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老西安記憶


"

來源: 老西安記憶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

來源: 老西安記憶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

陝西周至終南山下的國家級黑河森林公園內有一株古玉蘭樹,樹齡1000多年,令人驚異的是一樹盛放白、紅、紫三色花朵,被視作世所罕見之絕品。花開之際,香飄數十里外,花團錦簇,白若碧玉晶瑩,紅豔似火染霞,紫氣瀰漫其間,非常之奇美狀觀,樹冠廕庇面積兩畝有餘,一株玉蘭花樹,一座花的峰巒,堪稱奇觀。國家國家林業局工作人員贊其“雄冠華夷” 玉蘭王,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發現的最大的一株玉蘭。

偉大詩人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潔的人格。

早在唐代已有栽培,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早春名貴花木。喜光,稍耐陰,具較強的抗寒性。原產印度、爪哇以及我國中部山區,自秦嶺到五嶺均有分佈。玉蘭是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因其花朵色白微碧,香味似蘭,所以叫做玉蘭。玉蘭,又名白玉蘭、應春花、望春花、玉堂春,有白、黃、紫紅諸色,以白色為主,白玉蘭先花後葉,花潔白、美麗且清香,早春開花時猶如雪濤雲海,蔚為壯觀。古時常在住宅的廳前院後配置,名為“玉蘭堂”。想著,滿園白玉般的蝴蝶飛舞起來, “微風吹萬舞,好雨盡千妝”,其情韻其景緻, 該是何等的銷魂。

明代文徵明《詠玉蘭》詩:“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遺霓裳試羽衣, 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微,玉環飛燕元相敵,笑比江梅不恨肥。” 這首詩用詞華美,用典博雅。玉蘭花俏麗的身形,以唐玄宗在長安棃園排演最負盛名的“霓裳羽衣舞”,來比喻玉蘭花搖曳的姿態,同時借古代“四大美女”中楊貴妃和趙飛燕的舞姿、體態、神韻來襯托玉蘭花盛開怒放的芳容。還有明·睦石《玉蘭》詩中有:“霓裳片片晚妝新”,沈周《題玉蘭》詩中有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韻友自知人意好,隔簾輕解白霓裳。”清·查慎行《雪中玉蘭花盛開》詩中有:“閬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羽衣仙女紛紛下,齊戴華陽玉道冠。”其中均有以“霓裳羽衣”來形容玉蘭的詩句,可見寫詩的“英雄們”所見略同啦。

再有,玉蘭樹也有形容英俊瀟灑美男子的成語“玉樹臨風”。出自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長篇小說《七俠五義》中主角“錦毛鼠”就起名為白玉堂,端的是帥氣英俊、氣宇軒昂、風流倜儻、風度翩翩。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就有《玉堂春》,說起其中一折國粹中的經典“蘇三起解”,京劇票友中誰個能不熟呢?


"

來源: 老西安記憶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

陝西周至終南山下的國家級黑河森林公園內有一株古玉蘭樹,樹齡1000多年,令人驚異的是一樹盛放白、紅、紫三色花朵,被視作世所罕見之絕品。花開之際,香飄數十里外,花團錦簇,白若碧玉晶瑩,紅豔似火染霞,紫氣瀰漫其間,非常之奇美狀觀,樹冠廕庇面積兩畝有餘,一株玉蘭花樹,一座花的峰巒,堪稱奇觀。國家國家林業局工作人員贊其“雄冠華夷” 玉蘭王,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發現的最大的一株玉蘭。

偉大詩人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潔的人格。

早在唐代已有栽培,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早春名貴花木。喜光,稍耐陰,具較強的抗寒性。原產印度、爪哇以及我國中部山區,自秦嶺到五嶺均有分佈。玉蘭是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因其花朵色白微碧,香味似蘭,所以叫做玉蘭。玉蘭,又名白玉蘭、應春花、望春花、玉堂春,有白、黃、紫紅諸色,以白色為主,白玉蘭先花後葉,花潔白、美麗且清香,早春開花時猶如雪濤雲海,蔚為壯觀。古時常在住宅的廳前院後配置,名為“玉蘭堂”。想著,滿園白玉般的蝴蝶飛舞起來, “微風吹萬舞,好雨盡千妝”,其情韻其景緻, 該是何等的銷魂。

明代文徵明《詠玉蘭》詩:“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遺霓裳試羽衣, 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微,玉環飛燕元相敵,笑比江梅不恨肥。” 這首詩用詞華美,用典博雅。玉蘭花俏麗的身形,以唐玄宗在長安棃園排演最負盛名的“霓裳羽衣舞”,來比喻玉蘭花搖曳的姿態,同時借古代“四大美女”中楊貴妃和趙飛燕的舞姿、體態、神韻來襯托玉蘭花盛開怒放的芳容。還有明·睦石《玉蘭》詩中有:“霓裳片片晚妝新”,沈周《題玉蘭》詩中有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韻友自知人意好,隔簾輕解白霓裳。”清·查慎行《雪中玉蘭花盛開》詩中有:“閬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羽衣仙女紛紛下,齊戴華陽玉道冠。”其中均有以“霓裳羽衣”來形容玉蘭的詩句,可見寫詩的“英雄們”所見略同啦。

再有,玉蘭樹也有形容英俊瀟灑美男子的成語“玉樹臨風”。出自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長篇小說《七俠五義》中主角“錦毛鼠”就起名為白玉堂,端的是帥氣英俊、氣宇軒昂、風流倜儻、風度翩翩。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就有《玉堂春》,說起其中一折國粹中的經典“蘇三起解”,京劇票友中誰個能不熟呢?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

來源: 老西安記憶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

陝西周至終南山下的國家級黑河森林公園內有一株古玉蘭樹,樹齡1000多年,令人驚異的是一樹盛放白、紅、紫三色花朵,被視作世所罕見之絕品。花開之際,香飄數十里外,花團錦簇,白若碧玉晶瑩,紅豔似火染霞,紫氣瀰漫其間,非常之奇美狀觀,樹冠廕庇面積兩畝有餘,一株玉蘭花樹,一座花的峰巒,堪稱奇觀。國家國家林業局工作人員贊其“雄冠華夷” 玉蘭王,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發現的最大的一株玉蘭。

偉大詩人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潔的人格。

早在唐代已有栽培,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早春名貴花木。喜光,稍耐陰,具較強的抗寒性。原產印度、爪哇以及我國中部山區,自秦嶺到五嶺均有分佈。玉蘭是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因其花朵色白微碧,香味似蘭,所以叫做玉蘭。玉蘭,又名白玉蘭、應春花、望春花、玉堂春,有白、黃、紫紅諸色,以白色為主,白玉蘭先花後葉,花潔白、美麗且清香,早春開花時猶如雪濤雲海,蔚為壯觀。古時常在住宅的廳前院後配置,名為“玉蘭堂”。想著,滿園白玉般的蝴蝶飛舞起來, “微風吹萬舞,好雨盡千妝”,其情韻其景緻, 該是何等的銷魂。

明代文徵明《詠玉蘭》詩:“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遺霓裳試羽衣, 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微,玉環飛燕元相敵,笑比江梅不恨肥。” 這首詩用詞華美,用典博雅。玉蘭花俏麗的身形,以唐玄宗在長安棃園排演最負盛名的“霓裳羽衣舞”,來比喻玉蘭花搖曳的姿態,同時借古代“四大美女”中楊貴妃和趙飛燕的舞姿、體態、神韻來襯托玉蘭花盛開怒放的芳容。還有明·睦石《玉蘭》詩中有:“霓裳片片晚妝新”,沈周《題玉蘭》詩中有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韻友自知人意好,隔簾輕解白霓裳。”清·查慎行《雪中玉蘭花盛開》詩中有:“閬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羽衣仙女紛紛下,齊戴華陽玉道冠。”其中均有以“霓裳羽衣”來形容玉蘭的詩句,可見寫詩的“英雄們”所見略同啦。

再有,玉蘭樹也有形容英俊瀟灑美男子的成語“玉樹臨風”。出自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長篇小說《七俠五義》中主角“錦毛鼠”就起名為白玉堂,端的是帥氣英俊、氣宇軒昂、風流倜儻、風度翩翩。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就有《玉堂春》,說起其中一折國粹中的經典“蘇三起解”,京劇票友中誰個能不熟呢?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玉蘭和木蘭同屬一科,其實,它們還是有所區別的,但古人在典籍及詩歌中經常是混淆不清,有分有合,可能因為有變種。我們也只能繼續混淆了。秦代《長安志》:“阿房宮以木蘭為樑,以磁石為門”蓋指玉蘭。玉蘭為高大喬木,花朵大,而不怎麼香,木蘭為灌木或小喬木,花小而香氣較濃郁,木蘭別名則有:林蘭、桂蘭、紫玉蘭、木蓮、女郎花等。中國古人還把木蘭稱為“辛夷”,其花蕾很像毛筆頭,所以又稱木筆花。屈原還在《楚辭·涉江》中有:“鸞鳥鳳凰,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圬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並御,芳不得薄兮。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此詩中的辛夷和木蘭是一回事。自號少陵野老的杜甫也有詩:“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在周至做過縣尉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詩《題靈隱寺紅辛夷花,戲酬光上人》:“紫粉筆含尖火焰,紅脂胭染小蓮花。芳情相思知多少,鬧得山僧恨出家。”王維《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王維的“辛夷塢”,是他在秦嶺山中藍田輞川別業的一處勝景,因廣種木蘭而稱辛夷塢。

據傳說,辛夷得名於一個美麗的故事。古有一秦地年輕文人,他的家鄉流傳著一種怪病,患者常常頭痛頭昏,流濃鼻涕,腥臭難聞。秦地舉人也被傳染上了,他四處求醫問藥,終無療效。後他來到一個夷族居住的地方,遇一鶴髮童顏的老者,便向其求治。那老人見年輕人彬彬有禮,就笑道:“這有何難。”老人爬上一棵高大的開著像蓮花一樣的大樹上,採了幾十朵泛著紫紅色的酷似筆椎的花蕾,讓他每日一次,配煮雞蛋而食。那知不足半月,秦地年輕文人怪病就痊癒了。他後來還特地去拜謝老人,並帶回“筆椎花”種子,種在秦地自家門前屋後,待其長大後結出花蕾,贈與和他一樣患此怪病的病人治療,無不見效。別人問此為何花?他一時答不上來。他想這是辛慶年間在夷人處獲得的,便隨口答道:“這叫辛夷花。”辛夷於此得名。

陸龜蒙在另一首詩裡稱辛夷為“花神”。他說:“柳疏梅墮少春叢,天遣花神別緻功……”。

古有“魯班刻木蘭舟”的傳說。用木蘭建造的船叫“蘭舟”或“蘭橈”,後“蘭舟”成為船之美稱。“幾度木蘭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陸龜蒙)李時珍的《本草》載:“木蘭枝葉俱疏,其花內白外紫,亦有四季開者,深山生者尤大,可以為舟……”看來,辛夷花不僅能入藥,還可刻舟,真乃富貴雙全,吉祥嘉瑞,於世有奇功之樹與花。


"

來源: 老西安記憶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

陝西周至終南山下的國家級黑河森林公園內有一株古玉蘭樹,樹齡1000多年,令人驚異的是一樹盛放白、紅、紫三色花朵,被視作世所罕見之絕品。花開之際,香飄數十里外,花團錦簇,白若碧玉晶瑩,紅豔似火染霞,紫氣瀰漫其間,非常之奇美狀觀,樹冠廕庇面積兩畝有餘,一株玉蘭花樹,一座花的峰巒,堪稱奇觀。國家國家林業局工作人員贊其“雄冠華夷” 玉蘭王,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發現的最大的一株玉蘭。

偉大詩人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潔的人格。

早在唐代已有栽培,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早春名貴花木。喜光,稍耐陰,具較強的抗寒性。原產印度、爪哇以及我國中部山區,自秦嶺到五嶺均有分佈。玉蘭是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因其花朵色白微碧,香味似蘭,所以叫做玉蘭。玉蘭,又名白玉蘭、應春花、望春花、玉堂春,有白、黃、紫紅諸色,以白色為主,白玉蘭先花後葉,花潔白、美麗且清香,早春開花時猶如雪濤雲海,蔚為壯觀。古時常在住宅的廳前院後配置,名為“玉蘭堂”。想著,滿園白玉般的蝴蝶飛舞起來, “微風吹萬舞,好雨盡千妝”,其情韻其景緻, 該是何等的銷魂。

明代文徵明《詠玉蘭》詩:“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遺霓裳試羽衣, 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微,玉環飛燕元相敵,笑比江梅不恨肥。” 這首詩用詞華美,用典博雅。玉蘭花俏麗的身形,以唐玄宗在長安棃園排演最負盛名的“霓裳羽衣舞”,來比喻玉蘭花搖曳的姿態,同時借古代“四大美女”中楊貴妃和趙飛燕的舞姿、體態、神韻來襯托玉蘭花盛開怒放的芳容。還有明·睦石《玉蘭》詩中有:“霓裳片片晚妝新”,沈周《題玉蘭》詩中有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韻友自知人意好,隔簾輕解白霓裳。”清·查慎行《雪中玉蘭花盛開》詩中有:“閬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羽衣仙女紛紛下,齊戴華陽玉道冠。”其中均有以“霓裳羽衣”來形容玉蘭的詩句,可見寫詩的“英雄們”所見略同啦。

再有,玉蘭樹也有形容英俊瀟灑美男子的成語“玉樹臨風”。出自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長篇小說《七俠五義》中主角“錦毛鼠”就起名為白玉堂,端的是帥氣英俊、氣宇軒昂、風流倜儻、風度翩翩。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就有《玉堂春》,說起其中一折國粹中的經典“蘇三起解”,京劇票友中誰個能不熟呢?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玉蘭和木蘭同屬一科,其實,它們還是有所區別的,但古人在典籍及詩歌中經常是混淆不清,有分有合,可能因為有變種。我們也只能繼續混淆了。秦代《長安志》:“阿房宮以木蘭為樑,以磁石為門”蓋指玉蘭。玉蘭為高大喬木,花朵大,而不怎麼香,木蘭為灌木或小喬木,花小而香氣較濃郁,木蘭別名則有:林蘭、桂蘭、紫玉蘭、木蓮、女郎花等。中國古人還把木蘭稱為“辛夷”,其花蕾很像毛筆頭,所以又稱木筆花。屈原還在《楚辭·涉江》中有:“鸞鳥鳳凰,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圬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並御,芳不得薄兮。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此詩中的辛夷和木蘭是一回事。自號少陵野老的杜甫也有詩:“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在周至做過縣尉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詩《題靈隱寺紅辛夷花,戲酬光上人》:“紫粉筆含尖火焰,紅脂胭染小蓮花。芳情相思知多少,鬧得山僧恨出家。”王維《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王維的“辛夷塢”,是他在秦嶺山中藍田輞川別業的一處勝景,因廣種木蘭而稱辛夷塢。

據傳說,辛夷得名於一個美麗的故事。古有一秦地年輕文人,他的家鄉流傳著一種怪病,患者常常頭痛頭昏,流濃鼻涕,腥臭難聞。秦地舉人也被傳染上了,他四處求醫問藥,終無療效。後他來到一個夷族居住的地方,遇一鶴髮童顏的老者,便向其求治。那老人見年輕人彬彬有禮,就笑道:“這有何難。”老人爬上一棵高大的開著像蓮花一樣的大樹上,採了幾十朵泛著紫紅色的酷似筆椎的花蕾,讓他每日一次,配煮雞蛋而食。那知不足半月,秦地年輕文人怪病就痊癒了。他後來還特地去拜謝老人,並帶回“筆椎花”種子,種在秦地自家門前屋後,待其長大後結出花蕾,贈與和他一樣患此怪病的病人治療,無不見效。別人問此為何花?他一時答不上來。他想這是辛慶年間在夷人處獲得的,便隨口答道:“這叫辛夷花。”辛夷於此得名。

陸龜蒙在另一首詩裡稱辛夷為“花神”。他說:“柳疏梅墮少春叢,天遣花神別緻功……”。

古有“魯班刻木蘭舟”的傳說。用木蘭建造的船叫“蘭舟”或“蘭橈”,後“蘭舟”成為船之美稱。“幾度木蘭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陸龜蒙)李時珍的《本草》載:“木蘭枝葉俱疏,其花內白外紫,亦有四季開者,深山生者尤大,可以為舟……”看來,辛夷花不僅能入藥,還可刻舟,真乃富貴雙全,吉祥嘉瑞,於世有奇功之樹與花。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陸游還直呼辛夷花為“女郎花”。他詩中有:“粲粲女郎花,怱滿庭前枝。繁花雖少減,高雅亦足奇。”這是因了北朝樂府《木蘭詩》中的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主人公名木蘭,詩中也有“不知木蘭是女郎”句,文人們就乘機把“木蘭”戲稱“女郎”。白居易《題令狐家木蘭花》詩:“從此時時春夢裡,應添一樹女郎花。”陸游《春晚雜興》詩之五:“笑穿居士屩,閒看女郎花。”自注:“唐人謂辛夷為女郎花。”他在《春晚出遊》詩中又寫:“王孫草生與階齊,女郎花髮乳鶯啼。”因花引出一位忠孝雙全的一代巾幗女英雄花木蘭,還真巧合成一樁傳頌古今,光耀史冊的千古奇聞。

這木蘭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就發生在咱陝西。而筆者認定的木蘭故里首先是延安。因為不但元人侯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徵》雲:“其所據之地域為河套……延安郡”。就是在著名豫劇大師常香玉所主演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電影的河南豫劇《花木蘭》中,花木蘭在從軍的路上向相遇的從徵夥伴自我介紹時,就明確地說,她是“延安府尚義村人”。其實在解放前後一些著名的劇作家在他們所創作的戲劇中,不論京劇、越劇、河北梆子均稱花木蘭系延安府人氏。

而豫劇《花木蘭》所提到的延安府尚義村,就是今延安市的花源屯村。位於延安西南40裡杜甫川。山上建有木蘭陵園,還有最高一層繞山而築的木蘭墓,山頂上有傳說為木蘭跑馬習武的跑馬樑。1984年恢復重建的木蘭陵園,為古典式建築群,有原中國書協主席,有“紅軍書法家”之稱舒同先生題書的“木蘭詩”和“花將軍之墓”。還有文化大革命中最早被衝擊的“三家村”之鄧拓、吳晗、廖沫沙三人中廖沫沙先生題寫的“木蘭祠”。

本文開篇提到了陝西省周至縣黑河森林公園內的一株千年古玉蘭王樹。而陝西省長安區終南山北麓南五臺彌陀寺內也有兩株千年古玉蘭樹,不過花是紅色的。彌陀寺背依送燈臺,孤峰獨秀,東西兩側二山如翠屏環抱,滿山坡松柏青翠欲滴,是一處幽靜樸素的古剎。

這三棵千年玉蘭樹,皆屬珍貴嘉木奇樹。都被當地人視為 “神樹”,經常有人去拜謁,樹上掛滿了祈福納祥紅布條。這三棵千年玉蘭樹,亦證明了陝西秦嶺山區為木蘭樹最重要的原生之地。


"

來源: 老西安記憶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

陝西周至終南山下的國家級黑河森林公園內有一株古玉蘭樹,樹齡1000多年,令人驚異的是一樹盛放白、紅、紫三色花朵,被視作世所罕見之絕品。花開之際,香飄數十里外,花團錦簇,白若碧玉晶瑩,紅豔似火染霞,紫氣瀰漫其間,非常之奇美狀觀,樹冠廕庇面積兩畝有餘,一株玉蘭花樹,一座花的峰巒,堪稱奇觀。國家國家林業局工作人員贊其“雄冠華夷” 玉蘭王,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發現的最大的一株玉蘭。

偉大詩人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潔的人格。

早在唐代已有栽培,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早春名貴花木。喜光,稍耐陰,具較強的抗寒性。原產印度、爪哇以及我國中部山區,自秦嶺到五嶺均有分佈。玉蘭是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因其花朵色白微碧,香味似蘭,所以叫做玉蘭。玉蘭,又名白玉蘭、應春花、望春花、玉堂春,有白、黃、紫紅諸色,以白色為主,白玉蘭先花後葉,花潔白、美麗且清香,早春開花時猶如雪濤雲海,蔚為壯觀。古時常在住宅的廳前院後配置,名為“玉蘭堂”。想著,滿園白玉般的蝴蝶飛舞起來, “微風吹萬舞,好雨盡千妝”,其情韻其景緻, 該是何等的銷魂。

明代文徵明《詠玉蘭》詩:“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遺霓裳試羽衣, 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微,玉環飛燕元相敵,笑比江梅不恨肥。” 這首詩用詞華美,用典博雅。玉蘭花俏麗的身形,以唐玄宗在長安棃園排演最負盛名的“霓裳羽衣舞”,來比喻玉蘭花搖曳的姿態,同時借古代“四大美女”中楊貴妃和趙飛燕的舞姿、體態、神韻來襯托玉蘭花盛開怒放的芳容。還有明·睦石《玉蘭》詩中有:“霓裳片片晚妝新”,沈周《題玉蘭》詩中有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韻友自知人意好,隔簾輕解白霓裳。”清·查慎行《雪中玉蘭花盛開》詩中有:“閬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羽衣仙女紛紛下,齊戴華陽玉道冠。”其中均有以“霓裳羽衣”來形容玉蘭的詩句,可見寫詩的“英雄們”所見略同啦。

再有,玉蘭樹也有形容英俊瀟灑美男子的成語“玉樹臨風”。出自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長篇小說《七俠五義》中主角“錦毛鼠”就起名為白玉堂,端的是帥氣英俊、氣宇軒昂、風流倜儻、風度翩翩。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就有《玉堂春》,說起其中一折國粹中的經典“蘇三起解”,京劇票友中誰個能不熟呢?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玉蘭和木蘭同屬一科,其實,它們還是有所區別的,但古人在典籍及詩歌中經常是混淆不清,有分有合,可能因為有變種。我們也只能繼續混淆了。秦代《長安志》:“阿房宮以木蘭為樑,以磁石為門”蓋指玉蘭。玉蘭為高大喬木,花朵大,而不怎麼香,木蘭為灌木或小喬木,花小而香氣較濃郁,木蘭別名則有:林蘭、桂蘭、紫玉蘭、木蓮、女郎花等。中國古人還把木蘭稱為“辛夷”,其花蕾很像毛筆頭,所以又稱木筆花。屈原還在《楚辭·涉江》中有:“鸞鳥鳳凰,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圬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並御,芳不得薄兮。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此詩中的辛夷和木蘭是一回事。自號少陵野老的杜甫也有詩:“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在周至做過縣尉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詩《題靈隱寺紅辛夷花,戲酬光上人》:“紫粉筆含尖火焰,紅脂胭染小蓮花。芳情相思知多少,鬧得山僧恨出家。”王維《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王維的“辛夷塢”,是他在秦嶺山中藍田輞川別業的一處勝景,因廣種木蘭而稱辛夷塢。

據傳說,辛夷得名於一個美麗的故事。古有一秦地年輕文人,他的家鄉流傳著一種怪病,患者常常頭痛頭昏,流濃鼻涕,腥臭難聞。秦地舉人也被傳染上了,他四處求醫問藥,終無療效。後他來到一個夷族居住的地方,遇一鶴髮童顏的老者,便向其求治。那老人見年輕人彬彬有禮,就笑道:“這有何難。”老人爬上一棵高大的開著像蓮花一樣的大樹上,採了幾十朵泛著紫紅色的酷似筆椎的花蕾,讓他每日一次,配煮雞蛋而食。那知不足半月,秦地年輕文人怪病就痊癒了。他後來還特地去拜謝老人,並帶回“筆椎花”種子,種在秦地自家門前屋後,待其長大後結出花蕾,贈與和他一樣患此怪病的病人治療,無不見效。別人問此為何花?他一時答不上來。他想這是辛慶年間在夷人處獲得的,便隨口答道:“這叫辛夷花。”辛夷於此得名。

陸龜蒙在另一首詩裡稱辛夷為“花神”。他說:“柳疏梅墮少春叢,天遣花神別緻功……”。

古有“魯班刻木蘭舟”的傳說。用木蘭建造的船叫“蘭舟”或“蘭橈”,後“蘭舟”成為船之美稱。“幾度木蘭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陸龜蒙)李時珍的《本草》載:“木蘭枝葉俱疏,其花內白外紫,亦有四季開者,深山生者尤大,可以為舟……”看來,辛夷花不僅能入藥,還可刻舟,真乃富貴雙全,吉祥嘉瑞,於世有奇功之樹與花。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陸游還直呼辛夷花為“女郎花”。他詩中有:“粲粲女郎花,怱滿庭前枝。繁花雖少減,高雅亦足奇。”這是因了北朝樂府《木蘭詩》中的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主人公名木蘭,詩中也有“不知木蘭是女郎”句,文人們就乘機把“木蘭”戲稱“女郎”。白居易《題令狐家木蘭花》詩:“從此時時春夢裡,應添一樹女郎花。”陸游《春晚雜興》詩之五:“笑穿居士屩,閒看女郎花。”自注:“唐人謂辛夷為女郎花。”他在《春晚出遊》詩中又寫:“王孫草生與階齊,女郎花髮乳鶯啼。”因花引出一位忠孝雙全的一代巾幗女英雄花木蘭,還真巧合成一樁傳頌古今,光耀史冊的千古奇聞。

這木蘭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就發生在咱陝西。而筆者認定的木蘭故里首先是延安。因為不但元人侯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徵》雲:“其所據之地域為河套……延安郡”。就是在著名豫劇大師常香玉所主演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電影的河南豫劇《花木蘭》中,花木蘭在從軍的路上向相遇的從徵夥伴自我介紹時,就明確地說,她是“延安府尚義村人”。其實在解放前後一些著名的劇作家在他們所創作的戲劇中,不論京劇、越劇、河北梆子均稱花木蘭系延安府人氏。

而豫劇《花木蘭》所提到的延安府尚義村,就是今延安市的花源屯村。位於延安西南40裡杜甫川。山上建有木蘭陵園,還有最高一層繞山而築的木蘭墓,山頂上有傳說為木蘭跑馬習武的跑馬樑。1984年恢復重建的木蘭陵園,為古典式建築群,有原中國書協主席,有“紅軍書法家”之稱舒同先生題書的“木蘭詩”和“花將軍之墓”。還有文化大革命中最早被衝擊的“三家村”之鄧拓、吳晗、廖沫沙三人中廖沫沙先生題寫的“木蘭祠”。

本文開篇提到了陝西省周至縣黑河森林公園內的一株千年古玉蘭王樹。而陝西省長安區終南山北麓南五臺彌陀寺內也有兩株千年古玉蘭樹,不過花是紅色的。彌陀寺背依送燈臺,孤峰獨秀,東西兩側二山如翠屏環抱,滿山坡松柏青翠欲滴,是一處幽靜樸素的古剎。

這三棵千年玉蘭樹,皆屬珍貴嘉木奇樹。都被當地人視為 “神樹”,經常有人去拜謁,樹上掛滿了祈福納祥紅布條。這三棵千年玉蘭樹,亦證明了陝西秦嶺山區為木蘭樹最重要的原生之地。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而在西安市翠華路附近瓦衚衕村民國年間陝西通志館館長、文化學者宋聯奎的宋家花園,也有一棵珍稀的開紫花的玉蘭樹,樹身分三股主杆,高過四層樓。可惜上世紀八十年代這裡辦了一個醬園,這棵紫玉蘭被醬園排出的汙水淹死了。

另外,陝西富平縣覓子鄉西閭村唐代大將軍李光弼的墓園內還有一株千年古玉蘭,高12米 ,胸圍3米 ,可惜在經過漫長歲月的剝蝕摧殘,已於上世紀的1986年自然枯死。


"

來源: 老西安記憶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

陝西周至終南山下的國家級黑河森林公園內有一株古玉蘭樹,樹齡1000多年,令人驚異的是一樹盛放白、紅、紫三色花朵,被視作世所罕見之絕品。花開之際,香飄數十里外,花團錦簇,白若碧玉晶瑩,紅豔似火染霞,紫氣瀰漫其間,非常之奇美狀觀,樹冠廕庇面積兩畝有餘,一株玉蘭花樹,一座花的峰巒,堪稱奇觀。國家國家林業局工作人員贊其“雄冠華夷” 玉蘭王,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發現的最大的一株玉蘭。

偉大詩人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潔的人格。

早在唐代已有栽培,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早春名貴花木。喜光,稍耐陰,具較強的抗寒性。原產印度、爪哇以及我國中部山區,自秦嶺到五嶺均有分佈。玉蘭是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因其花朵色白微碧,香味似蘭,所以叫做玉蘭。玉蘭,又名白玉蘭、應春花、望春花、玉堂春,有白、黃、紫紅諸色,以白色為主,白玉蘭先花後葉,花潔白、美麗且清香,早春開花時猶如雪濤雲海,蔚為壯觀。古時常在住宅的廳前院後配置,名為“玉蘭堂”。想著,滿園白玉般的蝴蝶飛舞起來, “微風吹萬舞,好雨盡千妝”,其情韻其景緻, 該是何等的銷魂。

明代文徵明《詠玉蘭》詩:“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遺霓裳試羽衣, 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微,玉環飛燕元相敵,笑比江梅不恨肥。” 這首詩用詞華美,用典博雅。玉蘭花俏麗的身形,以唐玄宗在長安棃園排演最負盛名的“霓裳羽衣舞”,來比喻玉蘭花搖曳的姿態,同時借古代“四大美女”中楊貴妃和趙飛燕的舞姿、體態、神韻來襯托玉蘭花盛開怒放的芳容。還有明·睦石《玉蘭》詩中有:“霓裳片片晚妝新”,沈周《題玉蘭》詩中有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韻友自知人意好,隔簾輕解白霓裳。”清·查慎行《雪中玉蘭花盛開》詩中有:“閬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羽衣仙女紛紛下,齊戴華陽玉道冠。”其中均有以“霓裳羽衣”來形容玉蘭的詩句,可見寫詩的“英雄們”所見略同啦。

再有,玉蘭樹也有形容英俊瀟灑美男子的成語“玉樹臨風”。出自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長篇小說《七俠五義》中主角“錦毛鼠”就起名為白玉堂,端的是帥氣英俊、氣宇軒昂、風流倜儻、風度翩翩。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就有《玉堂春》,說起其中一折國粹中的經典“蘇三起解”,京劇票友中誰個能不熟呢?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玉蘭和木蘭同屬一科,其實,它們還是有所區別的,但古人在典籍及詩歌中經常是混淆不清,有分有合,可能因為有變種。我們也只能繼續混淆了。秦代《長安志》:“阿房宮以木蘭為樑,以磁石為門”蓋指玉蘭。玉蘭為高大喬木,花朵大,而不怎麼香,木蘭為灌木或小喬木,花小而香氣較濃郁,木蘭別名則有:林蘭、桂蘭、紫玉蘭、木蓮、女郎花等。中國古人還把木蘭稱為“辛夷”,其花蕾很像毛筆頭,所以又稱木筆花。屈原還在《楚辭·涉江》中有:“鸞鳥鳳凰,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圬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並御,芳不得薄兮。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此詩中的辛夷和木蘭是一回事。自號少陵野老的杜甫也有詩:“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在周至做過縣尉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詩《題靈隱寺紅辛夷花,戲酬光上人》:“紫粉筆含尖火焰,紅脂胭染小蓮花。芳情相思知多少,鬧得山僧恨出家。”王維《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王維的“辛夷塢”,是他在秦嶺山中藍田輞川別業的一處勝景,因廣種木蘭而稱辛夷塢。

據傳說,辛夷得名於一個美麗的故事。古有一秦地年輕文人,他的家鄉流傳著一種怪病,患者常常頭痛頭昏,流濃鼻涕,腥臭難聞。秦地舉人也被傳染上了,他四處求醫問藥,終無療效。後他來到一個夷族居住的地方,遇一鶴髮童顏的老者,便向其求治。那老人見年輕人彬彬有禮,就笑道:“這有何難。”老人爬上一棵高大的開著像蓮花一樣的大樹上,採了幾十朵泛著紫紅色的酷似筆椎的花蕾,讓他每日一次,配煮雞蛋而食。那知不足半月,秦地年輕文人怪病就痊癒了。他後來還特地去拜謝老人,並帶回“筆椎花”種子,種在秦地自家門前屋後,待其長大後結出花蕾,贈與和他一樣患此怪病的病人治療,無不見效。別人問此為何花?他一時答不上來。他想這是辛慶年間在夷人處獲得的,便隨口答道:“這叫辛夷花。”辛夷於此得名。

陸龜蒙在另一首詩裡稱辛夷為“花神”。他說:“柳疏梅墮少春叢,天遣花神別緻功……”。

古有“魯班刻木蘭舟”的傳說。用木蘭建造的船叫“蘭舟”或“蘭橈”,後“蘭舟”成為船之美稱。“幾度木蘭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陸龜蒙)李時珍的《本草》載:“木蘭枝葉俱疏,其花內白外紫,亦有四季開者,深山生者尤大,可以為舟……”看來,辛夷花不僅能入藥,還可刻舟,真乃富貴雙全,吉祥嘉瑞,於世有奇功之樹與花。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陸游還直呼辛夷花為“女郎花”。他詩中有:“粲粲女郎花,怱滿庭前枝。繁花雖少減,高雅亦足奇。”這是因了北朝樂府《木蘭詩》中的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主人公名木蘭,詩中也有“不知木蘭是女郎”句,文人們就乘機把“木蘭”戲稱“女郎”。白居易《題令狐家木蘭花》詩:“從此時時春夢裡,應添一樹女郎花。”陸游《春晚雜興》詩之五:“笑穿居士屩,閒看女郎花。”自注:“唐人謂辛夷為女郎花。”他在《春晚出遊》詩中又寫:“王孫草生與階齊,女郎花髮乳鶯啼。”因花引出一位忠孝雙全的一代巾幗女英雄花木蘭,還真巧合成一樁傳頌古今,光耀史冊的千古奇聞。

這木蘭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就發生在咱陝西。而筆者認定的木蘭故里首先是延安。因為不但元人侯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徵》雲:“其所據之地域為河套……延安郡”。就是在著名豫劇大師常香玉所主演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電影的河南豫劇《花木蘭》中,花木蘭在從軍的路上向相遇的從徵夥伴自我介紹時,就明確地說,她是“延安府尚義村人”。其實在解放前後一些著名的劇作家在他們所創作的戲劇中,不論京劇、越劇、河北梆子均稱花木蘭系延安府人氏。

而豫劇《花木蘭》所提到的延安府尚義村,就是今延安市的花源屯村。位於延安西南40裡杜甫川。山上建有木蘭陵園,還有最高一層繞山而築的木蘭墓,山頂上有傳說為木蘭跑馬習武的跑馬樑。1984年恢復重建的木蘭陵園,為古典式建築群,有原中國書協主席,有“紅軍書法家”之稱舒同先生題書的“木蘭詩”和“花將軍之墓”。還有文化大革命中最早被衝擊的“三家村”之鄧拓、吳晗、廖沫沙三人中廖沫沙先生題寫的“木蘭祠”。

本文開篇提到了陝西省周至縣黑河森林公園內的一株千年古玉蘭王樹。而陝西省長安區終南山北麓南五臺彌陀寺內也有兩株千年古玉蘭樹,不過花是紅色的。彌陀寺背依送燈臺,孤峰獨秀,東西兩側二山如翠屏環抱,滿山坡松柏青翠欲滴,是一處幽靜樸素的古剎。

這三棵千年玉蘭樹,皆屬珍貴嘉木奇樹。都被當地人視為 “神樹”,經常有人去拜謁,樹上掛滿了祈福納祥紅布條。這三棵千年玉蘭樹,亦證明了陝西秦嶺山區為木蘭樹最重要的原生之地。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而在西安市翠華路附近瓦衚衕村民國年間陝西通志館館長、文化學者宋聯奎的宋家花園,也有一棵珍稀的開紫花的玉蘭樹,樹身分三股主杆,高過四層樓。可惜上世紀八十年代這裡辦了一個醬園,這棵紫玉蘭被醬園排出的汙水淹死了。

另外,陝西富平縣覓子鄉西閭村唐代大將軍李光弼的墓園內還有一株千年古玉蘭,高12米 ,胸圍3米 ,可惜在經過漫長歲月的剝蝕摧殘,已於上世紀的1986年自然枯死。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值得一說的還有,漢中市勉縣武侯祠院內,生長一株落葉喬木旱蓮,旱蓮屬木蘭科,屬於玉蘭花的變種。已有400餘年的歷史,樹高13.4米,胸圍1.36米。因其樹花開之時,花朵酷似蓮花,而生於旱地,故有旱地蓮花之美譽。武侯祠內的這株古旱蓮,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惟一一株古旱蓮,每年三月上旬開花,花期半個月。初春滿樹鮮花,十分喜人,花後枝葉繁茂,五月長出花蕾。此花蕾要在樹上孕育十個多月,經歷夏、秋、冬,來年才綻放,俗稱之“十月懷胎”。夏至後,花樹結籽,籽如紅豆,碧光堅硬。旱蓮花初開時呈紅色,盛開時花朵顏色變幻成紅白相間,花蕊略呈粉紅色,清麗絕俗,粉嫩欲滴,妖嬈多姿,真純無暇,呈現出“紅胭脂染小蓮花”的美麗靚影。武侯祠院內這世間罕見的古樹,花開在陽春三月,又稱其樹為“武當木蘭”、“應春玉蘭”。

這棵古旱蓮,因其珍罕少見,曾被視為“絕後”之花卉。令人高興的是,經過多年辛苦實驗,當地己培育出一批旱蓮新苗,如今栽培成樹,移栽至漢中市天漢大道兩側,並花開初綻,使旱蓮這一古老而珍罕名貴花卉得以延續,實為難得。

旱蓮花於2000年被漢中市政府確定為漢中市“市花”。 旱蓮也被當地老百姓視為祥瑞之花,漢中市有關部門還為它舉辦了旱蓮文化節和祈福活動,吸引各方的遊客前來品花賞花,借旱蓮(玉蘭花)的祥瑞之氣,而福佑“天漢”這一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美譽的風水寶地。


"

來源: 老西安記憶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

陝西周至終南山下的國家級黑河森林公園內有一株古玉蘭樹,樹齡1000多年,令人驚異的是一樹盛放白、紅、紫三色花朵,被視作世所罕見之絕品。花開之際,香飄數十里外,花團錦簇,白若碧玉晶瑩,紅豔似火染霞,紫氣瀰漫其間,非常之奇美狀觀,樹冠廕庇面積兩畝有餘,一株玉蘭花樹,一座花的峰巒,堪稱奇觀。國家國家林業局工作人員贊其“雄冠華夷” 玉蘭王,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發現的最大的一株玉蘭。

偉大詩人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潔的人格。

早在唐代已有栽培,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早春名貴花木。喜光,稍耐陰,具較強的抗寒性。原產印度、爪哇以及我國中部山區,自秦嶺到五嶺均有分佈。玉蘭是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因其花朵色白微碧,香味似蘭,所以叫做玉蘭。玉蘭,又名白玉蘭、應春花、望春花、玉堂春,有白、黃、紫紅諸色,以白色為主,白玉蘭先花後葉,花潔白、美麗且清香,早春開花時猶如雪濤雲海,蔚為壯觀。古時常在住宅的廳前院後配置,名為“玉蘭堂”。想著,滿園白玉般的蝴蝶飛舞起來, “微風吹萬舞,好雨盡千妝”,其情韻其景緻, 該是何等的銷魂。

明代文徵明《詠玉蘭》詩:“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遺霓裳試羽衣, 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微,玉環飛燕元相敵,笑比江梅不恨肥。” 這首詩用詞華美,用典博雅。玉蘭花俏麗的身形,以唐玄宗在長安棃園排演最負盛名的“霓裳羽衣舞”,來比喻玉蘭花搖曳的姿態,同時借古代“四大美女”中楊貴妃和趙飛燕的舞姿、體態、神韻來襯托玉蘭花盛開怒放的芳容。還有明·睦石《玉蘭》詩中有:“霓裳片片晚妝新”,沈周《題玉蘭》詩中有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韻友自知人意好,隔簾輕解白霓裳。”清·查慎行《雪中玉蘭花盛開》詩中有:“閬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羽衣仙女紛紛下,齊戴華陽玉道冠。”其中均有以“霓裳羽衣”來形容玉蘭的詩句,可見寫詩的“英雄們”所見略同啦。

再有,玉蘭樹也有形容英俊瀟灑美男子的成語“玉樹臨風”。出自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長篇小說《七俠五義》中主角“錦毛鼠”就起名為白玉堂,端的是帥氣英俊、氣宇軒昂、風流倜儻、風度翩翩。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就有《玉堂春》,說起其中一折國粹中的經典“蘇三起解”,京劇票友中誰個能不熟呢?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玉蘭和木蘭同屬一科,其實,它們還是有所區別的,但古人在典籍及詩歌中經常是混淆不清,有分有合,可能因為有變種。我們也只能繼續混淆了。秦代《長安志》:“阿房宮以木蘭為樑,以磁石為門”蓋指玉蘭。玉蘭為高大喬木,花朵大,而不怎麼香,木蘭為灌木或小喬木,花小而香氣較濃郁,木蘭別名則有:林蘭、桂蘭、紫玉蘭、木蓮、女郎花等。中國古人還把木蘭稱為“辛夷”,其花蕾很像毛筆頭,所以又稱木筆花。屈原還在《楚辭·涉江》中有:“鸞鳥鳳凰,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圬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並御,芳不得薄兮。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此詩中的辛夷和木蘭是一回事。自號少陵野老的杜甫也有詩:“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在周至做過縣尉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詩《題靈隱寺紅辛夷花,戲酬光上人》:“紫粉筆含尖火焰,紅脂胭染小蓮花。芳情相思知多少,鬧得山僧恨出家。”王維《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王維的“辛夷塢”,是他在秦嶺山中藍田輞川別業的一處勝景,因廣種木蘭而稱辛夷塢。

據傳說,辛夷得名於一個美麗的故事。古有一秦地年輕文人,他的家鄉流傳著一種怪病,患者常常頭痛頭昏,流濃鼻涕,腥臭難聞。秦地舉人也被傳染上了,他四處求醫問藥,終無療效。後他來到一個夷族居住的地方,遇一鶴髮童顏的老者,便向其求治。那老人見年輕人彬彬有禮,就笑道:“這有何難。”老人爬上一棵高大的開著像蓮花一樣的大樹上,採了幾十朵泛著紫紅色的酷似筆椎的花蕾,讓他每日一次,配煮雞蛋而食。那知不足半月,秦地年輕文人怪病就痊癒了。他後來還特地去拜謝老人,並帶回“筆椎花”種子,種在秦地自家門前屋後,待其長大後結出花蕾,贈與和他一樣患此怪病的病人治療,無不見效。別人問此為何花?他一時答不上來。他想這是辛慶年間在夷人處獲得的,便隨口答道:“這叫辛夷花。”辛夷於此得名。

陸龜蒙在另一首詩裡稱辛夷為“花神”。他說:“柳疏梅墮少春叢,天遣花神別緻功……”。

古有“魯班刻木蘭舟”的傳說。用木蘭建造的船叫“蘭舟”或“蘭橈”,後“蘭舟”成為船之美稱。“幾度木蘭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陸龜蒙)李時珍的《本草》載:“木蘭枝葉俱疏,其花內白外紫,亦有四季開者,深山生者尤大,可以為舟……”看來,辛夷花不僅能入藥,還可刻舟,真乃富貴雙全,吉祥嘉瑞,於世有奇功之樹與花。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陸游還直呼辛夷花為“女郎花”。他詩中有:“粲粲女郎花,怱滿庭前枝。繁花雖少減,高雅亦足奇。”這是因了北朝樂府《木蘭詩》中的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主人公名木蘭,詩中也有“不知木蘭是女郎”句,文人們就乘機把“木蘭”戲稱“女郎”。白居易《題令狐家木蘭花》詩:“從此時時春夢裡,應添一樹女郎花。”陸游《春晚雜興》詩之五:“笑穿居士屩,閒看女郎花。”自注:“唐人謂辛夷為女郎花。”他在《春晚出遊》詩中又寫:“王孫草生與階齊,女郎花髮乳鶯啼。”因花引出一位忠孝雙全的一代巾幗女英雄花木蘭,還真巧合成一樁傳頌古今,光耀史冊的千古奇聞。

這木蘭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就發生在咱陝西。而筆者認定的木蘭故里首先是延安。因為不但元人侯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徵》雲:“其所據之地域為河套……延安郡”。就是在著名豫劇大師常香玉所主演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電影的河南豫劇《花木蘭》中,花木蘭在從軍的路上向相遇的從徵夥伴自我介紹時,就明確地說,她是“延安府尚義村人”。其實在解放前後一些著名的劇作家在他們所創作的戲劇中,不論京劇、越劇、河北梆子均稱花木蘭系延安府人氏。

而豫劇《花木蘭》所提到的延安府尚義村,就是今延安市的花源屯村。位於延安西南40裡杜甫川。山上建有木蘭陵園,還有最高一層繞山而築的木蘭墓,山頂上有傳說為木蘭跑馬習武的跑馬樑。1984年恢復重建的木蘭陵園,為古典式建築群,有原中國書協主席,有“紅軍書法家”之稱舒同先生題書的“木蘭詩”和“花將軍之墓”。還有文化大革命中最早被衝擊的“三家村”之鄧拓、吳晗、廖沫沙三人中廖沫沙先生題寫的“木蘭祠”。

本文開篇提到了陝西省周至縣黑河森林公園內的一株千年古玉蘭王樹。而陝西省長安區終南山北麓南五臺彌陀寺內也有兩株千年古玉蘭樹,不過花是紅色的。彌陀寺背依送燈臺,孤峰獨秀,東西兩側二山如翠屏環抱,滿山坡松柏青翠欲滴,是一處幽靜樸素的古剎。

這三棵千年玉蘭樹,皆屬珍貴嘉木奇樹。都被當地人視為 “神樹”,經常有人去拜謁,樹上掛滿了祈福納祥紅布條。這三棵千年玉蘭樹,亦證明了陝西秦嶺山區為木蘭樹最重要的原生之地。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而在西安市翠華路附近瓦衚衕村民國年間陝西通志館館長、文化學者宋聯奎的宋家花園,也有一棵珍稀的開紫花的玉蘭樹,樹身分三股主杆,高過四層樓。可惜上世紀八十年代這裡辦了一個醬園,這棵紫玉蘭被醬園排出的汙水淹死了。

另外,陝西富平縣覓子鄉西閭村唐代大將軍李光弼的墓園內還有一株千年古玉蘭,高12米 ,胸圍3米 ,可惜在經過漫長歲月的剝蝕摧殘,已於上世紀的1986年自然枯死。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值得一說的還有,漢中市勉縣武侯祠院內,生長一株落葉喬木旱蓮,旱蓮屬木蘭科,屬於玉蘭花的變種。已有400餘年的歷史,樹高13.4米,胸圍1.36米。因其樹花開之時,花朵酷似蓮花,而生於旱地,故有旱地蓮花之美譽。武侯祠內的這株古旱蓮,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惟一一株古旱蓮,每年三月上旬開花,花期半個月。初春滿樹鮮花,十分喜人,花後枝葉繁茂,五月長出花蕾。此花蕾要在樹上孕育十個多月,經歷夏、秋、冬,來年才綻放,俗稱之“十月懷胎”。夏至後,花樹結籽,籽如紅豆,碧光堅硬。旱蓮花初開時呈紅色,盛開時花朵顏色變幻成紅白相間,花蕊略呈粉紅色,清麗絕俗,粉嫩欲滴,妖嬈多姿,真純無暇,呈現出“紅胭脂染小蓮花”的美麗靚影。武侯祠院內這世間罕見的古樹,花開在陽春三月,又稱其樹為“武當木蘭”、“應春玉蘭”。

這棵古旱蓮,因其珍罕少見,曾被視為“絕後”之花卉。令人高興的是,經過多年辛苦實驗,當地己培育出一批旱蓮新苗,如今栽培成樹,移栽至漢中市天漢大道兩側,並花開初綻,使旱蓮這一古老而珍罕名貴花卉得以延續,實為難得。

旱蓮花於2000年被漢中市政府確定為漢中市“市花”。 旱蓮也被當地老百姓視為祥瑞之花,漢中市有關部門還為它舉辦了旱蓮文化節和祈福活動,吸引各方的遊客前來品花賞花,借旱蓮(玉蘭花)的祥瑞之氣,而福佑“天漢”這一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美譽的風水寶地。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

來源: 老西安記憶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

陝西周至終南山下的國家級黑河森林公園內有一株古玉蘭樹,樹齡1000多年,令人驚異的是一樹盛放白、紅、紫三色花朵,被視作世所罕見之絕品。花開之際,香飄數十里外,花團錦簇,白若碧玉晶瑩,紅豔似火染霞,紫氣瀰漫其間,非常之奇美狀觀,樹冠廕庇面積兩畝有餘,一株玉蘭花樹,一座花的峰巒,堪稱奇觀。國家國家林業局工作人員贊其“雄冠華夷” 玉蘭王,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發現的最大的一株玉蘭。

偉大詩人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潔的人格。

早在唐代已有栽培,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早春名貴花木。喜光,稍耐陰,具較強的抗寒性。原產印度、爪哇以及我國中部山區,自秦嶺到五嶺均有分佈。玉蘭是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因其花朵色白微碧,香味似蘭,所以叫做玉蘭。玉蘭,又名白玉蘭、應春花、望春花、玉堂春,有白、黃、紫紅諸色,以白色為主,白玉蘭先花後葉,花潔白、美麗且清香,早春開花時猶如雪濤雲海,蔚為壯觀。古時常在住宅的廳前院後配置,名為“玉蘭堂”。想著,滿園白玉般的蝴蝶飛舞起來, “微風吹萬舞,好雨盡千妝”,其情韻其景緻, 該是何等的銷魂。

明代文徵明《詠玉蘭》詩:“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遺霓裳試羽衣, 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微,玉環飛燕元相敵,笑比江梅不恨肥。” 這首詩用詞華美,用典博雅。玉蘭花俏麗的身形,以唐玄宗在長安棃園排演最負盛名的“霓裳羽衣舞”,來比喻玉蘭花搖曳的姿態,同時借古代“四大美女”中楊貴妃和趙飛燕的舞姿、體態、神韻來襯托玉蘭花盛開怒放的芳容。還有明·睦石《玉蘭》詩中有:“霓裳片片晚妝新”,沈周《題玉蘭》詩中有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韻友自知人意好,隔簾輕解白霓裳。”清·查慎行《雪中玉蘭花盛開》詩中有:“閬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羽衣仙女紛紛下,齊戴華陽玉道冠。”其中均有以“霓裳羽衣”來形容玉蘭的詩句,可見寫詩的“英雄們”所見略同啦。

再有,玉蘭樹也有形容英俊瀟灑美男子的成語“玉樹臨風”。出自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長篇小說《七俠五義》中主角“錦毛鼠”就起名為白玉堂,端的是帥氣英俊、氣宇軒昂、風流倜儻、風度翩翩。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就有《玉堂春》,說起其中一折國粹中的經典“蘇三起解”,京劇票友中誰個能不熟呢?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玉蘭和木蘭同屬一科,其實,它們還是有所區別的,但古人在典籍及詩歌中經常是混淆不清,有分有合,可能因為有變種。我們也只能繼續混淆了。秦代《長安志》:“阿房宮以木蘭為樑,以磁石為門”蓋指玉蘭。玉蘭為高大喬木,花朵大,而不怎麼香,木蘭為灌木或小喬木,花小而香氣較濃郁,木蘭別名則有:林蘭、桂蘭、紫玉蘭、木蓮、女郎花等。中國古人還把木蘭稱為“辛夷”,其花蕾很像毛筆頭,所以又稱木筆花。屈原還在《楚辭·涉江》中有:“鸞鳥鳳凰,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圬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並御,芳不得薄兮。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此詩中的辛夷和木蘭是一回事。自號少陵野老的杜甫也有詩:“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在周至做過縣尉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詩《題靈隱寺紅辛夷花,戲酬光上人》:“紫粉筆含尖火焰,紅脂胭染小蓮花。芳情相思知多少,鬧得山僧恨出家。”王維《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王維的“辛夷塢”,是他在秦嶺山中藍田輞川別業的一處勝景,因廣種木蘭而稱辛夷塢。

據傳說,辛夷得名於一個美麗的故事。古有一秦地年輕文人,他的家鄉流傳著一種怪病,患者常常頭痛頭昏,流濃鼻涕,腥臭難聞。秦地舉人也被傳染上了,他四處求醫問藥,終無療效。後他來到一個夷族居住的地方,遇一鶴髮童顏的老者,便向其求治。那老人見年輕人彬彬有禮,就笑道:“這有何難。”老人爬上一棵高大的開著像蓮花一樣的大樹上,採了幾十朵泛著紫紅色的酷似筆椎的花蕾,讓他每日一次,配煮雞蛋而食。那知不足半月,秦地年輕文人怪病就痊癒了。他後來還特地去拜謝老人,並帶回“筆椎花”種子,種在秦地自家門前屋後,待其長大後結出花蕾,贈與和他一樣患此怪病的病人治療,無不見效。別人問此為何花?他一時答不上來。他想這是辛慶年間在夷人處獲得的,便隨口答道:“這叫辛夷花。”辛夷於此得名。

陸龜蒙在另一首詩裡稱辛夷為“花神”。他說:“柳疏梅墮少春叢,天遣花神別緻功……”。

古有“魯班刻木蘭舟”的傳說。用木蘭建造的船叫“蘭舟”或“蘭橈”,後“蘭舟”成為船之美稱。“幾度木蘭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陸龜蒙)李時珍的《本草》載:“木蘭枝葉俱疏,其花內白外紫,亦有四季開者,深山生者尤大,可以為舟……”看來,辛夷花不僅能入藥,還可刻舟,真乃富貴雙全,吉祥嘉瑞,於世有奇功之樹與花。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陸游還直呼辛夷花為“女郎花”。他詩中有:“粲粲女郎花,怱滿庭前枝。繁花雖少減,高雅亦足奇。”這是因了北朝樂府《木蘭詩》中的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主人公名木蘭,詩中也有“不知木蘭是女郎”句,文人們就乘機把“木蘭”戲稱“女郎”。白居易《題令狐家木蘭花》詩:“從此時時春夢裡,應添一樹女郎花。”陸游《春晚雜興》詩之五:“笑穿居士屩,閒看女郎花。”自注:“唐人謂辛夷為女郎花。”他在《春晚出遊》詩中又寫:“王孫草生與階齊,女郎花髮乳鶯啼。”因花引出一位忠孝雙全的一代巾幗女英雄花木蘭,還真巧合成一樁傳頌古今,光耀史冊的千古奇聞。

這木蘭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就發生在咱陝西。而筆者認定的木蘭故里首先是延安。因為不但元人侯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徵》雲:“其所據之地域為河套……延安郡”。就是在著名豫劇大師常香玉所主演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電影的河南豫劇《花木蘭》中,花木蘭在從軍的路上向相遇的從徵夥伴自我介紹時,就明確地說,她是“延安府尚義村人”。其實在解放前後一些著名的劇作家在他們所創作的戲劇中,不論京劇、越劇、河北梆子均稱花木蘭系延安府人氏。

而豫劇《花木蘭》所提到的延安府尚義村,就是今延安市的花源屯村。位於延安西南40裡杜甫川。山上建有木蘭陵園,還有最高一層繞山而築的木蘭墓,山頂上有傳說為木蘭跑馬習武的跑馬樑。1984年恢復重建的木蘭陵園,為古典式建築群,有原中國書協主席,有“紅軍書法家”之稱舒同先生題書的“木蘭詩”和“花將軍之墓”。還有文化大革命中最早被衝擊的“三家村”之鄧拓、吳晗、廖沫沙三人中廖沫沙先生題寫的“木蘭祠”。

本文開篇提到了陝西省周至縣黑河森林公園內的一株千年古玉蘭王樹。而陝西省長安區終南山北麓南五臺彌陀寺內也有兩株千年古玉蘭樹,不過花是紅色的。彌陀寺背依送燈臺,孤峰獨秀,東西兩側二山如翠屏環抱,滿山坡松柏青翠欲滴,是一處幽靜樸素的古剎。

這三棵千年玉蘭樹,皆屬珍貴嘉木奇樹。都被當地人視為 “神樹”,經常有人去拜謁,樹上掛滿了祈福納祥紅布條。這三棵千年玉蘭樹,亦證明了陝西秦嶺山區為木蘭樹最重要的原生之地。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而在西安市翠華路附近瓦衚衕村民國年間陝西通志館館長、文化學者宋聯奎的宋家花園,也有一棵珍稀的開紫花的玉蘭樹,樹身分三股主杆,高過四層樓。可惜上世紀八十年代這裡辦了一個醬園,這棵紫玉蘭被醬園排出的汙水淹死了。

另外,陝西富平縣覓子鄉西閭村唐代大將軍李光弼的墓園內還有一株千年古玉蘭,高12米 ,胸圍3米 ,可惜在經過漫長歲月的剝蝕摧殘,已於上世紀的1986年自然枯死。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值得一說的還有,漢中市勉縣武侯祠院內,生長一株落葉喬木旱蓮,旱蓮屬木蘭科,屬於玉蘭花的變種。已有400餘年的歷史,樹高13.4米,胸圍1.36米。因其樹花開之時,花朵酷似蓮花,而生於旱地,故有旱地蓮花之美譽。武侯祠內的這株古旱蓮,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惟一一株古旱蓮,每年三月上旬開花,花期半個月。初春滿樹鮮花,十分喜人,花後枝葉繁茂,五月長出花蕾。此花蕾要在樹上孕育十個多月,經歷夏、秋、冬,來年才綻放,俗稱之“十月懷胎”。夏至後,花樹結籽,籽如紅豆,碧光堅硬。旱蓮花初開時呈紅色,盛開時花朵顏色變幻成紅白相間,花蕊略呈粉紅色,清麗絕俗,粉嫩欲滴,妖嬈多姿,真純無暇,呈現出“紅胭脂染小蓮花”的美麗靚影。武侯祠院內這世間罕見的古樹,花開在陽春三月,又稱其樹為“武當木蘭”、“應春玉蘭”。

這棵古旱蓮,因其珍罕少見,曾被視為“絕後”之花卉。令人高興的是,經過多年辛苦實驗,當地己培育出一批旱蓮新苗,如今栽培成樹,移栽至漢中市天漢大道兩側,並花開初綻,使旱蓮這一古老而珍罕名貴花卉得以延續,實為難得。

旱蓮花於2000年被漢中市政府確定為漢中市“市花”。 旱蓮也被當地老百姓視為祥瑞之花,漢中市有關部門還為它舉辦了旱蓮文化節和祈福活動,吸引各方的遊客前來品花賞花,借旱蓮(玉蘭花)的祥瑞之氣,而福佑“天漢”這一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美譽的風水寶地。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

來源: 老西安記憶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

陝西周至終南山下的國家級黑河森林公園內有一株古玉蘭樹,樹齡1000多年,令人驚異的是一樹盛放白、紅、紫三色花朵,被視作世所罕見之絕品。花開之際,香飄數十里外,花團錦簇,白若碧玉晶瑩,紅豔似火染霞,紫氣瀰漫其間,非常之奇美狀觀,樹冠廕庇面積兩畝有餘,一株玉蘭花樹,一座花的峰巒,堪稱奇觀。國家國家林業局工作人員贊其“雄冠華夷” 玉蘭王,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發現的最大的一株玉蘭。

偉大詩人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潔的人格。

早在唐代已有栽培,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早春名貴花木。喜光,稍耐陰,具較強的抗寒性。原產印度、爪哇以及我國中部山區,自秦嶺到五嶺均有分佈。玉蘭是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因其花朵色白微碧,香味似蘭,所以叫做玉蘭。玉蘭,又名白玉蘭、應春花、望春花、玉堂春,有白、黃、紫紅諸色,以白色為主,白玉蘭先花後葉,花潔白、美麗且清香,早春開花時猶如雪濤雲海,蔚為壯觀。古時常在住宅的廳前院後配置,名為“玉蘭堂”。想著,滿園白玉般的蝴蝶飛舞起來, “微風吹萬舞,好雨盡千妝”,其情韻其景緻, 該是何等的銷魂。

明代文徵明《詠玉蘭》詩:“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遺霓裳試羽衣, 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微,玉環飛燕元相敵,笑比江梅不恨肥。” 這首詩用詞華美,用典博雅。玉蘭花俏麗的身形,以唐玄宗在長安棃園排演最負盛名的“霓裳羽衣舞”,來比喻玉蘭花搖曳的姿態,同時借古代“四大美女”中楊貴妃和趙飛燕的舞姿、體態、神韻來襯托玉蘭花盛開怒放的芳容。還有明·睦石《玉蘭》詩中有:“霓裳片片晚妝新”,沈周《題玉蘭》詩中有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韻友自知人意好,隔簾輕解白霓裳。”清·查慎行《雪中玉蘭花盛開》詩中有:“閬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羽衣仙女紛紛下,齊戴華陽玉道冠。”其中均有以“霓裳羽衣”來形容玉蘭的詩句,可見寫詩的“英雄們”所見略同啦。

再有,玉蘭樹也有形容英俊瀟灑美男子的成語“玉樹臨風”。出自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長篇小說《七俠五義》中主角“錦毛鼠”就起名為白玉堂,端的是帥氣英俊、氣宇軒昂、風流倜儻、風度翩翩。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就有《玉堂春》,說起其中一折國粹中的經典“蘇三起解”,京劇票友中誰個能不熟呢?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玉蘭和木蘭同屬一科,其實,它們還是有所區別的,但古人在典籍及詩歌中經常是混淆不清,有分有合,可能因為有變種。我們也只能繼續混淆了。秦代《長安志》:“阿房宮以木蘭為樑,以磁石為門”蓋指玉蘭。玉蘭為高大喬木,花朵大,而不怎麼香,木蘭為灌木或小喬木,花小而香氣較濃郁,木蘭別名則有:林蘭、桂蘭、紫玉蘭、木蓮、女郎花等。中國古人還把木蘭稱為“辛夷”,其花蕾很像毛筆頭,所以又稱木筆花。屈原還在《楚辭·涉江》中有:“鸞鳥鳳凰,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圬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並御,芳不得薄兮。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此詩中的辛夷和木蘭是一回事。自號少陵野老的杜甫也有詩:“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在周至做過縣尉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詩《題靈隱寺紅辛夷花,戲酬光上人》:“紫粉筆含尖火焰,紅脂胭染小蓮花。芳情相思知多少,鬧得山僧恨出家。”王維《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王維的“辛夷塢”,是他在秦嶺山中藍田輞川別業的一處勝景,因廣種木蘭而稱辛夷塢。

據傳說,辛夷得名於一個美麗的故事。古有一秦地年輕文人,他的家鄉流傳著一種怪病,患者常常頭痛頭昏,流濃鼻涕,腥臭難聞。秦地舉人也被傳染上了,他四處求醫問藥,終無療效。後他來到一個夷族居住的地方,遇一鶴髮童顏的老者,便向其求治。那老人見年輕人彬彬有禮,就笑道:“這有何難。”老人爬上一棵高大的開著像蓮花一樣的大樹上,採了幾十朵泛著紫紅色的酷似筆椎的花蕾,讓他每日一次,配煮雞蛋而食。那知不足半月,秦地年輕文人怪病就痊癒了。他後來還特地去拜謝老人,並帶回“筆椎花”種子,種在秦地自家門前屋後,待其長大後結出花蕾,贈與和他一樣患此怪病的病人治療,無不見效。別人問此為何花?他一時答不上來。他想這是辛慶年間在夷人處獲得的,便隨口答道:“這叫辛夷花。”辛夷於此得名。

陸龜蒙在另一首詩裡稱辛夷為“花神”。他說:“柳疏梅墮少春叢,天遣花神別緻功……”。

古有“魯班刻木蘭舟”的傳說。用木蘭建造的船叫“蘭舟”或“蘭橈”,後“蘭舟”成為船之美稱。“幾度木蘭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陸龜蒙)李時珍的《本草》載:“木蘭枝葉俱疏,其花內白外紫,亦有四季開者,深山生者尤大,可以為舟……”看來,辛夷花不僅能入藥,還可刻舟,真乃富貴雙全,吉祥嘉瑞,於世有奇功之樹與花。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陸游還直呼辛夷花為“女郎花”。他詩中有:“粲粲女郎花,怱滿庭前枝。繁花雖少減,高雅亦足奇。”這是因了北朝樂府《木蘭詩》中的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主人公名木蘭,詩中也有“不知木蘭是女郎”句,文人們就乘機把“木蘭”戲稱“女郎”。白居易《題令狐家木蘭花》詩:“從此時時春夢裡,應添一樹女郎花。”陸游《春晚雜興》詩之五:“笑穿居士屩,閒看女郎花。”自注:“唐人謂辛夷為女郎花。”他在《春晚出遊》詩中又寫:“王孫草生與階齊,女郎花髮乳鶯啼。”因花引出一位忠孝雙全的一代巾幗女英雄花木蘭,還真巧合成一樁傳頌古今,光耀史冊的千古奇聞。

這木蘭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就發生在咱陝西。而筆者認定的木蘭故里首先是延安。因為不但元人侯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徵》雲:“其所據之地域為河套……延安郡”。就是在著名豫劇大師常香玉所主演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電影的河南豫劇《花木蘭》中,花木蘭在從軍的路上向相遇的從徵夥伴自我介紹時,就明確地說,她是“延安府尚義村人”。其實在解放前後一些著名的劇作家在他們所創作的戲劇中,不論京劇、越劇、河北梆子均稱花木蘭系延安府人氏。

而豫劇《花木蘭》所提到的延安府尚義村,就是今延安市的花源屯村。位於延安西南40裡杜甫川。山上建有木蘭陵園,還有最高一層繞山而築的木蘭墓,山頂上有傳說為木蘭跑馬習武的跑馬樑。1984年恢復重建的木蘭陵園,為古典式建築群,有原中國書協主席,有“紅軍書法家”之稱舒同先生題書的“木蘭詩”和“花將軍之墓”。還有文化大革命中最早被衝擊的“三家村”之鄧拓、吳晗、廖沫沙三人中廖沫沙先生題寫的“木蘭祠”。

本文開篇提到了陝西省周至縣黑河森林公園內的一株千年古玉蘭王樹。而陝西省長安區終南山北麓南五臺彌陀寺內也有兩株千年古玉蘭樹,不過花是紅色的。彌陀寺背依送燈臺,孤峰獨秀,東西兩側二山如翠屏環抱,滿山坡松柏青翠欲滴,是一處幽靜樸素的古剎。

這三棵千年玉蘭樹,皆屬珍貴嘉木奇樹。都被當地人視為 “神樹”,經常有人去拜謁,樹上掛滿了祈福納祥紅布條。這三棵千年玉蘭樹,亦證明了陝西秦嶺山區為木蘭樹最重要的原生之地。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而在西安市翠華路附近瓦衚衕村民國年間陝西通志館館長、文化學者宋聯奎的宋家花園,也有一棵珍稀的開紫花的玉蘭樹,樹身分三股主杆,高過四層樓。可惜上世紀八十年代這裡辦了一個醬園,這棵紫玉蘭被醬園排出的汙水淹死了。

另外,陝西富平縣覓子鄉西閭村唐代大將軍李光弼的墓園內還有一株千年古玉蘭,高12米 ,胸圍3米 ,可惜在經過漫長歲月的剝蝕摧殘,已於上世紀的1986年自然枯死。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值得一說的還有,漢中市勉縣武侯祠院內,生長一株落葉喬木旱蓮,旱蓮屬木蘭科,屬於玉蘭花的變種。已有400餘年的歷史,樹高13.4米,胸圍1.36米。因其樹花開之時,花朵酷似蓮花,而生於旱地,故有旱地蓮花之美譽。武侯祠內的這株古旱蓮,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惟一一株古旱蓮,每年三月上旬開花,花期半個月。初春滿樹鮮花,十分喜人,花後枝葉繁茂,五月長出花蕾。此花蕾要在樹上孕育十個多月,經歷夏、秋、冬,來年才綻放,俗稱之“十月懷胎”。夏至後,花樹結籽,籽如紅豆,碧光堅硬。旱蓮花初開時呈紅色,盛開時花朵顏色變幻成紅白相間,花蕊略呈粉紅色,清麗絕俗,粉嫩欲滴,妖嬈多姿,真純無暇,呈現出“紅胭脂染小蓮花”的美麗靚影。武侯祠院內這世間罕見的古樹,花開在陽春三月,又稱其樹為“武當木蘭”、“應春玉蘭”。

這棵古旱蓮,因其珍罕少見,曾被視為“絕後”之花卉。令人高興的是,經過多年辛苦實驗,當地己培育出一批旱蓮新苗,如今栽培成樹,移栽至漢中市天漢大道兩側,並花開初綻,使旱蓮這一古老而珍罕名貴花卉得以延續,實為難得。

旱蓮花於2000年被漢中市政府確定為漢中市“市花”。 旱蓮也被當地老百姓視為祥瑞之花,漢中市有關部門還為它舉辦了旱蓮文化節和祈福活動,吸引各方的遊客前來品花賞花,借旱蓮(玉蘭花)的祥瑞之氣,而福佑“天漢”這一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美譽的風水寶地。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

來源: 老西安記憶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

陝西周至終南山下的國家級黑河森林公園內有一株古玉蘭樹,樹齡1000多年,令人驚異的是一樹盛放白、紅、紫三色花朵,被視作世所罕見之絕品。花開之際,香飄數十里外,花團錦簇,白若碧玉晶瑩,紅豔似火染霞,紫氣瀰漫其間,非常之奇美狀觀,樹冠廕庇面積兩畝有餘,一株玉蘭花樹,一座花的峰巒,堪稱奇觀。國家國家林業局工作人員贊其“雄冠華夷” 玉蘭王,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發現的最大的一株玉蘭。

偉大詩人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潔的人格。

早在唐代已有栽培,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早春名貴花木。喜光,稍耐陰,具較強的抗寒性。原產印度、爪哇以及我國中部山區,自秦嶺到五嶺均有分佈。玉蘭是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因其花朵色白微碧,香味似蘭,所以叫做玉蘭。玉蘭,又名白玉蘭、應春花、望春花、玉堂春,有白、黃、紫紅諸色,以白色為主,白玉蘭先花後葉,花潔白、美麗且清香,早春開花時猶如雪濤雲海,蔚為壯觀。古時常在住宅的廳前院後配置,名為“玉蘭堂”。想著,滿園白玉般的蝴蝶飛舞起來, “微風吹萬舞,好雨盡千妝”,其情韻其景緻, 該是何等的銷魂。

明代文徵明《詠玉蘭》詩:“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遺霓裳試羽衣, 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微,玉環飛燕元相敵,笑比江梅不恨肥。” 這首詩用詞華美,用典博雅。玉蘭花俏麗的身形,以唐玄宗在長安棃園排演最負盛名的“霓裳羽衣舞”,來比喻玉蘭花搖曳的姿態,同時借古代“四大美女”中楊貴妃和趙飛燕的舞姿、體態、神韻來襯托玉蘭花盛開怒放的芳容。還有明·睦石《玉蘭》詩中有:“霓裳片片晚妝新”,沈周《題玉蘭》詩中有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韻友自知人意好,隔簾輕解白霓裳。”清·查慎行《雪中玉蘭花盛開》詩中有:“閬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羽衣仙女紛紛下,齊戴華陽玉道冠。”其中均有以“霓裳羽衣”來形容玉蘭的詩句,可見寫詩的“英雄們”所見略同啦。

再有,玉蘭樹也有形容英俊瀟灑美男子的成語“玉樹臨風”。出自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長篇小說《七俠五義》中主角“錦毛鼠”就起名為白玉堂,端的是帥氣英俊、氣宇軒昂、風流倜儻、風度翩翩。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就有《玉堂春》,說起其中一折國粹中的經典“蘇三起解”,京劇票友中誰個能不熟呢?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玉蘭和木蘭同屬一科,其實,它們還是有所區別的,但古人在典籍及詩歌中經常是混淆不清,有分有合,可能因為有變種。我們也只能繼續混淆了。秦代《長安志》:“阿房宮以木蘭為樑,以磁石為門”蓋指玉蘭。玉蘭為高大喬木,花朵大,而不怎麼香,木蘭為灌木或小喬木,花小而香氣較濃郁,木蘭別名則有:林蘭、桂蘭、紫玉蘭、木蓮、女郎花等。中國古人還把木蘭稱為“辛夷”,其花蕾很像毛筆頭,所以又稱木筆花。屈原還在《楚辭·涉江》中有:“鸞鳥鳳凰,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圬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並御,芳不得薄兮。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此詩中的辛夷和木蘭是一回事。自號少陵野老的杜甫也有詩:“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在周至做過縣尉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詩《題靈隱寺紅辛夷花,戲酬光上人》:“紫粉筆含尖火焰,紅脂胭染小蓮花。芳情相思知多少,鬧得山僧恨出家。”王維《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王維的“辛夷塢”,是他在秦嶺山中藍田輞川別業的一處勝景,因廣種木蘭而稱辛夷塢。

據傳說,辛夷得名於一個美麗的故事。古有一秦地年輕文人,他的家鄉流傳著一種怪病,患者常常頭痛頭昏,流濃鼻涕,腥臭難聞。秦地舉人也被傳染上了,他四處求醫問藥,終無療效。後他來到一個夷族居住的地方,遇一鶴髮童顏的老者,便向其求治。那老人見年輕人彬彬有禮,就笑道:“這有何難。”老人爬上一棵高大的開著像蓮花一樣的大樹上,採了幾十朵泛著紫紅色的酷似筆椎的花蕾,讓他每日一次,配煮雞蛋而食。那知不足半月,秦地年輕文人怪病就痊癒了。他後來還特地去拜謝老人,並帶回“筆椎花”種子,種在秦地自家門前屋後,待其長大後結出花蕾,贈與和他一樣患此怪病的病人治療,無不見效。別人問此為何花?他一時答不上來。他想這是辛慶年間在夷人處獲得的,便隨口答道:“這叫辛夷花。”辛夷於此得名。

陸龜蒙在另一首詩裡稱辛夷為“花神”。他說:“柳疏梅墮少春叢,天遣花神別緻功……”。

古有“魯班刻木蘭舟”的傳說。用木蘭建造的船叫“蘭舟”或“蘭橈”,後“蘭舟”成為船之美稱。“幾度木蘭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陸龜蒙)李時珍的《本草》載:“木蘭枝葉俱疏,其花內白外紫,亦有四季開者,深山生者尤大,可以為舟……”看來,辛夷花不僅能入藥,還可刻舟,真乃富貴雙全,吉祥嘉瑞,於世有奇功之樹與花。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陸游還直呼辛夷花為“女郎花”。他詩中有:“粲粲女郎花,怱滿庭前枝。繁花雖少減,高雅亦足奇。”這是因了北朝樂府《木蘭詩》中的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主人公名木蘭,詩中也有“不知木蘭是女郎”句,文人們就乘機把“木蘭”戲稱“女郎”。白居易《題令狐家木蘭花》詩:“從此時時春夢裡,應添一樹女郎花。”陸游《春晚雜興》詩之五:“笑穿居士屩,閒看女郎花。”自注:“唐人謂辛夷為女郎花。”他在《春晚出遊》詩中又寫:“王孫草生與階齊,女郎花髮乳鶯啼。”因花引出一位忠孝雙全的一代巾幗女英雄花木蘭,還真巧合成一樁傳頌古今,光耀史冊的千古奇聞。

這木蘭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就發生在咱陝西。而筆者認定的木蘭故里首先是延安。因為不但元人侯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徵》雲:“其所據之地域為河套……延安郡”。就是在著名豫劇大師常香玉所主演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電影的河南豫劇《花木蘭》中,花木蘭在從軍的路上向相遇的從徵夥伴自我介紹時,就明確地說,她是“延安府尚義村人”。其實在解放前後一些著名的劇作家在他們所創作的戲劇中,不論京劇、越劇、河北梆子均稱花木蘭系延安府人氏。

而豫劇《花木蘭》所提到的延安府尚義村,就是今延安市的花源屯村。位於延安西南40裡杜甫川。山上建有木蘭陵園,還有最高一層繞山而築的木蘭墓,山頂上有傳說為木蘭跑馬習武的跑馬樑。1984年恢復重建的木蘭陵園,為古典式建築群,有原中國書協主席,有“紅軍書法家”之稱舒同先生題書的“木蘭詩”和“花將軍之墓”。還有文化大革命中最早被衝擊的“三家村”之鄧拓、吳晗、廖沫沙三人中廖沫沙先生題寫的“木蘭祠”。

本文開篇提到了陝西省周至縣黑河森林公園內的一株千年古玉蘭王樹。而陝西省長安區終南山北麓南五臺彌陀寺內也有兩株千年古玉蘭樹,不過花是紅色的。彌陀寺背依送燈臺,孤峰獨秀,東西兩側二山如翠屏環抱,滿山坡松柏青翠欲滴,是一處幽靜樸素的古剎。

這三棵千年玉蘭樹,皆屬珍貴嘉木奇樹。都被當地人視為 “神樹”,經常有人去拜謁,樹上掛滿了祈福納祥紅布條。這三棵千年玉蘭樹,亦證明了陝西秦嶺山區為木蘭樹最重要的原生之地。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而在西安市翠華路附近瓦衚衕村民國年間陝西通志館館長、文化學者宋聯奎的宋家花園,也有一棵珍稀的開紫花的玉蘭樹,樹身分三股主杆,高過四層樓。可惜上世紀八十年代這裡辦了一個醬園,這棵紫玉蘭被醬園排出的汙水淹死了。

另外,陝西富平縣覓子鄉西閭村唐代大將軍李光弼的墓園內還有一株千年古玉蘭,高12米 ,胸圍3米 ,可惜在經過漫長歲月的剝蝕摧殘,已於上世紀的1986年自然枯死。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值得一說的還有,漢中市勉縣武侯祠院內,生長一株落葉喬木旱蓮,旱蓮屬木蘭科,屬於玉蘭花的變種。已有400餘年的歷史,樹高13.4米,胸圍1.36米。因其樹花開之時,花朵酷似蓮花,而生於旱地,故有旱地蓮花之美譽。武侯祠內的這株古旱蓮,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惟一一株古旱蓮,每年三月上旬開花,花期半個月。初春滿樹鮮花,十分喜人,花後枝葉繁茂,五月長出花蕾。此花蕾要在樹上孕育十個多月,經歷夏、秋、冬,來年才綻放,俗稱之“十月懷胎”。夏至後,花樹結籽,籽如紅豆,碧光堅硬。旱蓮花初開時呈紅色,盛開時花朵顏色變幻成紅白相間,花蕊略呈粉紅色,清麗絕俗,粉嫩欲滴,妖嬈多姿,真純無暇,呈現出“紅胭脂染小蓮花”的美麗靚影。武侯祠院內這世間罕見的古樹,花開在陽春三月,又稱其樹為“武當木蘭”、“應春玉蘭”。

這棵古旱蓮,因其珍罕少見,曾被視為“絕後”之花卉。令人高興的是,經過多年辛苦實驗,當地己培育出一批旱蓮新苗,如今栽培成樹,移栽至漢中市天漢大道兩側,並花開初綻,使旱蓮這一古老而珍罕名貴花卉得以延續,實為難得。

旱蓮花於2000年被漢中市政府確定為漢中市“市花”。 旱蓮也被當地老百姓視為祥瑞之花,漢中市有關部門還為它舉辦了旱蓮文化節和祈福活動,吸引各方的遊客前來品花賞花,借旱蓮(玉蘭花)的祥瑞之氣,而福佑“天漢”這一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美譽的風水寶地。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

來源: 老西安記憶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

陝西周至終南山下的國家級黑河森林公園內有一株古玉蘭樹,樹齡1000多年,令人驚異的是一樹盛放白、紅、紫三色花朵,被視作世所罕見之絕品。花開之際,香飄數十里外,花團錦簇,白若碧玉晶瑩,紅豔似火染霞,紫氣瀰漫其間,非常之奇美狀觀,樹冠廕庇面積兩畝有餘,一株玉蘭花樹,一座花的峰巒,堪稱奇觀。國家國家林業局工作人員贊其“雄冠華夷” 玉蘭王,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發現的最大的一株玉蘭。

偉大詩人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潔的人格。

早在唐代已有栽培,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早春名貴花木。喜光,稍耐陰,具較強的抗寒性。原產印度、爪哇以及我國中部山區,自秦嶺到五嶺均有分佈。玉蘭是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因其花朵色白微碧,香味似蘭,所以叫做玉蘭。玉蘭,又名白玉蘭、應春花、望春花、玉堂春,有白、黃、紫紅諸色,以白色為主,白玉蘭先花後葉,花潔白、美麗且清香,早春開花時猶如雪濤雲海,蔚為壯觀。古時常在住宅的廳前院後配置,名為“玉蘭堂”。想著,滿園白玉般的蝴蝶飛舞起來, “微風吹萬舞,好雨盡千妝”,其情韻其景緻, 該是何等的銷魂。

明代文徵明《詠玉蘭》詩:“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遺霓裳試羽衣, 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微,玉環飛燕元相敵,笑比江梅不恨肥。” 這首詩用詞華美,用典博雅。玉蘭花俏麗的身形,以唐玄宗在長安棃園排演最負盛名的“霓裳羽衣舞”,來比喻玉蘭花搖曳的姿態,同時借古代“四大美女”中楊貴妃和趙飛燕的舞姿、體態、神韻來襯托玉蘭花盛開怒放的芳容。還有明·睦石《玉蘭》詩中有:“霓裳片片晚妝新”,沈周《題玉蘭》詩中有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韻友自知人意好,隔簾輕解白霓裳。”清·查慎行《雪中玉蘭花盛開》詩中有:“閬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羽衣仙女紛紛下,齊戴華陽玉道冠。”其中均有以“霓裳羽衣”來形容玉蘭的詩句,可見寫詩的“英雄們”所見略同啦。

再有,玉蘭樹也有形容英俊瀟灑美男子的成語“玉樹臨風”。出自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長篇小說《七俠五義》中主角“錦毛鼠”就起名為白玉堂,端的是帥氣英俊、氣宇軒昂、風流倜儻、風度翩翩。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就有《玉堂春》,說起其中一折國粹中的經典“蘇三起解”,京劇票友中誰個能不熟呢?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玉蘭和木蘭同屬一科,其實,它們還是有所區別的,但古人在典籍及詩歌中經常是混淆不清,有分有合,可能因為有變種。我們也只能繼續混淆了。秦代《長安志》:“阿房宮以木蘭為樑,以磁石為門”蓋指玉蘭。玉蘭為高大喬木,花朵大,而不怎麼香,木蘭為灌木或小喬木,花小而香氣較濃郁,木蘭別名則有:林蘭、桂蘭、紫玉蘭、木蓮、女郎花等。中國古人還把木蘭稱為“辛夷”,其花蕾很像毛筆頭,所以又稱木筆花。屈原還在《楚辭·涉江》中有:“鸞鳥鳳凰,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圬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並御,芳不得薄兮。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此詩中的辛夷和木蘭是一回事。自號少陵野老的杜甫也有詩:“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在周至做過縣尉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詩《題靈隱寺紅辛夷花,戲酬光上人》:“紫粉筆含尖火焰,紅脂胭染小蓮花。芳情相思知多少,鬧得山僧恨出家。”王維《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王維的“辛夷塢”,是他在秦嶺山中藍田輞川別業的一處勝景,因廣種木蘭而稱辛夷塢。

據傳說,辛夷得名於一個美麗的故事。古有一秦地年輕文人,他的家鄉流傳著一種怪病,患者常常頭痛頭昏,流濃鼻涕,腥臭難聞。秦地舉人也被傳染上了,他四處求醫問藥,終無療效。後他來到一個夷族居住的地方,遇一鶴髮童顏的老者,便向其求治。那老人見年輕人彬彬有禮,就笑道:“這有何難。”老人爬上一棵高大的開著像蓮花一樣的大樹上,採了幾十朵泛著紫紅色的酷似筆椎的花蕾,讓他每日一次,配煮雞蛋而食。那知不足半月,秦地年輕文人怪病就痊癒了。他後來還特地去拜謝老人,並帶回“筆椎花”種子,種在秦地自家門前屋後,待其長大後結出花蕾,贈與和他一樣患此怪病的病人治療,無不見效。別人問此為何花?他一時答不上來。他想這是辛慶年間在夷人處獲得的,便隨口答道:“這叫辛夷花。”辛夷於此得名。

陸龜蒙在另一首詩裡稱辛夷為“花神”。他說:“柳疏梅墮少春叢,天遣花神別緻功……”。

古有“魯班刻木蘭舟”的傳說。用木蘭建造的船叫“蘭舟”或“蘭橈”,後“蘭舟”成為船之美稱。“幾度木蘭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陸龜蒙)李時珍的《本草》載:“木蘭枝葉俱疏,其花內白外紫,亦有四季開者,深山生者尤大,可以為舟……”看來,辛夷花不僅能入藥,還可刻舟,真乃富貴雙全,吉祥嘉瑞,於世有奇功之樹與花。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陸游還直呼辛夷花為“女郎花”。他詩中有:“粲粲女郎花,怱滿庭前枝。繁花雖少減,高雅亦足奇。”這是因了北朝樂府《木蘭詩》中的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主人公名木蘭,詩中也有“不知木蘭是女郎”句,文人們就乘機把“木蘭”戲稱“女郎”。白居易《題令狐家木蘭花》詩:“從此時時春夢裡,應添一樹女郎花。”陸游《春晚雜興》詩之五:“笑穿居士屩,閒看女郎花。”自注:“唐人謂辛夷為女郎花。”他在《春晚出遊》詩中又寫:“王孫草生與階齊,女郎花髮乳鶯啼。”因花引出一位忠孝雙全的一代巾幗女英雄花木蘭,還真巧合成一樁傳頌古今,光耀史冊的千古奇聞。

這木蘭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就發生在咱陝西。而筆者認定的木蘭故里首先是延安。因為不但元人侯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徵》雲:“其所據之地域為河套……延安郡”。就是在著名豫劇大師常香玉所主演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電影的河南豫劇《花木蘭》中,花木蘭在從軍的路上向相遇的從徵夥伴自我介紹時,就明確地說,她是“延安府尚義村人”。其實在解放前後一些著名的劇作家在他們所創作的戲劇中,不論京劇、越劇、河北梆子均稱花木蘭系延安府人氏。

而豫劇《花木蘭》所提到的延安府尚義村,就是今延安市的花源屯村。位於延安西南40裡杜甫川。山上建有木蘭陵園,還有最高一層繞山而築的木蘭墓,山頂上有傳說為木蘭跑馬習武的跑馬樑。1984年恢復重建的木蘭陵園,為古典式建築群,有原中國書協主席,有“紅軍書法家”之稱舒同先生題書的“木蘭詩”和“花將軍之墓”。還有文化大革命中最早被衝擊的“三家村”之鄧拓、吳晗、廖沫沙三人中廖沫沙先生題寫的“木蘭祠”。

本文開篇提到了陝西省周至縣黑河森林公園內的一株千年古玉蘭王樹。而陝西省長安區終南山北麓南五臺彌陀寺內也有兩株千年古玉蘭樹,不過花是紅色的。彌陀寺背依送燈臺,孤峰獨秀,東西兩側二山如翠屏環抱,滿山坡松柏青翠欲滴,是一處幽靜樸素的古剎。

這三棵千年玉蘭樹,皆屬珍貴嘉木奇樹。都被當地人視為 “神樹”,經常有人去拜謁,樹上掛滿了祈福納祥紅布條。這三棵千年玉蘭樹,亦證明了陝西秦嶺山區為木蘭樹最重要的原生之地。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而在西安市翠華路附近瓦衚衕村民國年間陝西通志館館長、文化學者宋聯奎的宋家花園,也有一棵珍稀的開紫花的玉蘭樹,樹身分三股主杆,高過四層樓。可惜上世紀八十年代這裡辦了一個醬園,這棵紫玉蘭被醬園排出的汙水淹死了。

另外,陝西富平縣覓子鄉西閭村唐代大將軍李光弼的墓園內還有一株千年古玉蘭,高12米 ,胸圍3米 ,可惜在經過漫長歲月的剝蝕摧殘,已於上世紀的1986年自然枯死。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值得一說的還有,漢中市勉縣武侯祠院內,生長一株落葉喬木旱蓮,旱蓮屬木蘭科,屬於玉蘭花的變種。已有400餘年的歷史,樹高13.4米,胸圍1.36米。因其樹花開之時,花朵酷似蓮花,而生於旱地,故有旱地蓮花之美譽。武侯祠內的這株古旱蓮,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惟一一株古旱蓮,每年三月上旬開花,花期半個月。初春滿樹鮮花,十分喜人,花後枝葉繁茂,五月長出花蕾。此花蕾要在樹上孕育十個多月,經歷夏、秋、冬,來年才綻放,俗稱之“十月懷胎”。夏至後,花樹結籽,籽如紅豆,碧光堅硬。旱蓮花初開時呈紅色,盛開時花朵顏色變幻成紅白相間,花蕊略呈粉紅色,清麗絕俗,粉嫩欲滴,妖嬈多姿,真純無暇,呈現出“紅胭脂染小蓮花”的美麗靚影。武侯祠院內這世間罕見的古樹,花開在陽春三月,又稱其樹為“武當木蘭”、“應春玉蘭”。

這棵古旱蓮,因其珍罕少見,曾被視為“絕後”之花卉。令人高興的是,經過多年辛苦實驗,當地己培育出一批旱蓮新苗,如今栽培成樹,移栽至漢中市天漢大道兩側,並花開初綻,使旱蓮這一古老而珍罕名貴花卉得以延續,實為難得。

旱蓮花於2000年被漢中市政府確定為漢中市“市花”。 旱蓮也被當地老百姓視為祥瑞之花,漢中市有關部門還為它舉辦了旱蓮文化節和祈福活動,吸引各方的遊客前來品花賞花,借旱蓮(玉蘭花)的祥瑞之氣,而福佑“天漢”這一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美譽的風水寶地。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

來源: 老西安記憶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

陝西周至終南山下的國家級黑河森林公園內有一株古玉蘭樹,樹齡1000多年,令人驚異的是一樹盛放白、紅、紫三色花朵,被視作世所罕見之絕品。花開之際,香飄數十里外,花團錦簇,白若碧玉晶瑩,紅豔似火染霞,紫氣瀰漫其間,非常之奇美狀觀,樹冠廕庇面積兩畝有餘,一株玉蘭花樹,一座花的峰巒,堪稱奇觀。國家國家林業局工作人員贊其“雄冠華夷” 玉蘭王,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發現的最大的一株玉蘭。

偉大詩人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潔的人格。

早在唐代已有栽培,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早春名貴花木。喜光,稍耐陰,具較強的抗寒性。原產印度、爪哇以及我國中部山區,自秦嶺到五嶺均有分佈。玉蘭是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因其花朵色白微碧,香味似蘭,所以叫做玉蘭。玉蘭,又名白玉蘭、應春花、望春花、玉堂春,有白、黃、紫紅諸色,以白色為主,白玉蘭先花後葉,花潔白、美麗且清香,早春開花時猶如雪濤雲海,蔚為壯觀。古時常在住宅的廳前院後配置,名為“玉蘭堂”。想著,滿園白玉般的蝴蝶飛舞起來, “微風吹萬舞,好雨盡千妝”,其情韻其景緻, 該是何等的銷魂。

明代文徵明《詠玉蘭》詩:“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遺霓裳試羽衣, 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微,玉環飛燕元相敵,笑比江梅不恨肥。” 這首詩用詞華美,用典博雅。玉蘭花俏麗的身形,以唐玄宗在長安棃園排演最負盛名的“霓裳羽衣舞”,來比喻玉蘭花搖曳的姿態,同時借古代“四大美女”中楊貴妃和趙飛燕的舞姿、體態、神韻來襯托玉蘭花盛開怒放的芳容。還有明·睦石《玉蘭》詩中有:“霓裳片片晚妝新”,沈周《題玉蘭》詩中有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韻友自知人意好,隔簾輕解白霓裳。”清·查慎行《雪中玉蘭花盛開》詩中有:“閬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羽衣仙女紛紛下,齊戴華陽玉道冠。”其中均有以“霓裳羽衣”來形容玉蘭的詩句,可見寫詩的“英雄們”所見略同啦。

再有,玉蘭樹也有形容英俊瀟灑美男子的成語“玉樹臨風”。出自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長篇小說《七俠五義》中主角“錦毛鼠”就起名為白玉堂,端的是帥氣英俊、氣宇軒昂、風流倜儻、風度翩翩。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就有《玉堂春》,說起其中一折國粹中的經典“蘇三起解”,京劇票友中誰個能不熟呢?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玉蘭和木蘭同屬一科,其實,它們還是有所區別的,但古人在典籍及詩歌中經常是混淆不清,有分有合,可能因為有變種。我們也只能繼續混淆了。秦代《長安志》:“阿房宮以木蘭為樑,以磁石為門”蓋指玉蘭。玉蘭為高大喬木,花朵大,而不怎麼香,木蘭為灌木或小喬木,花小而香氣較濃郁,木蘭別名則有:林蘭、桂蘭、紫玉蘭、木蓮、女郎花等。中國古人還把木蘭稱為“辛夷”,其花蕾很像毛筆頭,所以又稱木筆花。屈原還在《楚辭·涉江》中有:“鸞鳥鳳凰,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圬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並御,芳不得薄兮。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此詩中的辛夷和木蘭是一回事。自號少陵野老的杜甫也有詩:“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在周至做過縣尉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詩《題靈隱寺紅辛夷花,戲酬光上人》:“紫粉筆含尖火焰,紅脂胭染小蓮花。芳情相思知多少,鬧得山僧恨出家。”王維《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王維的“辛夷塢”,是他在秦嶺山中藍田輞川別業的一處勝景,因廣種木蘭而稱辛夷塢。

據傳說,辛夷得名於一個美麗的故事。古有一秦地年輕文人,他的家鄉流傳著一種怪病,患者常常頭痛頭昏,流濃鼻涕,腥臭難聞。秦地舉人也被傳染上了,他四處求醫問藥,終無療效。後他來到一個夷族居住的地方,遇一鶴髮童顏的老者,便向其求治。那老人見年輕人彬彬有禮,就笑道:“這有何難。”老人爬上一棵高大的開著像蓮花一樣的大樹上,採了幾十朵泛著紫紅色的酷似筆椎的花蕾,讓他每日一次,配煮雞蛋而食。那知不足半月,秦地年輕文人怪病就痊癒了。他後來還特地去拜謝老人,並帶回“筆椎花”種子,種在秦地自家門前屋後,待其長大後結出花蕾,贈與和他一樣患此怪病的病人治療,無不見效。別人問此為何花?他一時答不上來。他想這是辛慶年間在夷人處獲得的,便隨口答道:“這叫辛夷花。”辛夷於此得名。

陸龜蒙在另一首詩裡稱辛夷為“花神”。他說:“柳疏梅墮少春叢,天遣花神別緻功……”。

古有“魯班刻木蘭舟”的傳說。用木蘭建造的船叫“蘭舟”或“蘭橈”,後“蘭舟”成為船之美稱。“幾度木蘭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陸龜蒙)李時珍的《本草》載:“木蘭枝葉俱疏,其花內白外紫,亦有四季開者,深山生者尤大,可以為舟……”看來,辛夷花不僅能入藥,還可刻舟,真乃富貴雙全,吉祥嘉瑞,於世有奇功之樹與花。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陸游還直呼辛夷花為“女郎花”。他詩中有:“粲粲女郎花,怱滿庭前枝。繁花雖少減,高雅亦足奇。”這是因了北朝樂府《木蘭詩》中的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主人公名木蘭,詩中也有“不知木蘭是女郎”句,文人們就乘機把“木蘭”戲稱“女郎”。白居易《題令狐家木蘭花》詩:“從此時時春夢裡,應添一樹女郎花。”陸游《春晚雜興》詩之五:“笑穿居士屩,閒看女郎花。”自注:“唐人謂辛夷為女郎花。”他在《春晚出遊》詩中又寫:“王孫草生與階齊,女郎花髮乳鶯啼。”因花引出一位忠孝雙全的一代巾幗女英雄花木蘭,還真巧合成一樁傳頌古今,光耀史冊的千古奇聞。

這木蘭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就發生在咱陝西。而筆者認定的木蘭故里首先是延安。因為不但元人侯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徵》雲:“其所據之地域為河套……延安郡”。就是在著名豫劇大師常香玉所主演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電影的河南豫劇《花木蘭》中,花木蘭在從軍的路上向相遇的從徵夥伴自我介紹時,就明確地說,她是“延安府尚義村人”。其實在解放前後一些著名的劇作家在他們所創作的戲劇中,不論京劇、越劇、河北梆子均稱花木蘭系延安府人氏。

而豫劇《花木蘭》所提到的延安府尚義村,就是今延安市的花源屯村。位於延安西南40裡杜甫川。山上建有木蘭陵園,還有最高一層繞山而築的木蘭墓,山頂上有傳說為木蘭跑馬習武的跑馬樑。1984年恢復重建的木蘭陵園,為古典式建築群,有原中國書協主席,有“紅軍書法家”之稱舒同先生題書的“木蘭詩”和“花將軍之墓”。還有文化大革命中最早被衝擊的“三家村”之鄧拓、吳晗、廖沫沙三人中廖沫沙先生題寫的“木蘭祠”。

本文開篇提到了陝西省周至縣黑河森林公園內的一株千年古玉蘭王樹。而陝西省長安區終南山北麓南五臺彌陀寺內也有兩株千年古玉蘭樹,不過花是紅色的。彌陀寺背依送燈臺,孤峰獨秀,東西兩側二山如翠屏環抱,滿山坡松柏青翠欲滴,是一處幽靜樸素的古剎。

這三棵千年玉蘭樹,皆屬珍貴嘉木奇樹。都被當地人視為 “神樹”,經常有人去拜謁,樹上掛滿了祈福納祥紅布條。這三棵千年玉蘭樹,亦證明了陝西秦嶺山區為木蘭樹最重要的原生之地。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而在西安市翠華路附近瓦衚衕村民國年間陝西通志館館長、文化學者宋聯奎的宋家花園,也有一棵珍稀的開紫花的玉蘭樹,樹身分三股主杆,高過四層樓。可惜上世紀八十年代這裡辦了一個醬園,這棵紫玉蘭被醬園排出的汙水淹死了。

另外,陝西富平縣覓子鄉西閭村唐代大將軍李光弼的墓園內還有一株千年古玉蘭,高12米 ,胸圍3米 ,可惜在經過漫長歲月的剝蝕摧殘,已於上世紀的1986年自然枯死。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值得一說的還有,漢中市勉縣武侯祠院內,生長一株落葉喬木旱蓮,旱蓮屬木蘭科,屬於玉蘭花的變種。已有400餘年的歷史,樹高13.4米,胸圍1.36米。因其樹花開之時,花朵酷似蓮花,而生於旱地,故有旱地蓮花之美譽。武侯祠內的這株古旱蓮,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惟一一株古旱蓮,每年三月上旬開花,花期半個月。初春滿樹鮮花,十分喜人,花後枝葉繁茂,五月長出花蕾。此花蕾要在樹上孕育十個多月,經歷夏、秋、冬,來年才綻放,俗稱之“十月懷胎”。夏至後,花樹結籽,籽如紅豆,碧光堅硬。旱蓮花初開時呈紅色,盛開時花朵顏色變幻成紅白相間,花蕊略呈粉紅色,清麗絕俗,粉嫩欲滴,妖嬈多姿,真純無暇,呈現出“紅胭脂染小蓮花”的美麗靚影。武侯祠院內這世間罕見的古樹,花開在陽春三月,又稱其樹為“武當木蘭”、“應春玉蘭”。

這棵古旱蓮,因其珍罕少見,曾被視為“絕後”之花卉。令人高興的是,經過多年辛苦實驗,當地己培育出一批旱蓮新苗,如今栽培成樹,移栽至漢中市天漢大道兩側,並花開初綻,使旱蓮這一古老而珍罕名貴花卉得以延續,實為難得。

旱蓮花於2000年被漢中市政府確定為漢中市“市花”。 旱蓮也被當地老百姓視為祥瑞之花,漢中市有關部門還為它舉辦了旱蓮文化節和祈福活動,吸引各方的遊客前來品花賞花,借旱蓮(玉蘭花)的祥瑞之氣,而福佑“天漢”這一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美譽的風水寶地。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

來源: 老西安記憶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

陝西周至終南山下的國家級黑河森林公園內有一株古玉蘭樹,樹齡1000多年,令人驚異的是一樹盛放白、紅、紫三色花朵,被視作世所罕見之絕品。花開之際,香飄數十里外,花團錦簇,白若碧玉晶瑩,紅豔似火染霞,紫氣瀰漫其間,非常之奇美狀觀,樹冠廕庇面積兩畝有餘,一株玉蘭花樹,一座花的峰巒,堪稱奇觀。國家國家林業局工作人員贊其“雄冠華夷” 玉蘭王,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發現的最大的一株玉蘭。

偉大詩人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潔的人格。

早在唐代已有栽培,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早春名貴花木。喜光,稍耐陰,具較強的抗寒性。原產印度、爪哇以及我國中部山區,自秦嶺到五嶺均有分佈。玉蘭是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因其花朵色白微碧,香味似蘭,所以叫做玉蘭。玉蘭,又名白玉蘭、應春花、望春花、玉堂春,有白、黃、紫紅諸色,以白色為主,白玉蘭先花後葉,花潔白、美麗且清香,早春開花時猶如雪濤雲海,蔚為壯觀。古時常在住宅的廳前院後配置,名為“玉蘭堂”。想著,滿園白玉般的蝴蝶飛舞起來, “微風吹萬舞,好雨盡千妝”,其情韻其景緻, 該是何等的銷魂。

明代文徵明《詠玉蘭》詩:“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遺霓裳試羽衣, 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微,玉環飛燕元相敵,笑比江梅不恨肥。” 這首詩用詞華美,用典博雅。玉蘭花俏麗的身形,以唐玄宗在長安棃園排演最負盛名的“霓裳羽衣舞”,來比喻玉蘭花搖曳的姿態,同時借古代“四大美女”中楊貴妃和趙飛燕的舞姿、體態、神韻來襯托玉蘭花盛開怒放的芳容。還有明·睦石《玉蘭》詩中有:“霓裳片片晚妝新”,沈周《題玉蘭》詩中有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韻友自知人意好,隔簾輕解白霓裳。”清·查慎行《雪中玉蘭花盛開》詩中有:“閬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羽衣仙女紛紛下,齊戴華陽玉道冠。”其中均有以“霓裳羽衣”來形容玉蘭的詩句,可見寫詩的“英雄們”所見略同啦。

再有,玉蘭樹也有形容英俊瀟灑美男子的成語“玉樹臨風”。出自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長篇小說《七俠五義》中主角“錦毛鼠”就起名為白玉堂,端的是帥氣英俊、氣宇軒昂、風流倜儻、風度翩翩。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就有《玉堂春》,說起其中一折國粹中的經典“蘇三起解”,京劇票友中誰個能不熟呢?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玉蘭和木蘭同屬一科,其實,它們還是有所區別的,但古人在典籍及詩歌中經常是混淆不清,有分有合,可能因為有變種。我們也只能繼續混淆了。秦代《長安志》:“阿房宮以木蘭為樑,以磁石為門”蓋指玉蘭。玉蘭為高大喬木,花朵大,而不怎麼香,木蘭為灌木或小喬木,花小而香氣較濃郁,木蘭別名則有:林蘭、桂蘭、紫玉蘭、木蓮、女郎花等。中國古人還把木蘭稱為“辛夷”,其花蕾很像毛筆頭,所以又稱木筆花。屈原還在《楚辭·涉江》中有:“鸞鳥鳳凰,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圬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並御,芳不得薄兮。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此詩中的辛夷和木蘭是一回事。自號少陵野老的杜甫也有詩:“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在周至做過縣尉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詩《題靈隱寺紅辛夷花,戲酬光上人》:“紫粉筆含尖火焰,紅脂胭染小蓮花。芳情相思知多少,鬧得山僧恨出家。”王維《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王維的“辛夷塢”,是他在秦嶺山中藍田輞川別業的一處勝景,因廣種木蘭而稱辛夷塢。

據傳說,辛夷得名於一個美麗的故事。古有一秦地年輕文人,他的家鄉流傳著一種怪病,患者常常頭痛頭昏,流濃鼻涕,腥臭難聞。秦地舉人也被傳染上了,他四處求醫問藥,終無療效。後他來到一個夷族居住的地方,遇一鶴髮童顏的老者,便向其求治。那老人見年輕人彬彬有禮,就笑道:“這有何難。”老人爬上一棵高大的開著像蓮花一樣的大樹上,採了幾十朵泛著紫紅色的酷似筆椎的花蕾,讓他每日一次,配煮雞蛋而食。那知不足半月,秦地年輕文人怪病就痊癒了。他後來還特地去拜謝老人,並帶回“筆椎花”種子,種在秦地自家門前屋後,待其長大後結出花蕾,贈與和他一樣患此怪病的病人治療,無不見效。別人問此為何花?他一時答不上來。他想這是辛慶年間在夷人處獲得的,便隨口答道:“這叫辛夷花。”辛夷於此得名。

陸龜蒙在另一首詩裡稱辛夷為“花神”。他說:“柳疏梅墮少春叢,天遣花神別緻功……”。

古有“魯班刻木蘭舟”的傳說。用木蘭建造的船叫“蘭舟”或“蘭橈”,後“蘭舟”成為船之美稱。“幾度木蘭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陸龜蒙)李時珍的《本草》載:“木蘭枝葉俱疏,其花內白外紫,亦有四季開者,深山生者尤大,可以為舟……”看來,辛夷花不僅能入藥,還可刻舟,真乃富貴雙全,吉祥嘉瑞,於世有奇功之樹與花。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陸游還直呼辛夷花為“女郎花”。他詩中有:“粲粲女郎花,怱滿庭前枝。繁花雖少減,高雅亦足奇。”這是因了北朝樂府《木蘭詩》中的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主人公名木蘭,詩中也有“不知木蘭是女郎”句,文人們就乘機把“木蘭”戲稱“女郎”。白居易《題令狐家木蘭花》詩:“從此時時春夢裡,應添一樹女郎花。”陸游《春晚雜興》詩之五:“笑穿居士屩,閒看女郎花。”自注:“唐人謂辛夷為女郎花。”他在《春晚出遊》詩中又寫:“王孫草生與階齊,女郎花髮乳鶯啼。”因花引出一位忠孝雙全的一代巾幗女英雄花木蘭,還真巧合成一樁傳頌古今,光耀史冊的千古奇聞。

這木蘭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就發生在咱陝西。而筆者認定的木蘭故里首先是延安。因為不但元人侯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徵》雲:“其所據之地域為河套……延安郡”。就是在著名豫劇大師常香玉所主演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電影的河南豫劇《花木蘭》中,花木蘭在從軍的路上向相遇的從徵夥伴自我介紹時,就明確地說,她是“延安府尚義村人”。其實在解放前後一些著名的劇作家在他們所創作的戲劇中,不論京劇、越劇、河北梆子均稱花木蘭系延安府人氏。

而豫劇《花木蘭》所提到的延安府尚義村,就是今延安市的花源屯村。位於延安西南40裡杜甫川。山上建有木蘭陵園,還有最高一層繞山而築的木蘭墓,山頂上有傳說為木蘭跑馬習武的跑馬樑。1984年恢復重建的木蘭陵園,為古典式建築群,有原中國書協主席,有“紅軍書法家”之稱舒同先生題書的“木蘭詩”和“花將軍之墓”。還有文化大革命中最早被衝擊的“三家村”之鄧拓、吳晗、廖沫沙三人中廖沫沙先生題寫的“木蘭祠”。

本文開篇提到了陝西省周至縣黑河森林公園內的一株千年古玉蘭王樹。而陝西省長安區終南山北麓南五臺彌陀寺內也有兩株千年古玉蘭樹,不過花是紅色的。彌陀寺背依送燈臺,孤峰獨秀,東西兩側二山如翠屏環抱,滿山坡松柏青翠欲滴,是一處幽靜樸素的古剎。

這三棵千年玉蘭樹,皆屬珍貴嘉木奇樹。都被當地人視為 “神樹”,經常有人去拜謁,樹上掛滿了祈福納祥紅布條。這三棵千年玉蘭樹,亦證明了陝西秦嶺山區為木蘭樹最重要的原生之地。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而在西安市翠華路附近瓦衚衕村民國年間陝西通志館館長、文化學者宋聯奎的宋家花園,也有一棵珍稀的開紫花的玉蘭樹,樹身分三股主杆,高過四層樓。可惜上世紀八十年代這裡辦了一個醬園,這棵紫玉蘭被醬園排出的汙水淹死了。

另外,陝西富平縣覓子鄉西閭村唐代大將軍李光弼的墓園內還有一株千年古玉蘭,高12米 ,胸圍3米 ,可惜在經過漫長歲月的剝蝕摧殘,已於上世紀的1986年自然枯死。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值得一說的還有,漢中市勉縣武侯祠院內,生長一株落葉喬木旱蓮,旱蓮屬木蘭科,屬於玉蘭花的變種。已有400餘年的歷史,樹高13.4米,胸圍1.36米。因其樹花開之時,花朵酷似蓮花,而生於旱地,故有旱地蓮花之美譽。武侯祠內的這株古旱蓮,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惟一一株古旱蓮,每年三月上旬開花,花期半個月。初春滿樹鮮花,十分喜人,花後枝葉繁茂,五月長出花蕾。此花蕾要在樹上孕育十個多月,經歷夏、秋、冬,來年才綻放,俗稱之“十月懷胎”。夏至後,花樹結籽,籽如紅豆,碧光堅硬。旱蓮花初開時呈紅色,盛開時花朵顏色變幻成紅白相間,花蕊略呈粉紅色,清麗絕俗,粉嫩欲滴,妖嬈多姿,真純無暇,呈現出“紅胭脂染小蓮花”的美麗靚影。武侯祠院內這世間罕見的古樹,花開在陽春三月,又稱其樹為“武當木蘭”、“應春玉蘭”。

這棵古旱蓮,因其珍罕少見,曾被視為“絕後”之花卉。令人高興的是,經過多年辛苦實驗,當地己培育出一批旱蓮新苗,如今栽培成樹,移栽至漢中市天漢大道兩側,並花開初綻,使旱蓮這一古老而珍罕名貴花卉得以延續,實為難得。

旱蓮花於2000年被漢中市政府確定為漢中市“市花”。 旱蓮也被當地老百姓視為祥瑞之花,漢中市有關部門還為它舉辦了旱蓮文化節和祈福活動,吸引各方的遊客前來品花賞花,借旱蓮(玉蘭花)的祥瑞之氣,而福佑“天漢”這一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美譽的風水寶地。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雄冠華夷”玉蘭王

朱文傑:1948年生於西安,西安市文史館館員、“老西安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市詩書畫研究會名譽會長、西北大學中國節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秦磚漢瓦研究會副會長。系中國作協會員、國家一級作家。出版詩集《哭泉》《靈石》《夢石》《朱文傑詩集》(上、下卷);報告文學《老三屆採訪手記》;散文集《清平樂》《拾穗集》 《長安回望》《吉祥陝西》(上、下卷),《郵票上的美麗陝西》。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