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藝術沾邊》第93篇 頹廢的頭顱

觀復博物館是馬未都先生創辦的新中國第一傢俬立博物館。請關注我們的頭條號。我們定期發表相關文化文章,同時我們將不定期為粉絲舉辦抽獎活動,贈送觀復博物館的文創產品,祝你好運!

靜篤君按:比亞茲萊用頹廢的畫筆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從王爾德的唯美戲劇中釋放出殘酷與情色的暗黑元素。

魯迅先生曾經這樣讚美一位畫家:“生命雖然如此短促,卻沒有一個藝術家,作黑白畫的藝術家,獲得比他更為普遍的名譽;也沒有一個藝術家影響現代藝術如他這樣的廣闊。”魯迅先生自費結集出版了這位畫家的《畫選》,並在“小引”中寫下了上面那段話。這位被他譽為“純然”而“無匹”的裝飾性藝術家,就是十九世紀末頹廢派藝術代表人物、英國插畫藝術家比亞茲萊(A. V. Beardsley,1872-1898)。

《與藝術沾邊》第93篇 頹廢的頭顱

▲ 王爾德《莎樂美》英文版扉頁(1894)

比亞茲萊 作

這位早逝的頹廢派天才比亞茲萊的代表作,是他為唯美主義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1854-1900)的獨幕劇《莎樂美》所作系列插圖。王爾德獨幕劇《莎樂美》是一部典型的世紀末頹廢主義作品。王爾德認為自己雖“生而為愛爾蘭人,因此還不得不操著莎士比亞的語言”,但他“在靈魂上是個法蘭西人”,因此《莎樂美》最初也是用法語寫就。由於王爾德對《聖經》故事的處理過於大膽,使這部戲一出版即在英國被禁演。

《與藝術沾邊》第93篇 頹廢的頭顱

▲ “我吻了你,約翰”

比亞茲萊 作

1893年四月發表於藝術刊物《工作室》第一卷第一期

1893年二月《莎樂美》的法語初版激發了二十歲的比亞茲萊無限的創作靈感,他在1893年四月出版的藝術刊物《工作室》第一卷第一期上發表了一幅“莎樂美”主題插畫——“我吻了你,約翰”。這幅畫引起了王爾德極大興趣,他不無激動地感嘆道:比亞茲萊是唯一一個懂得“七重紗之舞”(the Dance of the Seven Veils)的藝術家,他甚至可以看到那無形之舞。王爾德於是決定邀請比亞茲萊為自己的《莎樂美》英文版配圖。

《與藝術沾邊》第93篇 頹廢的頭顱

▲ “高潮”

《莎樂美》英文版(1894)插圖

比亞茲萊 作

在比亞茲萊創作的“高潮”一圖中,莎樂美飄浮在空中,手捧施洗約翰的頭。這幅畫描繪了這部戲劇的結局,莎樂美在親吻過約翰的頭顱之後,說出了那致命的一句話:“我已經吻了你的嘴,約翰,我吻了你的嘴。我的脣上有一絲苦澀。是血的味道嗎?…不,這可能就是愛的味道…他們說愛是苦的…但那又怎樣?那又怎樣?我已經吻了你的嘴。”莎樂美凝眸注視著約翰早已閉上的眼睛,她的頭髮令人想起日本浮世繪中那些興奮的章魚觸手。約翰的頭顱滴著血,滴給地上的百合,以愛的苦澀滋潤著這純潔的象徵。

《與藝術沾邊》第93篇 頹廢的頭顱

▲ “莎樂美弄妝”

《莎樂美》英文版(1894)插圖

比亞茲萊 作

比亞茲萊與同時期許多西方藝術家一樣,創作上頗受日本浮世繪藝術的影響。大面積的黑白對照突顯出強烈的戲劇衝突,畫中那些怪誕人物穿著在當時的歐洲人看來類似和服式的長袍,線條強大誇張、卻又精確而流暢,彰顯著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的風格特徵,畫面整體卻又令人難以抑制地聯想到希臘瓶畫,透視感不斷扭曲直到成為一個平面圖像,唯美而詭異。

《與藝術沾邊》第93篇 頹廢的頭顱

▲ “柏拉圖式哀悼”

《莎樂美》英文版(1894)插圖

比亞茲萊 作

比亞茲萊筆下的莎樂美,不再是《福音書》中那位善舞的少女,被母后利用來殺死先知的工具,而是一個暗夜中的巫女,為得到愛人一吻,不惜將他的頭顱斬下。這正符合王爾德劇中對莎樂美這個人物的設定。莎樂美所代表的“蛇蠍美人”(femme fatale),為情慾、佔有慾和物慾所困,令人不禁聯想到希臘神話中的蛇髮女妖美杜莎。比亞茲萊用頹廢的畫筆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從王爾德的唯美戲劇中釋放出殘酷與色情的暗黑元素。

《與藝術沾邊》第93篇 頹廢的頭顱

▲ “舞者的獎賞”

《莎樂美》英文版(1894)插圖

比亞茲萊 作

我們在前文介紹過,施洗約翰是耶穌的表兄,基督教歷史上著名的聖徒,基督的先行者,他二十八歲就在曠野裡傳道。施洗約翰是自中世紀以來,西方基督教藝術中最受歡迎的男主角之一。他一生中有兩個極富戲劇性的大事件,成為藝術家們喜愛描繪的主題:第一件是他為耶穌施洗,而第二件就是他那悲慘而離奇的死亡。那麼,這位聖徒約翰和莎樂美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以至於讓她最終手捧其頭顱狂吻?劇中的女主角莎樂美到底是誰呢?且聽下回分解。

《與藝術沾邊》第93篇 頹廢的頭顱

▲ “約翰與莎樂美”

《莎樂美》英文版(1894)插圖

比亞茲萊 作

下期預告:罪惡之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