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原創民族歌劇《紅軍不怕遠征難》精心搬上舞臺

藝術 音樂 雒樹剛 冰山上的來客 環球網 2017-06-23
大型原創民族歌劇《紅軍不怕遠征難》精心搬上舞臺

1936年10月,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和將臺堡大會師,標誌著長征的勝利。2016年10月,中央歌劇院大型原創民族歌劇《紅軍不怕遠征難》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成功首演。這部被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同志在觀演後譽為“立得住”的歌劇作品在經過大半年的壓減時長、精雕細刻,將於2017年6月29、30日再度搬上舞臺,在北京天橋劇場與廣大觀眾見面。作為首次在國際舞臺演出的民族歌劇,《紅軍不怕遠征難》還將在8月走出國門,在世界歌劇故鄉意大利的舞臺上演繹中國人自己的民族歌劇。這部民族歌劇在意大利上演的意義是:在世界舞臺上演繹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是中央歌劇院重要的使命。

一、為了超越的挑戰

《紅軍不怕遠征難》作為獻禮長征勝利80週年的劇目,在首度搬上舞臺時,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反響,紛紛表示深受感動。文化部領導和專家也給予了肯定, “中央歌劇院打造了這樣一臺具有震撼力、令人蕩氣迴腸的舞臺藝術力作,再現了那一段英雄的史詩,看後感人肺腑,催人淚下,是一臺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優秀作品。”

雒樹剛部長在觀看後如是說,他同時還勉勵歌劇院繼續打磨這一優秀作品,要勇攀高峰。 歌劇院在首輪演出結束後,即在文化部的關懷和指導下,組織了各方面的專家進行研討,從音樂、劇本、編導、舞美、表演等舞臺呈現的各個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還組織作曲、編劇、指揮、導演、舞美、演員等展開研討,從不同的層面提出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對該劇精打細磨,反覆修改打磨,力爭再上一個臺階。

此次,《紅軍不怕遠征難》在歷時大半年的精心打磨後,再度搬上首都的舞臺,獻禮建軍90週年和十九大,接受觀眾的檢驗。此次打磨主要從細微處著手,將劇中人物形象進一步豐滿,讓英雄更貼近人民,讓英雄的成長之路更加具有一種平凡的不平凡之美,顯示出英雄人性化的人格魅力,展現出信仰的力量,理想的力量。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漫漫三年長征路,血戰湘江、強渡烏江、遵義會議、巧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一幕幕一場場,彷彿歷史的重現,帶著我們走過那段充滿血與火,革命與犧牲,理想與信念,死亡與新生……的漫漫征途。

這是一場理想與信念的征途,這也是一場歌劇院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征途。在漫漫的征途上,我們唯願能創作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藝術精品,以更好的藝術水準、不斷超越自我藝術作品奉獻給最敬愛的觀眾,藝術無涯,我們的追求也將沒有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一直在努力拼搏的路上。中央歌劇院攜原班人馬挑戰自我的大型原創歌劇《紅軍不怕遠征難》期待與您相遇。

二、一樣的班底不一樣的?

該劇譜曲由一級作曲家雷蕾擔任,她曾為《四世同堂》、《便衣警察》、《渴望》、《編輯部的故事》等電視劇以及《西施》、《趙氏孤兒》、《冰山上的來客》、《武則天》等原創歌劇作曲。該劇編劇由中央歌劇院一級編劇胡紹祥擔任,他曾創作歌劇《辛亥風雲》、《鄞地九歌》、《紅幫裁縫》、《北川蘭輝》和《我的母親叫太行》等,其中《紅幫裁縫》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指揮由中央歌劇院音樂總監、首席指揮楊洋擔任,他是目前當代中國最出色的指揮家之一,對原創及經典歌劇有著豐富的指揮經驗。導演由一級導演陳燕民擔任,他曾導演《人蟲》、《人生幾度秋涼》《感動生命》《良心》等。中央歌劇院一級舞美設計師李賓擔任該劇舞美設計,他兼任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碩、博研究生)評審專家,參與設計、製作、監製的舞美作品曾多次榮獲國內外重大獎項。

本劇的主演陣容同樣十分強大,有中央歌劇院一線歌唱家劉怡然、郭橙橙、李爽、王紅、牛莎莎、趙一巒、陳淼、宋灃潤、蘇雪冰、王藝清、韓鈞宇、尹海、苗原碧、崔京海、金川、賈令、楊麗、崔鑫等。

一樣的班底,但他們經過大半年的潛心打磨後,到底會有怎樣的舞臺表現呢?這大半年來,主創們忙著不斷的研討修改、不斷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演員們反覆琢磨角色、唱詞、唱腔,甚至有人真的實地去走過了雪山,他們又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讓我們拭目以待,6月29日、30日,北京天橋劇場,一樣的班底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精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