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手機要上市了,價值分析結果告訴你最佳購買時機

6月份,工信部已正式向三大運營商和中廣電4家發放5G商用牌照。這表示,5G真的離我們很近了。科技發展和進步的速度完全超出了人們的想象,4G還沒捂熱,甚至有地方還沒用到,5G的時代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到來了。

5G時代到底是什麼樣的時代,現在也沒人能夠說清楚。就像之前的4G時代剛來的時候,大家都認為又費流量又貴又沒多大用處。但沒有料到在短短的數年內,4G及催生的產業生態,深刻地改變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如今火爆的抖音短視頻、全民直播平臺,都是基於4G的應用。

5G手機要上市了,價值分析結果告訴你最佳購買時機

當年錘子老總髮布新4G手機時候說,4G就是比3G快一些,作用不大,3G就夠用了,是因為緊跟潮流才做4G手機。有時候,跟緊潮流,在一片紅海中雄起也說不定,畢竟潮流在某一方面代表著消費者的需求傾向。

目前5G示範城市建設部署時序已經出來了,三大運營商分別在至少40個城市覆蓋網絡,並在部分城市推出5G服務。全國各地正快馬加鞭的建設5G基礎設施,網絡與終端發展齊頭並進。而5G手機預計年底上市,初期價格普遍在10000塊錢左右,運營商雖表示下半年或明年將推出四五千乃至一兩千元級別的5G手機,這浮動也太大了點,別萬元機還沒捂熱,出的千元機效果也差不多,那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也是不值當的。

5G手機要上市了,價值分析結果告訴你最佳購買時機

那麼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否值得購買5G手機,何時購買5G手機性價比最高?這都是值得思考也是很讓人頭疼的問題,畢竟咱們現在的4G用起來挺順手,剛買的新手機還沒解鎖完,價格也不菲呢。

本文就從價值工程的角度來分析一下5G手機功能、成本和價值的關係,看看消費者的最佳購機時間。

功能方面:5G手機帶來的當然是5G網速體驗,這是核心功能;配套的APP是附加功能,當然有4G就可以用的,後續也會有針對5G的應用;其次是5G手機的逼格功能,就像你拿著8848"老人機",我卻拿著三星S10自燃體。功能會隨著5G技術的成熟度越來越高大上,隨著時間提升並趨於穩定,也就是說買的越晚應用越豐富,功能越強大。

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功能包括必要功能和不必須功能。並不是功能越高越符合消費者的要求,對於多餘功能、重複功能和過剩功能,這部分功能成本反而浪費資源,還增加了消費者的經濟負擔。你要爺爺奶奶玩轉5G新時代,還不如教教他們怎麼移動支付吧。

同時前期三大運營商也選擇部分城市試點,比如在上海,移動、電信和聯通三種可選;在武漢,可以選擇電信和聯通;在重慶,可能就只有聯通了。當然了,要是處於三四線的小城市,就不要多想了,4G其實並不差。所以,有錢不能使鬼推磨,家住四五線城市的,難道要為了體驗一下5G的快感,還去一二線城市買個房不成。

成本方面:就當下來看,5G手機價格預計萬元左右,價格會隨著時間下降並趨於穩定,也就是說買的越早越貴;其次就是5G資費,3G時代,一個月30M流量都夠用;4G時代一個月30G流量都不夠用;5G時代就更不敢想象,據說5G是4G八百多倍,4G是3G的3-4倍。

成本包括購買成本,即5G手機和配套的服務費用(包括流量費、可能的應用費用等),以及使用過程中的維修費用、折舊報廢和其它費用

價值:咱們一般消費者的目的就是以合理的產品壽命成本,享受5G手機帶來的相應功能和體驗。當然,體驗源自於功能,如果你要說拿著5G手機什麼都不幹就能感受到逼格,那說了這麼多都是廢話。

價值=功能/實際成本,用戶追求的功能是消費者的目標成本。

對於消費者來說,最希望的就是在提高產品功能和穩定性的基礎上,成本也能降低在自己可接受範圍內。但對於手機廠商和運營商來說,往往要藉助技術的突破和管理的改善才能達到這種最理想的情況。

5G手機要上市了,價值分析結果告訴你最佳購買時機

單純追求低成本的用戶。想嚐鮮,那也得實力允許呀。那就等出了低價5G手機再購買,一年兩年的時間而已。這樣的低端市場容量還是比較大的,沒有製造商會放棄這部分客戶。4G手機到時價格也會更加平民化,不急著體驗5G快感的消費者,低價買個高端4G手機,比如說花1000塊錢買個P30,也是很划算的。對這批消費者而言,功能是1,成本是無窮大。要不說,現在老人機還是挺暢銷的呢。

單純追求高逼格的用戶。那還等什麼,就像玩TX遊戲一樣,充錢你就能變強。當然了,也不能強行裝逼,畢竟蘋果4早過時了,腎卻再也回不來了。在三四線城市的土豪,或許只能望洋興嘆了。下半年推出的5G手機,想必也是用來試驗和測試的,你應該感到榮幸,你不僅是第一批體驗者,還是5G發展的推動者,5G手機的不斷成熟就靠你們了。今年華為可謂是火遍全世界,今年5G手機除了華為,其它都是 "弟弟"。對這批消費者而言,功能被無限放大,成本顯得微乎其微,價值也被無限放大。

那麼,大多數還都是普通消費者,追求的是高性價比和優質的體驗和服務。回顧4G手機的發展歷程,大概12-13年開始在國內推廣,14-15年才開始普及,中間一兩年運營商才開始測4G,那會別說體驗了,製造商都慢半拍呢,更別說應用和服務了。甚至到目前,4G也還沒全面普及,有的地方使用的爬還是偽4G,所以5G的路還很長。

那麼,下半年肯定是不要購買了,那是給小白鼠準備的,問題和漏洞必然很多。製造商和運營商的基礎設施和技術這時候還是初級階段,不是不成熟的問題,是不完善不合理的問題。

過了這第一波測試和改善,第二波應該會改善很多,這時候基建應該也做的差不多,技術也相應改進,大概是20年上半年。但還是不建議購買,終究還是改善品,應用也跟不上節奏。所以建議是20年下半年或21年上半年,大城市基站全面建成,技術走向成熟,內容服務商不斷進駐,那才是真正享受5G的時候。功能已經完全滿足使用者的入場需求,成本也下降到可接受範圍,此時的價值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是最大的。

5G手機要上市了,價值分析結果告訴你最佳購買時機

最後,和大家講一個有趣的段子。錘子某春季新品發佈會宣傳語,很有趣,分享給大家:他們說,專業的籃球網站一定不夠有趣;他們說,平價手機一定做工粗糙;他們還說小個子當不了籃球巨星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