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快遞末端違規收費調查:每件多收三五元'

"

來源:新華網

快遞已經包郵,到村裡取件時卻要被多收每件三五元“取件費”,否則要麼面臨被退貨,要麼自己去城裡取快遞……據新華社記者調查,在全國多地農村,快遞網點違規收費問題長期存在,加重了農村消費者負擔。

7月31日,國家郵政局決定於8月份在全行業集中開展針對快遞末端服務違規收費清理整頓工作。

一件多收三五元 多地農村有“二次收費”“三次收費”

家住四川宜賓市屏山縣龍華鎮的範先生感覺很糟心。他為自己的快遞付了運費,收件地址也在派送範圍內,但取件時卻被要求再交一筆“取件費”。

“都包郵了,取件還要被多收錢。以前是2元,現在漲到3元,稍大一點的還要收5到10元。”範先生告訴記者,龍華鎮上圓通、韻達快遞代收點都要多收費。

範先生的遭遇並不鮮見:廣東省肇慶市廣寧縣古水鎮村民投訴稱,長期以來每取一件要交3元錢;湖南寧鄉巷子口鎮也有村民抱怨,鎮上多家快遞都有“二次收費”,每個包裹2至3元錢不等,且多次投訴無果;湖南省邵陽市郵政特邀監督員發現該市某鎮甚至還存在“三次收費”情況……

記者發現,當前農村快遞違規收費問題多發。有的是在投遞環節強行向收件人加收快件投遞費;有的則是收件人自取快件時,擅自向收件人額外收取保管費。

據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數據,該省農村快遞服務網點普遍存在違規收費情況,涉及標稱為申通、中通、韻達、圓通的網點佔比較高。在全國範圍,至少有12個省市都有網友投訴反映當地農村存在類似問題。

每件多收三五元,看似不多,卻總量驚人。僅四川省,今年上半年該省人均收發快遞約9件。按全省鄉村人口3979萬人估算,半年間該省違規收費總量約在億元規模。而國家郵政局公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農村快遞業務量已超過55億件。

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村快遞違規收費嚴重損害了用戶合法利益,增加了用戶負擔,亟需進行清理整頓。

消費者“喊冤” 代理點“叫苦”

據瞭解,今年4月以來,國家郵政局在全國範圍統一安排開展快遞末端服務違規收費整改工作,取得一定效果,但未能將問題“斷根”。專家認為,“斷根難”有其行業背景。

處在行業上游的快遞公司運送快遞,但快遞要到廣大農村居民手中,離不開末端的快遞網點。這兩者之間卻長期存在利益分配失衡問題。

“鄉鎮投遞完全就是在虧本。”在調查中,多名鄉鎮快遞代理點負責人告訴記者,代理點要出人出車出油將快遞遠途拉回農村地區,但快遞公司的普遍做法是隻為每件快遞補貼1元。一位代理點老闆說,“農村件往往每次只有二三十件左右,人車油成本一出,還有門面成本,不收錢誰做得下去?”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湯繼強認為,快遞企業佔據話語權優勢,分配給末端網點利潤空間不足,是網點向消費者轉嫁成本的直接原因。

另外,投訴維權難也成為打通快遞下鄉進村“最後一里路”的“堵點”。

“關於快遞違規收費的投訴,大都是最後不了了之。”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投訴部主任陳雲德告訴記者,一方面,許多鄉鎮快遞網點並未標明公司名稱,“消費者想投訴都不知道是哪家的”;另一方面,八成以上受訪者付費後沒有收到發票或收據,導致取證追責非常困難。

此外,一些快遞公司為減少補貼成本,對此主動“視而不見”。

國家郵政局:對違規收費零容忍 企業與網點應共擔成本

國家郵政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等七部委下發的《關於推進郵政業服務鄉村振興的意見》中明確要求:持續推進快遞普惠化,加快補齊農村郵政快遞基礎設施短板,逐步縮小城鄉寄遞服務水平差距,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專家認為,農村快遞問題事關民生痛點,亟待綜合治理。

為實現“誠信投遞”,國家郵政局要求各快遞企業總部應明確告知投遞服務深度,約定切實可行的投遞方式,並在格式合同條款中明確投遞深度、投遞方式以及價格標準。

針對末端網點“生存難”問題,國家郵政局要求快遞企業善用政策、多方合作,通過不斷健全快遞末端服務網絡,實現資源共享,成本共擔。還要求各級郵政管理部門要為“快遞下鄉”積極爭取政策支持,降低快遞末端經營壓力,實現其可持續性運營。

業內人士建議,通過行業自律制定獎懲政策,對合法合規、服務好、口碑好的加盟商和末端網點予以表彰獎勵;對違規收費的,要堅決懲處直至取消業務代理權。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農村快遞網點加收取件費等行為違反了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行業標準。廣大農村消費者,應自覺抵制,受到侵害時注意保存證據,積極投訴舉報。

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提示,消費者遇到快遞末端違規收費的情況,可撥打省會區號加12305進行投訴,對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有關部門將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督促整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