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都是美軍在自導自演,結果卻被拖入戰爭泥潭,打了10年

越南戰爭,又稱之為"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從1964年8月打到1975年4月,美國在越戰最高峰共投入了66.3萬人.1510架戰機和76艘戰艦(這還不包括南越的100多萬軍隊),這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進行的最大規模戰爭,也是美國曆史上失敗的最為慘重的戰爭,越戰深刻的影響了一代美國人。

而將美國拖入越戰泥潭並最終導致其失敗的導火索,就是1964年7月31日—8月4日的"北部灣事件",也稱"東京灣事件",而美國人對該事件還有個更為形象的稱呼—"禍起北部灣"。

原來都是美軍在自導自演,結果卻被拖入戰爭泥潭,打了10年

對於"北部灣事件",越南(統一以後)和美國的說法完全是大相徑庭的兩回事,在越南方面看來,所謂的"北部灣事件"完全就是當年林登_約翰遜政府為了派美軍直接介入越南內戰,大規模轟炸北越目標而自編自演的一場鬧劇。以至於在1995年,越戰時的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在訪問河內時,問到武元甲1964年8月4日(第二次北部灣海戰發生時間)到底發生什麼,武元甲的回答非常乾脆:"8月4日那天什麼也沒有發生。"

原來都是美軍在自導自演,結果卻被拖入戰爭泥潭,打了10年

美國人對於整個"北部灣事件"的描述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即8月2日下午"馬多克斯"號驅逐艦與三艘北越魚雷艇的交火和8月4日"馬多克斯"號驅逐艦和"特納—喬伊"號驅逐艦再次與北越軍隊的魚雷艇交火兩個階段。

總的意思是說在這個兩個時間段中,自己的軍艦都是在北部灣"國際"海域正常巡邏,是北越軍隊主動挑事,自己的海軍開始時都主動避讓,並且一直向外海撤退,但是北越海軍一直緊追不放,自己才被迫還擊,以猛烈的火力擊退了對手。因此,自己是"無端遭受攻擊"的受害者。

對於"北部灣事件"當時美國各大媒體的頭條都進行了報道,美國軍艦在北部灣"無端遭受攻擊"的說法迅速傳遍全國,林登_約翰遜總統也在第一時間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命令美軍立刻對北越政權展開報復行動,8月5日美軍就出動大批轟炸機對北越控制下的義安、鴻基和清化等地目進行了攻擊。

原來都是美軍在自導自演,結果卻被拖入戰爭泥潭,打了10年

8月6日,美國參眾兩院也就"北部灣事件"進行了祕密聽證會,並起草了《東京灣事件決議》,並以400票對0票和81票對2票的結果,分別在參眾兩院通過,授權約翰遜總統在越南可以使用包括武裝部隊在內的一切手段來阻止北越的"進攻"。

至此,美國大規模介入到越南內戰當中,越南戰爭也升級為美國與北越的戰爭,無數年輕的美國士兵開始在越南茂密的叢林和水田中與越共遊擊隊展開漫無天日的激戰。

原來都是美軍在自導自演,結果卻被拖入戰爭泥潭,打了10年

但是,美國人自己從近年解密的資料中發現,"北部灣事件"與當年美國政府公佈給媒體的說法完全不符合。

首先就是8月2日第一次與北越海軍交火的"馬多克斯"號驅逐艦當時並不是在北部灣的"國際"水域正常巡邏,而是進入到了北越的領海進行情報收集,並且掩護南越的魚雷艇襲擊北越在北部灣島嶼上的雷達站,在北越派出魚雷艇驅逐"馬多克斯"號驅逐艦時,它也沒有主動避讓,而是首先向北越魚雷艇開火,從而導致北越魚雷艇發射魚雷還擊。

原來都是美軍在自導自演,結果卻被拖入戰爭泥潭,打了10年

至於8月4日的第二次交火事件,現在的資料顯示更傾向於武元甲當年的說法—"當天北越海軍什麼也沒有幹",也就是說"馬多克斯"號驅逐艦和特納—喬伊"號驅逐艦當時並沒有遭到北越魚雷艇的攻擊,當時這兩艘驅逐艦要不就是自己神經過敏,要不就是別的什麼原因,自己向空無一物的漆黑海面打出了400多發炮彈和5枚深水炸彈。

至於"馬多克斯"號驅逐艦的艦長說自己的聲吶兵聽見"至少有12枚魚雷向自己射來"的報告,現在比較主流的解釋是"馬多克斯"號驅逐艦當時的聲吶出現了故障。他們將海洋噪聲誤認為是魚雷的回聲。

原來都是美軍在自導自演,結果卻被拖入戰爭泥潭,打了10年

還有一點讓美國確信北越在8月4日攻擊了自己驅逐艦的"證據"。就是美國國家安全局的譯電專家在當天曾經截獲過一段北越海軍的無線電通信,裡面北越人自己提到過"當天有兩艘魚雷艇被擊沉",但是2005年10月31日《紐約時報》曾經根據美國曆史學家馬修—艾德研究報道認為,這一所謂的"鐵證"也有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烏龍,這是美國的譯電專家將北越電文中"今天有兩名同志犧牲"的原義翻譯錯誤所致。

最後還有一點無可辯駁的證明8月4日第二次交火是美國人自己搞出的"鬧劇"就是1965年林登_約翰遜總統自己承認"當時我們的海軍是對著北部灣的鯨魚在開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