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營劇團:好戲換個方式買賣 換個地方演出

猶太人在上海 滬劇 藝術 民族音樂 上海觀察 2017-06-02

從守株待兔設攤等買家到先演出再掛牌,2017年上海市民營劇團演出交易會近日開啟第二輪演藝產品交易洽談會,新交易模式折射上海民營劇團迅猛發展與理念更新。2017年,上海民營院團數量達305家,演出場次超過1萬場,已成為上海演藝行業的生力軍。

邊看節目邊下訂單

“參加交易的100多個民營劇團如果僅設攤,買家看資料就要大半天,得到也只是初步信息。我們這次採取先評選入圍劇目,再請劇場經理們看戲、下單,向優秀作品傾斜。”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會長韋芝透露,有購買意向的劇院經理們拿到的資料不僅有劇目介紹,還有精確的每場節目演出費、道具箱數目、尺寸,“公開透明、提升效率。洽談會分為幾輪,確保沒有遺珠之憾。”第二輪演藝產品交易洽談會上,滬劇《綠島情歌》《夢中家園》,民樂《玖拾》等被舉牌搶購。簽完合同,北方院線、東部地區院線、安徽大劇院負責人還現場向上海民營劇團拋出橄欖枝。

上海民營劇團:好戲換個方式買賣 換個地方演出

《綠島情歌》

演出行業協會首任會長蔡正鶴記得,2011年上海市民營院團第一次以集體形式亮相展演,“大多數民營劇團靠自身的經濟能力組成,也有幾個人合夥出資成立劇團,少數劇團有企業少量資助,政府扶持基本沒有。沒有實力,缺少資金,何談劇目數量、質量,經常演出的多是《孤島血淚》《阿必大回孃家》等傳統老戲。”

“當民營劇團難得有一、二臺新創作的演出劇目,由於質量問題,有的演出劇目壽命不長,成本還未回收已經打入冷宮。我們常講‘劇本是一劇之本’,民營劇團缺少好劇本,就沒有好的演出劇目。”眼下,蔡正鶴感嘆的劇本荒,正在逐漸改善:音樂劇《猶太人在上海》成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開幕式演出,開啟民營院團演出劇目的先河;崑劇《春江花月夜》場場滿座,話劇《匯賢坊》今年入選市百部舞臺劇精品重點扶持作品。“今年到了展演暨演藝交易會申報截止期,還有不少民營院團來接洽,大有你追我趕欲罷不能之勢。2016年60餘臺申報節目,2017年增加到99臺,達到歷史新高。”韋芝介紹。

上海民營劇團:好戲換個方式買賣 換個地方演出

《猶太人在上海》

上海民營劇團:好戲換個方式買賣 換個地方演出

《匯賢坊》

成長離不開沃土

民營劇團蓬勃生長離不開肥沃土壤。從2011年起,上海市文廣局設立500萬元的民營院團專項扶持資金,2016年增加到800萬,從場租補貼、創作孵化、人才培養、文化交流等8個方面對民營院團開展全面扶持。6年來,共扶持民營院團52家,覆蓋100多個劇目近3000場演出。此外,組織民營表演團體“走出去”也是發展的“推手”之一。2014年開始,市文廣局每年組織民營院團參加國際演藝界最重要的交易平臺之一——美國APAP演出交易會,先後與美方達成10多項合作意向。2016年初,由市演出行業協會帶隊的上海演藝代表團在為期三天的演交會上,鼓鼓、青年馬戲、現代人劇社等劇團談成了8個出訪項目和8個合作交流項目。美國KMP演出機構的負責人通過APAP演交會了解到上海的民營演出團體這片藍海,還專門來滬參加民營院團演出交易會並採購了多個節目。

政府扶持力度的增強,一年一度的展演活動和演藝交易會,激勵民營院團在創作劇目時不拘泥於條條框框,100部戲走出了100條道路。今年出現在交易會的產品風格多樣,話劇《大商海》呈現以申霽航、吳慕用等為代表的海派商人,在生死考驗面前保持民族氣節,最終成就商業王國的傳奇;滬劇《情與法》展示檢察幹部不忘神聖使命,堅持依法辦案的故事;舞劇《幻海願》以海上絲綢之路構架故事脈絡,並在《鏡花緣》中引發創作靈感;改編自電影劇本《小城之春》的同名音樂劇,結合民族音樂與古典音樂,展現江南韻味。

上海民營劇團:好戲換個方式買賣 換個地方演出

練好“內功”彌補短板

有了好戲,民營劇團的底氣越來越足。翻開現代人劇社簡介,有走市場的原創懸疑劇《記憶底牌》,上海特色的《四個婚禮》《亭子間嫂嫂》,有網絡小說改編話劇《史上第一混亂》,也有擔綱社會責任感的原創話劇《國家安全》《保衛理想》。《保衛理想》在政府牽線下,連演53場。恆源祥戲劇團團長徐俊更是以“每一部戲都要成為歷史一部分”的高要求來對待原創劇目,他執導《猶太人在上海》有望與美國百老匯簽訂駐演合同。致力於IP改編的錦輝文化推出話劇《盜墓筆記》狂攬票房1.8億元,其董事長孫徐春表示,原創是站穩腳跟後的必然選擇。越來越多名演員、名編劇、名導演成為民營劇團一份子。上海文慧滬劇團團長王慧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今團隊“老中青”三代結構明晰,演員職稱級別也每年逐量遞增,“專業化道路很漫長,但是向專業化靠攏的腳步不能停。”

劇場是連結劇團和觀眾的橋樑,沒有劇場,就沒有演出劇目,也 卡住了劇團發展命脈。民營劇團演出劇目場次的不固定性,一度讓不少劇場不太願意接受民營劇團的演出劇目。民營劇團沒有排練場,也造成二度創作的粗糙、簡陋,影響演出劇目的藝術質量。劇目質量提升,不僅讓民營劇團有實力在上海大劇院、文化廣場等地標性劇場開票,組織全國甚至海外演出,同時也在尋找未來原創劇目演出空間的多樣化。“我們既在大劇場演出,也在開拓新的空間,如環境劇場、商街文化社區和商廈時尚沙龍等,打造都市流行的第三生活空間。”現代人劇社負責人張餘表示,“消費者對商街的需求已經不侷限於購物,而是將其作為除了家、工作單位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間’。娛樂設施是帶動消費人流的一個主要環節。大型購物中心一站式娛樂化已成重要趨勢。”不斷推出原創新作,積極開拓演藝空間,民營劇團正成為上海城市文化生力軍。

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圖片編輯:笪曦(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