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載灃為溥儀親手打造的一張“底牌”去哪兒了?'

"
"
晚清時期,載灃為溥儀親手打造的一張“底牌”去哪兒了?

歡迎觀看

編者導讀:

公元1908(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二日,不到三歲的溥儀被一群人匆匆忙忙地抱上了帝王寶座。從此,一個偌大的大清帝國由一個三歲的娃娃和和一個女人(隆裕太后)所掌管,與此同時,其父親載灃擔任著大清攝政王之職位,輔佐幼帝溥儀。

一向沉穩的載灃心裡十分的清楚,此時朝廷讓自己的兒子溥儀當皇帝並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圍繞其引來的禍端更是深不可測。但從人性的角度上講,載灃作為父親,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活生生的兒子被這個岌岌可危的大帝國給壓倒,因此,身為攝政王的載灃在輔佐自己的兒子溥儀期間也算是盡心盡責。並且考慮到溥儀和整個大清皇室的安全,載灃還親手為溥儀打造過一支皇家禁衛軍。此支禁衛軍與普通的八旗禁軍不一樣,雖然人員上都是從滿族八旗子弟當中挑選出來的,但在其訓練方式和武器裝備上都與當時的八旗兵相差甚大,甚至北洋新軍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其作戰能力在當時可謂是首屈一指,足以在最後一刻扭轉乾坤。因此,載灃在打造這支禁衛軍的初衷便是想以它作為這個搖搖欲墜的帝國的最後一張底牌,與此同時,順便保障自己的兒子溥儀的人身安全。然而,自始至終,這支禁衛軍在整個歷史的舞臺似乎並沒有人注意到他的行蹤,這又是為何呢?

"
晚清時期,載灃為溥儀親手打造的一張“底牌”去哪兒了?

歡迎觀看

編者導讀:

公元1908(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二日,不到三歲的溥儀被一群人匆匆忙忙地抱上了帝王寶座。從此,一個偌大的大清帝國由一個三歲的娃娃和和一個女人(隆裕太后)所掌管,與此同時,其父親載灃擔任著大清攝政王之職位,輔佐幼帝溥儀。

一向沉穩的載灃心裡十分的清楚,此時朝廷讓自己的兒子溥儀當皇帝並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圍繞其引來的禍端更是深不可測。但從人性的角度上講,載灃作為父親,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活生生的兒子被這個岌岌可危的大帝國給壓倒,因此,身為攝政王的載灃在輔佐自己的兒子溥儀期間也算是盡心盡責。並且考慮到溥儀和整個大清皇室的安全,載灃還親手為溥儀打造過一支皇家禁衛軍。此支禁衛軍與普通的八旗禁軍不一樣,雖然人員上都是從滿族八旗子弟當中挑選出來的,但在其訓練方式和武器裝備上都與當時的八旗兵相差甚大,甚至北洋新軍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其作戰能力在當時可謂是首屈一指,足以在最後一刻扭轉乾坤。因此,載灃在打造這支禁衛軍的初衷便是想以它作為這個搖搖欲墜的帝國的最後一張底牌,與此同時,順便保障自己的兒子溥儀的人身安全。然而,自始至終,這支禁衛軍在整個歷史的舞臺似乎並沒有人注意到他的行蹤,這又是為何呢?

晚清時期,載灃為溥儀親手打造的一張“底牌”去哪兒了?

參考圖1

本文的研究內容:

這支禁衛軍於1911年訓練完畢。在作戰方式上,這支禁衛軍是完全模仿日本於1891年編制的近衛師團,其人員都是挑選了強壯的滿八旗人,訓練方式也跟之前的八旗兵不同。在編制上更是增設了專門的騎兵、步兵、炮兵、機關槍營等等當時未曾見過的兵種,武器裝備更是驚煞世人,不僅有先進的野戰炮數十門,還有當時從英國引進的自動機槍“賽電槍”,且人員總數量達到了一個師。因此,載灃以它作為大清帝國的最後一道防線是十分明智的。

"
晚清時期,載灃為溥儀親手打造的一張“底牌”去哪兒了?

歡迎觀看

編者導讀:

公元1908(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二日,不到三歲的溥儀被一群人匆匆忙忙地抱上了帝王寶座。從此,一個偌大的大清帝國由一個三歲的娃娃和和一個女人(隆裕太后)所掌管,與此同時,其父親載灃擔任著大清攝政王之職位,輔佐幼帝溥儀。

一向沉穩的載灃心裡十分的清楚,此時朝廷讓自己的兒子溥儀當皇帝並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圍繞其引來的禍端更是深不可測。但從人性的角度上講,載灃作為父親,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活生生的兒子被這個岌岌可危的大帝國給壓倒,因此,身為攝政王的載灃在輔佐自己的兒子溥儀期間也算是盡心盡責。並且考慮到溥儀和整個大清皇室的安全,載灃還親手為溥儀打造過一支皇家禁衛軍。此支禁衛軍與普通的八旗禁軍不一樣,雖然人員上都是從滿族八旗子弟當中挑選出來的,但在其訓練方式和武器裝備上都與當時的八旗兵相差甚大,甚至北洋新軍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其作戰能力在當時可謂是首屈一指,足以在最後一刻扭轉乾坤。因此,載灃在打造這支禁衛軍的初衷便是想以它作為這個搖搖欲墜的帝國的最後一張底牌,與此同時,順便保障自己的兒子溥儀的人身安全。然而,自始至終,這支禁衛軍在整個歷史的舞臺似乎並沒有人注意到他的行蹤,這又是為何呢?

晚清時期,載灃為溥儀親手打造的一張“底牌”去哪兒了?

參考圖1

本文的研究內容:

這支禁衛軍於1911年訓練完畢。在作戰方式上,這支禁衛軍是完全模仿日本於1891年編制的近衛師團,其人員都是挑選了強壯的滿八旗人,訓練方式也跟之前的八旗兵不同。在編制上更是增設了專門的騎兵、步兵、炮兵、機關槍營等等當時未曾見過的兵種,武器裝備更是驚煞世人,不僅有先進的野戰炮數十門,還有當時從英國引進的自動機槍“賽電槍”,且人員總數量達到了一個師。因此,載灃以它作為大清帝國的最後一道防線是十分明智的。

晚清時期,載灃為溥儀親手打造的一張“底牌”去哪兒了?

溥儀、載灃舊照

然而,這支擁有如此豪華裝備的禁衛軍最終結局卻完全脫離了載灃的初衷,不僅沒有起到在國家危急之際保衛大清,反而,成為了壓死大清的最後一根稻草。

公元1911年十月,武昌起義打響了脫離清政府控制的第一槍,隨即載灃歷經轉輾反側找到了袁世凱並令其率軍前去“平亂”,然而,狡猾的袁世凱率軍南下並不是“平亂”,而是與對方磋商逼迫清政府退位的事宜。與此同時,時任禁衛軍總指揮的載濤卻向袁世凱提出卸任禁衛軍總指揮一事,這對於袁世凱來說,無不是一件好事,載濤一交出禁衛軍就相當於此時這個岌岌可危的大清帝國沒有了任何反抗的餘地,失去了最後的底牌,這為他後來成功逼迫宣統帝退位無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因此,聰明的袁世凱立馬抓住了這一機會,將號稱“北洋三傑”的馮國璋推上了禁衛軍總指揮之位。

"
晚清時期,載灃為溥儀親手打造的一張“底牌”去哪兒了?

歡迎觀看

編者導讀:

公元1908(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二日,不到三歲的溥儀被一群人匆匆忙忙地抱上了帝王寶座。從此,一個偌大的大清帝國由一個三歲的娃娃和和一個女人(隆裕太后)所掌管,與此同時,其父親載灃擔任著大清攝政王之職位,輔佐幼帝溥儀。

一向沉穩的載灃心裡十分的清楚,此時朝廷讓自己的兒子溥儀當皇帝並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圍繞其引來的禍端更是深不可測。但從人性的角度上講,載灃作為父親,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活生生的兒子被這個岌岌可危的大帝國給壓倒,因此,身為攝政王的載灃在輔佐自己的兒子溥儀期間也算是盡心盡責。並且考慮到溥儀和整個大清皇室的安全,載灃還親手為溥儀打造過一支皇家禁衛軍。此支禁衛軍與普通的八旗禁軍不一樣,雖然人員上都是從滿族八旗子弟當中挑選出來的,但在其訓練方式和武器裝備上都與當時的八旗兵相差甚大,甚至北洋新軍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其作戰能力在當時可謂是首屈一指,足以在最後一刻扭轉乾坤。因此,載灃在打造這支禁衛軍的初衷便是想以它作為這個搖搖欲墜的帝國的最後一張底牌,與此同時,順便保障自己的兒子溥儀的人身安全。然而,自始至終,這支禁衛軍在整個歷史的舞臺似乎並沒有人注意到他的行蹤,這又是為何呢?

晚清時期,載灃為溥儀親手打造的一張“底牌”去哪兒了?

參考圖1

本文的研究內容:

這支禁衛軍於1911年訓練完畢。在作戰方式上,這支禁衛軍是完全模仿日本於1891年編制的近衛師團,其人員都是挑選了強壯的滿八旗人,訓練方式也跟之前的八旗兵不同。在編制上更是增設了專門的騎兵、步兵、炮兵、機關槍營等等當時未曾見過的兵種,武器裝備更是驚煞世人,不僅有先進的野戰炮數十門,還有當時從英國引進的自動機槍“賽電槍”,且人員總數量達到了一個師。因此,載灃以它作為大清帝國的最後一道防線是十分明智的。

晚清時期,載灃為溥儀親手打造的一張“底牌”去哪兒了?

溥儀、載灃舊照

然而,這支擁有如此豪華裝備的禁衛軍最終結局卻完全脫離了載灃的初衷,不僅沒有起到在國家危急之際保衛大清,反而,成為了壓死大清的最後一根稻草。

公元1911年十月,武昌起義打響了脫離清政府控制的第一槍,隨即載灃歷經轉輾反側找到了袁世凱並令其率軍前去“平亂”,然而,狡猾的袁世凱率軍南下並不是“平亂”,而是與對方磋商逼迫清政府退位的事宜。與此同時,時任禁衛軍總指揮的載濤卻向袁世凱提出卸任禁衛軍總指揮一事,這對於袁世凱來說,無不是一件好事,載濤一交出禁衛軍就相當於此時這個岌岌可危的大清帝國沒有了任何反抗的餘地,失去了最後的底牌,這為他後來成功逼迫宣統帝退位無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因此,聰明的袁世凱立馬抓住了這一機會,將號稱“北洋三傑”的馮國璋推上了禁衛軍總指揮之位。

晚清時期,載灃為溥儀親手打造的一張“底牌”去哪兒了?

參考圖2

從此,這支禁衛軍徹底的被袁世凱給活生生的竊走了,而作為打造這支軍隊的最初者載灃在知道了這一切後也只能望洋興嘆。在失去了底牌後的載灃從思想上漸漸地開始放棄了大清這頭睡著了的猛虎,轉而步入“歸隱”的大門。

"
晚清時期,載灃為溥儀親手打造的一張“底牌”去哪兒了?

歡迎觀看

編者導讀:

公元1908(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二日,不到三歲的溥儀被一群人匆匆忙忙地抱上了帝王寶座。從此,一個偌大的大清帝國由一個三歲的娃娃和和一個女人(隆裕太后)所掌管,與此同時,其父親載灃擔任著大清攝政王之職位,輔佐幼帝溥儀。

一向沉穩的載灃心裡十分的清楚,此時朝廷讓自己的兒子溥儀當皇帝並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圍繞其引來的禍端更是深不可測。但從人性的角度上講,載灃作為父親,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活生生的兒子被這個岌岌可危的大帝國給壓倒,因此,身為攝政王的載灃在輔佐自己的兒子溥儀期間也算是盡心盡責。並且考慮到溥儀和整個大清皇室的安全,載灃還親手為溥儀打造過一支皇家禁衛軍。此支禁衛軍與普通的八旗禁軍不一樣,雖然人員上都是從滿族八旗子弟當中挑選出來的,但在其訓練方式和武器裝備上都與當時的八旗兵相差甚大,甚至北洋新軍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其作戰能力在當時可謂是首屈一指,足以在最後一刻扭轉乾坤。因此,載灃在打造這支禁衛軍的初衷便是想以它作為這個搖搖欲墜的帝國的最後一張底牌,與此同時,順便保障自己的兒子溥儀的人身安全。然而,自始至終,這支禁衛軍在整個歷史的舞臺似乎並沒有人注意到他的行蹤,這又是為何呢?

晚清時期,載灃為溥儀親手打造的一張“底牌”去哪兒了?

參考圖1

本文的研究內容:

這支禁衛軍於1911年訓練完畢。在作戰方式上,這支禁衛軍是完全模仿日本於1891年編制的近衛師團,其人員都是挑選了強壯的滿八旗人,訓練方式也跟之前的八旗兵不同。在編制上更是增設了專門的騎兵、步兵、炮兵、機關槍營等等當時未曾見過的兵種,武器裝備更是驚煞世人,不僅有先進的野戰炮數十門,還有當時從英國引進的自動機槍“賽電槍”,且人員總數量達到了一個師。因此,載灃以它作為大清帝國的最後一道防線是十分明智的。

晚清時期,載灃為溥儀親手打造的一張“底牌”去哪兒了?

溥儀、載灃舊照

然而,這支擁有如此豪華裝備的禁衛軍最終結局卻完全脫離了載灃的初衷,不僅沒有起到在國家危急之際保衛大清,反而,成為了壓死大清的最後一根稻草。

公元1911年十月,武昌起義打響了脫離清政府控制的第一槍,隨即載灃歷經轉輾反側找到了袁世凱並令其率軍前去“平亂”,然而,狡猾的袁世凱率軍南下並不是“平亂”,而是與對方磋商逼迫清政府退位的事宜。與此同時,時任禁衛軍總指揮的載濤卻向袁世凱提出卸任禁衛軍總指揮一事,這對於袁世凱來說,無不是一件好事,載濤一交出禁衛軍就相當於此時這個岌岌可危的大清帝國沒有了任何反抗的餘地,失去了最後的底牌,這為他後來成功逼迫宣統帝退位無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因此,聰明的袁世凱立馬抓住了這一機會,將號稱“北洋三傑”的馮國璋推上了禁衛軍總指揮之位。

晚清時期,載灃為溥儀親手打造的一張“底牌”去哪兒了?

參考圖2

從此,這支禁衛軍徹底的被袁世凱給活生生的竊走了,而作為打造這支軍隊的最初者載灃在知道了這一切後也只能望洋興嘆。在失去了底牌後的載灃從思想上漸漸地開始放棄了大清這頭睡著了的猛虎,轉而步入“歸隱”的大門。

晚清時期,載灃為溥儀親手打造的一張“底牌”去哪兒了?

感謝觀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