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好月正圓》:再多的小聰明,也不能挽救你的性命

娛樂 windy天意晚晴 windy天意晚晴 2017-09-10

終於要寫《那年花開月正圓》了。我遲遲沒有動筆,因為一直在猶疑,好怕這部電視劇讓人失望。好在,播出的這幾集沒讓人失望,所以,我特意給這部劇建了個新文集,開更。但今天,我們先從配角說起。先說說吳家和沈家兩個“頂大梁”的好兒子。

怎麼評價他們呢?我覺得他們只是有些小聰明,還並不智慧。聰明需要閱歷才能鍛造成智慧。可惜,倆人都沒能熬到有智慧的時候,就被“小聰明”弄丟了性命。

《那年花好月正圓》:再多的小聰明,也不能挽救你的性命

視頻截圖.png

自作聰明

戶部突然要膏藥訂單,這本是杜明禮給吳家下的套。一直屈居於吳家的沈家想借此機會翻身,所以率先完成報價。問題是這個報價太低了,低到不僅賺不到錢,還得賠一千多兩銀子。

吳聘不想低價競爭。低於成本價的競爭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這是生意人都非常忌諱的一點。於是,吳聘親自登門,希望吳沈兩家聯起手來,重新報價,目的是無論誰拿到訂單,都能有賺頭。

可是沈月生不肯。他認為自己這個計策無雙。他打算用“賠錢”這個招,把吳家拉下馬。一方面,低價獲得戶部軍需訂單,打破吳家十幾年壟斷軍需訂單的局面。另一方面,自己賠錢賺吆喝,想誣陷吳家故意提高定價,牟取暴利,離間吳家的朝廷關係。

他採取的手段,說白了就是損人不利已。但是為了報復對手,他覺得值了。可是他有沒有想過,即便自己成功拿到了訂單,以後怎麼辦?靠賠錢做生意?他們家又有多少錢夠賠的呢?

這便是耍小聰明最常見的手段。他們以為計策無雙,但結果大多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就像周瑩自以為聰明地說,血竭可以用杜鵑花葉子代替,製成膏藥黑乎乎的,誰看得出來。

吳蔚文大罵周瑩,並堅持自己的報價。因為他做生意,以誠信為本。他們吳家能發展到今天,只因為堅守誠信二字。即便不被人理解,即便會丟生意,他們也絕不丟這份初心。

做生意如此,做人更該如此。很多人仗著自己有點小聰明,在背後不斷搞小動作,最後傷害的只能是自己。

誰也不傻,誰真心誰假意,不可能看不明白。假的永遠真不了,真的永遠假不了。所以,人啊,還是少耍一些小聰明,厚道一些為好。

《那年花好月正圓》:再多的小聰明,也不能挽救你的性命

視頻截圖.png

知己不知彼

同樣不明智的人還有吳聘。

他厚道又善良,做事、做人都沒得說,但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他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卻不考慮別人會怎麼想。

沈月生死在吳聘家的庫房,雖然官府判決吳聘無罪釋放,但喪子之痛沈家根本無法接受。在這樣的情況下,吳聘堅持要親自去弔唁沈月生。

他認為,人應該堅持走自己的路,不用去顧忌他人的想法。只要盡到自己的人事就夠了。更何況,他想著,在光天化日之下,沈家絕不可能對他動手,可是結果呢?被沈星移狠狠打了一頓,差點一命嗚呼。

說白了,他根本不瞭解對手。他一心只從自己出發,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考慮對方,卻忽略了對方跟自己的不同。

有時候,你以為自己做得很對,可對方並不一定這樣想。學會考量對方考慮問題的思路,才能讓你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人際交往,本來就複雜多變,更何況在生意場上,博得就是人心,耍得就是攻心之術。你不去考慮別人的想法,終究會困頓於自己的想法,最終導致自己的失敗。

所以說,不僅是軍事上要求知己知彼,生活中最好也能知己知彼,這樣雙方才能多一點理解,少一點爭端。

因為,所有的戰場,最終都會是人的戰爭。

《那年花好月正圓》:再多的小聰明,也不能挽救你的性命

沈月生不聽爹的話.png

《那年花好月正圓》:再多的小聰明,也不能挽救你的性命

吳聘也不聽爹的話.png

不聽老人言

吳聘和沈月生有一個地方很相像,那就是他們都沒聽爹的話,最後沒有得到好下場。

吳家和沈家聯手做的軍需膏藥,遭人陷害,說膏藥有問題。沈月生坐不住了,他想去吳家打探情況,可是他爹不同意,說現在不是時機,讓他耐心在家等著。可是他偏要去,於是瞞著爹偷偷去了。結果,被正在栽贓吳家的杜明禮手下殺害了。

吳聘要去給沈月生弔唁,同樣被爹拒絕,他依舊前往,結果,被沈星移暴揍一頓,差點一命嗚呼。

當然,我並不是說一定要聽爹的話。而是想說,有些時候,我們還是要聽取別人的意見。越是緊急時刻,越是衝動的時候,越該冷靜下來,三思而後行。

很多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即便我已經拿定了主意,有時候我也會打電話徵求一下爸媽的意見,聽聽他們的想法,雖然最後不一定聽他們的話,但他們的建議會讓我的決定更加完善。

父母的學歷雖然沒有我們高,思維也常常落伍,但他們的經歷卻是我們無法企及的高山。有時候生活鍛造的智慧,比書本上的理論更適合我們的人生。

就像劇中的吳蔚文和沈四海,他們叱吒商界幾十年,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必然也經歷了很多的風雨。做事前聽聽他們的意見,對自己的行事會有極大的幫助。

你所謂的“智慧”,在“老人”眼裡,可能只是“小聰明”。所以,辯證地看待“老人言”,才是我們正確的處事之道。別等著出事後才後悔爸媽的話,才知一切早已來不及。

(簡書籤約作者,追最熱的劇,寫最具深度的專業劇評。微信公眾號:windy天意晚晴的劇評世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