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局被評為2016年度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先進集體

漁業 農業 畜牧業 三農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 2017-06-07

近日,滕州市水產服務中心被評為滕州市2016年度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先進集體。

2016年以來,滕州局堅持以源頭治理為重點,以漁業標準化生產和無公害水產品基地建設為切入點,完善養殖企業生產製度化建設、規範養殖行為為主要內容,明確目標、突出重點、規範整治,努力推進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全面提升全市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一、全面推行水產品“三品”認證體系建設。截止到2016年底,我市現有省級現代漁業園區2處,農業部評定的“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4家、省級水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15個,水產品獲“無公害”、“有機”認證總數44個,無公害養殖面積達到4.6萬畝,休閒漁業基地33處。上述有機、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基地的建設,在全市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二、堅持“六個築牢”,強化養殖源頭監管。為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市水產服務中心按照“抓源頭、查隱患、保質量、促發展”的總體目標,堅持“六個築牢”,全面強化養殖全程監管,做到從源頭抓起,全面排查各種水產品安全風險隱患,確保養殖投入品使用安全。

三、強化推廣體系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大力實施漁民科技培訓。一是實施了基層漁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通過精心組織,紮實工作,探索實施“一主多元”漁技推廣新機制、新模式,全面提升了漁業技術推廣服務能力。二是通過創辦“滕州漁民池塘學校”,藉助“新型漁民培訓、省財政支持農技推廣”等項目,組織漁技人員和專家深入到塘口池邊,舉辦“塘間流動課堂”,多形式、多渠道開展漁民科技培訓和技術指導服務。截止目前,舉辦各類培訓班15期,累計培訓漁民3000餘人次;組織科技示範戶外出觀摩學習8批,近300人次。三是安裝開通了“漁業技術遠程服務管理系統”,並與中國農業推廣網、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管理信息系統、水生動物疾病遠程輔助診斷服務網等業務工作網站實現整合與鏈接,擴大技術交流平臺,鼓勵漁技人員、示範戶加大信息化應用力度,逐步建立起專家、技術員、養殖戶三級互動的服務平臺。目前“漁業通”手機客戶端註冊用戶達300餘個,漁業科技示範戶已達到全覆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