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調查】佔據北京母親河的違建,將何去何從?

永定河 新聞 建築 津雲 2019-05-11

永定河是首都北京的母親河,從北京市西南部自北向南流過,著名的盧溝橋就橫跨在永定河上。然而,如此重要的一條河流,近期卻被曝光在河道內存在不少工廠、高爾夫球場等違建,不僅影響河道的水源涵養,也對雨季的洩洪形成隱患。

斷流的母親河

從盧溝橋往南,沿永定河下行大約六七公里處,北京軌道交通房山線自東向西橫跨永定河而過,每隔幾分鐘,就有一列地鐵列車隆隆駛過。

平常的永定河幾乎完全乾涸斷流,只有中心河道的個別坑塘存有少量的水。而近期永定河上游的水庫正在放水,中心河道的水明顯多了起來,“水位漲的快,採砂形成的坑塘都填滿了,昨天還能看見那輛自行車,今天只露著一個腳蹬了”,附近一位工人告訴記者。

【津雲調查】佔據北京母親河的違建,將何去何從?

中心河道水位上漲

永定河中心河道的兩側是平坦的、寬度達數百米的河床,河床東側邊緣,是一條自北向南、幾乎和永定河平行走向的河堤公路,名為左堤路。經津雲新聞記者實地探訪,被曝光的永定河河道違建,大多數都建在堤壩內側的、平坦的河床上。

佔據河床的廠房和平房

在地鐵房山線北側不遠的河床上,縱橫排列著一片廠房和平房,四周是茂密的人工林,不時有大小車輛駛下堤壩,進入廠房區。在此地打工的老李來自山東,他告訴記者,“原來這裡的廠子可多了,有養牛場、養鴿場,工人很多,現在很多都關閉了,只有少數幾家還在幹著”。

記者在廠房區走訪發現,不少廠子大門緊閉,廠房裡面靜悄悄的,沒有運轉的跡象。夜間,一家電器廠仍舊燈火通明,目前仍有六七十名工人在工作。據悉,盧溝橋農場二十餘名管護人員的住所也在此處的平房區,他們主要的工作是養護周邊上千畝人工林。

據悉,北京當地計劃在此處建造一座濱河公園,工程項目部已經建設就緒,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工人正在砍伐林木,並不時有車輛將木材運出河床區域。

【津雲調查】佔據北京母親河的違建,將何去何從?

除了廠房密集的地鐵線北側河床,在南側,記者同樣發現了一些散落的建築。在一處標有“水井重地”的平房外,一塊地被圈起來用作養殖,很遠就能聞見一股濃重的腥臭味。

一位正在清理木材的工人表示,“原來這裡的房子很多,很多都在去年清理掉了。”

而在一處距離中心河道僅百餘米的河床上,一個活動鋼板房正在搭建,項目負責人表示將用作綠化工作的指揮部。緊鄰鋼板房的是一家桶裝水廠,記者趕到時,一輛貨運車輛正在裝貨。

【津雲調查】佔據北京母親河的違建,將何去何從?

左側為桶裝水廠 遠端正在搭建活動板房

是否影響汛期行洪?

這麼多星羅棋佈的平房和廠房,是否會影響河道的行洪能力?是否會在雨季帶來安全隱患?津雲新聞記者走訪了多位當地群眾。

“嚴格點說,只要是河堤(左堤路)裡邊的,都應該是違法建築,但這麼些年了,永定河也沒什麼水,大家也就都沒覺得有什麼危險”,老李說。

記者發現,在河床東緣的堤壩外側,就是密集的村莊和北京五環公路,村莊的房頂幾乎和堤壩的路面齊平,如果遇到特大洪水,堤壩內側的幾百米河床,將成為僅有的緩衝區,而洪水一旦越過左堤路,後果將不堪設想。

【津雲調查】佔據北京母親河的違建,將何去何從?

在桶裝水廠工作的一名當地村民告訴記者,他記憶中,只是在“很老的年代”裡發過很大的水,他記得那次水漫過了堤壩,“那時候上游沒有水庫,各方面用水量也不大,水大,但近幾十年來,還沒見過河裡水上到河床上來過,還常常斷流呢!”

而記者觀察發現,目前中心河道的水位雖然略有上漲,但和河床的垂直高差仍有至少十餘米,“上游再放水,也到不了河床上來,要想上來,那得是7·21那樣的大雨”,經常到水邊玩耍的一位工人告訴記者。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導致數十人遇難。

記者獲悉,為治理、管護好永定河,北京市在相關河段實行了從市到村的多級河長制,管護目標為“實現周邊無垃圾渣土、無違法排汙、無新增違法建設”。

“無新增違法建設”的表述,似乎給存量違建的繼續存活開了綠燈。

對於目前在上述河段河床上的殘留“違法建設”,當地將採取怎樣的治理辦法,如何平衡河道治理和城市建設,津雲新聞將繼續保持關注。津雲新聞記者 陳慶璞 發自北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