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克!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全國最小體重超早產兒

370克!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全國最小體重超早產兒

經過200余天的精心救治,大米體重已達3640克。(省婦幼保健院供圖)

7月11日,記者從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獲悉,該院近日成功救治一名出生體重僅370克、胎齡24周的超早產兒。經過醫院醫護人員和患兒家屬長達近7個月的共同努力,目前患兒體重已達3640克,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即將出院。此患兒的成功救治刷新了我國可救治存活最小體重危重症早產兒的紀錄。

僅370克,需向醫學極限發起挑戰!

2018年12月10日,懷有雙胞胎的楊女士(蘭州籍)出現早產的徵兆,入住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產科。由於各項指標的異常,楊女士在經過近一週的保胎治療後,不得不提早分娩。此時的楊女士僅懷孕24周,離預產期還差整整110天。

2018年12月16日,楊女士即將分娩。考慮到兩個胎兒體重和胎齡過小,醫院組織產科、新生兒科、超聲影像等多學科專家進行產前會診,成立了專門的救治小組。隨著產房中傳出微弱的嬰兒啼哭聲,一場需要挑戰醫學極限的搶救正式拉開帷幕。

設在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的甘肅省新生兒重症救護中心(NICU)作為全省的新生兒重症監護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承擔著全省危重症新生兒的救治和轉運工作。中心每年救治300多名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這裡幾乎每天都上演著驚心動魄的生命故事。當得知楊女士自娩下兩名超早產兒(超早產兒是胎齡小於28周的早產兒),中心立即開啟搶救綠色通道,由中心主任親自擔任主診醫師,組織高年資醫護人員組建診療小組,並做了詳細的救治預案。預熱暖箱、CPAP(持續正壓通氣)就位、肺表面活性物質預熱、準備臍動靜脈置管包……一切就緒。

當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所有在場醫務人員都驚呆了。大女體重370克,小女體重480克,兩個孩子全身皮膚呈透明膠凍狀,眼睛無法睜開,呼吸極度微弱。容不得有半刻的遲疑,NICU醫護人員立刻對孩子們進行了有效復甦,藉助轉運暖箱及T復甦組合器持續正壓通氣,將兩名寶寶順利轉入新生兒重症救護中心進行進一步治療。

該中心雖然在2018年7月成功救治過胎齡僅23周加5天、出生體重550克的超早產兒,但是面對如此低體重的雙生胎超早產兒,國內尚無任何報道及經驗可循,救治難度前所未有,醫護人員需要向醫學極限發起挑戰。

險象環生,多學科協作共渡難關

為了便於區分,醫護人員為兩個女孩起了個可愛的名字。老大叫大米(出生體重370克),老二叫小米(出生體重480克)。在大米、小米出生1小時內,NICU的醫護人員相繼完成患兒肺表面活性物質氣管內滴注,持續呼吸機輔助通氣,臍動靜脈置管建立靜脈通道,維繫內環境穩定等多項操作治療。

370克!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全國最小體重超早產兒

醫護人員正在為孩子進行檢查治療。

為了更加高效地搶救患兒,醫療團隊為姐妹倆詳細制定了每日的診療計劃,並依據她們的病情,開展病例討論和大查房,且不斷評估,修正治療方案,實時做出精細調整。護理團隊由科室護理骨幹組成“一對一”特護團隊,對患兒進行24小時專人護理。但現實總是很殘酷,出生僅2天的孩子小米因Ⅳ度腦室內出血,不得不終止治療。這一打擊讓孩子的父母悲痛萬分,幾乎失去繼續救治的信心和勇氣。醫護人員在一邊鼓勵患兒家長的同時,一邊將全部的救治精力集中在體重僅有370克的孩子大米身上。

面對如此脆弱的生命,任何一項操作都需慎之又慎。早期對暖箱溫度及溼度的把控,對皮膚完整性的護理,預防感染,避免反覆有創性操作,發育支持護理,呼吸機的科學管理,肺保護性策略的有效實施,對重度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的早期積極干預,系統的腸內外營養管理,微量元素的平衡攝入,床旁頭顱B超篩查對腦室內出血及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的動態監測……所有這些環節都必須時刻警惕,每一個細小的變化都有可能危及大米的生命。

為挽救這個弱小的生命,醫院集合新生兒科、產科、小兒神經內科、兒童保健科、小兒眼科、小兒泌尿外科以及麻醉、超聲、放射等多個學科專家,制定多學科救治方案。由於超早產和宮內感染,使得大米的肺部發育極差,醫護人員嘗試了多種方案,但效果均不明顯,呼吸機參數居高不下,同時出現應激性高血糖、凝血功能不良等症狀。鑑於先前成功救治550克超早產兒的經驗,在大米出生後第11天,經家屬同意,中心在西寧聯勤保障中心940醫院的協助下,對大米進行了相關治療。

披荊斬棘,再創生命奇蹟

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大米的血氧飽和度牽動著每一位醫護人員的心。頑固的重症支氣管肺發育不良讓參與搶救的醫護人員一度束手無策。是放棄還是繼續治療?每每看到大米一天天長大的樣子和家長期盼的眼神,新生兒重症救護中心主任石靜雲真的不忍心放棄,她暗自下定決心:你若不離不棄,我們將拼盡全力。

經過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2019年3月6日,大米成功拔除氣管插管,歷時80天的有創通氣改為無創通氣。又經過3周治療,大米改為鼻導管吸氧。這期間,大米還因早產兒視網膜眼病、腎臟小結石等疾病進行了多次對症治療,生命體徵逐漸趨於平穩,轉危為安。

經過200余天的精心救治,截至目前,大米體重已達3640克,是出生時體重的近10倍,各項生命體徵平穩,頭顱核磁和神經發育監測正常,達到出院指徵,可於近日帶鼻旁管低流量吸氧出院。據悉,此患兒的成功救治刷新了我國可救治存活最小體重危重症早產兒的紀錄。

超早產兒科學系統救治,難度更高,意義更大

根據全球醫學統計數字顯示:迄今為止,全球出生體重小於400克存活的早產兒共216名,但沒有一例來自中國。目前我國超低出生體重兒(小於1000g)的發生率為0.2%,其中501克—750克的超低出生體重兒的存活率僅為55%左右,而胎齡小於24周,體重低於500g的超早產兒,發育更不成熟,存活率極低。

近年來,隨著新生兒專業的發展及醫護條件的日臻完善,我國對危重新生兒救治水平不斷提升,超低出生體重兒存活率明顯上升。甘肅省婦幼保健院超低體重兒的治癒率達到75%。此患兒的成功救治,刷新了我國可救治存活最小體重危重症早產兒的紀錄,也為該院繼2018年7月刷新西北地區最小超早產兒救治紀錄之後的又一次重大突破,這標誌著甘肅省危重症新生兒救治技術已經步入國際先進行列。(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金奉乾)

END

來源:新甘肅客戶端

編輯:高麗萍

校審:董少斌

370克!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全國最小體重超早產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