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孫平:心中始終牽掛著那一方水域

漁業 駱馬湖 畜牧業 農業 速新聞 2017-05-06
宿遷孫平:心中始終牽掛著那一方水域

(速新聞記者 高媛媛)“清清的駱馬湖啊,一望無窮……”一首《清清駱馬湖》讓駱馬湖聞名遐邇。而在駱馬湖西北湖畔,有一支隊伍常年駐守著,肩負著湖區北部15萬畝水域的漁業行政執法管理任務,默默守護著湖水的清澈和湖區的漁業安全。

這支隊伍裡,有一位可親可敬、值得信賴的老隊長,他在駱馬湖湖區家喻戶曉。十幾年來,他懷著赤誠之心,以頑強的毅力帶領隊伍紮根基層,服務漁業,服務漁民,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2005年至今,他所帶領的漁政大隊連續被評為先進集體,他個人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受到省漁政總隊記功和嘉獎。他,就是省駱馬湖漁管辦漁政二大隊大隊長孫平。

宿遷孫平:心中始終牽掛著那一方水域

5日早上9點,記者在省駱馬湖漁管辦見到了孫平,他剛剛結束了湖區的巡邏趕回單位。“早上6點下湖巡邏,這不,剛結束我就趕回來了。”瘦高個、精氣神很足的孫平,完全看不出已經50歲。

“我是1986年底進入漁管辦工作,到今年整31年了。”孫平回憶說。1986年底,剛滿19歲的孫平,滿懷著對父輩口中清清駱馬湖的嚮往,踏上了漁政管理之路。那時候駱馬湖漁政剛剛納入省統管不久,湖區漁業管理環境較為複雜,大部分漁業生產者法律意識淡薄,抗管現象時有發生。而孫平初生牛犢不怕虎,在執法過程中敢管敢說敢碰硬,工作不久就顯露出過人的膽識和責任的擔當。

2005年底,孫平受命擔任漁政二大隊大隊長。二大隊轄區地處駱馬湖區北部,水域面積15萬畝,屬淺水溼地環境。水域內蘆葦遍佈,水草豐盛,既是湖區魚類的天然餌料場,也是漁業養殖的優良基地。孫平上任之初,轄區養殖業經過多年發展,“三網”養殖亂象叢生,尤其以網箱養殖使用投餌機問題最為突出,嚴重影響著湖區水質安全。

“清清的駱馬湖是我們城市的一張名片,絕不能因為這個問題汙染了湖水,必須取締地籠網、禁養吃食魚!”孫平帶著7名隊員,開始對湖區230餘戶2000多隻網箱近千臺投餌機進行了拆除工作。

“一方面加強取締投餌機宣傳,一方面召開養殖戶座談會。”剛開始,養殖戶不支持、不配合,工作開展不算順利。孫平就拿著宣傳單挨家挨戶、登船上門做漁民們的思想工作,“去的次數多了,他們也就慢慢理解了,有的主動拆除了網箱、投餌機。”

宿遷孫平:心中始終牽掛著那一方水域

歷經三年多的時間,湖區地籠網被徹底取締,養殖投餌機被全部拆除,駱馬湖生態建設水平邁上了一個新臺階。而孫平也在管理和執法的過程中和漁民們成了朋友。“ 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我儘量選擇柔性執法,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時間長了,他們(漁民)也慢慢信任我了,工作開展起來就順利很多。”孫平說。

“別看孫隊現在身材這麼’好’,生病以前他可胖著呢。”隊員寇坤笑著說。原來,2011年底,孫平被查出體內長有脂肪瘤,隨後進行了手術治療。由於這種病症複發率高,醫生建議規律生活,靜心修養,定期複查,而他為了工作,術後不到一個月就堅持回到崗位。2011年到2015年間,孫平經歷了四次大手術。最後一次手術由於突發大出血,孫平在與死神搏鬥了近10個小時後才醒來,回到病房他給同事們發了微信:原以為在生命的旅途列車上我已到站,今天醒來感覺我們又可以一起前行了,兄弟們辛苦了,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現在年紀大了,身體也大不如前,不能經常往湖裡跑了,但仍然捨不得離開這個隊伍。一年365天,有300天是和隊員們在一起的,都處得比親人還親。”孫平說,家人也不止一次勸他回家靜養,但他心中始終牽掛著那一方水域,牽掛著隊員、漁民,“我想在崗位上堅持下去,直到不能再堅持了再說。”孫平笑著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