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梟雄滅亡場面有多慘烈?3子相殘全死,兒媳被俘反成皇后

(說歷史的女人——第701期)公元199年,佔據四州之地的袁紹,已經成為三國時期最強大的梟雄。按照當時人的看法,袁紹有著足夠好的背景與出身,又有如此雄厚的實力,文臣戰將眾多,地盤最廣,子民最多,必然是東漢末期最有可能開創新時代的人了。可是事實卻並非如此,所謂人算再好不如天算。有著一派大好前景的袁紹,卻沒有按照事情的邏輯往下走,而是被命運玩了一個小小的幽默,這個命運冷幽默讓歷史在這裡拐了一個彎。

此梟雄滅亡場面有多慘烈?3子相殘全死,兒媳被俘反成皇后

這個彎兒就是官渡之戰,從公元199年開始,到公元200年結束。短短一年時間,東漢末期的歷史就發生了鉅變。原本是勝算不大的曹操卻意外獲得了勝利,而勝利在望的袁紹,卻落了一個慘敗,那麼此梟雄滅亡的場面到底有多慘烈?3子相殘全死,兒媳被俘,後來反成了皇后。那麼具體史載的情況是怎麼回事,我們今天一併來詳細瞭解一下。

建安七年,也就是公元202年夏天,袁紹因病不治而故。袁紹的去世,讓在官渡之戰中受到挫傷的袁氏勢力無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落和敗亡。而袁氏徹底衰亡的導火索,基本都一致認為是袁紹沒有處理好一個老問題。這個老問題就是繼承人,古代因為沒有選好繼承人出現問題的朝代或勢力多了去。袁紹也在所難免,袁紹的子嗣情況是這樣的:

袁紹一共有3個兒子,分別是長子袁譚、次子袁熙、幼子袁尚。(也有另一說為4子,還有一子叫袁買,但這個兒子在正史上沒有確切記載,多為野史猜測之言,不足為信。)

袁紹在死前是有時間來安排繼承人的,但是袁紹本人犯了一個致命錯誤,那就是猶豫不決。猶豫的原因是三個兒子中,袁紹本人喜歡三子或幼子袁尚。可是如果袁紹喜歡袁尚是因其才智過人也能說得過去,但史書偏偏記載為:“紹愛少子尚,貌美,欲立為後而未顯。”

那好吧,袁尚長得比兩個哥哥英俊也算是一種資本,袁紹你偏愛也沒錯,因為袁紹本人也是一個老帥哥。可是問題是袁紹偏愛,心裡想立袁尚為繼承人,但是卻至死都沒有正式說出來,昭告天下。

如此,問題就來了。既然沒有正式的任命,那麼袁尚這個繼承人就不能算是合法的,或者合乎規矩的。因此袁紹死後,袁紹的臣屬都為了各自的利益或好惡開始了繼承人的鬥爭。

當時的鬥爭主要分為兩派:一派為支持袁尚派,一派為支持袁譚派。支持袁尚的核心人物有逢紀、審配,支持袁譚的核心大臣有辛評、郭圖。

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袁紹的臣屬是傾向於立袁譚為繼承人的,因為自古立長不立幼,這都是老規矩了。也正是因為這個大形勢所迫,支持袁尚的逢紀、審配恐懼袁譚繼位,對自己不利,乾脆就來了個先下手為強。他們偽造了一份袁紹的遺囑,說袁紹遺命的繼承人是袁尚。就這樣,袁譚在爭奪繼承人的鬥爭中敗了下來。

袁譚不能做袁氏之主,很生氣,竟然自封了一個車騎將軍,然後帶著自己的從屬部隊,駐紮在黎陽。袁尚對自己這個哥哥很不放心,除了在兵力上對其限制外,還安插了一個眼線,就是逢紀。這讓袁譚頗為鬱悶,此後袁譚屢次請求增加兵力,但是審配等人卻暗中唆使,不讓袁尚增援部隊。袁譚非常惱怒,竟然殺掉了逢紀。袁譚這一刀,讓兄弟二人之間的矛盾公開化。

曹操見時機成熟,乃率兵渡河,攻打袁譚,袁譚兵力有限,不能抗衡,再次向袁尚發出求援信。在如此危機的情況下,袁尚依然對袁譚心存戒備。他不是派兵前去,而是親自帶著大軍來支持袁譚。但是兄弟二人如此互相離心,豈能是曹操的對手?結果自然是慘敗,一塊敗退到了鄴城。

可是曹操帶著大軍追到鄴城後,卻沒有攻打,而是消消停停把鄴城附近的麥子全部收割完,然後在郭嘉的建議下,直接載著金燦燦的麥子退軍了。為何?因為郭嘉對曹操說,讓這對兄弟先自相殘殺一會兒,等他們倆殺得差不多了,我們再來收割果實。

結果,後來的事實又果然如郭嘉所料。袁譚袁尚兄弟倆,不能相容。原因是袁譚想趁曹操退軍渡河之際,發動突襲。但是袁尚對袁譚缺乏信任,不給其兵。也不給袁譚的部隊更換新的兵器和鎧甲。袁譚再一次忍不住,對袁尚發動兵擊。倆兄弟就在鄴城展開了窩裡鬥。結果這鄴城此時是袁尚的老巢,兵力又盛,袁譚戰敗,帶著殘餘逃到了南皮。

此梟雄滅亡場面有多慘烈?3子相殘全死,兒媳被俘反成皇后

別駕王脩來迎接袁譚,同時勸諫袁譚,如果袁氏勢力想得以保全,只有兄弟同心。但袁譚認為他是瞎扯淡,後來荊州的劉表也給袁譚寫來了一封信,說了這個意思,認為袁譚兄弟同心,才能對抗曹操。但袁譚覺得劉表也是瞎扯淡,他自己陷在沒有當上老大的圈套裡,死活也跳不出來。

既然袁譚拒絕與袁尚和好,正好中曹操下懷。公元205年,曹操很高興地帶著部隊又來招呼袁譚了。而且曹操這次帶來的部隊可不是一般的部隊,而是曹軍中的精銳,三國中非常著名的特種兵虎豹騎。因此袁譚雖然率眾拼死抵抗,但是卻依然架不住虎豹騎的猛攻。袁譚見情勢危急無可挽回,就騎著馬披頭散髮逃了出去。但被虎豹騎追上,直接斬首。

至此,袁紹三子中的長子袁譚因內鬥相殘率先結束了生命。《南皮縣誌》對袁譚之死進行了記載:“譚本敗軍……士無鬥志。曹操趁機發起猛攻,破南皮城,袁譚敗逃,被曹操所殺。袁譚葬於李保民村東,其墓已洇。”

再說袁尚,袁譚死的前一年,即公元204年,曹操攻袁尚鄴城的時候,袁譚不是救袁尚,而是背叛曹操,同時攻打袁尚,在中山,把袁尚擊潰。袁尚沒辦法,就逃到幽州,投奔二哥袁熙去了。那麼大哥靠不住,二哥能靠得住嗎?答案是照樣靠不住。

袁熙的靠不住,不是袁熙本人對袁尚怎麼樣,而是袁熙的部將。從這裡也足見袁熙的用人或管理能力不行。袁熙有兩個部將,一個叫焦觸,一個叫張南。這倆人都是帶兵的將軍,手裡握著兵馬。在袁尚投奔袁熙的時候,可能也給袁熙的部將們帶來了一個不好的信號,那就是看來袁氏是不行了。與其跟著一塊完蛋,不如早點做打算。於是,這二人一謀劃,直接造反了,發兵突然襲擊袁熙和袁尚。袁熙袁尚兄弟嚇得半死,倉皇逃走,逃到了遼西烏丸那裡。

俗話說逃的了和尚逃不了廟,袁熙和袁尚在烏丸那裡屁股剛暖熱,就在公元207年迎來了曹操的大軍。袁熙兄弟原本指望藉助烏丸的無敵騎兵在白狼山把曹操擊潰,然後逐步東山再起。可是他們的如意算盤被曹操的一號猛將張遼給銷燬了。因為張遼率領騎兵不僅擊潰了烏丸的騎兵,還陣斬了烏丸的老大踏頓。

這可真是靠山山倒、靠水水流,袁熙袁尚兄弟只好再次踏上了逃亡之路,這次他們沒有選好逃亡地點,他們選擇的遼東。遼東的老大是公孫康,這位老闆本身精明如兔子,結果袁尚還想算計人家。袁尚想殺掉公孫康,佔領遼東,作為他們東山再起的根據地。可是公孫康人家也有一個算盤,那就是殺掉這兄弟二人,好到曹操那裡去邀功。最後,袁熙袁尚兄弟被公孫康抓住殺掉,派人把兩顆頭顱送到曹操那裡。

此梟雄滅亡場面有多慘烈?3子相殘全死,兒媳被俘反成皇后

​至此,袁紹的3個兒子在相殘中全部死去。袁紹勢力,也因3子都死而以無比慘烈的場景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不過袁紹的兒媳甄氏(袁熙的妻子)在鄴城被俘後,反而命運出現了逆天轉機,她被曹丕納為妻後,為其生育一子一女,一子為曹叡,即魏明帝。魏明帝繼位後,追諡自己的生母甄氏為文昭甄皇后。如果硬貼,這或許是一代梟雄袁紹敗亡之後家族中僅存的一絲酸溜溜的輝煌。

參考資料:《三國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