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張潔,子欲養而親不待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張潔,子欲養而親不待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張潔,子欲養而親不待

顯然,我還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昨天去書店,偶然看到這本書,本來一直想看這部電影,下不到,想著看書也許更好。我一直流淚流淚,我到底在哭什麼?哭別人的媽幹什麼?我想張潔寫這本書一定非常不容易,當然,也許這也是她解脫的一個出口吧。當親人離開以後,我們常常非常追悔,但除了哭也不知道還能幹什麼,只能把剩下的所有交給時間。這其實既無奈也蒼涼。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張潔,子欲養而親不待

這不是一部專為母親歌功頌德的文字,而我卻比任何時候都體會到了母親的偉大。因為它讓我知道任誰都是比不上自己的親媽的,這世上任誰浪費起我的時間、精力、感情、心血來都慷慨得很,而媽永遠不會,永遠不捨得;因為它讓我發現媽開始漸漸的不是那個不管什麼時候都利利索索的媽了;因為它讓我比任何時候都思念我的母親,想要報答我的母親,讓我比任何時候都感到了報答和陪伴的緊迫感。因為它讓我理解了雖然知道誰也不會永遠活著,但輪到媽身上卻無法具體化的矛盾;因為它讓死亡如此貼切的靠近了我,若是我的媽媽也有那天到來,我一定會不顧一切地拼命挽救媽的生命。因為只要媽還有一口氣,我就是有媽的,我就是幸福的。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張潔,子欲養而親不待

《揀麥穗》。在一個地方,許多大姑娘都通過揀麥穗攢取自己結婚的嫁妝錢。有一個小女孩,長得黑黑的,不怎麼漂亮,因為年紀小,所以也不懂事,跟著姐姐們揀麥穗,大言不慚地說自己也要準備嫁妝,她說她的意中人是那個賣灶糖的老漢。以後,老漢就管她叫“小媳婦”,時不時給他的“小媳婦”帶來各種禮物,“小媳婦”則要回贈他一個“荷包”。就這樣,老漢對女孩越來越疼愛,女孩對老漢越來越依戀。直到有一天,女孩從別人口中得知老漢去了,一個人在傷心地在等待老漢的樹下痛哭……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張潔,子欲養而親不待

對於當時尚未擺脫幼稚教育的孩子來說,這樣一個故事對我造成的衝擊可能遠比現在看一部金基德的電影要大得多。對於一個思想尚很淺薄,又被一種偏執落後的思維模式所教育的孩子來說,幾乎不可能相信,作品竟然是可以這樣寫的。也許,那時候我對於如何評判文字的好壞根本沒有任何理性的認識。然而,僅僅憑著一種天性,我還是堅信那是一個好作品,並在心靈的某一個角落開闢了一個空間,用來記住《揀麥穗》這篇動人的散文,也用來記住了北作家張潔的名字。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張潔,子欲養而親不待

一轉眼很多年過去。張潔的名字依然映在我的心裡,可是卻再沒有聽說過任何她的作品。也許就如王小波所說,在中國,一流的作家常常沒有一流的名聲,有一流名聲的作家又常常不知道該評判為什麼樣的貨色。又或者就像我們對於易中天先生引發的種種現象所討論的那樣,在中國,文化與大眾的脫節是過於顯著的。當然,當時這種情況可能更嚴重一些,如今至少對於張潔來說,作為首位兩次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家,應該已是名聞於眾讀者了吧。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張潔,子欲養而親不待

張潔的散文是十分突出的。寫起情感,也許她沒有楊絳先生那樣才華橫溢,但她的文字卻用一種高超的藝術,牢牢地把握住讀者的情緒,使之與自己的喜怒哀樂緊緊交融。有時,壓抑的情緒鋪天蓋地,她卻用一個繩子勒住你的淚腺,讓你的淚珠不斷翻滾,卻一直倒流進心底,讓滲血的心也品位一口那淚水鹹鹹的滋味;但她又猛地把這繩索甩開,眼淚似激流般淌落,順著臉頰流下,又讓你柔滑的皮膚把珍珠似的淚花一口一口吞下,無助地感受著滾燙的眼淚,一點一點地冷去。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張潔,子欲養而親不待

相隔十年,再讀到張潔女士的長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寫她母親去世前後的八十幾個日日夜夜。這種感同身受的痛楚絲毫沒有被時空所隔阻。在母親的生死關頭,作為她唯一的親人,作者不得不一次次地面臨這個艱難的抉擇,其實,選擇也許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對於那些悲觀的人來說,他們從來不會看到他們得到了甲,他們永遠只會把眼睛盯在他們所失去的乙上。然而,當你的選擇可能影響到親人的生命時,再樂天的人,還能開朗起來嗎?所以,我們一次次地看到作者為了自己並不能算是錯誤的選擇而自責。我們會覺得那是矯情嗎?如果你經歷過這樣的艱難,你絕對不會有那樣的想法。你會越發深刻地領悟到,在親人的生命受到死神威脅的時候,作為小輩無論做了多少,都無法擺脫內心的愧疚。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張潔,子欲養而親不待

然後,她開始慢慢鬆手。其實,這並非作者的本意,卻是一種無以抗拒的命運使然。在接受完手術五十多天之後,在一切似乎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張潔的母親卻突然辭世。甚至當她穿上母親曾經穿過的衣服時,還能聞道母親的氣息。可是生她養她的人,卻已經蜷曲在一個小小的袋子之中了。她開始感到,“在五十四歲的時候成為孤兒,比起四歲成為孤兒,更可憐,更無助”。她何曾想過要放手,只是這一刻命運沉痛的打擊來得太快、太猛,讓她連放手的力道都不能擁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