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完《異形:契約》,才發現他挖了個大坑!

《異形:契約》上映後,口碑兩極化,喜歡的特別喜歡,不喜歡的花式吐槽。

二刷完《異形:契約》,才發現他挖了個大坑!

本期望它和暑期最火爆的大片《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來一場酣暢淋漓的互懟,結果《變5》上場第一天就輸了,連它的老朋友中國觀眾都不買賬了,豆瓣評分不過5。

二刷完《異形:契約》,才發現他挖了個大坑!

反而《異形:契約》穩定在7.4

二刷完《異形:契約》,才發現他挖了個大坑!

《異形》以B級片起家,1979年的第一部《異形》製作費僅有1100萬美元,卻收割了全球1.83億美元的票房,那時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只有四十幾歲,他一定沒想到,他開拓出的這個驚悚系列,會突破了B級片的範疇,朝著深遠的哲學思辨道路狂奔而去。

二刷完《異形:契約》,才發現他挖了個大坑!

幾乎世界上最偉大的導演,都曾執導過《異形》,詹姆斯·卡梅隆大衛·芬奇讓·皮埃爾·熱內,這些名導們不斷的賦予《異形》系列新的意義,從B級片走向商業片,從孤寂壓抑走向黑色幽默,從單純的視覺刺激走向哲思的創世範疇。

直到2012年,前傳《普羅米修斯》重新回到雷德利·斯科特手中,此時,雷老爺子經手了《銀翼殺手》、《末路狂花》、《黑鷹墜落》、《火星救援》之後,聲名鵲起,再次執導《異形》系列,多了幾分信心。

二刷完《異形:契約》,才發現他挖了個大坑!

《異形》系列,從未停止過對人性醜惡一面的批判,第一部中,雷老爺子奠定了飽含政治寓意的壓抑基調,如長達半個世紀的冷戰格局一樣,野獸永遠隱藏在暗處,看不見並不代表不存在

人類的貪慾決定了這場悲劇的發生,也帶來了世間最純粹、最具殺戮性的生命——異形,它的殺戮只為生存,而人類的殺戮卻複雜的多,所以真正的“異形”並非存在於宇宙,而是存在於人心,心中有怪物,怪物必定會現行。

當時,雷老爺子的這部電影很單純,帶著B級片特有的血腥和驚悚,當時成功的也只是票房,人們未及思考這麼多時,三年後雷德利·斯科特帶著《銀翼殺手》回來了。

二刷完《異形:契約》,才發現他挖了個大坑!

這一戰,卻是敗的血本無歸,28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只收回了2700萬美元,直到多年後,人們才明白它的好,全球最偉大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總是位列其中,並且對整個電影史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能經歷時間考驗的才是好片。

《銀翼殺手》講的是人與複製人之間的關係。人類創造出複製人服務於人類,又如造物主一般剝奪了他們擁有情感的權利,但科技的進步讓最新型號的複製人擁有了無以倫比的學習能力,於是,人類害怕了,又步步緊逼追殺複製人。

二刷完《異形:契約》,才發現他挖了個大坑!

第六代複製人中的佼佼者洛依用最浪漫與悲情的方式和詩一樣的語言結束生命時,讓人感到的卻是人類的自大、可笑與渺小。

二刷完《異形:契約》,才發現他挖了個大坑!

生而為人的定義,是應以血肉之軀為規,還是應以豐富情感為矩?

《銀翼殺手》中,人與人工智能之間相愛相殺的關係最終持續到異形前傳《普羅米修斯》裡。在這部電影中,雷老爺子不再滿足於單純的驚悚與血腥,而是將目光轉向了哲學層面的終極問題——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普羅米修斯》揭示了人類與異形的起源——外星種族“工程師”用黑水創造了人類,人類與黑水結合產生了異形。

二刷完《異形:契約》,才發現他挖了個大坑!

黑水反噬將“工程師滅族”,而異形因為要生存反過來殺戮人類。

二刷完《異形:契約》,才發現他挖了個大坑!

這一次一次的創造與毀滅,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世間沒有造物主,而狂妄自大的人類卻又一次犯了老祖宗“工程師”的錯。

二刷完《異形:契約》,才發現他挖了個大坑!

如果說異形是人類偶然的造物,那麼當人類文明與科學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工智能的出現,讓人類真正的體驗了一把造物主的爽。

從《普羅米修斯》裡的大衛,到《異形:契約》裡的沃爾特,初代仿生人與後代的差別就在於,人類逐漸認識到人工智能是一把雙刃劍,所以將沃爾特改造的更為服從,並且不再具有創造性。

二刷完《異形:契約》,才發現他挖了個大坑!

而大衛,這個仿生人中的異類,也如同《銀翼殺手》中的洛依一樣,獨立思考,具有智慧與情感,只不過他的情感是扭曲的。

二刷完《異形:契約》,才發現他挖了個大坑!

人工智能越高級,社會學層面就越趨近於人類,於是《異形:契約》中,從大衛在誕生的第一天起,就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追尋自己從哪裡來,又為何而存在著。

這也預示著,人類充當造物主後創造出的這個“物種”——仿生人,意識到自己各個方面優於人類,卻不得不服從於人類時,必然產生不甘,從而萌生自己充當造物主的反殺之心。

二刷完《異形:契約》,才發現他挖了個大坑!

就像人類為了研究自己的起源,可以用老祖宗“工程師”的遺骸做研究,那麼仿生人大衛也同樣可以釋放黑水,滅了工程師全族。

二刷完《異形:契約》,才發現他挖了個大坑!

並且用人類的身體孕育異形,不斷優化它的基因,使之更強大,用來反殺人類。

二刷完《異形:契約》,才發現他挖了個大坑!

這像是一個生生不息的因果循環,讓人細思極恐。

雷德利·斯科特頗具野心的在他執導的三部《異形》中挖了個大坑,它最獨特的魅力超脫了早期的驚悚與視覺刺激,橫跨了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用最先進的科技,追尋最古老的命題,最終拋出了一個略帶悲觀的預言

就像仿生人大衛所說,創造之前必先毀滅,工程師、人類、仿生人、異形,四個種族在形成的閉環中相愛相殺,而生存在當今時間線中的人類,當科技極端發達之後,人類社會是否存在著這樣無法預測的可能性——人工智能將“算法”無限優化之後,人類將何去何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