大部分的言官。這群人可是連皇帝都敢罵的,更何況區區一個閣臣?先是兵科給事中歐陽一敬彈劾高拱“奸險橫惡”,隨後一封封對高拱不利的奏疏送來,言路更是說他以私怨逐胡應嘉,這下兩方算是徹底撕破了臉。撕破臉後,處理事情的決定權便又落在了首輔徐階的手裡。

徐階雖然慰留高拱,但同樣也沒對言官們作出什麼處罰,只是警告讓他們息事寧人。高拱對這種結局卻是很不高興,他想要像前朝一樣廷杖言官們。“你能控制言官”,高拱如此推測徐階。恰巧的是,高拱手下也有幾個言官。於是,在胡應嘉事件剛剛平息時,御史齊康便站了出來彈劾徐階。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又惹了言官們的眾怒。剛平息過去的風波變成了颶風,所謂的“高黨”和“徐黨”展開了激烈的彈劾戰。

無奈的是,高拱這邊的言官太少,他終究抵不過人數眾多的“徐黨”。

言路論拱者無虛日,南京科道至拾遺及之。

——《明史·高拱傳》

隆慶元年五月,高拱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書、大學士養病辭職。當年九月,郭樸也致仕。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高拱影視形象

這次的政治風波,牽扯了兩股爭鋒相對的內閣勢力。言官們的窮追猛打,給當時的張居正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或許,這就是居正當國後要控制言官的原因。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徐階致仕與高拱復出

在高拱、郭撲致仕後,內閣只剩下徐階、張居正、李春芳、陳以勤四人。李春芳與陳以勤都是忠厚之人,而張居正是受徐階的提拔進的內閣,故此時的內閣可以說是徐階一個人的內閣。不巧的是,在隆慶元年五月高拱致仕後,緊接著隆慶二年七月,徐階也離開了朝堂。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發生了什麼?

徐階的去職不是沒有理由的。在高拱致仕後,言官們仗著有首輔徐階的保護,言詞越來越激烈。這引起了穆宗的不適。

給事、御史多起廢籍,恃階而強,言多過激。帝不能堪,諭階等處之。

——《明史·徐階傳》

穆宗命令徐階處理這些言官,但徐階顯然沒有聽進去,他只是“諭令省改”便不作懲罰。穆宗雖然沒有明面上怪罪徐階,但心裡肯定還是過意不去的。而且徐階所堅持諫爭的,多數是宮廷禁事。穆宗又是個奇特的君主,除了政事,一切娛樂他都愛,一切玩物他都喜歡。但身為首輔的徐階卻常常阻止穆宗尋歡作樂,這就讓皇帝陛下感到很不爽。比如穆宗想在中秋節擺宴席,徐階反抗道:“先帝未撤几筵,不可宴樂”;穆宗命令宦官督導團營,徐階“力陳不可而止”,諸如此類事件,數不勝數。穆宗終是感到厭倦了。

隆慶二年七月,穆宗想去南海子游玩,被徐階所阻。穆宗不聽,徐階便提出致仕,恰逢此時給事中張齊彈劾徐階,穆宗便依了徐階,讓他告老還鄉。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徐階拓片

徐階隱退後內閣共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趙貞吉入閣,二是高拱的復出。隆慶三年,吏部尚書楊博致仕,當年十二月,高拱受詔復入內閣且兼掌吏部事宜。高拱的復出真是轟轟烈烈,一出山便掌握了內閣與吏部的權力,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他還有一個敵人,那就是趙貞吉。

明史言高拱復出,乃是閣臣張居正與司禮監李芳勾結所至。這是很可笑的,且不談張居正是否願意引高拱復出,光是李芳,早在隆慶二年十一月就被刑部“監禁待決”,一個在監獄裡的人又怎麼能引人入內閣呢?高拱的復出確是內監所至,但不是李芳,而是另有其人。

《明史·馮保傳》記載:“時司禮掌印缺,保以次當得之,適不悅於穆宗。大學士高拱薦御用監陳洪代,保由是疾拱。及洪罷,拱復薦用孟衝。衝故掌尚膳監者,例不當掌司禮。”司禮監掌印太監出缺,按例該是馮保抵上,但高拱卻推薦了陳洪;等掌印太監再次出缺後,高拱又推薦了孟衝補缺。陳洪、孟衝這都是陪穆宗玩耍尋歡的人,想來也只有他們有能力讓不理政事的穆宗下詔召高拱復出,故而高拱才會冒著得罪馮保也要提攜二人。而馮保亦因此憎恨上高拱,從而與張居正相勾結。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趙貞吉是嘉靖十四年的進士,從資歷來說,連高拱都是他的後輩。這個人也不是什麼謙謙君子之輩,在隆慶三年八月入閣後,看著幾個自己的後輩,難免生出傲慢的心理。而高拱復出時,兼掌吏部行政大權,勢頭壓過了趙貞吉一頭;趙貞吉不會善罷甘休,恰逢此時左都御史王廷致仕,於是,趙貞吉通過首輔李春芳,在隆慶四年二月補缺兼掌了都察院,手握了監察權。一邊是行政權,一邊是監察權,真是個針尖對麥芒!

隆慶四年十月,高拱與趙貞吉練手檢查科道。科,是指六科;道,指十三道監察御史。在這次檢查中,高拱與趙貞吉意見相悖,彷彿在洪水面前打開了一道口子,兩人之間的戰爭瞬間爆發。先是高拱手下的言官,給事中韓楫彈劾趙貞吉“有所私庇”,趙貞吉亦不甘示弱反過來彈劾高拱,高拱上疏辯論。

或許是內監的關係吧,穆宗顯然更偏愛高拱,趙貞吉不得已,只能留下一句“勿令久專大權,廣樹眾黨”離去。

這一階段高拱獲得完勝。此後,雖說內閣略有波濤,但還是無人能危及高拱的地位。

隆慶六年的大政變

張居正是個有政治野心的人,他從不甘願屈居人下。明史談到他的為人,評價道:“沉深有城府,莫能測也。”這句話評價的很恰當,其城府之深,實在是常人所不能測。一些明明是互為政敵的人物,卻都能和張居正保持非常友好的關係,比如高拱與徐階。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張居正影視形象

高拱自復出後,排擠政敵,發展自己的勢力,他的手下有的是衝鋒陷陣的言官。

隆慶六年五月,穆宗驟然發病中風,並於次日駕崩,年僅三十六歲。

初,穆宗崩,拱於閣中大慟曰:“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

——《明史·馮保傳》

穆宗死後,神宗以沖齡即位。此時,一股政治上的新勢力活躍在朝廷之上,這就是馮保。前文提過,馮保因升掌印太監不成而怨恨高拱,在穆宗死後,馮保憑藉其身為內監的優勢,“言於後妃,斥孟衝而奪其位,又矯遺詔令與閣臣同受顧命”。馮保的身後,是李太后與小皇帝在撐腰。本來是三位閣臣受穆宗託孤,但馮保卻加上了自己的名字,這讓高拱很不舒服。而神宗即位後,便立刻下了中旨命馮保兼管東廠,這更是氣得高拱火冒三丈。

(注:中旨,指沒有經過內閣或中書省等機構,由皇帝直接下達的命令手諭)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明神宗

高拱決定對馮保發起攻擊。六科給事中與十三道監察御史一起開炮,直轟馮保。其中有人看到神宗上朝時馮保站在一旁,更是直接說道:“文武群工拜天子邪?抑拜中官邪?

高拱以為自己穩操勝券,但他絕對不會想到,自己忽視了一個致命的因素,那就是太后。“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當高拱在穆宗死時吼出這句話時,他絕對不會想到隔牆有耳。也許高拱只是適當的作出感嘆,但馮保將事情擴大化變本加厲的傳到了太后的耳朵裡,這就導致了高拱的失敗。身為朝中最重要的大臣,卻發出“如何治天下”這樣的疑問,可想而知,為了保護自己與孩子的地位,太后會作出什麼樣的事情。

隆慶六年六月十六日,馮保傳皇帝諭旨:“大學士拱攬權擅政,奪威福私專......便今回籍閒住,不許停留......

高拱終究還是輸了。

"

明代的隆慶皇帝,算是一個很平庸的君主了。他在位僅僅六年,時間短暫。在這段時期內,既沒有像前朝嚴嵩禍亂的那般腐敗,亦沒有後來萬曆時期張居正改革的那般激烈,彷彿並沒有什麼特色值得人們記住。因此,隆慶皇帝往往是個容易被忽視的皇帝。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隆慶皇帝畫像

難道這位君王就真的那麼微不足道嗎?這是錯誤的。

隆慶年間,是張居正進居首輔的過渡帶。隨著嚴嵩的倒臺,手握威柄的嘉靖帝去世,平庸的隆慶皇帝不再迷戀政治,放開了本可掌握的威權。故此時,掌握首輔之權便成為了當時大臣們鍥而不捨的堅持,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政治鬥爭上演於明廷之上。

第一次政治風波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公元1566年),裕王朱載垕繼承了父親的皇位,史稱明穆宗,年號隆慶。

穆宗是一位寬厚的君主,明史謂其“寬恕有餘,剛明不足”,相比於他的臣子罵他“玩好之端漸起,弼違之諫惡聞”,明史還是很委婉的說法了。隨著寬厚而來的,是穆宗的不作為。對於各項政治事件,他總是一言不發,他認為有內閣的大臣們在就行了,何苦麻煩自己?

在這樣一種心態下,穆宗漸漸放開了掌握的權柄,將政事全部交給了他的臣子。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穆宗剛即位時,內閣有四位大臣,分別是徐階、李春芳、郭樸和高拱。

次年即為隆慶元年,這年二月,張居正受首輔徐階提拔,升遷禮部左侍郎入閣,隨之入閣的還有陳以勤。在六人組成的內閣裡,首輔徐階與閣臣高拱最先產生衝突。

這兩人的矛盾是由來已久的,早在前朝嘉靖皇帝病重時,高拱就受到“給事中(明代言官)”胡應嘉的彈劾,而胡應嘉與徐階又是同鄉,故高拱認定此事出自徐階的指使,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高拱是嘉靖二十年出身的進士,算得是前朝元老,其人亦談不上忍讓。報復!報復!這是高拱心中最想要的。

隆慶元年,按例,吏部尚書楊博會同都察院進行“京察”。京察,明朝規定每六年一次,由吏部與都察院考核五品以下的京城官員。京察的大權掌握在吏部尚書的手裡,只有都察院才能過問一些。在這次京察裡,楊博連都察院的御史和六科的給事中都罷黜了不少,但偏偏楊博的同鄉沒有一個被罷黜的。這就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滿。

都察院與六科(對應六部)組成了明代的言官系統,這是獨立於文官集團的一個監督機構。其權力被開國皇帝朱元璋賦予了神聖的責任,是一般人不敢惹的存在。言官集團總是一窩蜂似的群起而攻,一章章彈劾的奏疏對大臣而言就像是閻羅王的催命書。

都察院的御史胡應嘉又再次彈劾楊博“挾私憤,庇鄉里”。胡應嘉這句話是沒錯,但錯的,是他吏科給事中的身份。京察的規定,吏科在審核時本就該參加。胡應嘉在京察時沒有異議,事後卻又提出彈劾,這就落人以柄。就連一向寬厚的穆宗也“責其牴牾”,命令閣臣議罰。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在內閣裡面,高拱與郭樸是同鄉。郭樸最先發起對胡應嘉的攻擊。他道:“應嘉無人臣禮,當編氓(編入平民戶籍,即革職)。”高拱也隨之附和。看著兩位閣臣如此決絕,身為首輔的徐階沒有辦法,只能勉從。

高拱與郭樸這樣一來,徹底惹怒了大部分的言官。這群人可是連皇帝都敢罵的,更何況區區一個閣臣?先是兵科給事中歐陽一敬彈劾高拱“奸險橫惡”,隨後一封封對高拱不利的奏疏送來,言路更是說他以私怨逐胡應嘉,這下兩方算是徹底撕破了臉。撕破臉後,處理事情的決定權便又落在了首輔徐階的手裡。

徐階雖然慰留高拱,但同樣也沒對言官們作出什麼處罰,只是警告讓他們息事寧人。高拱對這種結局卻是很不高興,他想要像前朝一樣廷杖言官們。“你能控制言官”,高拱如此推測徐階。恰巧的是,高拱手下也有幾個言官。於是,在胡應嘉事件剛剛平息時,御史齊康便站了出來彈劾徐階。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又惹了言官們的眾怒。剛平息過去的風波變成了颶風,所謂的“高黨”和“徐黨”展開了激烈的彈劾戰。

無奈的是,高拱這邊的言官太少,他終究抵不過人數眾多的“徐黨”。

言路論拱者無虛日,南京科道至拾遺及之。

——《明史·高拱傳》

隆慶元年五月,高拱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書、大學士養病辭職。當年九月,郭樸也致仕。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高拱影視形象

這次的政治風波,牽扯了兩股爭鋒相對的內閣勢力。言官們的窮追猛打,給當時的張居正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或許,這就是居正當國後要控制言官的原因。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徐階致仕與高拱復出

在高拱、郭撲致仕後,內閣只剩下徐階、張居正、李春芳、陳以勤四人。李春芳與陳以勤都是忠厚之人,而張居正是受徐階的提拔進的內閣,故此時的內閣可以說是徐階一個人的內閣。不巧的是,在隆慶元年五月高拱致仕後,緊接著隆慶二年七月,徐階也離開了朝堂。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發生了什麼?

徐階的去職不是沒有理由的。在高拱致仕後,言官們仗著有首輔徐階的保護,言詞越來越激烈。這引起了穆宗的不適。

給事、御史多起廢籍,恃階而強,言多過激。帝不能堪,諭階等處之。

——《明史·徐階傳》

穆宗命令徐階處理這些言官,但徐階顯然沒有聽進去,他只是“諭令省改”便不作懲罰。穆宗雖然沒有明面上怪罪徐階,但心裡肯定還是過意不去的。而且徐階所堅持諫爭的,多數是宮廷禁事。穆宗又是個奇特的君主,除了政事,一切娛樂他都愛,一切玩物他都喜歡。但身為首輔的徐階卻常常阻止穆宗尋歡作樂,這就讓皇帝陛下感到很不爽。比如穆宗想在中秋節擺宴席,徐階反抗道:“先帝未撤几筵,不可宴樂”;穆宗命令宦官督導團營,徐階“力陳不可而止”,諸如此類事件,數不勝數。穆宗終是感到厭倦了。

隆慶二年七月,穆宗想去南海子游玩,被徐階所阻。穆宗不聽,徐階便提出致仕,恰逢此時給事中張齊彈劾徐階,穆宗便依了徐階,讓他告老還鄉。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徐階拓片

徐階隱退後內閣共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趙貞吉入閣,二是高拱的復出。隆慶三年,吏部尚書楊博致仕,當年十二月,高拱受詔復入內閣且兼掌吏部事宜。高拱的復出真是轟轟烈烈,一出山便掌握了內閣與吏部的權力,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他還有一個敵人,那就是趙貞吉。

明史言高拱復出,乃是閣臣張居正與司禮監李芳勾結所至。這是很可笑的,且不談張居正是否願意引高拱復出,光是李芳,早在隆慶二年十一月就被刑部“監禁待決”,一個在監獄裡的人又怎麼能引人入內閣呢?高拱的復出確是內監所至,但不是李芳,而是另有其人。

《明史·馮保傳》記載:“時司禮掌印缺,保以次當得之,適不悅於穆宗。大學士高拱薦御用監陳洪代,保由是疾拱。及洪罷,拱復薦用孟衝。衝故掌尚膳監者,例不當掌司禮。”司禮監掌印太監出缺,按例該是馮保抵上,但高拱卻推薦了陳洪;等掌印太監再次出缺後,高拱又推薦了孟衝補缺。陳洪、孟衝這都是陪穆宗玩耍尋歡的人,想來也只有他們有能力讓不理政事的穆宗下詔召高拱復出,故而高拱才會冒著得罪馮保也要提攜二人。而馮保亦因此憎恨上高拱,從而與張居正相勾結。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趙貞吉是嘉靖十四年的進士,從資歷來說,連高拱都是他的後輩。這個人也不是什麼謙謙君子之輩,在隆慶三年八月入閣後,看著幾個自己的後輩,難免生出傲慢的心理。而高拱復出時,兼掌吏部行政大權,勢頭壓過了趙貞吉一頭;趙貞吉不會善罷甘休,恰逢此時左都御史王廷致仕,於是,趙貞吉通過首輔李春芳,在隆慶四年二月補缺兼掌了都察院,手握了監察權。一邊是行政權,一邊是監察權,真是個針尖對麥芒!

隆慶四年十月,高拱與趙貞吉練手檢查科道。科,是指六科;道,指十三道監察御史。在這次檢查中,高拱與趙貞吉意見相悖,彷彿在洪水面前打開了一道口子,兩人之間的戰爭瞬間爆發。先是高拱手下的言官,給事中韓楫彈劾趙貞吉“有所私庇”,趙貞吉亦不甘示弱反過來彈劾高拱,高拱上疏辯論。

或許是內監的關係吧,穆宗顯然更偏愛高拱,趙貞吉不得已,只能留下一句“勿令久專大權,廣樹眾黨”離去。

這一階段高拱獲得完勝。此後,雖說內閣略有波濤,但還是無人能危及高拱的地位。

隆慶六年的大政變

張居正是個有政治野心的人,他從不甘願屈居人下。明史談到他的為人,評價道:“沉深有城府,莫能測也。”這句話評價的很恰當,其城府之深,實在是常人所不能測。一些明明是互為政敵的人物,卻都能和張居正保持非常友好的關係,比如高拱與徐階。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張居正影視形象

高拱自復出後,排擠政敵,發展自己的勢力,他的手下有的是衝鋒陷陣的言官。

隆慶六年五月,穆宗驟然發病中風,並於次日駕崩,年僅三十六歲。

初,穆宗崩,拱於閣中大慟曰:“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

——《明史·馮保傳》

穆宗死後,神宗以沖齡即位。此時,一股政治上的新勢力活躍在朝廷之上,這就是馮保。前文提過,馮保因升掌印太監不成而怨恨高拱,在穆宗死後,馮保憑藉其身為內監的優勢,“言於後妃,斥孟衝而奪其位,又矯遺詔令與閣臣同受顧命”。馮保的身後,是李太后與小皇帝在撐腰。本來是三位閣臣受穆宗託孤,但馮保卻加上了自己的名字,這讓高拱很不舒服。而神宗即位後,便立刻下了中旨命馮保兼管東廠,這更是氣得高拱火冒三丈。

(注:中旨,指沒有經過內閣或中書省等機構,由皇帝直接下達的命令手諭)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明神宗

高拱決定對馮保發起攻擊。六科給事中與十三道監察御史一起開炮,直轟馮保。其中有人看到神宗上朝時馮保站在一旁,更是直接說道:“文武群工拜天子邪?抑拜中官邪?

高拱以為自己穩操勝券,但他絕對不會想到,自己忽視了一個致命的因素,那就是太后。“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當高拱在穆宗死時吼出這句話時,他絕對不會想到隔牆有耳。也許高拱只是適當的作出感嘆,但馮保將事情擴大化變本加厲的傳到了太后的耳朵裡,這就導致了高拱的失敗。身為朝中最重要的大臣,卻發出“如何治天下”這樣的疑問,可想而知,為了保護自己與孩子的地位,太后會作出什麼樣的事情。

隆慶六年六月十六日,馮保傳皇帝諭旨:“大學士拱攬權擅政,奪威福私專......便今回籍閒住,不許停留......

高拱終究還是輸了。

張居正當國的前六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內閣權爭

↑明神宗生母孝懿莊皇后

高拱與馮保相爭期間,張居正一直稱病休假。等高拱離職後,張居正已經成為了朝廷裡最有資歷的重臣,理所當然的成為了首輔。且不久後,閣臣高儀也死去,張居正便成了唯一的受命大臣,地位愈發加重。所以隆慶皇帝時期內閣鬥爭最終的勝利者,其實是一直都在隱忍的張居正。


參考資料:

《明史》

《明史紀事本末》

《張文忠公全集》

《中國斷代史系列·明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