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如果袁紹聽我的話,天下就沒有曹操什麼事

一言得天下,一言失天下。

這句話放在曹魏五子良將之四的張郃身上,再恰當不過。

張郃,是個標準的職業軍人,從184年應徵入伍,到231年中埋伏而死,整整47年,真正的南征北戰,東討西伐。

縱觀張郃47年戰爭經歷,對於天下走勢,影響最大的那次,發生在200年的官渡之戰。


張郃:如果袁紹聽我的話,天下就沒有曹操什麼事


當年10月,袁紹得到曹操偷襲烏巢消息後,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支援烏巢,二是攻擊曹軍大營。

張郃說:“曹公士兵精銳,去了一定會擊潰淳于瓊等人。淳于瓊一旦失敗,那麼將軍的大業就要毀掉,應該趕快帶兵援救。”

如果袁紹聽了他的話,派主力援救淳于瓊,那麼官渡之戰的結果就會改寫。

當時淳于瓊在烏巢的守軍是1萬人,曹操偷襲的兵力只有5000人。

烏巢離袁軍大營,只有20裡。馬的速度,一般每小時20公里。從袁紹大營到烏巢,騎兵救援只要半個小時。

淳于瓊的實力,並不是《三國演義》裡說的那樣不堪。他的年齡應該的曹操、袁紹相當,都曾當過漢靈帝的西園八校尉。在袁紹那裡,他和張郃、高覽並列。

守備糧草,打仗最為重要任務之一,若是實力不行,袁紹也不會讓他挑這個擔子。

曹操想滅掉1萬守軍,再燒掉袁紹糧草,不會太輕鬆。

如果袁紹派支大軍,保衛烏巢,那麼曹操將陷入包圍之中,偷襲必須不能成功。


張郃:如果袁紹聽我的話,天下就沒有曹操什麼事


可惜,這只是假設。

袁紹的謀士郭圖說:“張郃的計策不對,不如進攻曹操大本營,曹操勢必回救,這就叫不救自解。”

郭圖的分析,看似有些道理,圍魏救趙,就是如此。

但是,圍魏救趙有個前提,就是“趙”要能守住。

張郃的判斷是守不住。守不住,那圍魏救趙就不成立了。

於是他說:““曹公營盤牢固,肯定攻不破。如果淳于瓊等人被俘,我們也就全部要當俘虜了。”

張郃的判斷,是基於官渡前期交戰的結果。此前,袁軍佔盡優勢,仍不能速勝,這次全力進攻曹營,自然仍不可能速勝。

張郃的話,儘管說的是實話,但袁紹不愛聽。


張郃:如果袁紹聽我的話,天下就沒有曹操什麼事


因為在袁紹看來,他才是最牛的,守就守得住,攻也攻得破。

你張郃說他袁紹攻不破曹操的營盤,這不是小瞧他嗎?

這個面子,必須討回來。

於是,袁紹派張郃、高覽率重兵攻打曹營,烏巢那邊則派支輕騎兵支援。

三國時,馬鐙還沒發明,騎兵只是騎在馬上的步兵。

曹操和袁紹的騎兵,遇到一起時,仍是下馬拼殺——《三國演義》裡描寫的武將騎馬比武,基本不可能,沒有馬鐙,武將在馬上很難平衡身體,想持續輪刀動槍,不現實。但是,在馬上射箭,是可行的。

袁紹的自傲,加上郭圖的餿計策,讓張郃的正確判斷化為烏有。

在袁紹心裡,或許還有另外想法:即便烏巢糧草被毀,如果曹營被攻下,仍是他袁紹獲勝。

曹操攻烏巢,袁紹攻曹營,結果有四種:

1,烏巢守住,曹營攻破。大勝;

2,烏巢守住,曹營未破。平;

3,烏巢失守,曹營攻破,小勝;

4,烏巢失守,曹營未破,大敗。

按概率,他袁紹不敗的可能性是75%,輸的可能性只有25%。

但是,在張郃看來,迅速攻破曹營的可能不存在,袁紹只剩下平和大敗兩個結果。


張郃:如果袁紹聽我的話,天下就沒有曹操什麼事


為避免大敗,烏巢必須守住。

守住之後,再尋良機求大勝。

與其說袁紹聽了郭圖的謀略,不如說他不願意承認曹操雖然兵少,但實力不弱於他。

戰況果然向張郃預測的那樣發展,烏巢被焚,曹營未破!

這個時候,曹軍和袁軍仍然只是回到同一起點:曹操沒糧草了,袁紹也沒糧草了,袁紹人多一點,同時糧食壓力也大一點。

這個時候,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看誰更狠一點,看誰能穩一點。

但是,袁紹又出昏招了。

出餿主意的謀士郭圖,知道袁紹好面子,怕他責怪自己,又愧又怕之下,到袁紹那誣陷張郃:”張郃盼望我軍儘快打敗仗,所以出言不遜。“

史書上沒說袁紹對郭圖的誣陷有什麼反應,但是,張郃和高覽等人懼怕被追究,燒掉攻城器械,投降了曹操。

如果袁紹拒絕郭圖的讒言,坦然接受戰役失利,收攏軍心,鼓舞鬥志,他和曹操的爭鬥,結果仍未可知。

從張郃和高覽陣前反水看,袁紹肯定對郭圖的誣陷表示肯定,或者至少未否定。

而他的態度,又被人轉告給張郃、高覽等人。

攻又攻不下,退又退不回,無論怎樣,都會被袁紹嚴懲。

良計不被採納,苦戰沒有寸功。

如果想活命,只能是向曹操投降。

被逼之下,張郃和高覽降了曹操!

這才是引起袁軍崩潰的真正原因。張郃和高覽,是袁紹的四庭柱,兩人統率重兵,一起投降,袁軍誰聽了這個消息都會覺得大勢已去。

袁紹在202年病死,他未聽張郃的一句話,失掉整個天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