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在京劇眾多流派中,程派是如高山雅士一般的存在。

程硯秋所創的獨特聲腔,劍走偏鋒,標新立異;典雅蘊藉,內藏暗鋒;悠揚婉轉,如泣如訴;迂迴婉轉處,奇峰陡起;氣若柔絲時,針鋒暗藏。自創立之始,就風靡天下,從二十世紀初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京劇式微"的大背景下,依然熱度不減,痴迷者眾。

"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在京劇眾多流派中,程派是如高山雅士一般的存在。

程硯秋所創的獨特聲腔,劍走偏鋒,標新立異;典雅蘊藉,內藏暗鋒;悠揚婉轉,如泣如訴;迂迴婉轉處,奇峰陡起;氣若柔絲時,針鋒暗藏。自創立之始,就風靡天下,從二十世紀初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京劇式微"的大背景下,依然熱度不減,痴迷者眾。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程祖硯秋

程派的戲迷,也是一種獨特的存在。說特別,也無他,就是內鬥得厲害。程派不像梅派,或者尚派荀派什麼的,傳承順序井然,沒什麼爭執。程派就不同了,程派發展到今天,竟然派中有派,唱法迥然,自成體系。粉絲們也各自站隊,自認"嫡傳"而排擠其他。

凡是有程派粉絲聚集的地方,就是你攻擊我攻擊你,我是正宗,你是叛逆,你掐我罵,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是京劇戲迷圈子的奇景。程祖泉下有知,也不知是該笑還是該惱。

程派傳承到今天,已經是第四代了吧?(可以這樣說嗎?不知是否準確。)

程祖硯秋是第一代。

"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在京劇眾多流派中,程派是如高山雅士一般的存在。

程硯秋所創的獨特聲腔,劍走偏鋒,標新立異;典雅蘊藉,內藏暗鋒;悠揚婉轉,如泣如訴;迂迴婉轉處,奇峰陡起;氣若柔絲時,針鋒暗藏。自創立之始,就風靡天下,從二十世紀初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京劇式微"的大背景下,依然熱度不減,痴迷者眾。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程祖硯秋

程派的戲迷,也是一種獨特的存在。說特別,也無他,就是內鬥得厲害。程派不像梅派,或者尚派荀派什麼的,傳承順序井然,沒什麼爭執。程派就不同了,程派發展到今天,竟然派中有派,唱法迥然,自成體系。粉絲們也各自站隊,自認"嫡傳"而排擠其他。

凡是有程派粉絲聚集的地方,就是你攻擊我攻擊你,我是正宗,你是叛逆,你掐我罵,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是京劇戲迷圈子的奇景。程祖泉下有知,也不知是該笑還是該惱。

程派傳承到今天,已經是第四代了吧?(可以這樣說嗎?不知是否準確。)

程祖硯秋是第一代。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程硯秋的《鎖麟囊》

第二代應該是"五老"那一代,1983年李薔華、李世濟、趙榮琛、王吟秋、新豔秋聯合演出《鎖麟囊》,這是"五老"稱號的由來,是指直接從程祖那裡得到親傳或旁淑的。

"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在京劇眾多流派中,程派是如高山雅士一般的存在。

程硯秋所創的獨特聲腔,劍走偏鋒,標新立異;典雅蘊藉,內藏暗鋒;悠揚婉轉,如泣如訴;迂迴婉轉處,奇峰陡起;氣若柔絲時,針鋒暗藏。自創立之始,就風靡天下,從二十世紀初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京劇式微"的大背景下,依然熱度不減,痴迷者眾。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程祖硯秋

程派的戲迷,也是一種獨特的存在。說特別,也無他,就是內鬥得厲害。程派不像梅派,或者尚派荀派什麼的,傳承順序井然,沒什麼爭執。程派就不同了,程派發展到今天,竟然派中有派,唱法迥然,自成體系。粉絲們也各自站隊,自認"嫡傳"而排擠其他。

凡是有程派粉絲聚集的地方,就是你攻擊我攻擊你,我是正宗,你是叛逆,你掐我罵,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是京劇戲迷圈子的奇景。程祖泉下有知,也不知是該笑還是該惱。

程派傳承到今天,已經是第四代了吧?(可以這樣說嗎?不知是否準確。)

程祖硯秋是第一代。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程硯秋的《鎖麟囊》

第二代應該是"五老"那一代,1983年李薔華、李世濟、趙榮琛、王吟秋、新豔秋聯合演出《鎖麟囊》,這是"五老"稱號的由來,是指直接從程祖那裡得到親傳或旁淑的。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1983年的五老聯演《鎖麟囊》

第三代應該是遲小秋,張火丁她們這些人,是師承第二代弟子的。2003年再次聯演《鎖麟囊》,把二代弟子們的弟子們聚集到了一起,她們是李海燕、劉桂娟、李佩紅,張火丁、遲小秋,"五小程旦"的說法由此而來。

"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在京劇眾多流派中,程派是如高山雅士一般的存在。

程硯秋所創的獨特聲腔,劍走偏鋒,標新立異;典雅蘊藉,內藏暗鋒;悠揚婉轉,如泣如訴;迂迴婉轉處,奇峰陡起;氣若柔絲時,針鋒暗藏。自創立之始,就風靡天下,從二十世紀初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京劇式微"的大背景下,依然熱度不減,痴迷者眾。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程祖硯秋

程派的戲迷,也是一種獨特的存在。說特別,也無他,就是內鬥得厲害。程派不像梅派,或者尚派荀派什麼的,傳承順序井然,沒什麼爭執。程派就不同了,程派發展到今天,竟然派中有派,唱法迥然,自成體系。粉絲們也各自站隊,自認"嫡傳"而排擠其他。

凡是有程派粉絲聚集的地方,就是你攻擊我攻擊你,我是正宗,你是叛逆,你掐我罵,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是京劇戲迷圈子的奇景。程祖泉下有知,也不知是該笑還是該惱。

程派傳承到今天,已經是第四代了吧?(可以這樣說嗎?不知是否準確。)

程祖硯秋是第一代。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程硯秋的《鎖麟囊》

第二代應該是"五老"那一代,1983年李薔華、李世濟、趙榮琛、王吟秋、新豔秋聯合演出《鎖麟囊》,這是"五老"稱號的由來,是指直接從程祖那裡得到親傳或旁淑的。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1983年的五老聯演《鎖麟囊》

第三代應該是遲小秋,張火丁她們這些人,是師承第二代弟子的。2003年再次聯演《鎖麟囊》,把二代弟子們的弟子們聚集到了一起,她們是李海燕、劉桂娟、李佩紅,張火丁、遲小秋,"五小程旦"的說法由此而來。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五小程旦的《鎖麟囊》扮相

最近又有"五小小程旦"的說法,據說是指呂洋、趙歡、郭瑋、隋曉慶、周婧幾個。

"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在京劇眾多流派中,程派是如高山雅士一般的存在。

程硯秋所創的獨特聲腔,劍走偏鋒,標新立異;典雅蘊藉,內藏暗鋒;悠揚婉轉,如泣如訴;迂迴婉轉處,奇峰陡起;氣若柔絲時,針鋒暗藏。自創立之始,就風靡天下,從二十世紀初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京劇式微"的大背景下,依然熱度不減,痴迷者眾。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程祖硯秋

程派的戲迷,也是一種獨特的存在。說特別,也無他,就是內鬥得厲害。程派不像梅派,或者尚派荀派什麼的,傳承順序井然,沒什麼爭執。程派就不同了,程派發展到今天,竟然派中有派,唱法迥然,自成體系。粉絲們也各自站隊,自認"嫡傳"而排擠其他。

凡是有程派粉絲聚集的地方,就是你攻擊我攻擊你,我是正宗,你是叛逆,你掐我罵,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是京劇戲迷圈子的奇景。程祖泉下有知,也不知是該笑還是該惱。

程派傳承到今天,已經是第四代了吧?(可以這樣說嗎?不知是否準確。)

程祖硯秋是第一代。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程硯秋的《鎖麟囊》

第二代應該是"五老"那一代,1983年李薔華、李世濟、趙榮琛、王吟秋、新豔秋聯合演出《鎖麟囊》,這是"五老"稱號的由來,是指直接從程祖那裡得到親傳或旁淑的。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1983年的五老聯演《鎖麟囊》

第三代應該是遲小秋,張火丁她們這些人,是師承第二代弟子的。2003年再次聯演《鎖麟囊》,把二代弟子們的弟子們聚集到了一起,她們是李海燕、劉桂娟、李佩紅,張火丁、遲小秋,"五小程旦"的說法由此而來。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五小程旦的《鎖麟囊》扮相

最近又有"五小小程旦"的說法,據說是指呂洋、趙歡、郭瑋、隋曉慶、周婧幾個。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五小小程旦聯演《鎖麟囊》

"五小程旦"是三代弟子,張火丁師承趙榮琛;遲小秋、李佩紅師承王吟秋,李海燕 劉桂娟師承李世濟;

近些年,程派演出市場比較火爆的是張火丁和遲小秋。

張火丁人稱“燈神”,演出市場一票難求,被當作"現象"來研究。

"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在京劇眾多流派中,程派是如高山雅士一般的存在。

程硯秋所創的獨特聲腔,劍走偏鋒,標新立異;典雅蘊藉,內藏暗鋒;悠揚婉轉,如泣如訴;迂迴婉轉處,奇峰陡起;氣若柔絲時,針鋒暗藏。自創立之始,就風靡天下,從二十世紀初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京劇式微"的大背景下,依然熱度不減,痴迷者眾。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程祖硯秋

程派的戲迷,也是一種獨特的存在。說特別,也無他,就是內鬥得厲害。程派不像梅派,或者尚派荀派什麼的,傳承順序井然,沒什麼爭執。程派就不同了,程派發展到今天,竟然派中有派,唱法迥然,自成體系。粉絲們也各自站隊,自認"嫡傳"而排擠其他。

凡是有程派粉絲聚集的地方,就是你攻擊我攻擊你,我是正宗,你是叛逆,你掐我罵,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是京劇戲迷圈子的奇景。程祖泉下有知,也不知是該笑還是該惱。

程派傳承到今天,已經是第四代了吧?(可以這樣說嗎?不知是否準確。)

程祖硯秋是第一代。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程硯秋的《鎖麟囊》

第二代應該是"五老"那一代,1983年李薔華、李世濟、趙榮琛、王吟秋、新豔秋聯合演出《鎖麟囊》,這是"五老"稱號的由來,是指直接從程祖那裡得到親傳或旁淑的。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1983年的五老聯演《鎖麟囊》

第三代應該是遲小秋,張火丁她們這些人,是師承第二代弟子的。2003年再次聯演《鎖麟囊》,把二代弟子們的弟子們聚集到了一起,她們是李海燕、劉桂娟、李佩紅,張火丁、遲小秋,"五小程旦"的說法由此而來。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五小程旦的《鎖麟囊》扮相

最近又有"五小小程旦"的說法,據說是指呂洋、趙歡、郭瑋、隋曉慶、周婧幾個。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五小小程旦聯演《鎖麟囊》

"五小程旦"是三代弟子,張火丁師承趙榮琛;遲小秋、李佩紅師承王吟秋,李海燕 劉桂娟師承李世濟;

近些年,程派演出市場比較火爆的是張火丁和遲小秋。

張火丁人稱“燈神”,演出市場一票難求,被當作"現象"來研究。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張火丁的《鎖麟囊》

遲小秋人稱"遲標準",據說是著名劇作家翁偶虹先生認可的。

程派的嫡傳之爭,主要集中在張火丁和遲小秋的粉絲們之間。兩派的粉絲,各自認為自己的偶像才是“嫡傳”,最能代表程祖的特色,彼此之間惡言惡語,我不想複述。

"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在京劇眾多流派中,程派是如高山雅士一般的存在。

程硯秋所創的獨特聲腔,劍走偏鋒,標新立異;典雅蘊藉,內藏暗鋒;悠揚婉轉,如泣如訴;迂迴婉轉處,奇峰陡起;氣若柔絲時,針鋒暗藏。自創立之始,就風靡天下,從二十世紀初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京劇式微"的大背景下,依然熱度不減,痴迷者眾。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程祖硯秋

程派的戲迷,也是一種獨特的存在。說特別,也無他,就是內鬥得厲害。程派不像梅派,或者尚派荀派什麼的,傳承順序井然,沒什麼爭執。程派就不同了,程派發展到今天,竟然派中有派,唱法迥然,自成體系。粉絲們也各自站隊,自認"嫡傳"而排擠其他。

凡是有程派粉絲聚集的地方,就是你攻擊我攻擊你,我是正宗,你是叛逆,你掐我罵,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是京劇戲迷圈子的奇景。程祖泉下有知,也不知是該笑還是該惱。

程派傳承到今天,已經是第四代了吧?(可以這樣說嗎?不知是否準確。)

程祖硯秋是第一代。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程硯秋的《鎖麟囊》

第二代應該是"五老"那一代,1983年李薔華、李世濟、趙榮琛、王吟秋、新豔秋聯合演出《鎖麟囊》,這是"五老"稱號的由來,是指直接從程祖那裡得到親傳或旁淑的。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1983年的五老聯演《鎖麟囊》

第三代應該是遲小秋,張火丁她們這些人,是師承第二代弟子的。2003年再次聯演《鎖麟囊》,把二代弟子們的弟子們聚集到了一起,她們是李海燕、劉桂娟、李佩紅,張火丁、遲小秋,"五小程旦"的說法由此而來。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五小程旦的《鎖麟囊》扮相

最近又有"五小小程旦"的說法,據說是指呂洋、趙歡、郭瑋、隋曉慶、周婧幾個。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五小小程旦聯演《鎖麟囊》

"五小程旦"是三代弟子,張火丁師承趙榮琛;遲小秋、李佩紅師承王吟秋,李海燕 劉桂娟師承李世濟;

近些年,程派演出市場比較火爆的是張火丁和遲小秋。

張火丁人稱“燈神”,演出市場一票難求,被當作"現象"來研究。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張火丁的《鎖麟囊》

遲小秋人稱"遲標準",據說是著名劇作家翁偶虹先生認可的。

程派的嫡傳之爭,主要集中在張火丁和遲小秋的粉絲們之間。兩派的粉絲,各自認為自己的偶像才是“嫡傳”,最能代表程祖的特色,彼此之間惡言惡語,我不想複述。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遲小秋的《鎖麟囊》

程派的門戶之爭,不是起源於三代,二代的五老之間,鬧的也很厲害,到底誰是真正得到程祖真傳的,也沒個定論。當年李世濟先生,在《鎖麟囊》被禁演多年後,於1979年重新復演《鎖麟囊》,李世濟先生對程派聲腔進行了很多改革和創新,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招致了業內業外很多的攻擊謾罵。

程派的幾代弟子,唱腔聲線都各各不同,有的是悶嗓,有點是亮嗓,有的聲細有的聲粗。悶嗓的認為"這才是程派",亮嗓的認為"人為壓低嗓子,粗聲粗氣過於男旦,不符合女演員發聲科學"等等等等,各執己見,不一一複述。

我是一個戲迷,自己閒暇時間自學程派,沒有任何專業知識,也沒接觸過任何專業程派大腕兒,作為一個戲迷,自認為沒有任何資格去評價張火丁或者遲小秋,在我的眼裡,她們是"燈神",是"遲標準",作為一個戲迷,她們身上的程派功夫,不管怎樣,都是我們幾輩子都學不完的,一個戲迷,凌駕於專業演員之上,指點江山,說"你是標準的","她是師門叛逆",豈不可笑?!

"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在京劇眾多流派中,程派是如高山雅士一般的存在。

程硯秋所創的獨特聲腔,劍走偏鋒,標新立異;典雅蘊藉,內藏暗鋒;悠揚婉轉,如泣如訴;迂迴婉轉處,奇峰陡起;氣若柔絲時,針鋒暗藏。自創立之始,就風靡天下,從二十世紀初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京劇式微"的大背景下,依然熱度不減,痴迷者眾。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程祖硯秋

程派的戲迷,也是一種獨特的存在。說特別,也無他,就是內鬥得厲害。程派不像梅派,或者尚派荀派什麼的,傳承順序井然,沒什麼爭執。程派就不同了,程派發展到今天,竟然派中有派,唱法迥然,自成體系。粉絲們也各自站隊,自認"嫡傳"而排擠其他。

凡是有程派粉絲聚集的地方,就是你攻擊我攻擊你,我是正宗,你是叛逆,你掐我罵,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是京劇戲迷圈子的奇景。程祖泉下有知,也不知是該笑還是該惱。

程派傳承到今天,已經是第四代了吧?(可以這樣說嗎?不知是否準確。)

程祖硯秋是第一代。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程硯秋的《鎖麟囊》

第二代應該是"五老"那一代,1983年李薔華、李世濟、趙榮琛、王吟秋、新豔秋聯合演出《鎖麟囊》,這是"五老"稱號的由來,是指直接從程祖那裡得到親傳或旁淑的。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1983年的五老聯演《鎖麟囊》

第三代應該是遲小秋,張火丁她們這些人,是師承第二代弟子的。2003年再次聯演《鎖麟囊》,把二代弟子們的弟子們聚集到了一起,她們是李海燕、劉桂娟、李佩紅,張火丁、遲小秋,"五小程旦"的說法由此而來。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五小程旦的《鎖麟囊》扮相

最近又有"五小小程旦"的說法,據說是指呂洋、趙歡、郭瑋、隋曉慶、周婧幾個。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五小小程旦聯演《鎖麟囊》

"五小程旦"是三代弟子,張火丁師承趙榮琛;遲小秋、李佩紅師承王吟秋,李海燕 劉桂娟師承李世濟;

近些年,程派演出市場比較火爆的是張火丁和遲小秋。

張火丁人稱“燈神”,演出市場一票難求,被當作"現象"來研究。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張火丁的《鎖麟囊》

遲小秋人稱"遲標準",據說是著名劇作家翁偶虹先生認可的。

程派的嫡傳之爭,主要集中在張火丁和遲小秋的粉絲們之間。兩派的粉絲,各自認為自己的偶像才是“嫡傳”,最能代表程祖的特色,彼此之間惡言惡語,我不想複述。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遲小秋的《鎖麟囊》

程派的門戶之爭,不是起源於三代,二代的五老之間,鬧的也很厲害,到底誰是真正得到程祖真傳的,也沒個定論。當年李世濟先生,在《鎖麟囊》被禁演多年後,於1979年重新復演《鎖麟囊》,李世濟先生對程派聲腔進行了很多改革和創新,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招致了業內業外很多的攻擊謾罵。

程派的幾代弟子,唱腔聲線都各各不同,有的是悶嗓,有點是亮嗓,有的聲細有的聲粗。悶嗓的認為"這才是程派",亮嗓的認為"人為壓低嗓子,粗聲粗氣過於男旦,不符合女演員發聲科學"等等等等,各執己見,不一一複述。

我是一個戲迷,自己閒暇時間自學程派,沒有任何專業知識,也沒接觸過任何專業程派大腕兒,作為一個戲迷,自認為沒有任何資格去評價張火丁或者遲小秋,在我的眼裡,她們是"燈神",是"遲標準",作為一個戲迷,她們身上的程派功夫,不管怎樣,都是我們幾輩子都學不完的,一個戲迷,凌駕於專業演員之上,指點江山,說"你是標準的","她是師門叛逆",豈不可笑?!

張火丁和遲小秋誰執程派牛耳?程硯秋祖師泉下該笑還是該惱?

李世濟先生的《鎖麟囊》

程派的傳承之爭如此吵擾不休,反觀梅派怎麼沒有這種亂象?

梅派自梅蘭芳創派之始,傳承有序,從無爭執,我認為,這和梅蘭芳先生有自己的子女傳承大有關係,沒有哪個有膽子說梅葆玖不是梅派嫡系傳人吧?

程硯秋先生在世的時候,擇徒甚嚴,而且不收女弟子。五老中的男弟子趙榮琛、王吟秋算是嫡傳,李世濟先生是作為義女,雖技藝有授,但未列門牆;新豔秋則是偷師,當初偷偷學了,然後和程祖唱對臺戲的。程硯秋的子女,則都未學戲。

這麼複雜的傳承關係,在戲曲界也是絕無僅有的,也造成到現在誰最能代表程派,已經是疑案,難以確定了。

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我幼時聽李世濟先生的《鎖麟囊》,開始喜歡京劇,算是李世濟先生給我京劇的啟蒙。後來自己學唱,覺得我的聲線和遲小秋有點像,就跟遲小秋學了幾段。現在網絡上好的伴奏不多,後來發現張火丁的伴奏比較多,而且質量好,就又學的張火丁的唱段。一個人跟著手機,反覆地聽,反覆地琢磨,怎麼咬字,怎麼換氣,什麼是歸韻,什麼是尖團,幾百遍地聽,學也學不完,唱也唱不好。無窮無盡的聲腔技巧,美輪美奐,覺得戲曲真是一個寶藏。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越學越敬佩戲曲演員,我認為每一個戲曲演員都值得我尊重,都值得我膜拜。我只有虛心學習的態度,又哪裡來的指摘的資格和膽氣呢?

在我看來,程派的傳承,都在這些程派演員身上,無論是二代,三代,無論是"五老","五小","五小小",無論亮嗓還是悶嗓,無論音色深沉的的還是俏麗靈動的,每個人身上都承擔了程派的特色和責任,她們有的創新,有的保守,但只要她們還在繼承傳播著程祖的這些寶貝玩意兒,她們就是當之無愧的程派弟子。

用《鎖麟囊》中最後大團圓的唱詞作為結尾:

"這才是人生難預料,不想團圓在今朝。回首繁華如夢渺,殘生一線付驚濤。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心花可自豪。種福得福如此報,愧我當初贈木桃。"

程祖創派,留下唱不完的《鎖麟囊》、做不完的《春閨夢》、流不盡的《荒山淚》,養育了“五老”“五小”“五小小”眾多的徒子徒孫,讓世世代代的程派粉絲們神魂顛倒感嘆痴迷,所以無論你是"燈神"還是什麼神,無論你是"標準"或者不是標準,都姓"程",儘管有爭執有紛撓,未嘗不是一種團圓,是“程黨”的大團圓。

程祖,是一尊大佛,而程祖的一代又一代弟子,就是他的三十二法相。法相莊嚴,不容褻瀆,寶音綿綿,是為至善。

與程迷們共勉。

聲明:本文為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謝絕掐架。

本文部分資料來自網絡,如有出入敬請指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