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談 |《我們都要好好的》:勵志劇,能認真點嗎?

炫談 |《我們都要好好的》:勵志劇,能認真點嗎?

鍾 玲 / 文

由劉雪松執導,劉濤、楊爍主演的電視劇《我們都要好好的》已於上週收官。

《我們都要好好的》講述了陷入事業低潮的職場精英丈夫“向前”與身患抑鬱症的妻子“尋找”在離婚後各自追求更好的生活狀態實現二次成長的故事。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尋找自我,一路向前。聽這口氣,是滿滿的勵志感。然而,故事講得一塌糊塗——

不接地氣,難共情

一個脫離社會,全心全意照顧家庭的中年女性,在離婚後短短一年之內,便能從職場小白一躍成為時尚雜誌主編,憑藉忙碌的工作和重回靈魂的自信心治好了抑鬱症。有多少可能性?

一個曾經在商場叱吒風雲的職場精英,不知道即使前妻提出離婚也具有探視權,還去諮詢律師這種常識問題,不反思自己的過錯,恨妻子不讓他看孩子,我能理解,畢竟有些人的腦回路就是這麼清奇。可強行讓自己變成法盲,這可信嗎?

失婚女性重新進入職場就會遇到伯樂,被小自己很多的高富帥愛上,事業與愛情都迅速登頂;男人失婚了、事業失敗了、一無所有了,不要緊,因為即使當代駕也很快就會遇到賞識自己的霸道女總裁,還會被不靠父蔭、事業有成的富二代女孩深深地愛。靠著她們相助,主角光環加持,又回到金融才俊人設……沒有生活化的真實質感,各種美出天際的巧合,就像是一場夢。我們是在同一個地球嗎?

炫談 |《我們都要好好的》:勵志劇,能認真點嗎?

無巧不成書,但是接地氣的主題搭配如此浮誇的劇情,難免讓人沒了舒適感。藝術來源於生活,也高於生活。既然談的是現實主義和尖銳的社會話題,就別脫離現實基礎太遠,不靠譜兒的劇情宛如空中樓閣,很難讓人產生共鳴。

畢竟,紅塵中的大多數人都無法擁有這樣的幸運。

男女主角,人設崩

人性是複雜的,塑造人物不能只從一個切面去定義一個人,一部好的電視劇應該每一個角色都是豐滿立體的,哪怕只是一個小角色。可這部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並不鮮明,只是一味地貼標籤,彷彿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他們的屬性:看,我是抑鬱症,我是高富帥,我是女魔頭,我是大反派……

男主角“向前”,離婚前是一個冷漠無情、只知賺錢的機器,他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渣男,沒有出軌,不施家庭暴力,在很多人眼中這簡直就是一個“絕世好男人”。但是,他卻具有一些讓人原諒不了的硬傷:自大狂、大男子主義,21世紀了,還認為幸福的婚姻就是男耕女織。“我主外,你主內”的分配製度便是皆大歡喜;妻子因為一個人料理繁重的家務獨自育兒,缺乏他的關愛患抑鬱症,他絲毫不體諒,反而認為她是在作妖與胡鬧。妻子自殺後,他的第一反應也不是心疼,反而責怪對方丟了他的面子,仍以工作為重。

炫談 |《我們都要好好的》:勵志劇,能認真點嗎?

女主“尋找”,本是弱勢群體中的一員,應屬於圈粉行列,卻被塑造成了一個“精分”的自私矛盾體。尋找自我就是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可她明明不是厭惡那個工作狂的老公嗎?厭棄了丈夫給的優渥生活,為何也捨去了親情?直到自己受傷躺在醫院了,才想起已許久未見的兒子,才去反思自己當初的做法,就沒想到自己正重複著前夫從前的路?對於職業與家庭難以兼顧,選擇上的雙標和她本身的一些人格缺陷,讓“尋找”這個女性角色很難招人喜歡。

最重要的是,“尋找”這個人物並不具備更廣泛的普遍性——不是每一個全職太太都會得抑鬱症,全職太太與家庭主婦也並不完全等同,更不是每個失婚女子都能在短時間內迅速逆風翻盤。付出不被肯定、得不到丈夫的關愛與認同,其實在每個女人身上都可以成為離婚的理由,也可能成為患抑鬱症的誘因,但在劇中,在前後行為有些矛盾的女主身上,卻意外地無法讓人們感同身受。

橋段老套,無新意

對比人設失敗的男女主角,女二號艾麗莎與男二號胡楠的人設,又太過完美。無論是胡楠的母親,還是艾麗莎的父親,都強調了這兩個人自身的優秀,不啃老,一切靠自己。一個是年紀輕輕就成了時尚雜誌的主編,還能以看透世間的態度做他人的指路明燈;一個不僅是早已成名的藝術家、商人,還是一個顧家、專一、做得一手好菜的痴情種子。每次在男女主角遇到麻煩時,他們又能像救世主一樣出現,無所不在,無所不能。

從艾麗莎與胡楠一上線,各自與男女主產生交集,繼而與之糾纏不清,我就感覺到了尷尬的氣息!

9102年了,居然還在演大叔與白富美的小蘿莉不打不相識從歡喜冤家變摯愛的橋段,還在演長輩們要麼撒潑要麼設置金錢障礙棒打鴛鴦的戲碼……套路可以有,但這一點不帶創新的尷尬劇情,在韓劇盛行的十幾年前還有些新鮮感,今日再看,儼然了無生趣。

炫談 |《我們都要好好的》:勵志劇,能認真點嗎?

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全職太太追求獨立自主之路、抑鬱症患者的“前世今生”……《我們都要好好的》涉及的諸多社會熱點話題,隨便拎出一個都是有血有淚的存在,可惜,追求面面俱到的結果是:每一個都剖析得不夠深刻。這也導致,無論哪個群體,都很難代入角色,更別提共情共鳴。至於女性獨立意識的崛起,也在各種夾縫中體現得很膚淺。

現實主義的外表,高糖偶像劇的內核,空有勵志的華麗外衣,卻飽含各種缺點。

即便有很動聽的勵志主題,也無法阻擋劇情的無力與乏味。

縱然有劉濤與楊爍這對從《歡樂頌》開始組成的“情侶CP”,也依然拯救不了其從內到外散發的渣劇氣質。

想給導演和編劇寄一封信,拍現實主義的勵志劇,能認真點嗎?

主編:周玉嫻 |編輯:袁浩

END

熱門閱讀文章

★ 本號姓“副” 歡迎來“刊”

★ 王蒙:不忘金庸

★ 大地有多大

★ 王鋼:忍別二月河

★ 三會大俠——追憶金庸先生

★ 毛澤東呼籲請保留專刊副刊

★ 1979年的那個春節

★ ”北京老壺”的壺中天地

★ 有一種鄉愁叫小名

★ 五四百年:一撥80後、90後青年的限量版青春

★ 大師筆下的中國母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