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榆樹市歷史沿革

榆樹市為吉林省轄縣級市,長春市代管。位於吉林省中北部,長春市東北部,距長春市區163千米,東經126°01′44″-127°05′09″,北緯44°30′57″-45°15′02″。東部和北部與黑龍江省五常市、雙城市隔江相望,西與扶余縣接壤,南與舒蘭市、德惠市毗連。轄區四至:西南以第二松花江主流中心線為界與德惠市為鄰,北、東以拉林河主河道中心線為界與黑龍江省雙城市、五常市毗連,西接扶余縣,南界舒蘭縣。南北、東西寬均為85千米,周長354千米,總面積4723.77平方千米。

全市總人口126萬人,其中市區人口15萬人。轄4個街道、15個鎮、8個鄉、1個民族鄉:華昌街道、正陽街道、培英街道、城郊街道、五棵樹鎮、弓棚鎮、閔家鎮、大坡鎮、黑林鎮、土橋鎮、新立鎮、大嶺鎮、向陽鎮、泗河鎮、八號鎮、劉家鎮、秀水鎮、保壽鎮、新莊鎮、育民鄉、紅星鄉、太安鄉、先鋒鄉、青山鄉、延和朝鮮族鄉、恩育鄉、城發鄉、環城鄉。其中,五棵樹鎮、劉家鎮、先鋒鄉委託長春五棵樹現代農業產業開發區管理。市政府駐華昌街道華昌街17號。

屬長白山山前臺地平原區,有4座海拔200米左右的土石山,其餘皆為沃坦平原。境內中西部地勢平坦,土質肥沃,適宜各種一季作物生長。東部為丘陵地帶,森林資源比較豐富。有松花江、拉林河兩大水系,卡岔河、大荒溝過境。屬中溫帶半溼潤溫和氣候區,年平均氣溫4℃,無霜期135天左右,年均降水量500~700毫米。國家商品糧基地市。陶(賴昭)榆(樹)鐵路,榆三公路、開(通)方(正)公路、黑(河)大(連)公路過境。古蹟有“榆樹人”古人類化石和東漢及勃海時期大坡古墓群等。特產有榆樹大麴等。

土名孤榆樹。榆樹地名的由來,據《滿洲地名考》記載:市街用土壁圍繞,在土壁之上生長著繁茂的榆樹,由遠望去如同個森林,故此地得名為榆樹;另一種說法,地名源於城南的一棵參天古榆樹。據說這棵榆樹需十餘人合抱。而樹的周圍百米無其它樹木生長,因此,目標明顯,引人注目。在很早以前,從寧古塔(今寧安縣)等地移居的漢人,在此樹周圍墾荒建屯,稱之為大孤榆樹屯。後來墾荒的人口愈增多,漸成集鎮,於是大孤榆樹屯的名稱逐漸傳開,後來又稱孤榆樹。縣名榆樹便由此演變而來。

西漢榆樹屬穢貊族夫餘國。東漢先隸於元菟郡,後歸遼東郡。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勿吉族滅夫餘國,榆樹為勿吉族伯咄部。唐初為室韋達部地,隸於室韋都督府。先天二年(713年),榆樹屬渤海國扶余府。遼屬東京道寧江州。金屬上京肇州路。元屬開原路屯田萬戶府。明為努兒幹都司撒叉河衛。明永樂六年(1408年),設三岔河衛(伯都納西北有山岔河)。

清初為大孤榆樹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隸屬於吉林將軍。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移吉林副都統於伯都訥,榆樹為伯都訥屬境。雍正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1727年1月12日)添設長寧縣,隸於奉天府尹,榆樹為其屬境。乾隆元年七月五日(1736年8月11日)撤縣,所屬民人、民地撥歸永吉州管理。乾隆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1747年3月12日),裁永吉州添設吉林廳,同時添設伯都訥巡檢,隸于吉林廳,管理境內獄事。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裁伯都訥巡檢,改設理藩院委署主事,駐伯都訥,管理蒙務。嘉慶十六年(1811年),裁理藩院委署主事,置伯都訥廳理事同知。同時添設分防巡檢兩員,分駐伯都訥和孤榆樹屯,“管理監獄捕務,彈壓私採開荒等事”。光緒八年正月二十八日(1882年3月17日),伯都訥廳衙門遷至孤榆樹屯,改理事同知為撫民同知,原孤榆樹屯分防巡檢改為廳衙門司獄。光緒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1906年2月15日),伯都訥廳升府,移府衙門於新城(今扶余),在孤榆樹屯地方設榆樹縣。宣統元年(1909年)改榆樹直隸廳。

民國二年(1913年)3月改稱榆樹縣;民國三年(1914年)6月,東北實行省、道、縣三級管理制,榆樹縣隸屬吉林省濱江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直接歸省所轄,榆樹縣隸屬於吉林省。

1946年1月1日成立榆樹縣民主政府;5月22日改稱榆樹縣人民政府, 隸于吉北專署。1947年2月,劃出黑林、秀水區和大坡村,舒蘭縣劃出法特區成立榆南縣,隸于吉北專署。1947年11月撤銷榆南縣,黑林、秀水、大坡復歸榆樹縣。1948年6月22日,撤銷吉北專署,榆樹為吉林省直轄縣。1955年12月,榆樹縣人民政府改稱榆樹縣人民委員會。1956年7月3日,榆樹縣屬懷德專區(10月6日改為公主嶺專區)。1958年10月23日,撤銷公主嶺專區,榆樹縣劃歸長春市轄。1966年1月10日,劃歸德惠專署。1968年7月26日,成立榆樹縣革命委員會。1969年7月3日,撤銷德惠專署,改歸長春市轄。1980年9月縣革命委員會改稱縣人民政府。

1990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榆樹縣,設立榆樹市(縣級)。由長春市代管。

1991年9月,榆樹撤縣設市後,組建4個街道辦事處。

1997年,榆樹市面積4261平方千米,人口118.6萬,轄4個街道16鎮21鄉:華昌街道、正陽街道、培英街道、城郊街道、泗河鎮大嶺鎮大坡鎮懷家鎮土橋鎮新立鎮黑林鎮五棵樹鎮閔家鎮向陽鎮弓棚鎮保壽鎮秀水銜 劉家鎮八號鎮新莊鎮環城鄉、城發鄉、李合鄉、於家鄉、青頂鄉、十四戶鄉、光明鄉、謝家鄉、福安鄉、大於鄉、先鋒鄉、前進鄉、武龍鄉、大崗鄉、雙井鄉、紅星鄉、恩育鄉、太安鄉、育民鄉、青山鄉、延和朝鮮族鄉。市府駐華昌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總人口1155670人,其中:華昌街道38942人、正陽街道46746人、培英街道22448人、城郊街道29364人、五棵樹鎮45244人、弓棚鎮35475人、閔家鎮33534人、大坡鎮32692人、黑林鎮28377人、土橋鎮23507人、新立鎮29803人、大嶺鎮32312人、向陽鎮29316人、泗河鎮31617人、八號鎮29803人、劉家鎮29984人、秀水鎮26908人、保壽鎮35564人、懷家鎮24159人、新莊鎮37963人、育民鄉29840人、紅星鄉32396人、大崗鄉23318人、武龍鄉27255人、太安鄉28121人、先峰鄉27609人、前進鄉19907人、大於鄉21843人、謝家鄉20482人、光明鄉22172人、十四戶鄉18741人、青頂鄉20888人、於家鄉18604人、青山鄉27307人、延和朝鮮族鄉1356人、雙井鄉32057人、恩育鄉32320人、城發鄉22750人、李合鄉23575人、福安鄉26960人、環城鄉34411人。

2002年,榆樹市總人口122.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萬人。轄4個街道、16個鎮、14個鄉:正陽街道、培英街道、華昌街道、城郊街道、向陽鎮、泗河鎮、土橋鎮、新立鎮、黑林鎮、大坡鎮、閔家鎮、五棵樹鎮、弓棚鎮、大嶺鎮、保壽鎮、秀水鎮、劉家鎮、八號鎮、懷家鎮、新莊鎮、環城鄉、城發鄉、於家鄉、光明鄉、謝家鄉、福安鄉、先鋒鄉、大崗鄉、恩育鄉、太安鄉、紅星鄉、育民鄉、青山鄉、延和朝鮮族鄉。

2004年,榆樹市轄:正陽街道(辦事處駐榆樹大街)、培英街道(辦事處駐榆樹大街)、華昌街道(辦事處駐三盛路)、城郊街道(辦事處駐三盛路)、八號鎮(鎮政府駐大八號)、大坡鎮(鎮政府駐大坡)、弓棚鎮(鎮政府駐弓棚子)、劉家鎮(鎮政府駐劉家店)、五棵樹鎮(鎮政府駐人民路)、劉家鎮(鎮政府駐劉家店)、閔家鎮(鎮政府駐閔家屯)、秀水鎮(鎮政府駐秀水)、保壽鎮(鎮政府駐保壽屯)、黑林鎮(鎮政府駐黑林子)、新立鎮(鎮政府駐新立屯)、土橋鎮(鎮政府駐土橋屯)、懷家鎮(鎮政府駐三家子)、大嶺鎮(鎮政府駐大嶺)、新莊鎮(鎮政府駐大房身)、向陽鎮(鎮政府駐東中央堡)、泗河鎮(鎮政府駐泗河城)、大崗鄉(鄉政府駐東大崗)、育民鄉(鄉政府駐六號)、紅星鄉(鄉政府駐西三號)、太安鄉(鄉政府駐復州崗)、先鋒鄉(鄉政府駐三道街)、光明鄉(鄉政府駐孟家崗)、謝家鄉(鄉政府駐範家店)、於家鄉(鄉政府駐雙窩堡)、青山鄉(鄉政府駐青山)、延河朝鮮族鄉(鄉政府駐明新)、恩育鄉(鄉政府駐恩育)、城發鄉(鄉政府駐雙河屯)、福安鄉(鄉政府駐六合屯)、環城鄉(鄉政府駐榆樹大街)。2004年8月15日,全市轄4個街道、16個鎮、14個鄉,12個社區,388個村委會。

2005年,將城郊街道的榆樹村,環城鄉的靳家、興隆2村劃歸正陽街道管轄;將城郊街道的東門村,環城鄉的東溝、王家村劃歸培英街道管轄;將城郊街道的南門村,原雙井鄉的新民、南崗村,正陽街道的榆西、鐵西社區劃歸華昌街道管轄;將雙井鄉立新、歡洞村,華昌街道的昌盛、健康、中興社區劃歸城郊街道管轄。

2006年底,榆樹市轄4個街道、15個鎮、9個鄉,12個社區、388個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