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網訊(記者 李熙臨 通訊員 楊福軍 楊玉梅)永平縣龍街鎮羊街村箐口二組的郭俊文緊緊抱著理賠金展板,上齒咬著下脣,淚水在眼裡打轉。“今年4月,5個月大的孫女郭紫暄因為喉軟骨發育不全、會厭囊腫、先心病,在昆明兒童醫院住院做手術花了3萬多塊,病是治好了,可是家裡的生活卻難了,多虧了這個防貧保險。”說到“防貧保險”四字,郭俊文提高了嗓音。

築起防貧“攔水壩”,永平7000戶農戶很暖心

郭俊文

與郭俊文面對面坐著的是龍街村第二村民小組楊永強,他緊抿雙脣,時而來回撫摸“理賠金:50000.00元”字樣,時而用衣袖擦拭眼眶。“我媽今年得了前交通動脈瘤,住院治療總共用了12萬8千多元,除去醫保和民政救助,剩下的9萬9千7百多元都需要個人支付。”楊永強直起身子,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要不是這5萬塊防貧保險金雪中送炭,一家人恐怕難爬起來了。”

築起防貧“攔水壩”,永平7000戶農戶很暖心

楊永強

6月28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發放第一筆防貧保險金,龍街鎮和龍門鄉11農戶成為首批受益者,共獲得154229.49元保險金。

一場大病,一次意外事故,甚至供孩子上學讀書,都有可能讓非貧戶致貧、脫貧戶返貧。

為有效防範和避免因病、因學、因災致貧返貧,今年4月初,永平縣與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合作,在全省率先創設“精準防貧保險”,用較小的投入,從源頭上築起了一道防止發生貧困的“截留閘”和“攔水壩”。

“精準防貧保險”採取定量不定戶方式,以收入不高不穩的脫貧戶和處於貧困邊緣的農村低收入戶為重點對象,以每戶每年200元的保費標準購買7000戶返貧保險,因病、因災、因學可能導致返貧的貧困戶、邊緣戶,可分別獲得最高保險金5萬元、3萬元、1萬元。

築起防貧“攔水壩”,永平7000戶農戶很暖心

永平縣發放防貧保險金

據永平縣扶貧辦負責人介紹,“精準防貧保險”最大特點,不是針對某一個人,而是一類人,實現群體共享。具體說來,就是防貧對象不事前確定和識別,而是根據“大數據”信息分析和實地調研情況,分別設置因病、因災、因學防貧預警線,緊盯人均收入不高不穩的脫貧戶(非高標準脫貧戶)和處於貧困邊緣的農村低收入戶(非貧低收入戶)兩類重點人群。一旦監控到他們的某項支出超了預警線,職能部門就立即啟動跟蹤程序。太平洋保險公司則按照上年度國家現行農村扶貧標準線1.5倍設置的“防貧保障線”,實施入戶勘察核算,並負責對符合條件的防貧對象發放保險金。

築起防貧“攔水壩”,永平7000戶農戶很暖心

公示

據悉,目前,全縣共調查認定符合理賠條件對象14戶(正在公示),可發放防貧保險金21萬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