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埋葬著猶太和阿拉伯兩族共同的祖先,卻不斷目睹子孫的仇殺

這裡埋葬著猶太和阿拉伯兩族共同的祖先,卻不斷目睹子孫的仇殺

說起以色列的名勝,如果說排第一位的永遠是耶路撒冷,那麼誰排第二位就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有的人或許會提到馬薩比(Masada),象徵著猶太人英勇不屈的自由堡壘;也有人會說伯利恆,耶穌的誕生之地;還有人會提到比爾謝巴,亞伯拉罕的盟誓之井;或者特拉維夫,這座代表著新以色列的精神風貌的城市也有可能上榜。但是對於猶太人來說,他們心目當中僅次於耶路撒冷的地方,可能是大部分中國人並不太熟悉的希伯倫(Hebron)。

一、列祖之城

希伯倫第一次出現在《聖經》當中,是亞伯拉罕要為自己的妻子莎拉買一塊墓地,《聖經》對此事的敘述是饒有趣味的。當時亞伯拉罕當地人商量,要買當地一個名叫以弗侖的人的山洞做墓地。亞伯拉罕要花錢買山洞,可是以弗侖卻說要將那個山洞及山下的地都送給亞伯拉罕。亞伯拉罕執意給錢,以弗侖就說,那片地也就值四百銀子,不算什麼,您還是辦喪事要緊。然後亞伯拉罕就給了他四百塊銀子,把地和山洞都買了下來。

看官們看到這裡估計要傻眼了,這以弗侖不是不要錢嗎?原來客套了半天,說不要錢意思就是要把山洞和地都給買了,不然不賣啊。不過看官們先不急給以弗侖扣上奸商的帽子,其實按照當地的習慣,都是山洞連著附屬的地皮一塊兒賣的。這一段是《聖經》第一次提到的商業買賣,一直處於遊牧生活當中的亞伯拉罕,自此才開始真正有了一片地產。

這裡埋葬著猶太和阿拉伯兩族共同的祖先,卻不斷目睹子孫的仇殺

安葬莎拉

這個洞名叫麥比拉洞(Machpelah),據說在古希伯來語裡面是“兩個”的意思,這個洞為什麼叫“兩個洞”?是因為本來就有兩個洞還是因為洞裡面有兩個部分?這個後人難以知道了,不過自此之後,亞伯拉罕本人,他的嫡子以撒及其妻子利百加,以撒的嫡子雅各及其妻子拉結都安葬在這裡。按照《聖經》的敘述,雅各有十二個孩子,他們的子孫後來就是希伯來人的十二支部,於是此地也就成了猶太人最重要的幾位始祖的墓地,被猶太人稱為“列祖之城”。

二、興衰榮辱

雅各之後,希伯來十二支部進入了埃及,在埃及生活了數百年,隨後就是大家熟知的摩西率領希伯來人逃離埃及的“出埃及記”。摩西死在迴歸迦南之前,於是十二支部在約書亞的率領下殺回了迦南,瓜分了迦南的土地,至於這次行動是猶太人重歸故里還是侵略就完全取決於你的立場了。約書亞將希伯倫定為六個“逃城”之一,所謂“逃城”就是一種避難所,如果有人誤殺了他人可以逃到這裡受到保護,直到進行公正的審判而不至於遭到受害者家屬的殺傷。

這裡埋葬著猶太和阿拉伯兩族共同的祖先,卻不斷目睹子孫的仇殺

約書亞率領希伯來人征服迦南

希伯倫當時由十二支部之一的猶大支部(Judah)控制。猶大支部在十二支部當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因為建立了統一的以色列王國的大衛王就是猶大人。大衛在與便雅憫支部出身的掃羅爭奪希伯來王位的時候,就以自己的本家猶大支部為主要支持力量,最初的都城也定在希伯倫。大衛王後來擊敗了掃羅族人,成為了以色列的王之後,就將都城定在了耶路撒冷,但是希伯倫依然是支持大衛家族的大本營。大衛的兒子押沙龍就曾依靠希伯倫為根基反叛父親,後來兵敗身死。不過此事沒有動搖希伯倫的地位,此城一直是猶大部族的中心城市。

這裡埋葬著猶太和阿拉伯兩族共同的祖先,卻不斷目睹子孫的仇殺

考古學家發現的猶太人到來之前的希伯倫古城遺址

希伯倫此後的命運也正和希伯來人的命運息息相關。以色列在大衛之後的所羅門時代盛極一時。所羅門死後,以色列一分為二,北部建立了以色列王國,南部建立的國家依然以猶大支部為核心,故被稱為猶大王國。以色列和猶大先後被亞述和巴比倫消滅,然而北國的諸部族被完全同化,南方猶大王國的居民卻在巴比倫被波斯滅亡之後得到波斯人的恩准得以重歸故里。南國居民主要由猶大支部和便雅憫支部組成,他們成為希伯來十二部族當中僅存的血脈,其中又以大衛王家族所在的猶大支部為主,於是猶大部族也就成了希伯來人的代名詞,隨後才有了從猶大(Judah)演變出來的名詞猶太(Jew),作者將在後面用猶太人來代指希伯來人。

這裡埋葬著猶太和阿拉伯兩族共同的祖先,卻不斷目睹子孫的仇殺

波斯人恩准希伯來人返回家園

迴歸故里的猶太人依然是波斯人的附庸,但是其宗教和習俗大體上受到波斯人的尊重。後來波斯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隨後建立起來的希臘化國家塞琉古王國對待猶太人就沒那麼友善了,最終激起了馬加比起義。起義歷時多年,最終贏來了猶太人的獨立,重建了猶太人國家(公元前143年—公元前63年),希伯倫也因此重新回到猶太人的手中。繼承馬加比王朝的是希律王朝(公元前37年-公元55年),這個王朝雖然是羅馬控制下的傀儡王朝,但也是猶太人能夠獨立自主的最後時代了。在希律王時代,希伯倫的麥比拉洞得到了整修,墓洞外面還修建了護牆。

這裡埋葬著猶太和阿拉伯兩族共同的祖先,卻不斷目睹子孫的仇殺

馬加比率領猶太人反抗塞琉古王朝

希律王朝覆滅之後,羅馬人直接統治猶太人,招致了猶太人的數次起義。公元135年猶太人的最後一次起義被鎮壓之後,羅馬人摧毀了所有的猶太人城市,也包括希伯倫在內。羅馬人在希伯倫郊外的末利平原建立了大型的奴隸市場,將被俘的猶太人帶到這裡賣掉。這座先祖之城此時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其子孫的悲慘命運。隨後,羅馬人驅逐了此地所有的猶太人,並且禁止他們再度回來定居,猶太人開始了漫長的離散之旅,“明年在耶路撒冷見”從此成了猶太人的祝福語。

三、穆斯林的聖地

隨後統治這裡的是東羅馬帝國,也就是人們熟知的拜占庭帝國,對猶太人的禁令一直保持了下來。而此時另一股將震撼世界的力量正在孕育著。6世紀晚期,默罕默德創建了伊斯蘭教,這個宗教迅速征服了阿拉伯人的心靈。632年,默罕默德去世,他的繼任者們迅速將伊斯蘭教的影響擴展到廣闊的歐亞大陸。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時期,穆斯林征服了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被允許迴歸故土居住。希伯倫於是得到了重建,很多穆斯林和猶太人都居住在那裡。

這裡埋葬著猶太和阿拉伯兩族共同的祖先,卻不斷目睹子孫的仇殺

哈里發歐麥爾的寶劍

穆斯林之所以對猶太人比較友好,是因為在伊斯蘭教當中,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也是他們尊奉的重要人物。亞伯拉罕(Abraham)在阿拉伯語的發音是易卜拉欣(Ibrahimi),根據《古蘭經》的記載,他不僅是伊斯蘭教的重要先知,也是阿拉伯人的祖先。以撒(阿拉伯語發音是易司哈格)是亞伯拉罕的兒子,也是阿拉伯人祖先以實瑪利(阿拉伯語發音是易斯馬儀)同父異母的兄弟,而雅各(阿拉伯語發音是雅谷伯)也是伊斯蘭教的先知之一。因此希伯倫也成了受到穆斯林保護的聖城之一。穆斯林在此地興建了易卜拉欣清真寺,並且重修了幾位先祖們的墳墓。對於阿拉伯人來說,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也是他們的先祖。

這裡埋葬著猶太和阿拉伯兩族共同的祖先,卻不斷目睹子孫的仇殺

穆斯林在先祖的墳墓前祈禱

十字軍戰爭期間,基督徒佔領了希伯倫並且興建了教堂。穆斯林的英雄薩拉丁擊敗了十字軍奪回了希伯倫。後來統治這一地區的先後有馬穆魯克王朝和奧斯曼帝國,在穆斯林長期統治的時間裡,先祖之墓也修的越來越好。穆斯林在這裡興建了易卜拉欣清真寺,四周還有宣禮塔。猶太人雖然被允許居住在希伯倫,但是並不被允許進入易卜拉欣清真寺內部祭拜,他們只能站在清真寺下面的臺階上對自己的祖先表示敬意。

這裡埋葬著猶太和阿拉伯兩族共同的祖先,卻不斷目睹子孫的仇殺

易卜拉欣清真寺

四、糾葛的聖地

穆斯林就這樣和猶太人一起相安無事的生活了很多的年歲,一直到1917年,英國佔領了巴勒斯坦地區,並且發表了支持以色列建國的《貝爾福宣言》,猶太移民開始不斷湧入巴勒斯坦。尤其是二戰以來,希特勒在歐洲屠殺猶太人,猶太人想要在巴勒斯坦重建以色列國家的願望日益強烈,和當地穆斯林的矛盾也日益激烈。當時希伯倫的大部分居民都是穆斯林,但猶太人的數量在穩步增加。伴隨著整個巴勒斯坦的反對猶太人移民的氛圍,終於在1929年8月24日年發生了針對猶太移民的“希伯倫屠殺”,穆斯林暴徒洗劫了希伯倫的猶太人定居點,67名猶太人遇難。此舉導致了猶太人的報復,猶太人組織了針對穆斯林的武裝組織,雙方的衝突因此更加激烈,很多逃離希伯倫的猶太人再也不敢回去了。

這裡埋葬著猶太和阿拉伯兩族共同的祖先,卻不斷目睹子孫的仇殺

1929年反猶暴亂時的場景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佈獨立建國,當時希伯倫還控制在穆斯林手上。1967年六日戰爭期間,以色列軍隊進入了巴勒斯坦的地盤,佔領了希伯倫,以色列開始派出定居者進入希伯倫,試圖永久佔領希伯倫。一些猶太教極端分子也試圖採取恐怖措施驅趕穆斯林,1994年2月,“卡赫”組織成員巴魯赫·古德斯坦醫生在希伯倫市伊卜拉欣清真寺槍殺巴勒斯坦人,造成57人死亡,300多人受傷的“希伯倫慘案”。穆斯林隨即展開報復,先祖們的靈魂不得不再度目睹子孫們的仇殺。

這裡埋葬著猶太和阿拉伯兩族共同的祖先,卻不斷目睹子孫的仇殺

猶太新娘在給猶太人的區域做禮拜,門窗可以通往穆斯林區

1995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締結了奧斯陸協議,以色列從西岸所佔領的一些地區撤軍,承認巴勒斯坦對這些地區的主權。但是鑑於希伯倫的特殊地位,以色列顯然不會輕易鬆口,希伯倫被劃分為巴勒斯坦方面控制的H1區和以色列方面控制的H2區。至於先祖們安息的麥比拉洞,由於上面已經有穆斯林興建的易卜拉欣清真寺,所以大部分仍然歸穆斯林控制,但是以色列的要求是劃分一部分給猶太人來做禮拜。於是清真寺被分成兩個部分,分別由猶太人和穆斯林來使用。目前,猶太人和穆斯林在這座城市相安無事,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伴隨著《奧斯陸協議》的擱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恩怨,以及猶太人定居點問題,猶太教和伊斯蘭極端勢力的存在,先祖們的靈魂恐怕仍然難以在這座先祖之城安息。

這裡埋葬著猶太和阿拉伯兩族共同的祖先,卻不斷目睹子孫的仇殺

希伯倫分治方案

文史君說

希伯倫,猶太人和穆斯林共同尊奉的先祖之城,也是最能體現猶太人和穆斯林之間糾葛關係的城市。正是由於阿拉伯人將猶太人視為同族,因此伊斯蘭教才成為最寬容猶太教的宗教,猶太人也才能得以和穆斯林長期的相安無事,共享這座先祖之城。雖然20世紀雙方的血腥爭鬥給這座城市蒙上了沉重的陰影,但是人們依然要在這裡繼續生活,繼續學會包容和理解,共同分享先祖的祝福。

參考文獻:

張倩紅:《困頓與再生——猶太文化的現代化》,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張倩紅:《以色列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馮基華:《猶太文化與以色列社會政治發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

餘國慶:《卡罕和以色列的猶太極端勢力》,《西亞非洲》,2007年。

(作者:浩然文史·隔壁小王博士)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