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或者不打,愛,它就在那裡

早期教育 親子成長 心理 以母親的名義 2017-06-07

關於育兒經,幾乎每天都會有新的發現或觀點,但有一個永恆的主題,那就是“究竟要不要打孩子?能不能打孩子?”年輕的家長中認為不能打孩子的比例可能會更多,但主張“不打不長記性”的一些家長以自己的成長經歷和自己養育孩子的經驗作為論據似乎也挺有說服力,還有因此在網絡展開脣槍舌戰的……而在我看來,打或者不打,其實只是折射了家長不同的性格而已,而對孩子的愛卻絲毫未減。打或者不打,愛,它就在那裡

首先我申明,我是主張不打孩子的。但我特理解主張打孩子的家長,因為我也曾經有過打孩子的念頭,比如說了三遍孩子還是不聽你話反而要頂撞的時候,比如在大庭廣眾面前哭鬧耍脾氣讓你下不了臺的時候,比如自己上班累成狗下班回到家卻見孩子不做作業玩遊戲的時候……我相信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生氣,而生氣至極就會不由自主地冒出“打一頓”的念頭。這時,如果脾氣暴躁的家長可能就會開啟棍棒教育了,但此時家長打孩子這個行為背後的目的是什麼呢?是“我自己可以發洩一下情緒”、是“我要維護自己做爹孃的尊嚴”嗎?不!他們的目的真的很簡單!很單純!很專一!那就是“為了孩子”!——為了讓孩子認識到這是錯的、為了讓孩子長記性……所以我認為:不要過多地譴責打孩子的家長,他們同樣有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愛心!只是他們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或者他們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有一位爸爸就曾經跟我說:每次打孩子,我的手都會抖,而每次打完孩子,我的心都會痛!可見,打孩子,家長並沒有快感!如果可以控制,其實他們也不願意!打或者不打,愛,它就在那裡

那麼如何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緒呢?方法有很多種,但不一定都是立竿見影的。我的經驗是三部曲:

1、要學會洞察自己的情緒。生活中你要時時注意自己說話聲音是不是不由自主地提高了?說的話是不是太生硬了?是不是面紅耳赤了?只有學會洞察自己的情緒變化,你才能更好地預警並管理情緒。

2、要學會和別人多溝通。這個別人,可以是愛人、孩子、朋友等。和朋友多聊天,也許你會發現原來那是孩子的共性,不是隻有咱家孩子有啊,這樣也許會讓你不怎麼焦慮;多和孩子聊天,也許你會發現孩子其實也想改啊,但孩子看到你發火就發怵,以至於都不知道怎麼改了;甚至通過聊天你會發現原來錯怪孩子了呢……於是你會有內疚感,會更主動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3、要學會讓自己打開的大腦皮層蓋子關上、關上再關上。當你已經舉起巴掌的時候,請一定深呼吸一下,然後對自己說三遍:冷靜、冷靜再冷靜。或者你可以試著先離開這個讓你惱火的環境,而跑到陽臺去喝杯茶、吹吹風。學過正面管教的家長都知道,家長的行為對孩子起到的是一種鏡像作用,家長暴躁,孩子也會學著暴躁,並潛移默化,因此你選擇離開,也是給了孩子一個冷靜的機會和榜樣。而如果第一次你沒有成功抑制住自己,也請不要氣餒,因為我們都明白:對孩子的愛,它明明白白就在那裡!繼續吧!為了更好的自己和孩子!

打或者不打,愛,它就在那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