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G,發牌在即!專家建議設立5G專項資金

6月3日中午,工信部官宣:近期將發放5G商用牌照,我國將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工信部公告信息如下:

中國5G,發牌在即!專家建議設立5G專項資金

這是迄今為止,工信部對於5G牌照發放時間作出的最明確表態。按照此前的預期,2019年我國會在若干城市發放5G臨時牌照,這一年是我國5G試商用階段,而到2020年開始正式商用。顯然,在目前國際環境敏感的態勢下,中國5G正在提速。

受到此利好消息影響,今天三家運營商港股股價皆實現上漲,其中中國電信漲幅最高,達到3.28%。在A股市場,5G板塊集體上漲,中興通訊大漲5.32%,大唐電信大漲4.15%。

中國5G,發牌在即!專家建議設立5G專項資金

直接發商用牌照,這不是冒進!

對於我國5G發牌時間,業界一直非常關注。

在2019年1月,工信部高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今年,國家將在若干個城市發放5G臨時牌照,使大規模的組網能夠在部分城市和熱點地區率先實現,同時加快推進終端的產業化進程和網絡建設。”

於是,先發臨時牌照、後發正式商用牌照,成為業界判斷中國5G商用的要走的路徑。

但是,此後臨時牌照一直沒有下文。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國內5G不斷取得進展,臨時牌照的意義越來越弱,發放5G正式商用牌照的呼聲越來越高。

在今年4月舉行的中國電信5G創新合作大會上,中國電信宣佈建成了全球第一張以SA為主、SA/NSA混合組網的5G跨域規模試驗網,包括北京、雄安、上海、蘇州、南京、深圳、廣州、成都、蘭州等十多個城市,遍及中國大部分區域,既有特大型城市,也有三四線城市。同樣是在4月,中國聯通宣佈其5G試驗網絡在上海等7個城市開通,並且發佈了“7+33+n”5G試驗網絡部署策略。今年5月,中國移動宣佈,已在5個城市開展了規模試驗,在12個城市開展了應用示範。

同時,三家運營商與產業鏈合作,培育和推進5G行業應用,比如在醫療、交通、製造業、城市管理等眾多領域,5G技術應用已經開始落地。

中國5G,發牌在即!專家建議設立5G專項資金

“目前我國5G技術和產品日趨成熟,系統、芯片、終端等產業鏈主要環節已基本達到商用水平,具備了商用部署的條件”,5月21日,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表示。這也表明,我國5G發放商用牌照的條件已經成熟。

由此可見,近期發放5G商用牌照不是冒進,這是建立在產業鏈相應成熟的基礎之上。

專家建議:設立專項資金,引導社會資本參與5G建設

近期5G牌照正式發放,對國內運營商來說是“甜蜜的煩惱”,雖然可以獲得開展5G業務的“許可證”,但是投資壓力也會增加。

從今年3月三家運營商發佈的2019年5G投資計劃來看,態度比較謹慎,並沒有“放開手腳”。粗略估算,三家運營商總計投資不超過342億元。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很直白的表示,“現在還不到5G大規模投入的時間,因為5G的技術,尤其是5G商業模式還需要探索。”

按照中信建投的預測,中國5G建網的投資規模大概在1.2萬億左右,比4G增長大概55%。

“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同步、5G引領”!5G時代,中國運營商和產業鏈第一次站在了通信技術發展最前沿,這無疑是好事,但挑戰也與之增加,無法再像過去那樣,借鑑國際上的成功經驗,包括商業模式在內。這一次,中國運營商是探索者,需要在應用場景、商業模式等方面邊走邊摸索,再也不能依靠“拿來主義”。

投資規模比以往大了很多,盈利模式卻又不明晰,所以國內運營商在5G投資方面態度比較謹慎。但是,不久後5G商用牌照的發放,會“倒逼”三家運營商更加快速地去推動5G發展,由此必須要加大5G投資,誰也不敢輸在在5G起跑線上。如此以來,運營商資金壓力會很大,尤其是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而言。

如何緩解運營商5G建設的資金壓力,加快5G發展步伐?工信部通信科委常務副主任韋樂平今年4月表示,建議政府設立5G專項資金、出臺5G專項稅收優惠扶持。

“前些年國家設立了2000億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對我國芯片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5G的產業鏈很長,建議設立5G專項資金,引導社會資本參與5G建設,緩解運營商的資金壓力,也讓更多方面共享5G發展的紅利,讓5G真正成為共享經濟。”韋樂平表示。

在稅收支持方面,之前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文,降低5G公眾移動通信系統頻率佔用費標準。而韋樂平建議,我國可以借鑑韓國經驗,韓國政府為運營商5G網絡建設費用減稅3%,我們的5G投資比韓國多很多,也可以考慮稅收優惠。

編輯:挨踢妹

圖片:工信部 SKT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

推薦閱讀

中國5G,發牌在即!專家建議設立5G專項資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