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提前安排後事,精心佈置竟是解開雍正繼位之謎的一把鑰匙

雍正 康熙 中國歷史 李淵 晴川論史 晴川論史 2017-08-05

雍正提前安排後事,精心佈置竟是解開雍正繼位之謎的一把鑰匙

影視劇中的晚年雍正皇帝

雍正七年,皇帝患病,胤禛自己覺得病情凶險,於是開始準備後事,鑑於先皇康熙臨死時在處理皇位繼承人時犯下的大錯,雍正可以說是反其道而行之,盡力避開自己曾經踏進的陷阱是人的本能,考察雍正皇帝對身後事的安排也就為解開雍正繼位之謎提供了一把重要的鑰匙。

著名清史研究專家孟森曾經評價雍正皇帝,把他比作唐朝的太宗皇帝,認為“不失其逆取順守”。何為逆取呢?逆字是說雍正皇帝和李世民一樣,屬於謀朝篡位,因為若非發動玄武門之變,則唐高祖李淵會直接將皇位交給太子建成。雍正也不是康熙最滿意的繼承人,最後能夠登上皇位也是由於採取了非常手段。只不過李世民登基之後做了一個青史留名的好皇帝,創造了大唐盛世的堅實基礎,而雍正登基之後,承上啟下,為康乾盛世的到來作出了重要貢獻,因此不愧“逆取順守”。

也正因為雍正上臺之後,勵精圖治,大刀闊斧的針對康熙朝末年的積弊進行改革,進一步集中皇權,提升行政效率,推動攤丁入畝,試行火耗歸公,增加了稅賦收入,所以,很多人都認為雍正是一個好皇帝,那麼,他究竟是怎麼登上皇位的也就不再重要了。

就歷史研究而言,搞清楚雍正繼位是否具有合法性是一個大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直接涉及到清朝皇位繼承製度的改革。這個改革在雍正七年的時候表現的已經非常明顯。皇帝害怕自己突然死去,權力交接出現震盪,進而影響政局,所以預先進行了精心的佈置,這些佈置,我們可以肯定是在吸取了康熙皇帝傳位時的經驗教訓,而且是雍正皇帝本人經過長時間的反思和檢討作出的安排,這個安排,就體現了康熙皇帝在權力交接上犯下的錯誤。

雍正提前安排後事,精心佈置竟是解開雍正繼位之謎的一把鑰匙

影視劇中康熙死前交待後事

雍正八年六月,重病的皇帝召見了皇四子弘暦、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和親王弘晝,以及大學士、內閣大臣,在病床邊告訴他們遺詔的主要內容,以便他們在龍馭上賓後能夠順利起草遺詔,表達他對自己的一生總結。這一點,康熙應該說做的比較好,在自己身體健康的時候就已經拿出了遺詔的定稿,只等死後宣佈就行。

另外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康熙沒有做的了。雍正登基不久,就正式確立了繼位人,但是他賣了個關子,沒有對外宣佈繼位人是誰,這個繼位人只有皇帝知道,並且留下了硃筆諭旨作為憑證,一式兩份,一份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邊,一份放在一個上鎖的小匣子裡隨身攜帶。這樣就可以確保兩下印證,繼位人可以順利登基而毫無可疑。這就是針對康熙皇帝在傳位過程中的一個大的弊病,一直不肯宣佈繼位人選,也一直沒有以任何方式公佈心儀的人選,結果等到死後,新君登基就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合法性基礎,僅憑人將死時一句話就完成皇權的交接,不能不說是讓新君登基之後會面對諸多質疑,這是康熙的極大失算,源自康熙對權力的貪戀痴迷專注到了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境地。

雍正在這個問題上受害匪淺,所以在自己自知不起的關鍵時刻,還當面向兩個人交了底,攤了牌,這兩個人都是他最信得過的人,一個是大學士張廷玉,一個是大學士鄂爾泰。雍正在說完後警告他們:“汝二人之外,再無一人知之。”這就是所謂的雙保險,甚至可以理解為四保險,兩份遺詔,兩個見證人,運氣好的話死前由皇帝再次當著王公百官再宣佈一遍,就萬無一失了。

雍正的安排,是對康熙朝末年儲位之爭的一個重要總結和改變,從此確保了清朝皇權的更迭幾乎沒有出現大的危機。這種安排和制度,也稱作祕密建儲制度,它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雍正皇帝害怕自己繼位的一幕重演。

雍正提前安排後事,精心佈置竟是解開雍正繼位之謎的一把鑰匙

我們如今能夠看到的祕密建儲制度下的傳位遺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