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毫米新魚種刷新世界紀錄,壽命不到半年,沒人願意養

在我還沒有真正認識到養魚跟生活之間的關係時,特別喜歡獵奇。

那時候我看紀錄片,去市場找鱷雀鱔,巨骨舌魚,食人鯧;從文章記載裡發現盲魚、沙漠魚、吞噬鰻;從新聞裡得知小龍蝦入侵英國、生蠔在荷蘭氾濫,美國人對亞洲錦鯉束手無策,以及獅子魚或清道夫啃了我們的河床.....

7毫米新魚種刷新世界紀錄,壽命不到半年,沒人願意養

圖片來源丨 Pixabay

這個充滿碎片化信息的時代裡,沒有什麼是不為人知的。

即使是號稱世界上最小的魚,也在大家的探索中浮出水面。

7毫米新魚種刷新世界紀錄,壽命不到半年,沒人願意養

圖片來源丨網絡

胖嬰魚是目前已知最小最輕的魚類,要比平均身長7-8毫米的侏儒蝦虎魚還要小,成體差不多是在7毫米左右,相當於剛割完的雙眼皮的寬度。這麼小的身體,說它是條蟲子,都有人相信。

胖嬰魚的學名叫“短壯辛氏微體魚”,雖然維基百科有不同的稱呼,但隨著對這種魚的瞭解加深,國內的百科明顯比維基更形象。

7毫米新魚種刷新世界紀錄,壽命不到半年,沒人願意養

圖片來源丨網絡

2004年,澳大利亞博物館發表了一套刊物,裡面正式提出“胖嬰魚”這種神祕的小魚,並在一系列證實後,稱這種魚的體型可以小到6.5毫米。大概此前沒有什麼人注意過這些小傢伙的存在,所以刊物推出之後,人們對胖嬰魚的興趣忽然高漲起來。

澳大利亞博物館的刊物將它的棲息地定位在澳大利亞大堡礁附近的魚鷹礁、卡特礁以及蜥蜴島。除此之外,在媒體跟某些娛樂性論壇的渲染下,胖嬰魚成了世界上最小的魚類,並從侏儒鰕虎魚手中,摘取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7毫米新魚種刷新世界紀錄,壽命不到半年,沒人願意養

圖片來源丨網絡

早在那個充滿驚喜的2004年之前,研究員就發現了這種小魚,但可能是1979年的資料還不夠完善,誰也沒法確定這種魚的真正身世,甚至有人認為它只是一種冷門小鰕虎。

時間是真理的試金石,就像達爾文的進化論被更多人質疑一樣,這種小魚也漸漸從冷門小鰕虎中分離出來,變成了鰕虎魚目,辛氏微體魚科中的魚類。而這個過程,猶如新生兒從母體中分離,歷盡一些輾轉反側的掙扎,才在26年之後的南半球公之於世。

7毫米新魚種刷新世界紀錄,壽命不到半年,沒人願意養

圖片來源丨網絡

想了解胖嬰魚的人越來越多,也有一些魚友試圖在澳大利亞溫暖的自然環境中找到這些小魚的蹤跡,但它的身體太小,小到連魚鉤都含不下,漁網也抓不住。所以現在它們還在原生地自由生活,拼命的繁衍後代。至於想進入觀賞魚界,可能沒什麼機會了。

2004年以來,我們已經知道它的生命週期只有2-4個月,成體體重大概在1毫克左右,雌魚在2-4周後產卵,也就是說,它看過春夏就遇不到秋冬,知道熱就經歷不了冷,終其一生,都像是一個時間的見證者,匆匆的來,匆匆的去,如果不是有人偶然發現了它的蹤跡,它的存在感幾乎透明。

7毫米新魚種刷新世界紀錄,壽命不到半年,沒人願意養

圖片來源丨 Pexels

雖然胖嬰魚贏取了“世界之最”,不過它的地位並不牢固,就像從侏儒鰕虎魚手裡奪走吉尼斯世界紀錄一樣,新的魚會被發現,接管胖嬰魚的榮譽,然後在很多亮得像閃光燈的目光中,颳起一陣科學潮,再被更新的生物取代。

在這一代代的更迭裡,胖嬰魚只能追隨者祖先的足跡,探索生命的奧祕,它們最終會走向什麼樣的命運之路,是特別值得玩味的。


文章由意牌旗下【YEE水族世界】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