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唐鳳英


西田村,位於鎮政府駐地清河涯東南方向5公里處,老萬福河南岸。耕地2000多畝,水利條件較好,排灌配套,溝渠成網,旱澇保收,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人口1800多人。由張所、紅廟、趙樓、別家、西田5個自然村組成,村委會駐地在西田村。有田、王、劉、趙、張、別、馬、邱、代、蔡、朱、陸、方、孫、等姓氏。

西田村歷史上能人輩出,又有為國捐軀的著名烈士,還有一棵歷經五百多年風雨的老棗樹,可謂是一個不同凡響的村莊。

一、能人輩出

西田書香、趙樓漁鼓、張所花鼓、紅廟籮匠、別家喇叭,西田五個自然村裡,村村都有能工巧匠,聞名鄉里,可以說,當時的魚臺人沒有不知道的。

西田書香:據田氏族譜記載,祖籍山西省洪洞縣,於明朝洪武初年約1369-1370年,遷居山東青州諸城。始祖有三子,長子斌、次子誠、三子開。其後長子、次子兩支遷入鉅野,而三支設籍魚臺縣城(今魚城)東四十五里田新莊,即現在的南、北田。從三支始祖算起,南、北田居住十世,約三百年左右。十世祖長斌,次岱,後人遷入西田村,亦稱小田家,從十一世至今二十世,約四百年左右。

西田自立村開始,就有自己的學校。啟學四書五經,稱私塾。最早的大學生田廷珠,1960年左右畢業於濟寧師範學院,獲第一副教授職稱。田生香,字蘭田,滿腹經綸,精通四書五經。他寫一手好字 ,功力深厚,善寫柳體。他上過私塾,並在私塾任教。起初以《三字經》《百家姓》之類做教材。直到解放後,他自己編教材,如:數學、語文、國語,為後期的辦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田生香教書育人一輩子,桃李滿天下,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

田質泉,別名,田之泉,字靜波,現年77歲,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八五級學員,中國公共關係協會藝術會會員,魚臺縣書法協會理事。

田質泉從事書法、繪畫(國畫)幾十年,擅長工筆花鳥,小寫意山水。1983--1990年,在各鄉鎮供銷社門市部搞裝璜。後來又在各鄉鎮,政府機關,學校,辦公室,做廣告牌文明欄目,獲得縣、鄉等各級領導的好評。


"

文:唐鳳英


西田村,位於鎮政府駐地清河涯東南方向5公里處,老萬福河南岸。耕地2000多畝,水利條件較好,排灌配套,溝渠成網,旱澇保收,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人口1800多人。由張所、紅廟、趙樓、別家、西田5個自然村組成,村委會駐地在西田村。有田、王、劉、趙、張、別、馬、邱、代、蔡、朱、陸、方、孫、等姓氏。

西田村歷史上能人輩出,又有為國捐軀的著名烈士,還有一棵歷經五百多年風雨的老棗樹,可謂是一個不同凡響的村莊。

一、能人輩出

西田書香、趙樓漁鼓、張所花鼓、紅廟籮匠、別家喇叭,西田五個自然村裡,村村都有能工巧匠,聞名鄉里,可以說,當時的魚臺人沒有不知道的。

西田書香:據田氏族譜記載,祖籍山西省洪洞縣,於明朝洪武初年約1369-1370年,遷居山東青州諸城。始祖有三子,長子斌、次子誠、三子開。其後長子、次子兩支遷入鉅野,而三支設籍魚臺縣城(今魚城)東四十五里田新莊,即現在的南、北田。從三支始祖算起,南、北田居住十世,約三百年左右。十世祖長斌,次岱,後人遷入西田村,亦稱小田家,從十一世至今二十世,約四百年左右。

西田自立村開始,就有自己的學校。啟學四書五經,稱私塾。最早的大學生田廷珠,1960年左右畢業於濟寧師範學院,獲第一副教授職稱。田生香,字蘭田,滿腹經綸,精通四書五經。他寫一手好字 ,功力深厚,善寫柳體。他上過私塾,並在私塾任教。起初以《三字經》《百家姓》之類做教材。直到解放後,他自己編教材,如:數學、語文、國語,為後期的辦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田生香教書育人一輩子,桃李滿天下,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

田質泉,別名,田之泉,字靜波,現年77歲,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八五級學員,中國公共關係協會藝術會會員,魚臺縣書法協會理事。

田質泉從事書法、繪畫(國畫)幾十年,擅長工筆花鳥,小寫意山水。1983--1990年,在各鄉鎮供銷社門市部搞裝璜。後來又在各鄉鎮,政府機關,學校,辦公室,做廣告牌文明欄目,獲得縣、鄉等各級領導的好評。


「柳韻清河」能人輩出西田村


漁鼓

趙樓漁鼓:據《趙氏族譜》記載,明崇禎年間(公元1628—1644年),趙氏由大趙莊遷此立村,因蓋有幾所樓房,故名趙樓。趙樓以前的樓為馬家樓,後馬家遷出,這座樓被趙家買了回來,所以稱為趙樓。趙樓有兩個石蛤蟆,被人偷走了一個。後來人們蓋房子,需要墊宅基,把石蛤蟆埋在了宅基下面。還有石碾、石磨、碓(dui)窩子,碓窩子一米多高,碓頭特別大,因為太大,需要兩人才能操作。趙家的漁鼓非常出名,十里八鄉都知道。漁鼓戲是傳統戲曲劇種,原是道士們唱的曲調。源於唐代九真、承天等道曲,歷代相沿,成為比較流行的曲藝形式。在山東境內,常有藝人演唱。現在漁鼓已搬上舞臺化妝演出,已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曲藝節目。演唱時,唱者懷抱漁鼓、手持簡板擊節說唱,進行各種抒情和述事表演。唱腔簡明易懂,深受百姓的喜愛。

張所花鼓: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張姓由山西省洪洞縣遷此立村,因蓋有九所樓房,人稱張所樓,後簡稱張所。張所原名張九所,據說村裡有九座樓,後來被一場大火燒燬。以前的牲口市場,牲口交易必需一箇中間人,這個中間人,在過去就叫牛馬經紀人。張所有很多牛馬經紀人,活躍在周邊的集市上。張所還有才藝人,其中孫家四兄弟多才多藝,曾經唱過花鼓戲《白蛇傳》《西廂記》《說黑驢》等選段,深受人們的喜愛。張所的花鼓戲延續到解放初期。

紅廟籮匠: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2年),張氏由本縣後馬河遷此立村,因村西有關公廟,故取村名關地廟,解放後改為紅廟。因遠遠就能看到關公廟的牆體是紅色的,所以稱紅廟。紅廟的籮匠,靠扎笸籮、簸箕、箢子為生。扎簸箕、扎箢子是個細活兒,不能有半點虛假,這活一干就是一天。有時一個村裡的活一天都幹不完,籮匠第二天再來接著扎。以前家家戶戶都有箢子、簸箕、笸籮這些必須的使用物件。所以紅廟的籮匠們生意都很好,他們做工精細,扎過的物件都特別結實耐用,可以說,方圓百里沒有不知道的。

別家喇叭:別姓由本縣遲別家遷此立村,取名別家。別姓的喇叭在整個魚臺縣甚至濟寧地區都是有名的。別崑山,在他不識譜的情況下,自己鑽研,利用土辦法(啷噹、啷啷噹)自己練習。1959年參加濟寧市嗩吶比賽,榮獲二等獎。喇叭是民間表現力較強的吹管樂器,流傳廣泛,技巧豐富,發音開朗豪放,剛中有柔,柔中帶剛,是人們喜歡和歡迎的民族樂器之一。也是人們不可缺少的一種娛樂方式。無論是婚嫁、喪葬、豐收喜慶的日子,還是伴歌伴舞,喇叭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它能把人們的喜怒哀樂表現得淋漓盡致。喇叭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已成為非物資文化遺產。


"

文:唐鳳英


西田村,位於鎮政府駐地清河涯東南方向5公里處,老萬福河南岸。耕地2000多畝,水利條件較好,排灌配套,溝渠成網,旱澇保收,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人口1800多人。由張所、紅廟、趙樓、別家、西田5個自然村組成,村委會駐地在西田村。有田、王、劉、趙、張、別、馬、邱、代、蔡、朱、陸、方、孫、等姓氏。

西田村歷史上能人輩出,又有為國捐軀的著名烈士,還有一棵歷經五百多年風雨的老棗樹,可謂是一個不同凡響的村莊。

一、能人輩出

西田書香、趙樓漁鼓、張所花鼓、紅廟籮匠、別家喇叭,西田五個自然村裡,村村都有能工巧匠,聞名鄉里,可以說,當時的魚臺人沒有不知道的。

西田書香:據田氏族譜記載,祖籍山西省洪洞縣,於明朝洪武初年約1369-1370年,遷居山東青州諸城。始祖有三子,長子斌、次子誠、三子開。其後長子、次子兩支遷入鉅野,而三支設籍魚臺縣城(今魚城)東四十五里田新莊,即現在的南、北田。從三支始祖算起,南、北田居住十世,約三百年左右。十世祖長斌,次岱,後人遷入西田村,亦稱小田家,從十一世至今二十世,約四百年左右。

西田自立村開始,就有自己的學校。啟學四書五經,稱私塾。最早的大學生田廷珠,1960年左右畢業於濟寧師範學院,獲第一副教授職稱。田生香,字蘭田,滿腹經綸,精通四書五經。他寫一手好字 ,功力深厚,善寫柳體。他上過私塾,並在私塾任教。起初以《三字經》《百家姓》之類做教材。直到解放後,他自己編教材,如:數學、語文、國語,為後期的辦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田生香教書育人一輩子,桃李滿天下,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

田質泉,別名,田之泉,字靜波,現年77歲,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八五級學員,中國公共關係協會藝術會會員,魚臺縣書法協會理事。

田質泉從事書法、繪畫(國畫)幾十年,擅長工筆花鳥,小寫意山水。1983--1990年,在各鄉鎮供銷社門市部搞裝璜。後來又在各鄉鎮,政府機關,學校,辦公室,做廣告牌文明欄目,獲得縣、鄉等各級領導的好評。


「柳韻清河」能人輩出西田村


漁鼓

趙樓漁鼓:據《趙氏族譜》記載,明崇禎年間(公元1628—1644年),趙氏由大趙莊遷此立村,因蓋有幾所樓房,故名趙樓。趙樓以前的樓為馬家樓,後馬家遷出,這座樓被趙家買了回來,所以稱為趙樓。趙樓有兩個石蛤蟆,被人偷走了一個。後來人們蓋房子,需要墊宅基,把石蛤蟆埋在了宅基下面。還有石碾、石磨、碓(dui)窩子,碓窩子一米多高,碓頭特別大,因為太大,需要兩人才能操作。趙家的漁鼓非常出名,十里八鄉都知道。漁鼓戲是傳統戲曲劇種,原是道士們唱的曲調。源於唐代九真、承天等道曲,歷代相沿,成為比較流行的曲藝形式。在山東境內,常有藝人演唱。現在漁鼓已搬上舞臺化妝演出,已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曲藝節目。演唱時,唱者懷抱漁鼓、手持簡板擊節說唱,進行各種抒情和述事表演。唱腔簡明易懂,深受百姓的喜愛。

張所花鼓: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張姓由山西省洪洞縣遷此立村,因蓋有九所樓房,人稱張所樓,後簡稱張所。張所原名張九所,據說村裡有九座樓,後來被一場大火燒燬。以前的牲口市場,牲口交易必需一箇中間人,這個中間人,在過去就叫牛馬經紀人。張所有很多牛馬經紀人,活躍在周邊的集市上。張所還有才藝人,其中孫家四兄弟多才多藝,曾經唱過花鼓戲《白蛇傳》《西廂記》《說黑驢》等選段,深受人們的喜愛。張所的花鼓戲延續到解放初期。

紅廟籮匠: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2年),張氏由本縣後馬河遷此立村,因村西有關公廟,故取村名關地廟,解放後改為紅廟。因遠遠就能看到關公廟的牆體是紅色的,所以稱紅廟。紅廟的籮匠,靠扎笸籮、簸箕、箢子為生。扎簸箕、扎箢子是個細活兒,不能有半點虛假,這活一干就是一天。有時一個村裡的活一天都幹不完,籮匠第二天再來接著扎。以前家家戶戶都有箢子、簸箕、笸籮這些必須的使用物件。所以紅廟的籮匠們生意都很好,他們做工精細,扎過的物件都特別結實耐用,可以說,方圓百里沒有不知道的。

別家喇叭:別姓由本縣遲別家遷此立村,取名別家。別姓的喇叭在整個魚臺縣甚至濟寧地區都是有名的。別崑山,在他不識譜的情況下,自己鑽研,利用土辦法(啷噹、啷啷噹)自己練習。1959年參加濟寧市嗩吶比賽,榮獲二等獎。喇叭是民間表現力較強的吹管樂器,流傳廣泛,技巧豐富,發音開朗豪放,剛中有柔,柔中帶剛,是人們喜歡和歡迎的民族樂器之一。也是人們不可缺少的一種娛樂方式。無論是婚嫁、喪葬、豐收喜慶的日子,還是伴歌伴舞,喇叭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它能把人們的喜怒哀樂表現得淋漓盡致。喇叭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已成為非物資文化遺產。


「柳韻清河」能人輩出西田村


二、紅色記憶

田質文,魚臺著名烈士,(1925——1948)年。

田質文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幼時在本村學堂就讀,性格慷慨,為人耿直公正。1942年,參加武臺抗日區中隊。後編入魚臺縣挺進大隊。他作戰機智勇敢,多次立功受獎。1944年6月9日夜,他奉命帶領本班戰士,利用政治攻勢,解除了偽軍常李寨碉堡一個班的武裝。1945年5月,在百里村戰鬥中,他右臂受傷,在回家養傷期間,擔任西五村農救會分會長。他帶領群眾積極參加反奸訴苦、減租減息運動,並組織農會會員,開展武裝鬥爭。傷愈後被分配在抗聯駐東五村工作組。194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隨軍北撤。1947年被編入幹部工作隊,隨縣政府機關插回魚臺,堅持對敵鬥爭。1948年3月,接任石集工作組組長。是月19日,國民黨政府軍對石集一帶進行大規模“掃蕩”,田質文根據縣委“區不離區,鄉不離鄉”的指示,把工作隊員隱藏在大劉村的地洞裡。由於叛徒洩密,敵人將其包圍,並威迫他投降。田質文身處絕境,寧死不屈,躍出洞口,奮力拼殺,終因寡不敵眾,壯烈犧牲。年僅23歲。

王保玉, 1908年出生,1938參加革命,1943年入黨。魚臺縣財糧科科長,1946年12月,在魚臺縣武臺戰鬥中犧牲。


"

文:唐鳳英


西田村,位於鎮政府駐地清河涯東南方向5公里處,老萬福河南岸。耕地2000多畝,水利條件較好,排灌配套,溝渠成網,旱澇保收,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人口1800多人。由張所、紅廟、趙樓、別家、西田5個自然村組成,村委會駐地在西田村。有田、王、劉、趙、張、別、馬、邱、代、蔡、朱、陸、方、孫、等姓氏。

西田村歷史上能人輩出,又有為國捐軀的著名烈士,還有一棵歷經五百多年風雨的老棗樹,可謂是一個不同凡響的村莊。

一、能人輩出

西田書香、趙樓漁鼓、張所花鼓、紅廟籮匠、別家喇叭,西田五個自然村裡,村村都有能工巧匠,聞名鄉里,可以說,當時的魚臺人沒有不知道的。

西田書香:據田氏族譜記載,祖籍山西省洪洞縣,於明朝洪武初年約1369-1370年,遷居山東青州諸城。始祖有三子,長子斌、次子誠、三子開。其後長子、次子兩支遷入鉅野,而三支設籍魚臺縣城(今魚城)東四十五里田新莊,即現在的南、北田。從三支始祖算起,南、北田居住十世,約三百年左右。十世祖長斌,次岱,後人遷入西田村,亦稱小田家,從十一世至今二十世,約四百年左右。

西田自立村開始,就有自己的學校。啟學四書五經,稱私塾。最早的大學生田廷珠,1960年左右畢業於濟寧師範學院,獲第一副教授職稱。田生香,字蘭田,滿腹經綸,精通四書五經。他寫一手好字 ,功力深厚,善寫柳體。他上過私塾,並在私塾任教。起初以《三字經》《百家姓》之類做教材。直到解放後,他自己編教材,如:數學、語文、國語,為後期的辦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田生香教書育人一輩子,桃李滿天下,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

田質泉,別名,田之泉,字靜波,現年77歲,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八五級學員,中國公共關係協會藝術會會員,魚臺縣書法協會理事。

田質泉從事書法、繪畫(國畫)幾十年,擅長工筆花鳥,小寫意山水。1983--1990年,在各鄉鎮供銷社門市部搞裝璜。後來又在各鄉鎮,政府機關,學校,辦公室,做廣告牌文明欄目,獲得縣、鄉等各級領導的好評。


「柳韻清河」能人輩出西田村


漁鼓

趙樓漁鼓:據《趙氏族譜》記載,明崇禎年間(公元1628—1644年),趙氏由大趙莊遷此立村,因蓋有幾所樓房,故名趙樓。趙樓以前的樓為馬家樓,後馬家遷出,這座樓被趙家買了回來,所以稱為趙樓。趙樓有兩個石蛤蟆,被人偷走了一個。後來人們蓋房子,需要墊宅基,把石蛤蟆埋在了宅基下面。還有石碾、石磨、碓(dui)窩子,碓窩子一米多高,碓頭特別大,因為太大,需要兩人才能操作。趙家的漁鼓非常出名,十里八鄉都知道。漁鼓戲是傳統戲曲劇種,原是道士們唱的曲調。源於唐代九真、承天等道曲,歷代相沿,成為比較流行的曲藝形式。在山東境內,常有藝人演唱。現在漁鼓已搬上舞臺化妝演出,已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曲藝節目。演唱時,唱者懷抱漁鼓、手持簡板擊節說唱,進行各種抒情和述事表演。唱腔簡明易懂,深受百姓的喜愛。

張所花鼓: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張姓由山西省洪洞縣遷此立村,因蓋有九所樓房,人稱張所樓,後簡稱張所。張所原名張九所,據說村裡有九座樓,後來被一場大火燒燬。以前的牲口市場,牲口交易必需一箇中間人,這個中間人,在過去就叫牛馬經紀人。張所有很多牛馬經紀人,活躍在周邊的集市上。張所還有才藝人,其中孫家四兄弟多才多藝,曾經唱過花鼓戲《白蛇傳》《西廂記》《說黑驢》等選段,深受人們的喜愛。張所的花鼓戲延續到解放初期。

紅廟籮匠: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2年),張氏由本縣後馬河遷此立村,因村西有關公廟,故取村名關地廟,解放後改為紅廟。因遠遠就能看到關公廟的牆體是紅色的,所以稱紅廟。紅廟的籮匠,靠扎笸籮、簸箕、箢子為生。扎簸箕、扎箢子是個細活兒,不能有半點虛假,這活一干就是一天。有時一個村裡的活一天都幹不完,籮匠第二天再來接著扎。以前家家戶戶都有箢子、簸箕、笸籮這些必須的使用物件。所以紅廟的籮匠們生意都很好,他們做工精細,扎過的物件都特別結實耐用,可以說,方圓百里沒有不知道的。

別家喇叭:別姓由本縣遲別家遷此立村,取名別家。別姓的喇叭在整個魚臺縣甚至濟寧地區都是有名的。別崑山,在他不識譜的情況下,自己鑽研,利用土辦法(啷噹、啷啷噹)自己練習。1959年參加濟寧市嗩吶比賽,榮獲二等獎。喇叭是民間表現力較強的吹管樂器,流傳廣泛,技巧豐富,發音開朗豪放,剛中有柔,柔中帶剛,是人們喜歡和歡迎的民族樂器之一。也是人們不可缺少的一種娛樂方式。無論是婚嫁、喪葬、豐收喜慶的日子,還是伴歌伴舞,喇叭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它能把人們的喜怒哀樂表現得淋漓盡致。喇叭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已成為非物資文化遺產。


「柳韻清河」能人輩出西田村


二、紅色記憶

田質文,魚臺著名烈士,(1925——1948)年。

田質文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幼時在本村學堂就讀,性格慷慨,為人耿直公正。1942年,參加武臺抗日區中隊。後編入魚臺縣挺進大隊。他作戰機智勇敢,多次立功受獎。1944年6月9日夜,他奉命帶領本班戰士,利用政治攻勢,解除了偽軍常李寨碉堡一個班的武裝。1945年5月,在百里村戰鬥中,他右臂受傷,在回家養傷期間,擔任西五村農救會分會長。他帶領群眾積極參加反奸訴苦、減租減息運動,並組織農會會員,開展武裝鬥爭。傷愈後被分配在抗聯駐東五村工作組。194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隨軍北撤。1947年被編入幹部工作隊,隨縣政府機關插回魚臺,堅持對敵鬥爭。1948年3月,接任石集工作組組長。是月19日,國民黨政府軍對石集一帶進行大規模“掃蕩”,田質文根據縣委“區不離區,鄉不離鄉”的指示,把工作隊員隱藏在大劉村的地洞裡。由於叛徒洩密,敵人將其包圍,並威迫他投降。田質文身處絕境,寧死不屈,躍出洞口,奮力拼殺,終因寡不敵眾,壯烈犧牲。年僅23歲。

王保玉, 1908年出生,1938參加革命,1943年入黨。魚臺縣財糧科科長,1946年12月,在魚臺縣武臺戰鬥中犧牲。


「柳韻清河」能人輩出西田村


560年老棗樹

三、百年棗樹

趙樓村裡有一棵古老而神奇的棗樹。古老的棗樹,整個樹冠覆蓋著趙家的院落,院子已容納不下她旺盛的枝丫,她生機勃勃地向外延伸著。

據有關部門認定,這棵棗樹已有560年,粗壯、高大,兩個成年人牽手環抱有餘。棗樹於上世紀近乎枯萎,後又枝繁葉茂,果實累累,造福於後人。棗樹仙子時刻護佑著趙樓的人們,周圍的人們都來此祈福求子,繫上紅絲帶,並祈順遂平安。據說是如果小孩子受了驚嚇,去棗樹前祈禱幾句就好,特別靈驗。前幾年,許多外地人來刮棗樹皮,據說是備孕的女人熬水喝了之後,能生男孩,效果如何,不得而知。這棵古棗樹生長在趙家院內,每年大棗都是大豐收,趙樓的人們都來分享這甘甜的聖果,整個趙樓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氣氛。

今天的西田村,村風村貌良好,孝賢人物層出不窮,文明新風吹遍西田村的每個角落。自改革開放以來,西田村黨支部書記張學會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讓西田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不忘初心,再接再厲,把自己的家鄉,建設成了宜遊、宜居的美麗鄉村。

講述人:

張學會,現年57歲

田質偉,現年68歲

田質泉,現年77歲

趙廣成,現年62歲

張學森,現年76歲

——2019年7月

編者按:

留住鄉愁、傳承文化、展示魅力、啟迪後人,是清河鎮邀請老年大學編著《柳韻清河》一書的初衷。老年大學文學社師生深入鄉村社區,採訪、挖掘整理,用文字和圖片記錄村落歷史和現代文明發展的精彩瞬間。

每一個熱愛家鄉的清河人,都應該瞭解家鄉歷史,宣傳家鄉特色,積極分享轉發微信文章,讓更多的人瞭解清河豐厚的文化底蘊,為家鄉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來源:魚臺縣老年大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