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去還留 | 勃拉姆斯,寫給母親的安魂曲

欲去還留 | 勃拉姆斯,寫給母親的安魂曲

寫給兒子的最後一封信

欲去還留 | 勃拉姆斯,寫給母親的安魂曲

你是我的生命,是我的心

你是大地,我在那兒生活

你是天空,我在那兒飛翔

——呂克特《獻詩》

欲去還留 | 勃拉姆斯,寫給母親的安魂曲

降E大調圓號三重奏,OP. 40,第1樂章

我們結婚時,你父親薪水少得可憐,我們只能租住在一間又小又悶熱的房子裡。我要做些針線活來貼補家用,但我辛苦掙來的100馬克,卻被你父親拿去買了彩票,還賭輸了,你要知道,我要做多少精細的針線活才能掙到這些錢啊!但我從來不說他什麼.....那是一段多麼艱難的生活,你父親因窮困,經常發火責罵我們,我只能抱著還不懂事的你,晚上傷心落淚,那些情景如今還歷歷在目,彷彿昨天剛剛發生一樣.....

——約翰內斯 · 克里斯汀 · 妮森

1865年1月26日,德國漢堡,一位75歲的老婦人——約翰內斯 · 克里斯汀 · 妮森正在艱難地給遠方的大兒子勃拉姆斯寫信,她知道自己已時日無多,但她最惦記的那個孩子,還在遠方未歸,這讓她深陷絕望。在春天的門口,寒意未消,老婦人乾枯的身體,凍得象一段禾柴,沒人記得,在這截枯木之上,也曾經開出過美麗的花朵。唯有歲月無聲,象流過漢堡港的萊茵河,頭也不回地一去不返,無法挽留。

這是她漫長一生中的最後一封信,長達整整十頁,收信人是德國古典音樂史上的巨匠——約翰內斯 · 勃拉姆斯。自1月26日,這封信陸陸續續地一直寫到1月30日,直到老母親終於油盡燈枯。身在維也納的兒子勃拉姆斯正匆匆地從維也納趕回漢堡。當2月初他到達的時候,母親已經離開好幾天,他只能看到母親留給他的最後一封信。那有些明顯顫抖的筆跡,就象是一串遲疑的腳步,欲去還留。在信中,母親努力回憶了自己的一生,娓娓敘述了自己如何戀愛結婚,如何艱難地撫育勃拉姆斯姐弟三人長大。

勃拉姆斯一向不喜歡對人談論自己的過去,甚至對登門要為他寫傳記的作家出言不遜。連自己到底出生在哪一年,具體哪個地方,都不肯相告。所以這封珍貴的家書,意外地為我們勾勒了一副有關音樂家童年與少年時代的辛酸畫面。

欲去還留 | 勃拉姆斯,寫給母親的安魂曲

勃拉姆斯的出生地

漢堡阿爾託納港口區培根街60號舊照

1943年毀於二戰

有一次你問我,爸爸為什麼如此暴躁發火,我告訴你,父親希望你們離開這個世界,因為他不想養你們了。你聽了十分難過,我們抱在一起痛哭……

——約翰內斯 · 克里斯汀 · 妮森

在寫這封信時,勃拉姆斯的母親已經和他的父親分居多年。母親無法再忍受他父親的荒唐。勃拉姆斯的父親彼得,是個不折不扣的浪蕩子,一生都樂衷於沾花惹草和賭博,但他圓號吹得很漂亮。19歲時從鄉下小鎮跑到大城市漢堡謀生。在漢堡底層擠滿了商人、水手和妓女的舞廳裡演奏,幸運的是,他不久就成了漢堡公民自衛隊樂隊的圓號手。還娶了比自己整整大17歲的克里斯汀為妻。克里斯汀是一位心靈手巧的裁縫,婚前和彼得是鄰居,在貧困的生活中,彼得的音樂,也許是那灰色的歲月中,一絲浪漫而珍貴的回憶,她經常接濟這個吹得一手好圓號的年青人,還在1830年成了彼得的妻子,生下了三個可愛的孩子,大兒子約翰內斯 · 勃拉姆斯,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音樂天賦,讓母親深感欣慰。

然而,正如她在最後的信中所寫,他們的婚後生活並不幸福。彼得不僅嗜賭成性,還和前女友出軌,以至前女友的丈夫,衝到她家大鬧,還把彼得告上了法庭,本來就捉襟見肘的日子,還要賠一大筆錢。更讓妻子憤怒的是,大兒子的鋼琴彈得剛有了點小名氣,丈夫就為了賺點賭資,把兒子帶進擠滿妓女的酒吧舞場裡,彈鋼琴賺錢。這是她絕對不能容忍的。為此母親帶著孩子們,離開了烏煙瘴氣的街區,搬到了勃拉姆斯鋼琴老師卡賽爾家附近。卡賽爾是當時漢堡最好的鋼琴教師,為了給兒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母親不得不承受新家300馬克一年的租金。要知道,在1847年,漢堡麵包師的年薪才156馬克。所以,可以想見,當裁縫的母親為了讓兒子得到最好的音樂與文化教育,要付出的代價與辛勞。

欲去還留 | 勃拉姆斯,寫給母親的安魂曲

降E大調圓號三重奏,OP. 40

第3樂章:哀傷的柔板

照片:勃拉姆斯的母親

為了孩子的成長,孟母三遷,這種事說說容易,實際上卻很辛苦。不僅僅是房租昂貴,她還要支付,為兩個兒子請全城最好的音樂老師的昂貴學費,這些對一位瘦弱而貧窮的母親而言,都是沉重的負擔。她需要日夜不停地做針線活賺錢,還要做點小生意補貼家用。甚至還要對付時不時氣勢洶洶地要趕走孩子的父親。貧賤夫妻百事衰,現實中的父親,很容易讓人想起法國童話《小拇指的故事》(《鵝媽媽故事集》)中,要把孩子賣掉的父親。

幸好,克里斯汀不會讓彼得這麼做。她出生貧寒,長得也不美,但你只要看過她留存在世間的唯一一張照片,就能從她的眼睛裡碰觸到一個母親柔軟而又堅韌無比的愛。這份愛也許源於一支父親彼得年青時無心吹出的圓號曲,卻終止於一段漫長而寂寞的等待。我們無法復原當初勃拉姆斯趕回漢堡,讀到母親臨終信時的場景,然而我們可以聽到,兒子在那年完成的《降E大調圓號三重奏》,一支獻給母親的心曲。它的第三樂章:哀傷的柔板,彷彿再現了那一刻兒子悲痛的心靈。

音樂從鋼琴的悲歌始,你彷彿能看到他撫起了母親的靈柩,走在永別的灰暗人世,低沉的和絃將深藏在低音部的主題向上托起,然後加入的小提琴,輕輕地撕開兒子漫長的回憶,那細若遊絲的思念,彷彿飄蕩在晚風中的髮絲,越拉越長,長得幾乎沒有盡頭。當母親最愛的圓號加入時,這份人間最真切的愛,在灰色的天空深處留下了沉痛的迴響。

欲去還留 | 勃拉姆斯,寫給母親的安魂曲

降E大調圓號三重奏,OP. 40

第4樂章:充滿活力的快板

後人常說勃拉姆斯的音樂象謎一樣,晦澀難懂,它那些難以捉摸的變奏,讓音樂的主題與情緒,總是陰晴不定,《降E大調圓號三重奏》也是如此。它的第四樂章突然又從陰鬱低沉的悲痛中,昂揚而起。在陽剛的圓號引領下,人生彷彿又在生命終點的荒原之上,迅速地展開了一場新的征途。快速而充滿了能量的樂章,夾雜著難以描述的激情,在強烈的舞曲節奏中,向著漆黑的夜色和未知前程飛奔。你無法分辨,那些破碎的回憶,到底是歡樂,還是憤怒?是悔恨,還是不甘?它彷彿是長大的兒子和老母親之間,激烈的爭辯,又彷彿是從悲傷中,昂起的倔強頭顱。

年青時,勃拉姆斯總是嫌自己漢堡的家“象個大廚房”,吵鬧難聞,讓他無法專心創作。他也無法理解最後父母的分居與冷戰。對他而言,家庭彷彿天生就是一場災難。他一生許多次地在走向結婚的最後時刻退縮了,以至終生未婚。他甚至在妹妹出嫁前,勸阻妹妹永遠不要嫁人。母親一生都在努力引導著孩子,作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永遠不屈從於困難的人。直到油盡燈枯,她還在給遠方的兒子寫信,解釋他們家這30多年來的悲劇與艱難。生活從來不是一首優美的詩,引領著我們渡過艱難歲月,忍受日復一日的寂寞與無聊,其實愛是微弱的光芒,它就象廚房裡的爐火,當爐火熄滅,生活也就失去了溫度。

欲去還留 | 勃拉姆斯,寫給母親的安魂曲

起源於獵人號角的圓號

是一種奇特的樂器

有時晦澀的並不是音樂,生命本身才是最大的一個謎。

不知為何,大凡重要的葬禮,勃拉姆斯總是遲到——母親的葬禮,愛人的葬禮,他的一生彷彿總是在小心地迴避著陷入悲痛與黑暗,他的音樂,即使在快樂的樂章,也充滿了悲痛與不安、滯澀與衝動。

其實勃拉姆斯的母親——克里斯汀只是個瘦弱的裁縫,她用冰冷的針線,縫縫補補了一生。她不懂音樂,但音樂在她心中燃起的愛,卻燃燒了她的大半生。那些勃拉姆斯不願意談論的暗淡往事,構成了這個女人全部的愛與希望。愛是浪漫的,但每一種愛,要完成它時卻總是異常艱辛,生活中你很難找到那些燦爛的華彩段落,只有長長的沉悶、單調與無助,讓你時常會忘記了這份愛開始的地方;忘記了我們為什麼要忍受如此漫長的寂寞與等待。生活並不僅僅是為了活著,或許只是為了在黑暗的盡頭,重新看到那束曾經照亮我們生命的第一束陽光,重新聽到那震醒昏睡心靈的第一聲號角——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寫給母親的安魂曲

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木

他的美與榮光像草上的花

草必枯萎,花必凋零

惟有主的道永存

——《新約-彼得前書》

欲去還留 | 勃拉姆斯,寫給母親的安魂曲

德意志安魂曲

第1章:哀慟的人有福了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流淚撒下的種子,必歡呼著農人收割

那帶著種子,流著淚出去的

必定歡喜地帶著麥束回家

——《德意志安魂曲,第一章歌詞》

1865年,在母親離開後的春天,萬物生長,卻再也沒有她的消息。

悲痛中,勃拉姆斯開始創作他一生中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這部被後人讚譽為“四大安魂曲"之一的驚世傑作,和莫扎特、威爾第、福雷的傳統安魂曲完全不同,不僅僅是因為,這部安魂曲沒有使用宗教規定的拉丁文歌詞,還因為它的章節,完全沒有遵循安魂曲的傳統規定,自由成篇。篇中所有的歌詞全部都是勃拉姆斯自己一句句從德語《聖經》中摘選出來,然後精心地重組成屬於他個人的詩句。你聽它的第一段歌詞,第一句摘自新約《馬太福音》,後面三句卻是《詩篇》中的句子。

這其實是兒子寫給母親的一部心靈史詩。從小,一天繁重的生活結束後,母親每天都要親自帶著兒子夜讀《聖經》。那些《詩篇》與《福音》中精煉而意味深長的句子,深深地刻在了勃拉姆斯的心中。 沿著這些重新組合成的詩句,兒子正逆著時光出發,去尋找母親離開後的背影。

欲去還留 | 勃拉姆斯,寫給母親的安魂曲

在許多年前,勃拉姆斯亦師亦友的知己——羅伯特 · 舒曼因為嚴重的精神分裂,自殺未遂,最後住進了精神病院,為了照顧好友的妻子克拉拉 · 舒曼,年青的勃拉姆斯住進了舒曼家,在女鋼琴家克拉拉巡迴演出時,幫忙照顧舒曼家的一大堆孩子。當舒曼孤獨地坐在精神病醫院的花園裡發呆時,兩顆敏感的心靈,卻悄悄地燃起了愛的火花。對克拉拉而言,不僅僅是因為在自己最絕望的時刻,有一個堅強的男人主動來支持自己。更因為,她看到了這位來自北德國年青人堅定的目光下,藏著的美好而熱烈的愛情。倆人在音樂與書信中結緣。然而,這份深藏著的愛,卻註定了無法完整地表達。1856年,當舒曼病逝,看著心中的女神克拉拉陷入無邊的悲痛,勃拉姆斯心如刀絞。

當你更清晰地感受到這份苦澀的愛情時,你才能稱量出這份愛的沉重份量。那不是花前月下的山盟海誓,懸在他們愛情之上的,是一把叫作舒曼的利劍,你一動,心就會流血。1856年,勃拉姆斯是舒曼的撫靈者。第二年,他曾經想為這位偉大的知己寫一支《安魂曲》,然而,當他真的動筆時卻發現,在舒曼離開的那一刻,他的熱情也隨之而去;他的愛情苦澀難當,他內心強大的渴望無法讓他勇敢,反而讓他不安,他的痛苦無法訴說,也無法安慰。他默默地離開了克拉拉,他不能在知己死後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愛。他也無法為自己的好友,寫一首真誠的《安魂曲》。那些剛剛開頭的樂章,還沒有找到主題,就被他束之高閣。

你究竟想安慰誰——是絕望地等待著他回去的克拉拉?還是一去絕塵的好友?當一份愛無法安放時,你的心靈又能在何處得到安息?

欲去還留 | 勃拉姆斯,寫給母親的安魂曲

《德意志安魂曲,第二章》

舒曼夫婦

這些當時創作的素材被遺棄了整整八年之後,很可能又被勃拉姆斯重新織入了新的悲痛中。就在母親離開後的兩個月,一向創作拖拉的勃拉姆斯快速地完成了《德意志安魂曲》的第二、第四、第五樂章。這支偉大的曲子原名其實叫《德國人的安魂曲》,它是寫給人的安魂,而不是寫給上帝,更不是寫給國家這種虛無的概念,它只是關於人類最永恆的悲痛。

歲月留下一串馬不停蹄的憂傷。勃拉姆斯,嘗試著在第二樂章將九年前好友舒曼的葬禮與自己母親的葬禮寫在了一起,於是,你會驚奇地發現:它的第二樂章,有兩個不同的葬禮進行曲主題,緩緩地進入、交織、最後共同消失在一片莊嚴的讚歌聲中,勃拉姆斯摘錄了這樣的《聖經》詩句:

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木

他的美與榮光像草上的花

草必枯萎,花必凋零

惟有主的道永存

——《德意志安魂曲,第二章歌詞(部分)》

時光是一支射出的箭,永不回頭;32歲的勃拉姆斯,發胖了,已經漸漸失去了年青時銳不可擋的英氣,在歲月的大河前,他第一次如此冷靜地注視著漸漸蒼老的自己,注視著那些失去的青春和總是無法遺忘的愛,突然不再感到羞愧。無論是母親的愛,知己的愛,還是與克拉拉的祕愛,都是愛,真愛無悔。是這愛讓暗淡的歲月發出了榮光,讓所有的失去與離別有了永恆的美麗。

此刻你不再需要訴說心事,也不需要再糾纏是非,你只需要跪下,然後祈禱;你只需要放下,然後歌唱。

欲去還留 | 勃拉姆斯,寫給母親的安魂曲

《德意志安魂曲,第五章》

一代鋼琴女神克拉拉 · 舒曼

主的道是什麼?主的道就是愛!

愛會讓你憂傷,但也會讓人變得美麗。每一次完成重要的創作,勃拉姆斯都會第一時間,把樂譜寄給他深愛的克拉拉。在收到《德意志安魂曲》時,克拉拉寫道:雖然他從來不肯談及,但我們都相信勃拉姆斯是在《安魂曲》中與他母親對話。

你們現在也有憂愁

我現在要見到你們

你們的心就會充滿歡樂

這歡樂沒有人能夠奪去

——《德意志安魂曲,第五章歌詞》

悲痛是安慰悲痛的最好良藥,因為悲痛的盡頭就是歡樂、寧靜與希望。1865年,勃拉姆斯已經是德國最傑出的音樂家,但他直到創作《德意志安魂曲》時,才真正徹悟了《安魂曲》的真諦,明白了瘦弱的母親用顫抖的手寫了5天的長信,並不是為了留給他一堆抱怨、一個解釋和一串破碎的記憶,她只是在等待,等待著那個歡喜地帶著麥束回家的孩子。

遲到的兒子終於還是回家了,他要給去了天堂的母親寫一封信,告訴母親,他回來了,他在這裡;他要告訴母親,他的憂傷和他的愛,他的想念和他的歡樂,他要和母親一起重念《聖經》,一起祈禱,一起放下憂愁,開始新的一天。

欲去還留 | 勃拉姆斯,寫給母親的安魂曲

《德意志安魂曲,第七章》

最後的樂章,是歡樂的頌歌。

人生苦短,去日苦多,煩惱的生活,總是沒完沒了。我們總是想把每一天都過得歡樂,但是我們有時並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歡樂——當放下憂愁時,就是歡樂。在最後的樂章,勃拉姆斯選用了《聖經-啟示錄》中的句子,獻給母親,也獻給離開很久的好友:

合唱:從今以後,在主的恩澤中死去的人有福了

聖靈:是的,他們平息了自己的勞苦,他們的業績永遠伴隨他們

肉體可以死亡,但只要真愛還在,就會有人記得你。母親一生的操勞,知己熱切的友誼,構成了勃拉姆斯生命中的永恆樂章,它們伴隨著你的生活,不斷地變奏,它們不會消失——因為正是它們構成了你,也推動著你,不斷地邁向未知的明天。

本期歌單,請按閱讀原文

欲去還留 | 勃拉姆斯,寫給母親的安魂曲

期 待

喜歡自由地暢聊音樂與藝術的朋友,可以加入我們的微信群:黑膠叔叔的木屋,方法是,在微信通訊簿添加ID:blacklakers為好友,之後我們會拉您入群。注意:請不要在群裡做生意喔。

歡迎留言,謝謝轉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