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門推進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打造精彩海門

藝術 投資 音樂 金融 中國文化傳媒網 2017-06-08

殫精竭慮 打造精彩海門

——江蘇省海門市推進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江蘇海門推進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打造精彩海門

江蘇省江海博物館

文化是軟實力,更是硬任務。近年來,江蘇省海門市文廣新系統殫精竭慮打造精彩海門,使海門市獲得了全國文化先進市、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江蘇省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江蘇省版權管理示範市、江蘇省書香城市等近40項榮譽。“十三五”期間,海門大力實施“五區同創”“五力行動”,力爭使海門文化成為極富江海文化底蘊的絢麗的城市名片。

高效建設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高質量建設公共文化設施。按照“突出文化民生,實現精準惠民”的要求,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綜合協調機制,不斷鞏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成果,力爭向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目標邁進。實施以江海博物館、圖書館新館、文化館新館、美術館“四館”為重點的十大市級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工程。協調推進以實現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為重點的區鎮“311”工程,即區鎮建有文化館分館、圖書館分館、特色文化展示館三館;一個小型數字化影院;一個文化活動廣場。推進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7+6+N”工程,即提供7項文化服務功能和6項其他服務(黨群服務等)以及N項自選惠民服務。到2020年,海門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力爭超過3000平方米,60%以上的區鎮創建成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80%以上的綜合文化站達到國家一級站標準。

高標準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按照“天天有文化活動”的要求,海門文化部門大力開展具有群眾性、普惠性、品牌性的公益文化活動,讓海門人民始終沉浸在充滿無限生機與活力的先進文化之中;以“精彩江海·文化海門”為總品牌,突出抓好江海文化藝術展示月、四季江海文化風、東洲清風、東洲大舞臺週週演等十大文化品牌系列活動,並挖掘一批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區鎮文化品牌,力爭將多項文化品牌活動在江蘇乃至全國打響;創新開展“五送一建”活動,積極實踐文化養老新模式。

高效率實現公共文化運行。以學習貫徹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為重點,不斷放大公共文化服務“三高三傾”,即:覆蓋率、活動率、參與率高,資源、保障、人才向基層傾斜;制定出臺海門市《關於加快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實施辦法》《關於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性文件;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需求與評價反饋機制,建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動式、菜單式、訂單式文化服務模式,真正使海門市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走上規範化、科學化、法治化軌道。

建立機制

為繁榮文藝創作提供保障

明確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牢牢把握好“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人民是文藝工作者的母親、人民是文藝表演的主角、人民是文藝的鑑賞者和評判者”四大原則,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傾心譜寫海門文藝創作繁榮的嶄新篇章。

建立健全優秀作品扶持激勵機制。以把海門建成音樂之鄉、書法之鄉和美術之鄉為目標,突出舞臺藝術和書畫藝術兩大重點,全力實施海門文化藝術創作“七個一”系列工程,力爭使海門在省級和國家級重點文藝項目或評獎中有突出成績;出臺關於促進舞臺藝術和美術藝術繁榮發展的相關實施意見,加大扶持獎勵力度,激發創作激情,為全市人民貢獻更多更好的“海門製造”的藝術精品。

建立健全文藝人才的引進培育機制。按照“善於發現人才、注重培養人才、適度引進人才、充分用好人才”的文藝人才培養要求,全力搭建平臺,傾心創設條件,做到既“為我所有”,又“為我所用”,既有文化創作人才、文化表演人才,又有文化管理人才、文化創意人才,逐步形成水平不斷提高、實力不斷壯大的文化藝術人才梯隊格局。

積極引導

全力培育發展文化產業

進一步增強工作引力。不斷健全和完善組織領導體系、協調推進體系、統計監測體系和考核評價體系,在海門市上下形成齊抓共管發展文化產業的氛圍和強大合力。

進一步強化項目引領。堅持以大項目培育為重點,每年重點培育投資超千萬元的文化產業項目20個以上,每年引進超千萬元的文化產業項目10個以上。積極培育具有江海文化特色的文化產業基地和園區,全力推進家紡創意設計、建築裝飾設計、沿江文化休閒等產業優勢明顯、主業發展突出、產業集聚度強的文化產業基地和園區建設。至2020年,力爭建成省級示範基地和園區2個以上,在國家級示範項目上有所突破。至“十三五”末,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確保8%,力爭10%。

進一步加大政策引導。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各項扶持政策,完善海門市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激勵政策。引導推動文化與創意、科技、金融、旅遊、新媒體和傳統產業等深度融合發展,高度重視和加快發展創意文化產業,提升新興業態在文化產業中的比重,力爭達到60%以上。

突出重點

提升特色文化品牌影響力

大力開展江海文化五大體系建設。海門依江傍海,江海與海門的歷史文化淵源是當地江海文化理論研究的重點。海門市大力實施江海文化傳承發展理論體系、海門方言習俗理論體系、江海歷史文化理論體系、海門山歌理論體系和海門文化藝術理論體系五大工程。同時,高質量辦好公益性文化讀物《精彩江海》,做好《江海文化》電視頻道的相關工作。

大力開展區鎮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充分挖掘張謇文化、通東文化、紅木文化、沈繡文化、家紡設計、鄉賢名人文化等各區鎮特有的文化資源,通過扶持引導、積極培育,逐步形成“一鎮一品、一鎮多品”的文化格局。

大力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完成海門市農村文化遺產和可移動文物的普查,形成成果,結集成書;認真做好全市非遺和文物項目的電子數據登記及儲存工作,把相關成果彙編成冊、發佈推廣;積極向上申報非遺項目和傳承人、文保項目以及傳承保護基地項目;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宣傳,讓保護和利用傳統文化成為每個海門人的自覺行為。

優化管理

建設文化綜合創新發展樣板

公共文化發展再鑄海門模式。按照辦文化向管文化、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載體文化向智慧文化轉變的三大思路,建立符合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體制機制;加快開展海門市公共圖書館和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以打造“江海文化匯”數字化共享平臺為主品牌,實施文化共享工程、數字文化推廣工程和公共電子閱覽平臺、24小時自助圖書館四大公共數字文化惠民工程,力爭在智慧文化建設方面取得突出成績並走在全國前列;全面完成海門文化事業單位理事會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工作;以完善“三團四中心”(海門山歌劇團、江海歌舞團和東洲民樂團;資源管理中心、舞美策劃中心、營銷拓展中心和婚慶創意中心)管理機制為重點,把海門山歌藝術劇院打造成海門山歌和現代歌舞並重的全國一流的綜合性表演團隊。

文化綜合執法形成海門特色。進一步創新海門文化行政綜合執法監管機制,加快實現文化市場執法監管的智能化、信息化、規範化和法治化。不斷完善文化行政綜合執法制度規範,在公開、透明、標準化執法的基礎上,加大執法的責任追究力度,確保執法案件的正確率,深化文化綜合執法“創三優”活動,提升行政執法服務效能。在執法服務中“優作風、樹形象”,進一步簡政放權,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做到權力下放、監管跟上、服務提升。

新聞出版管理凸顯海門格局。全面實施海門全民閱讀六大系列推廣工程,力爭到2020年,海門居民綜合閱讀率達到90%;繼續保持農家書屋建設點面結合、管用並重的模式;全力爭創全國版權管理示範市。

海 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