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手藝人:合理利用大自然的饋贈,將秸杆變為藝術品丨全民熱遺

陝北手藝人:合理利用大自然的饋贈,將秸杆變為藝術品

秸杆變為藝術品——王建英訪談錄 #全民熱遺#

作者丨李貴龍(書房記團隊作者)

陝北手藝人:合理利用大自然的饋贈,將秸杆變為藝術品丨全民熱遺

若問我,最敬仰的是什麼?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骨子裡最敬仰的是,大自然的神奇創造和無私奉獻!

大自然的神奇創造是無所不可,無所不在的。為人類的生存、發展提供了一切,大自然卻從沒有想得到回報。他是世界上最無私的奉獻者。

拿最常見的高粱來說,就是大自然創造的最普通的物種。它渾身是寶,果實既可食用,曾是陝北人最扛硬的食品,又可釀酒,成就了中國白酒的輝煌。高粱杆既是上好的青飼料和燃料,叫做秸秸的穗柄,又是製作生活器具的天然材料,如打席子,編席囤,納拍拍……

巧妙而合理地利用大自然的神奇創造,則是人類的智慧。高粱秸杆的利用,就是人類的智慧、特別是女人的智慧,與大自然創造的完美結合。

究竟是怎樣結合的?如何將秸杆做成生活器具的?

陝北手藝人:合理利用大自然的饋贈,將秸杆變為藝術品丨全民熱遺

帶著問題,經多方察訪、尋找,終於,見到了王建英,從她那裡尋找到了最佳答案。

王建英,綏德縣四十里鋪鎮張家山村人。生活的艱難在她的臉上刻下了密密麻麻的印痕,但開朗、自信、堅強,從她較快的語速和笑呵呵的表情中無遮無掩地彰顯出來,舉手投足,沒有一丁點兒七十三歲老人的暮秋之氣。

就讓王建英說說,為了生活,她是怎樣將秸杆變為藝術品的。

王建英口述

十三歲就開始做女紅

你們採訪我納拍拍,這實在是沒個好說上的。納拍拍算不上手藝,不像鐵匠木匠,那是靠手藝吃飯的五色匠人。過去,婆姨女子都會納拍拍,只不過是有的納得好,有的納得不好,關鍵在於手巧不巧,愛好不愛好。

有句古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一點也不假。本來我孃家窮,加之母親有病,日月過得辛酸。我只唸了二年書就退學了,幫家裡燒火做飯、洗洗涮涮。十三歲時,包攬了全部家務活,也開始學納拍拍。

陝北手藝人:合理利用大自然的饋贈,將秸杆變為藝術品丨全民熱遺

那時,家家戶戶日月過的都十分緊巴,放調料的方盤,插筷子的簍簍,鍋蓋蓋囤蓋蓋水問蓋蓋,大多是用秸秸納的。我家的方盤和筷子簍簍爛得不能使喚了,母親有病又納不成,我就自己捻麻繩,學著納。沒半天功夫真的納成了,雖然沒稜沒角不周正,筷子有插處了,還是嶄新的。嬸嬸嫂子們都誇我是心靈手巧的好女子,別提我心裡有多高興。趁著高興勁,我又納起了方盤、鍋蓋。這些都是些大傢俱,特別是鍋蓋有我多半身子高,很難納,可幾天功天我也納成了,雖然,針腳大,不平整,但換掉爛鍋蓋,蓋上新鍋蓋,家裡潔淨了許多,也亮堂了許多。接著,像入了謎一樣,利用做完家務外的一切空餘時間納,大的小的,方的圓的,納下了一大摞,給糧囤、面囤都換上了新拍拍。

到了十五六歲,我就成了納拍拍的好手了,村裡人都誇我是巧女子。

不僅是納拍拍,剪窗花捏燕燕,做布鞋繡鞋襯,女人的針線活我都會,且手藝比一般的都強。出嫁了,把手藝帶到婆家村,成了人人誇獎的巧婆姨。

為了生活,納拍拍成了一生的手藝

貧窮所逼,我把納拍拍當成一種生存的手段。

我們兄弟姊妹多,母親常年有病,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只有靠父親一個人掙工分養活全家。那時,是集體化農業社,父親一年到頭掙的工分還不夠開口糧錢。養幾隻雞,一個雞蛋也捨不得吃,全賣了,也補不上糧錢的缺口。一年的衣裳鞋襪、油鹽火柴等日常開銷,更是沒有著落。為了那個窮日月,我十六歲就參加農業社的勞動,跟上專業隊修梯田打壩。

陝北手藝人:合理利用大自然的饋贈,將秸杆變為藝術品丨全民熱遺

同齡的娃娃正在學校唸書,我則每天掙回五分工分外,利用歇晌午、晚飯後的時間納拍拍。納下的拍拍,少量的與村裡不會納、不願納的人家換工分,一個拍拍兌換三分,頂我多受半天苦。大量的賣給供銷社。那時供銷社正好收購拍拍,小拍拍一個賣一毛幾,大拍拍一個賣二毛幾。我一年賣拍拍能給家裡掙回五六十元錢。這是一筆巨大的收入,也是額外收入。當時,一個好男勞力一年分紅才能收入百八拾元錢。賣拍拍再加上我掙的工分,也頂上一個好男勞力一年的收入。

人常說,“命窮,尋吃也趕不上口熱飯!”這話在我身上靈驗著叻。

出嫁了,尋的個女婿倒是個好人,但家窮的要命。窮日子咱不怕,自己有兩隻手,勤勞能致富,勤儉能持家,日子會好的,只要和和睦睦就行。誰知道,麻繩繩光撿細處斷叻,二十八歲時我得了病,幾十年做了五次大手術,至今,每年最少得住一回院。

我是個堅強的人。雖然病不離身,為了日月為了娃娃,幾十年來從沒停止過納拍拍、賣拍拍。特別是實行包乾到戶後,納拍拍成了主業,種責任田成了付業。這個時段,拍拍的價錢也漲了,小的一個十二三塊,大的一個十七八塊錢。我一天能納八九個,頂個好受苦人跟一天工的收入。納下拍拍到四十里鋪集市和綏德、米脂城裡賣。因我的拍拍納的好,出名了,都知道張家山有個納拍拍的巧老婆,二道販子經常上門來收。

陝北手藝人:合理利用大自然的饋贈,將秸杆變為藝術品丨全民熱遺

納拍拍,不起眼的手藝,成了我家的致富寶,更成就了我巧女子——巧媳婦——巧老婆的好名聲。

材料是地裡長的

提高粱大家都解下,納拍拍的秸秸就是高粱穗穗的柄。高粱分軟硬兩種。硬高粱的秸秸粗而短;軟高粱的秸秸細而長,最長可達四尺多。納拍拍用的是軟高粱秸秸。

陝北手藝人:合理利用大自然的饋贈,將秸杆變為藝術品丨全民熱遺

高粱成熟了,砍倒,鑿刀鑿去穗穗後晒乾,搬下秸秸,按粗細、長短分成幾類,扎捆,備用。細秸秸納小拍拍,粗秸秸納大拍拍。

秸秸不僅可以納拍拍,還是打席子,編席囤的原材料。

納拍拍的材料普通,是農作物的秸杆;使用的工具也普通,針、細麻繩、裁刀(菜刀),都是家庭婦女畢備、常用的工具。

發明了暗針納法

納拍拍,首先要挑選秸秸。就是按拍拍的大小,對所需的秸秸進行分撿,粗細、長短要勻稱,不能粗的粗,細的細,否則,納出的拍拍就會“別秸”。“別秸”,就是粗的高出細的一些,拍拍面不平整。大拍拍一般直徑二尺二三,小拍拍一般直徑一尺二三。不論大小每個拍拍要用一百七拾多根秸秸。

陝北手藝人:合理利用大自然的饋贈,將秸杆變為藝術品丨全民熱遺

下來,是起底。選兩對長秸秸,呈“十”字交差,重疊,納住,就像織布的經緯線一樣。接著,以“十”字為基礎,經緯處各加一對秸秸,一針納穿上下四根秸秸,納住,以此類推,邊加邊納,直至納夠所需尺寸。納時,麻繩縛的鬆緊度要一致,否則,過緊,易別秸;過鬆,不硬朗。針腳要呈“回”字形延伸,或呈斜“冂”字形對稱延伸。

納夠所需尺寸,要切割去多餘的秸秸。方拍拍相對好切割,沿四邊的秸秸切方正,角切直就行。圓拍拍相對難切割,先要找出圓心,再切一截拍拍半徑長的秸秸做標杆,一頭固定在圓心上,轉動另一頭,邊轉邊切。老話說,說來容易做起難。別小看了切圓拍拍,好像誰也解開誰也會,真正切起來,十個人有七八個切不好,不是走線了切不圓,就是切成狗牙牙鋸齒齒,七長八短,既難看又不耐使喚。

包邊是最後一道工序。選三根粗細勻稱的長秸秸,呈“品”字形置於拍拍周邊,納實納牢。包了邊的拍拍好看又耐使喚。當然,不是一概而論,大部分圓拍拍不包邊,包不包邊主要按用途和用戶需要而定。

陝北手藝人:合理利用大自然的饋贈,將秸杆變為藝術品丨全民熱遺

幾乎每家都有秸秸拍拍,幾乎人人使用過秸秸拍拍,但是,很少有人留意觀察,拍拍的針腳麻繩是外露著還是內藏著?若細心看會發現,大部分拍拍的針腳麻繩是外露著的。

我納的拍拍的針腳麻繩就是內藏著的,你再仔細看,也很難尋找到。這就是我發明的暗針納法。暗針納法納出的拍拍光光堂堂,好看,又磨不著麻繩,耐用。就這不起眼兒的小手藝,有許多人跟我學,學了幾年,僅有兩三個人學會了。不是我不真心教,說實話還真有點難度。你試試,一針下去,麻繩要穿過上下兩層四根秸秸,恐怕露著針腳麻繩也難納,別說不露了!納了幾十年拍拍,這算是我對老祖先留傳下來的手藝的一點創新。提起納拍拍,別說城裡人,就是鄉里人也認為是“柴草活”,意思是不用學也都會做的粗糙活。其實,要做好做精緻,還是有點學問在裡頭。

想把手藝傳下去

納了幾十年拍拍,納上了癮,我與這門手藝有了割捨不斷的感情。現在年齡大了,手上沒勁,身上有病,快納不動了。納不動,不是怕掙不來錢了,怕的是這門手藝失傳了。幾十年來,我給不少人傳了這門手藝,也為不少家庭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儘管如此,塑料製品的替代,年青人不愛學這門手藝,等等原因,納拍拍手藝遲早會失傳的。

陝北手藝人:合理利用大自然的饋贈,將秸杆變為藝術品丨全民熱遺

現在唯一的心願是,能給小青年教教這門手藝,材料無償的供給,納下的拍拍算他們自己的傢俱,只要學會,讓老祖先留傳下來的生存的技能有個傳承,我就心滿意足了。#全民熱遺#

延伸閱讀

陝北手藝:漸行漸遠的柳編藝術

陝北手藝人:靠好手藝就能吃飽飯丨全民熱遺

走進真實的陝北匠人生活,探尋小鎮匠人的平凡勞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