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原名不叫胤禛,允禵的原名也不叫胤禵,兄弟改名為哪般?'

"


"


雍正的原名不叫胤禛,允禵的原名也不叫胤禵,兄弟改名為哪般?

清朝入關之前,包括清太祖、清太宗在內,滿族人大多都是以動物、植物或生活用品的名稱來命名的。

比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滿文原義為“野豬皮”,舒爾哈齊為“小野豬皮”,雅爾哈齊為“豹皮”,多爾袞為“獾”。清太宗的“皇太極”譯音最初為黑還勃烈,為“蒼狼”的意思。

這種命名方式不但粗俗、缺少文化底蘊,而且重名率非常高。

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代皇帝康熙受漢文化影響很深,特別欣賞明太祖朱元璋給子孫命名的辦法,在給諸子起名時,第一字均用“胤”字,第二字都採用“示”偏旁,而且所選的字,含有“吉祥、如意、受福”之意。

比如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五阿哥胤祺、六阿哥胤祚、七阿哥胤佑、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等等。

注意,上面各個皇子的排行,並不是康熙帝全部兒子的排行。

比如說,八阿哥胤禩其實是康熙帝的第十六子。

究其原因,康熙帝共有三十五子,但有些皇子早殤夭折,甚至連正式的名字還沒有起。經過玉牒“命名和序齒”的,其實只有二十四位。

上面排行沒提四阿哥的名字,是因為這位四阿哥就是以後的雍正帝,雍正帝登帝位後的名字叫胤禛,但登位前的名字是什麼,是個歷史懸謎。

在有明一代,皇子登帝位後,從來沒有為避諱而要兄弟改字輩的事發生,比如說,天啟帝朱由校在位,他的弟弟就一直都叫朱由檢。但雍正帝即位後,迫不及待地把所有兄弟中的“胤”字為“允”字,如大阿哥改為允禔、二阿哥允礽、三阿哥允祉、五阿哥允祺等等。

其中,最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十四阿哥被改為了允禵。

"


雍正的原名不叫胤禛,允禵的原名也不叫胤禵,兄弟改名為哪般?

清朝入關之前,包括清太祖、清太宗在內,滿族人大多都是以動物、植物或生活用品的名稱來命名的。

比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滿文原義為“野豬皮”,舒爾哈齊為“小野豬皮”,雅爾哈齊為“豹皮”,多爾袞為“獾”。清太宗的“皇太極”譯音最初為黑還勃烈,為“蒼狼”的意思。

這種命名方式不但粗俗、缺少文化底蘊,而且重名率非常高。

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代皇帝康熙受漢文化影響很深,特別欣賞明太祖朱元璋給子孫命名的辦法,在給諸子起名時,第一字均用“胤”字,第二字都採用“示”偏旁,而且所選的字,含有“吉祥、如意、受福”之意。

比如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五阿哥胤祺、六阿哥胤祚、七阿哥胤佑、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等等。

注意,上面各個皇子的排行,並不是康熙帝全部兒子的排行。

比如說,八阿哥胤禩其實是康熙帝的第十六子。

究其原因,康熙帝共有三十五子,但有些皇子早殤夭折,甚至連正式的名字還沒有起。經過玉牒“命名和序齒”的,其實只有二十四位。

上面排行沒提四阿哥的名字,是因為這位四阿哥就是以後的雍正帝,雍正帝登帝位後的名字叫胤禛,但登位前的名字是什麼,是個歷史懸謎。

在有明一代,皇子登帝位後,從來沒有為避諱而要兄弟改字輩的事發生,比如說,天啟帝朱由校在位,他的弟弟就一直都叫朱由檢。但雍正帝即位後,迫不及待地把所有兄弟中的“胤”字為“允”字,如大阿哥改為允禔、二阿哥允礽、三阿哥允祉、五阿哥允祺等等。

其中,最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十四阿哥被改為了允禵。

雍正的原名不叫胤禛,允禵的原名也不叫胤禵,兄弟改名為哪般?

之所以奇怪,是十四阿哥和其他阿哥不同,其他阿哥被改動的只是字輩,即第二個字,他卻第二、第三個字都被改動了。

也就是說,十四阿哥雖然被改成允禵,但他原來的名字並不是叫胤禵!

現在我們接觸到的絕大部分史料,包括皇室《玉牒》《大清列朝實錄》《愛新覺羅宗譜》《清史稿》《上諭內閣》《十朝聖訓》《大義覺迷錄》《東華錄》等等,凡是提到這位十四阿哥,一律寫成“允禵”或“胤禵”,這,都是由雍正造成的。

把十四阿哥改名為允胤後,雍正嚴格把關、處心積慮,把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從各種文獻資料裡抹去了。

不過,百密一疏,一份康熙帝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十月十二日年封十四阿哥為撫遠大將軍的原敕命稿躲過了雍正的毒手,藏在清代內閣大庫的舊檔案堆裡。近代史學家在整理《明清史料》丁編時,發現了它,上面赫然有“皇帝敕諭王胤禎……特命爾為撫遠大將軍”字樣。

皇帝發佈的敕文,那是最正式的、最官方、最權威的文字,非同小可,不容一字有錯。

由此可知,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就叫胤禎!

《給撫遠大將軍、王、胤禎敕書稿》並非是“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叫胤禎”的孤證。

《明清史料》丁編上,還發表有一篇《大將軍、王、胤禎題稿》殘件,該件起頭就寫“臣胤禎謹題,為奏聞事”。

其實,《給撫遠大將軍、王、胤禎敕書稿》未並發現之前,象張爾田、吳昌綬等史學家也注意到胤禩之子弘旺所著的《皇清通志綱要》內有允禵原名為胤禎的記載。但鑑於弘旺是胤禩的兒子,慘遭雍正的迫害,此說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還有,一些朝鮮使節也記錄過允禵原名胤禎一事,但他們記錄的內容有些顛倒錯亂,也沒有被採信。

《給撫遠大將軍、王、胤禎敕書稿》重見天日,“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叫胤禎”的事實就確鑿無疑了。

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既叫胤禎,則雍正本來的名字就不應該叫胤禛。

原因很簡單:雍正和胤禎同是一個母親所生,如果他的名字叫胤禛,不但胤禛和胤禎的名字字型高度接近,讀音更是一模一樣。而根據《國朝宮史》記,康熙對諸皇子的命名是很嚴格的,先是由內閣來擬幾個備選的名字,然後親自御覽圈定,再把該名字送到宗人府進行登記,正式寫入玉牒。試想想,先不說禛字和禎字字形相似,它們讀間完全相同,兩人又是一母所生,在稱呼他們時,豈不常常弄混?

有人認為,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叫胤禎,而雍正本來的名字就叫胤禛。

就因為他們的名字同音,所以雍正登位後,為了避音諱,就讓十四阿哥把本來的“禎”字改成“禵”字。

這是不對的。

“禎”是不用避“禛”的。

別號漁洋山人的清初大詩人王士禛死後,家人因避雍正的胤禛諱,改名王士正。乾隆專門賜名士禎,諡文簡。可見“禎”是不用避“禛”的。

話說回來,兄既已叫胤禛,弟又叫胤禎,而滿文是表音文字,為字母拼音而成,如果用滿文書寫胤禛和胤禎這兩個名字,就會完全沒有區別了,造成的後果會比較嚴重。

清代滿文研究專家、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李學智先生斷言:“從滿文的書寫和讀音看,清世宗不可能取名‘胤禛’,因為滿文的書寫,‘禛’與‘禎’,完全一樣之故也。”

"


雍正的原名不叫胤禛,允禵的原名也不叫胤禵,兄弟改名為哪般?

清朝入關之前,包括清太祖、清太宗在內,滿族人大多都是以動物、植物或生活用品的名稱來命名的。

比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滿文原義為“野豬皮”,舒爾哈齊為“小野豬皮”,雅爾哈齊為“豹皮”,多爾袞為“獾”。清太宗的“皇太極”譯音最初為黑還勃烈,為“蒼狼”的意思。

這種命名方式不但粗俗、缺少文化底蘊,而且重名率非常高。

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代皇帝康熙受漢文化影響很深,特別欣賞明太祖朱元璋給子孫命名的辦法,在給諸子起名時,第一字均用“胤”字,第二字都採用“示”偏旁,而且所選的字,含有“吉祥、如意、受福”之意。

比如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五阿哥胤祺、六阿哥胤祚、七阿哥胤佑、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等等。

注意,上面各個皇子的排行,並不是康熙帝全部兒子的排行。

比如說,八阿哥胤禩其實是康熙帝的第十六子。

究其原因,康熙帝共有三十五子,但有些皇子早殤夭折,甚至連正式的名字還沒有起。經過玉牒“命名和序齒”的,其實只有二十四位。

上面排行沒提四阿哥的名字,是因為這位四阿哥就是以後的雍正帝,雍正帝登帝位後的名字叫胤禛,但登位前的名字是什麼,是個歷史懸謎。

在有明一代,皇子登帝位後,從來沒有為避諱而要兄弟改字輩的事發生,比如說,天啟帝朱由校在位,他的弟弟就一直都叫朱由檢。但雍正帝即位後,迫不及待地把所有兄弟中的“胤”字為“允”字,如大阿哥改為允禔、二阿哥允礽、三阿哥允祉、五阿哥允祺等等。

其中,最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十四阿哥被改為了允禵。

雍正的原名不叫胤禛,允禵的原名也不叫胤禵,兄弟改名為哪般?

之所以奇怪,是十四阿哥和其他阿哥不同,其他阿哥被改動的只是字輩,即第二個字,他卻第二、第三個字都被改動了。

也就是說,十四阿哥雖然被改成允禵,但他原來的名字並不是叫胤禵!

現在我們接觸到的絕大部分史料,包括皇室《玉牒》《大清列朝實錄》《愛新覺羅宗譜》《清史稿》《上諭內閣》《十朝聖訓》《大義覺迷錄》《東華錄》等等,凡是提到這位十四阿哥,一律寫成“允禵”或“胤禵”,這,都是由雍正造成的。

把十四阿哥改名為允胤後,雍正嚴格把關、處心積慮,把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從各種文獻資料裡抹去了。

不過,百密一疏,一份康熙帝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十月十二日年封十四阿哥為撫遠大將軍的原敕命稿躲過了雍正的毒手,藏在清代內閣大庫的舊檔案堆裡。近代史學家在整理《明清史料》丁編時,發現了它,上面赫然有“皇帝敕諭王胤禎……特命爾為撫遠大將軍”字樣。

皇帝發佈的敕文,那是最正式的、最官方、最權威的文字,非同小可,不容一字有錯。

由此可知,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就叫胤禎!

《給撫遠大將軍、王、胤禎敕書稿》並非是“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叫胤禎”的孤證。

《明清史料》丁編上,還發表有一篇《大將軍、王、胤禎題稿》殘件,該件起頭就寫“臣胤禎謹題,為奏聞事”。

其實,《給撫遠大將軍、王、胤禎敕書稿》未並發現之前,象張爾田、吳昌綬等史學家也注意到胤禩之子弘旺所著的《皇清通志綱要》內有允禵原名為胤禎的記載。但鑑於弘旺是胤禩的兒子,慘遭雍正的迫害,此說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還有,一些朝鮮使節也記錄過允禵原名胤禎一事,但他們記錄的內容有些顛倒錯亂,也沒有被採信。

《給撫遠大將軍、王、胤禎敕書稿》重見天日,“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叫胤禎”的事實就確鑿無疑了。

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既叫胤禎,則雍正本來的名字就不應該叫胤禛。

原因很簡單:雍正和胤禎同是一個母親所生,如果他的名字叫胤禛,不但胤禛和胤禎的名字字型高度接近,讀音更是一模一樣。而根據《國朝宮史》記,康熙對諸皇子的命名是很嚴格的,先是由內閣來擬幾個備選的名字,然後親自御覽圈定,再把該名字送到宗人府進行登記,正式寫入玉牒。試想想,先不說禛字和禎字字形相似,它們讀間完全相同,兩人又是一母所生,在稱呼他們時,豈不常常弄混?

有人認為,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叫胤禎,而雍正本來的名字就叫胤禛。

就因為他們的名字同音,所以雍正登位後,為了避音諱,就讓十四阿哥把本來的“禎”字改成“禵”字。

這是不對的。

“禎”是不用避“禛”的。

別號漁洋山人的清初大詩人王士禛死後,家人因避雍正的胤禛諱,改名王士正。乾隆專門賜名士禎,諡文簡。可見“禎”是不用避“禛”的。

話說回來,兄既已叫胤禛,弟又叫胤禎,而滿文是表音文字,為字母拼音而成,如果用滿文書寫胤禛和胤禎這兩個名字,就會完全沒有區別了,造成的後果會比較嚴重。

清代滿文研究專家、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李學智先生斷言:“從滿文的書寫和讀音看,清世宗不可能取名‘胤禛’,因為滿文的書寫,‘禛’與‘禎’,完全一樣之故也。”

雍正的原名不叫胤禛,允禵的原名也不叫胤禵,兄弟改名為哪般?

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現在收藏有康熙駕崩後,清廷頒佈的長195公分、寬78公分鵝黃色印製的滿文遺詔,上面寫“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中“禛”字的寫法與遺詔中提到“……後流賊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自縊”中的“禎”字,就是一模一樣的同一個字!

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叫胤禎,雍正帝本來的名字並不叫胤禛。由此,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雍正在繼位後的第十四天就火急火燎地降旨,“命內外文武大臣官員,從前領奉大行皇帝硃批諭旨,悉封固繳進。無得匿留、焚棄”一事的原因了。

清代在雍正朝之前並不存在繳還上諭硃批這一制度,雍正這麼一弄,成為了定製。

雍正追繳康熙上諭硃批的態度極嚴極酷,曾在雍正三年追問過一次,雍正五年又下旨切責了被懷疑藏匿有硃批上諭的雅爾江阿、保泰、滿都護、阿布蘭等人。

雍正要收回康熙的硃批諭旨幹什麼?

顯然就是要銷燬或篡改一切關於自己原名和十四阿哥原名的記載。

雍正三年五月,發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已經圓寂的僧人弘素的幾個弟子,要刊刻一部據說是雍正皇帝早年做皇子的時候欽賜給他們師父弘素和尚的《金剛經》,表面原因說是要弘揚佛法,真實原因是這部經的前面有雍正親筆寫的序,一旦刊刻流行,不但給本門邀名,也為佛門添許多光彩。雍正知道了此事,趕緊派遣在自己做皇子時就是心腹門人的安徽布政使博爾前往多收繳那部《金剛經》。雍正說“朕細思,向來並無此事”,矢口否認有送金剛經的往事,還說“文與字俱非朕筆,且將朕名皆書寫錯誤,甚不可解”,咬定序文不是自己寫的,並以嘲笑的口氣說落款的名字也寫錯了。也就是說,落款人一項寫的不是“胤禛”。為了不把事情搞大,雍正說弘素既已經死了,不必深究此事,只是要博爾多徹底清查他們手裡還有沒有其他類似的經文,就此拉倒。

"


雍正的原名不叫胤禛,允禵的原名也不叫胤禵,兄弟改名為哪般?

清朝入關之前,包括清太祖、清太宗在內,滿族人大多都是以動物、植物或生活用品的名稱來命名的。

比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滿文原義為“野豬皮”,舒爾哈齊為“小野豬皮”,雅爾哈齊為“豹皮”,多爾袞為“獾”。清太宗的“皇太極”譯音最初為黑還勃烈,為“蒼狼”的意思。

這種命名方式不但粗俗、缺少文化底蘊,而且重名率非常高。

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代皇帝康熙受漢文化影響很深,特別欣賞明太祖朱元璋給子孫命名的辦法,在給諸子起名時,第一字均用“胤”字,第二字都採用“示”偏旁,而且所選的字,含有“吉祥、如意、受福”之意。

比如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五阿哥胤祺、六阿哥胤祚、七阿哥胤佑、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等等。

注意,上面各個皇子的排行,並不是康熙帝全部兒子的排行。

比如說,八阿哥胤禩其實是康熙帝的第十六子。

究其原因,康熙帝共有三十五子,但有些皇子早殤夭折,甚至連正式的名字還沒有起。經過玉牒“命名和序齒”的,其實只有二十四位。

上面排行沒提四阿哥的名字,是因為這位四阿哥就是以後的雍正帝,雍正帝登帝位後的名字叫胤禛,但登位前的名字是什麼,是個歷史懸謎。

在有明一代,皇子登帝位後,從來沒有為避諱而要兄弟改字輩的事發生,比如說,天啟帝朱由校在位,他的弟弟就一直都叫朱由檢。但雍正帝即位後,迫不及待地把所有兄弟中的“胤”字為“允”字,如大阿哥改為允禔、二阿哥允礽、三阿哥允祉、五阿哥允祺等等。

其中,最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十四阿哥被改為了允禵。

雍正的原名不叫胤禛,允禵的原名也不叫胤禵,兄弟改名為哪般?

之所以奇怪,是十四阿哥和其他阿哥不同,其他阿哥被改動的只是字輩,即第二個字,他卻第二、第三個字都被改動了。

也就是說,十四阿哥雖然被改成允禵,但他原來的名字並不是叫胤禵!

現在我們接觸到的絕大部分史料,包括皇室《玉牒》《大清列朝實錄》《愛新覺羅宗譜》《清史稿》《上諭內閣》《十朝聖訓》《大義覺迷錄》《東華錄》等等,凡是提到這位十四阿哥,一律寫成“允禵”或“胤禵”,這,都是由雍正造成的。

把十四阿哥改名為允胤後,雍正嚴格把關、處心積慮,把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從各種文獻資料裡抹去了。

不過,百密一疏,一份康熙帝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十月十二日年封十四阿哥為撫遠大將軍的原敕命稿躲過了雍正的毒手,藏在清代內閣大庫的舊檔案堆裡。近代史學家在整理《明清史料》丁編時,發現了它,上面赫然有“皇帝敕諭王胤禎……特命爾為撫遠大將軍”字樣。

皇帝發佈的敕文,那是最正式的、最官方、最權威的文字,非同小可,不容一字有錯。

由此可知,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就叫胤禎!

《給撫遠大將軍、王、胤禎敕書稿》並非是“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叫胤禎”的孤證。

《明清史料》丁編上,還發表有一篇《大將軍、王、胤禎題稿》殘件,該件起頭就寫“臣胤禎謹題,為奏聞事”。

其實,《給撫遠大將軍、王、胤禎敕書稿》未並發現之前,象張爾田、吳昌綬等史學家也注意到胤禩之子弘旺所著的《皇清通志綱要》內有允禵原名為胤禎的記載。但鑑於弘旺是胤禩的兒子,慘遭雍正的迫害,此說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還有,一些朝鮮使節也記錄過允禵原名胤禎一事,但他們記錄的內容有些顛倒錯亂,也沒有被採信。

《給撫遠大將軍、王、胤禎敕書稿》重見天日,“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叫胤禎”的事實就確鑿無疑了。

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既叫胤禎,則雍正本來的名字就不應該叫胤禛。

原因很簡單:雍正和胤禎同是一個母親所生,如果他的名字叫胤禛,不但胤禛和胤禎的名字字型高度接近,讀音更是一模一樣。而根據《國朝宮史》記,康熙對諸皇子的命名是很嚴格的,先是由內閣來擬幾個備選的名字,然後親自御覽圈定,再把該名字送到宗人府進行登記,正式寫入玉牒。試想想,先不說禛字和禎字字形相似,它們讀間完全相同,兩人又是一母所生,在稱呼他們時,豈不常常弄混?

有人認為,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叫胤禎,而雍正本來的名字就叫胤禛。

就因為他們的名字同音,所以雍正登位後,為了避音諱,就讓十四阿哥把本來的“禎”字改成“禵”字。

這是不對的。

“禎”是不用避“禛”的。

別號漁洋山人的清初大詩人王士禛死後,家人因避雍正的胤禛諱,改名王士正。乾隆專門賜名士禎,諡文簡。可見“禎”是不用避“禛”的。

話說回來,兄既已叫胤禛,弟又叫胤禎,而滿文是表音文字,為字母拼音而成,如果用滿文書寫胤禛和胤禎這兩個名字,就會完全沒有區別了,造成的後果會比較嚴重。

清代滿文研究專家、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李學智先生斷言:“從滿文的書寫和讀音看,清世宗不可能取名‘胤禛’,因為滿文的書寫,‘禛’與‘禎’,完全一樣之故也。”

雍正的原名不叫胤禛,允禵的原名也不叫胤禵,兄弟改名為哪般?

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現在收藏有康熙駕崩後,清廷頒佈的長195公分、寬78公分鵝黃色印製的滿文遺詔,上面寫“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中“禛”字的寫法與遺詔中提到“……後流賊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自縊”中的“禎”字,就是一模一樣的同一個字!

十四阿哥本來的名字叫胤禎,雍正帝本來的名字並不叫胤禛。由此,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雍正在繼位後的第十四天就火急火燎地降旨,“命內外文武大臣官員,從前領奉大行皇帝硃批諭旨,悉封固繳進。無得匿留、焚棄”一事的原因了。

清代在雍正朝之前並不存在繳還上諭硃批這一制度,雍正這麼一弄,成為了定製。

雍正追繳康熙上諭硃批的態度極嚴極酷,曾在雍正三年追問過一次,雍正五年又下旨切責了被懷疑藏匿有硃批上諭的雅爾江阿、保泰、滿都護、阿布蘭等人。

雍正要收回康熙的硃批諭旨幹什麼?

顯然就是要銷燬或篡改一切關於自己原名和十四阿哥原名的記載。

雍正三年五月,發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已經圓寂的僧人弘素的幾個弟子,要刊刻一部據說是雍正皇帝早年做皇子的時候欽賜給他們師父弘素和尚的《金剛經》,表面原因說是要弘揚佛法,真實原因是這部經的前面有雍正親筆寫的序,一旦刊刻流行,不但給本門邀名,也為佛門添許多光彩。雍正知道了此事,趕緊派遣在自己做皇子時就是心腹門人的安徽布政使博爾前往多收繳那部《金剛經》。雍正說“朕細思,向來並無此事”,矢口否認有送金剛經的往事,還說“文與字俱非朕筆,且將朕名皆書寫錯誤,甚不可解”,咬定序文不是自己寫的,並以嘲笑的口氣說落款的名字也寫錯了。也就是說,落款人一項寫的不是“胤禛”。為了不把事情搞大,雍正說弘素既已經死了,不必深究此事,只是要博爾多徹底清查他們手裡還有沒有其他類似的經文,就此拉倒。

雍正的原名不叫胤禛,允禵的原名也不叫胤禵,兄弟改名為哪般?

在雍正三年,天下人都已經知道雍正正在使用的名字叫胤禛,人們無論做什麼事,包括作文、考試、取名、寫字,都不敢直書這兩個字。那幾個和尚就是看到《金剛經》序文後面雍親王的落款不是“胤禛”,這才大大方方地刊刻。雍正卻一句“且將朕名皆書寫錯誤”推開,事實上,要真是錯了,他才不會這麼緊張,恰恰是因為是正確的,才忙不迭地收繳,銷燬清除。

在清除本名這事上,雍正做得天衣無縫,至少,現在還沒有人查得出雍正本來的名字叫什麼。

不過,說雍正為了奪嫡改詔而突然啟用了胤禛這個名字,是有一些說服力的。

試想想,傳位詔書上不可能只錄齒序,第幾皇子,必錄有名諱,而禛字剛好是可以在禎字上添幾筆就可以完成的,而遺詔滿蒙版本根本還無須改動。

往這兒一想,什麼都解釋得通了。

無怪乎,康熙駕崩前後住節於北京的朝鮮使臣全城君李混會在給朝鮮國王的報告中提到十四子胤禎吵著鬧著在宗人府要求拿出玉牒來和雍正皇帝對質之事。

分明就是兩個人的名字出現了問題,否則,拿玉牒出來做什麼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