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老伯把中介當女兒,40多萬借她炒房後,對方失聯借條也沒了!

銀行 廈門 投資 法律 金融 經濟 清朗天空 2019-06-27

來源:廈門政法

中老年人有閒置的資金

想著理財又覺得銀行利率低

便把目光投向了民間借貸

不料

一不小心,血本無歸!

近日,思明區法院發佈一組數據: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共受理涉及中老年人的民間借貸案件536件,涉案金額超過3000萬元,而且案件數量呈現上升趨勢,出借人年齡主要是50歲至60歲,佔比為77.5%。

1

取款給現金沒留憑據

立了借據卻不知放哪

老陳因為賣房結識了一位房產中介,原以為對方心善靠譜,才把錢借給她,自己賺點利息,沒想到對方竟失聯了。近日,70歲的老陳來到思明區法院起訴,要把本金和利息討回來。

老陳說,35歲的方某在一家房產中介上班,他們是幾年前因為賣房認識的方某很熱情,平時會上門探望他,噓寒問暖。老陳與兒子的關係不太好,一度把方某當女兒一樣看待

2016年,方某向老陳借錢,她當時說,可以一起炒房賺錢。老陳與老伴協商,決定借錢給她。借款有多筆,老陳回憶,有時候是直接取出現金借給方某,有時候是由銀行轉賬的。但是方某究竟拿著這些錢買了哪處的房子,房子又登記在誰的名下,老陳並不知情。

後來,老陳生病住院,方某還到醫院包了紅包,說是讓他治病。但是因為方某遲遲沒有還錢,在老陳的要求下,她才在醫院當場補寫了借條,承認一共欠了42萬元本金,並承諾以每月2.5%的利率計算利息

起訴時,老陳的舉證遇到重重困難

他忘了自己把借條的原件收在哪裡,僅有複印件,其次,也難以證明借款實際發生。因為有的借款是現金交付的,從銀行交易明細來看,只能顯示出老陳取款了,但取款後錢交給誰卻沒有有力的憑證。法官向老陳解釋了法律上的規定,請老陳儘可能地補充證據,老陳最終決定先暫時放棄訴訟

2

賣房款沒捂熱就出借

借款人至今下落不明

李阿姨與丈夫都退休了,兩個人每月的退休金加起來有上萬元,原本還有一套老房子出租,每月有租金收入,加上兒子不時給他們的生活費,兩人攢了一筆積蓄。

廈門老伯把中介當女兒,40多萬借她炒房後,對方失聯借條也沒了!

網絡圖片

經人介紹,2014年9月,李阿姨把12萬元出借給林某,年利率高達15%。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能很準時地收回利息,所以,李阿姨和丈夫很信任這個賺錢的渠道,2017年起,又陸續將積蓄投入其中

去年,李阿姨的兒子打算買房,老兩口便想把正在出租的老房子賣了,支持兒子,減輕他的房貸壓力。老房子出售以後,因為新房還沒看好,兒子建議可以先去買點銀行的理財產品。

李阿姨

我兒子平時不會過問我們錢怎麼花,只是告訴我,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我當時覺得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太低了。

因此,她把賣房所得款又借給林某,其中110萬元是以丈夫的名義出借的

去年11月,李阿姨最後一次收到利息款,年底,兒子買房準備付款,李阿姨便向林某要求還清本息,結果林某一直拖延。無奈之下,李阿姨把林某告上了法庭。

李阿姨告訴法官:“太后悔了,沒幫上兒子,還把自己的老本搭上了。”因為涉及到不同的借款合同,李阿姨提起了多個訴訟,幾個案件起訴的金額加起來有120多萬元。李阿姨的丈夫也就自己出借的部分起訴

廈門老伯把中介當女兒,40多萬借她炒房後,對方失聯借條也沒了!

法官說

目前被告林某下落不明,案件還在公告期,所以整個訴訟花費的時間會比較長。而且從受理的案件來看,林某及其公司因借貸糾紛已被眾多債主起訴,借貸的總金額超過6000萬元

分析

廈門老伯把中介當女兒,40多萬借她炒房後,對方失聯借條也沒了!

證據意識弱 老人維權受阻

廈門老伯把中介當女兒,40多萬借她炒房後,對方失聯借條也沒了!

法官說

老年人的證據意識薄弱,維權受阻

是審理中發現的一大問題

廈門老伯把中介當女兒,40多萬借她炒房後,對方失聯借條也沒了!

比如,借貸雙方常不簽訂借條或書面協議,或僅由借款人出具一張簡單的借據;或者在借款的約定上,表現出很大的隨意性,沒有約定還款期限和方式,借款合同或借據格式不規範。有時,老年人以現金的形式交付款項,沒有相應銀行轉賬憑證或者取款記錄等。

法官建議,老年人與他人簽訂借款合同一定要謹慎,要對借款人的經濟狀況、還款能力做一定的瞭解

建議

廈門老伯把中介當女兒,40多萬借她炒房後,對方失聯借條也沒了!

面對高額利息 不妨多反問一下

廈門老伯把中介當女兒,40多萬借她炒房後,對方失聯借條也沒了!

法官們在審理中發現

一方面老年人閒置資金較多

投資理財需求大

但另一方面

風險評估能力不足,容易被高利率所迷惑

或者輕信親戚朋友的介紹

將自己的積蓄大量地出借以圖賺取利息

廈門老伯把中介當女兒,40多萬借她炒房後,對方失聯借條也沒了!

法官提醒老人,面對高額的利息,不妨反問一下:借款成本如此高,為何不向銀行貸款?拿著這些錢去做什麼,才能支付得起這麼高的利息?高收益往往意味著高風險,老年人要考慮自己能夠承受多大程度的損失,不要把所有的積蓄都投入到民間借貸中。子女也可以為老人提供一些理財信息,幫助老人把把關

法官建議相關部門要加強借貸平臺的監管,線上、線下加強對老年人的風險提示,或者採取一定的限定措施;銀行等金融機構可以多走進社區,進行金融風險防範宣傳,為老年人投資理財提供幫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