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護士欠幾十萬網貸被趕出門之後,過起了這樣的生活'

"

前段時間,女護士李玫(化名)欠下幾十萬網貸,在母親為其償還23.8萬元後,仍繼續偷偷借貸。萬念俱灰之下,母親拿出了領養證,並說出一個殘酷的真相——你不是我的女兒。之後,李玫被母親趕出了家門。

很多人都以為,李玫可能是掉入網貸騙局了。但紅星新聞調查發現,她的借貸對象基本都是正規的貸款機構,她的債務多數也不是借新還舊利滾利產生的,基本來自她自己的消費。

經李玫同意,記者看了她的賬單,發現她每月的消費,少的近兩萬元,多的三四萬元,但她的月收入,也就8000元左右。因而,幾年下來,她便累積了幾十萬的債務。

每月數萬元的花銷,李玫都用在了什麼地方?

原來,她追求的生活,正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向往的精緻生活!喝星巴克,坐網約車,看到美食推薦就去吃,喜歡心儀的東西就去買,想去哪個地方就馬上訂機票……這是很多人都做過的事,也是很多人理想中的精緻生活。

只不過,對多數人來說,這種偶爾的任性,卻成了月薪不過萬的李玫的日常……


"

前段時間,女護士李玫(化名)欠下幾十萬網貸,在母親為其償還23.8萬元後,仍繼續偷偷借貸。萬念俱灰之下,母親拿出了領養證,並說出一個殘酷的真相——你不是我的女兒。之後,李玫被母親趕出了家門。

很多人都以為,李玫可能是掉入網貸騙局了。但紅星新聞調查發現,她的借貸對象基本都是正規的貸款機構,她的債務多數也不是借新還舊利滾利產生的,基本來自她自己的消費。

經李玫同意,記者看了她的賬單,發現她每月的消費,少的近兩萬元,多的三四萬元,但她的月收入,也就8000元左右。因而,幾年下來,她便累積了幾十萬的債務。

每月數萬元的花銷,李玫都用在了什麼地方?

原來,她追求的生活,正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向往的精緻生活!喝星巴克,坐網約車,看到美食推薦就去吃,喜歡心儀的東西就去買,想去哪個地方就馬上訂機票……這是很多人都做過的事,也是很多人理想中的精緻生活。

只不過,對多數人來說,這種偶爾的任性,卻成了月薪不過萬的李玫的日常……


90後護士欠幾十萬網貸被趕出門之後,過起了這樣的生活

李玫接受記者採訪 本文圖均為 紅星新聞 圖

即便是週末,她也會買機票外出遊玩

再次與李玫見面,她穿了一件高領衣服,頭髮隨意紮了扎,沒有像前幾次那樣化妝,手錶、項鍊都沒有帶。與記者交談時,她始終低著頭。

她的心情不好是有原因的:欠下的貸款天天被催債、跟母親生活了28年,突然被告知自己是領養的,然後又被母親趕出了家門、因為不想被同事議論,最終辭去了工作……

在母親幫忙還掉所有銀行貸款、小貸平臺共計60多萬元的貸款本息之後,李玫的生活也徹底改變了。她開始到銀行取現金支付消費,每天記賬,甚至刪掉了以前和自己一起玩耍的朋友的微信,休息日閉門不出。

這樣的生活,對於此前的李玫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

前段時間,女護士李玫(化名)欠下幾十萬網貸,在母親為其償還23.8萬元後,仍繼續偷偷借貸。萬念俱灰之下,母親拿出了領養證,並說出一個殘酷的真相——你不是我的女兒。之後,李玫被母親趕出了家門。

很多人都以為,李玫可能是掉入網貸騙局了。但紅星新聞調查發現,她的借貸對象基本都是正規的貸款機構,她的債務多數也不是借新還舊利滾利產生的,基本來自她自己的消費。

經李玫同意,記者看了她的賬單,發現她每月的消費,少的近兩萬元,多的三四萬元,但她的月收入,也就8000元左右。因而,幾年下來,她便累積了幾十萬的債務。

每月數萬元的花銷,李玫都用在了什麼地方?

原來,她追求的生活,正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向往的精緻生活!喝星巴克,坐網約車,看到美食推薦就去吃,喜歡心儀的東西就去買,想去哪個地方就馬上訂機票……這是很多人都做過的事,也是很多人理想中的精緻生活。

只不過,對多數人來說,這種偶爾的任性,卻成了月薪不過萬的李玫的日常……


90後護士欠幾十萬網貸被趕出門之後,過起了這樣的生活

李玫接受記者採訪 本文圖均為 紅星新聞 圖

即便是週末,她也會買機票外出遊玩

再次與李玫見面,她穿了一件高領衣服,頭髮隨意紮了扎,沒有像前幾次那樣化妝,手錶、項鍊都沒有帶。與記者交談時,她始終低著頭。

她的心情不好是有原因的:欠下的貸款天天被催債、跟母親生活了28年,突然被告知自己是領養的,然後又被母親趕出了家門、因為不想被同事議論,最終辭去了工作……

在母親幫忙還掉所有銀行貸款、小貸平臺共計60多萬元的貸款本息之後,李玫的生活也徹底改變了。她開始到銀行取現金支付消費,每天記賬,甚至刪掉了以前和自己一起玩耍的朋友的微信,休息日閉門不出。

這樣的生活,對於此前的李玫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90後護士欠幾十萬網貸被趕出門之後,過起了這樣的生活

李玫接受紅星新聞採訪

此前,只要有休息時間,李玫習慣和同事、朋友一起外出,外出即消費。她說,“大家一起出去逛街,看到喜歡的東西,都會買。”儘管沒有和朋友攀比的心態,但她承認,看到朋友擁有一些漂亮的首飾、包包,心裡其實很羨慕,於是也為自己添加各種裝備。

只要有空,李玫就會約上朋友到外面吃飯,到酒吧喝酒,她自稱有時請一次客會花近千元。即便是隻有兩天休息的週末,她也會與同事朋友一起外出旅遊,“兩天時間,買一張機票飛過去,玩一天再飛回來。”在她看來,說走就走的旅行其實很輕鬆,過去幾年,她先後多次和同事利用兩天假日到雲南、重慶、青島等地倉促打卡。

儘管和父母一起居住,沒有住房和吃飯的壓力,但她每月幾千元的工資,並不足以支撐她平日的瀟灑。

2014年,醫院有同事辭職,此後,李玫每天都會看到對方在朋友圈裡賣面膜,“感覺還做得可以,比醫院收入高多了,我也萌生了這樣的想法。”後來,她出了一小筆費用,算是和這位朋友合夥,主要任務是在微信上幫忙推廣面膜。不過,每天毫無節制地發佈微商廣告,結局是很多微信好友都將她的朋友圈屏蔽了,這一掙錢的項目也就此作罷。

“只要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買下來”

李玫的貸款,始於2014年。那時,工作近兩年,李玫逐漸走到選擇生活方式和態度的分岔路口。

最初是信用卡,再到金融機構的分期貸款,再後來是小額網貸,“那時候覺得錢不夠用,但又不好向家裡伸手要,於是就想到了貸款。”

李玫說,2014年信用卡一度欠款4萬元,後來母親幫她還上了。然而,感覺無債一身輕的她又開始繼續貸款,“2017年後還款變得艱難,加獎金績效,我一個月工資有七八千,有時還完,手中只剩幾百元,只能繼續貸款,或者找朋友借錢。”

翻閱過去幾年的銀行流水記錄,李玫一頭霧水,錢像流水一樣通過微信、支付寶、銀行卡往外傾灑,但如今回想,大多數已不知去了哪裡。除了和同事外出遊玩之外,最大的一次說得出去向的產品開支,是在2018年6月,她花了6000多元為自己買了一臺電腦,其次是換蘋果手機。

"

前段時間,女護士李玫(化名)欠下幾十萬網貸,在母親為其償還23.8萬元後,仍繼續偷偷借貸。萬念俱灰之下,母親拿出了領養證,並說出一個殘酷的真相——你不是我的女兒。之後,李玫被母親趕出了家門。

很多人都以為,李玫可能是掉入網貸騙局了。但紅星新聞調查發現,她的借貸對象基本都是正規的貸款機構,她的債務多數也不是借新還舊利滾利產生的,基本來自她自己的消費。

經李玫同意,記者看了她的賬單,發現她每月的消費,少的近兩萬元,多的三四萬元,但她的月收入,也就8000元左右。因而,幾年下來,她便累積了幾十萬的債務。

每月數萬元的花銷,李玫都用在了什麼地方?

原來,她追求的生活,正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向往的精緻生活!喝星巴克,坐網約車,看到美食推薦就去吃,喜歡心儀的東西就去買,想去哪個地方就馬上訂機票……這是很多人都做過的事,也是很多人理想中的精緻生活。

只不過,對多數人來說,這種偶爾的任性,卻成了月薪不過萬的李玫的日常……


90後護士欠幾十萬網貸被趕出門之後,過起了這樣的生活

李玫接受記者採訪 本文圖均為 紅星新聞 圖

即便是週末,她也會買機票外出遊玩

再次與李玫見面,她穿了一件高領衣服,頭髮隨意紮了扎,沒有像前幾次那樣化妝,手錶、項鍊都沒有帶。與記者交談時,她始終低著頭。

她的心情不好是有原因的:欠下的貸款天天被催債、跟母親生活了28年,突然被告知自己是領養的,然後又被母親趕出了家門、因為不想被同事議論,最終辭去了工作……

在母親幫忙還掉所有銀行貸款、小貸平臺共計60多萬元的貸款本息之後,李玫的生活也徹底改變了。她開始到銀行取現金支付消費,每天記賬,甚至刪掉了以前和自己一起玩耍的朋友的微信,休息日閉門不出。

這樣的生活,對於此前的李玫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90後護士欠幾十萬網貸被趕出門之後,過起了這樣的生活

李玫接受紅星新聞採訪

此前,只要有休息時間,李玫習慣和同事、朋友一起外出,外出即消費。她說,“大家一起出去逛街,看到喜歡的東西,都會買。”儘管沒有和朋友攀比的心態,但她承認,看到朋友擁有一些漂亮的首飾、包包,心裡其實很羨慕,於是也為自己添加各種裝備。

只要有空,李玫就會約上朋友到外面吃飯,到酒吧喝酒,她自稱有時請一次客會花近千元。即便是隻有兩天休息的週末,她也會與同事朋友一起外出旅遊,“兩天時間,買一張機票飛過去,玩一天再飛回來。”在她看來,說走就走的旅行其實很輕鬆,過去幾年,她先後多次和同事利用兩天假日到雲南、重慶、青島等地倉促打卡。

儘管和父母一起居住,沒有住房和吃飯的壓力,但她每月幾千元的工資,並不足以支撐她平日的瀟灑。

2014年,醫院有同事辭職,此後,李玫每天都會看到對方在朋友圈裡賣面膜,“感覺還做得可以,比醫院收入高多了,我也萌生了這樣的想法。”後來,她出了一小筆費用,算是和這位朋友合夥,主要任務是在微信上幫忙推廣面膜。不過,每天毫無節制地發佈微商廣告,結局是很多微信好友都將她的朋友圈屏蔽了,這一掙錢的項目也就此作罷。

“只要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買下來”

李玫的貸款,始於2014年。那時,工作近兩年,李玫逐漸走到選擇生活方式和態度的分岔路口。

最初是信用卡,再到金融機構的分期貸款,再後來是小額網貸,“那時候覺得錢不夠用,但又不好向家裡伸手要,於是就想到了貸款。”

李玫說,2014年信用卡一度欠款4萬元,後來母親幫她還上了。然而,感覺無債一身輕的她又開始繼續貸款,“2017年後還款變得艱難,加獎金績效,我一個月工資有七八千,有時還完,手中只剩幾百元,只能繼續貸款,或者找朋友借錢。”

翻閱過去幾年的銀行流水記錄,李玫一頭霧水,錢像流水一樣通過微信、支付寶、銀行卡往外傾灑,但如今回想,大多數已不知去了哪裡。除了和同事外出遊玩之外,最大的一次說得出去向的產品開支,是在2018年6月,她花了6000多元為自己買了一臺電腦,其次是換蘋果手機。

90後護士欠幾十萬網貸被趕出門之後,過起了這樣的生活

李玫的銀行流水記錄

細數過去幾年自己通常的生活狀態時,李玫說,每天上下班,只坐網約車,二三十元的車費是固定支出,中午吃飯叫外賣,只要路過星巴克都會買一杯三四十元的飲品,每天就這樣輕輕鬆鬆上百元固定開資。

“只要是休息日,在家根本待不過半天,一般都和朋友一起到外面吃飯、唱歌、泡酒吧。”家附近的伊藤洋華堂,是李玫常去的商場。她說,“只要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買下來。”

李玫母親葉雙也回憶稱,近幾年,女兒愛往家裡買東西,烤箱、平衡車以及各式各樣的擺件,都不是生活必需品,買回來放在家裡,很快就無人問津。“我問她多少錢,她總說一兩百,幾十元,很便宜。”葉雙坦言,她沒見女兒買過什麼奢侈品,只是感覺有些大手大腳。現在想來,積小成多,哪兒都是花錢。賬單證實了葉雙的判斷。銀行流水上,每次支出的其實並不多,但頻率過高。大多數時候,一天都是幾百上千元。打車、喝水、聚餐,買小東西,每一樣看上去花費都不多,但當這些成了每天的固定開支時,長此以往,就會變成不能承受之重。

"

前段時間,女護士李玫(化名)欠下幾十萬網貸,在母親為其償還23.8萬元後,仍繼續偷偷借貸。萬念俱灰之下,母親拿出了領養證,並說出一個殘酷的真相——你不是我的女兒。之後,李玫被母親趕出了家門。

很多人都以為,李玫可能是掉入網貸騙局了。但紅星新聞調查發現,她的借貸對象基本都是正規的貸款機構,她的債務多數也不是借新還舊利滾利產生的,基本來自她自己的消費。

經李玫同意,記者看了她的賬單,發現她每月的消費,少的近兩萬元,多的三四萬元,但她的月收入,也就8000元左右。因而,幾年下來,她便累積了幾十萬的債務。

每月數萬元的花銷,李玫都用在了什麼地方?

原來,她追求的生活,正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向往的精緻生活!喝星巴克,坐網約車,看到美食推薦就去吃,喜歡心儀的東西就去買,想去哪個地方就馬上訂機票……這是很多人都做過的事,也是很多人理想中的精緻生活。

只不過,對多數人來說,這種偶爾的任性,卻成了月薪不過萬的李玫的日常……


90後護士欠幾十萬網貸被趕出門之後,過起了這樣的生活

李玫接受記者採訪 本文圖均為 紅星新聞 圖

即便是週末,她也會買機票外出遊玩

再次與李玫見面,她穿了一件高領衣服,頭髮隨意紮了扎,沒有像前幾次那樣化妝,手錶、項鍊都沒有帶。與記者交談時,她始終低著頭。

她的心情不好是有原因的:欠下的貸款天天被催債、跟母親生活了28年,突然被告知自己是領養的,然後又被母親趕出了家門、因為不想被同事議論,最終辭去了工作……

在母親幫忙還掉所有銀行貸款、小貸平臺共計60多萬元的貸款本息之後,李玫的生活也徹底改變了。她開始到銀行取現金支付消費,每天記賬,甚至刪掉了以前和自己一起玩耍的朋友的微信,休息日閉門不出。

這樣的生活,對於此前的李玫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90後護士欠幾十萬網貸被趕出門之後,過起了這樣的生活

李玫接受紅星新聞採訪

此前,只要有休息時間,李玫習慣和同事、朋友一起外出,外出即消費。她說,“大家一起出去逛街,看到喜歡的東西,都會買。”儘管沒有和朋友攀比的心態,但她承認,看到朋友擁有一些漂亮的首飾、包包,心裡其實很羨慕,於是也為自己添加各種裝備。

只要有空,李玫就會約上朋友到外面吃飯,到酒吧喝酒,她自稱有時請一次客會花近千元。即便是隻有兩天休息的週末,她也會與同事朋友一起外出旅遊,“兩天時間,買一張機票飛過去,玩一天再飛回來。”在她看來,說走就走的旅行其實很輕鬆,過去幾年,她先後多次和同事利用兩天假日到雲南、重慶、青島等地倉促打卡。

儘管和父母一起居住,沒有住房和吃飯的壓力,但她每月幾千元的工資,並不足以支撐她平日的瀟灑。

2014年,醫院有同事辭職,此後,李玫每天都會看到對方在朋友圈裡賣面膜,“感覺還做得可以,比醫院收入高多了,我也萌生了這樣的想法。”後來,她出了一小筆費用,算是和這位朋友合夥,主要任務是在微信上幫忙推廣面膜。不過,每天毫無節制地發佈微商廣告,結局是很多微信好友都將她的朋友圈屏蔽了,這一掙錢的項目也就此作罷。

“只要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買下來”

李玫的貸款,始於2014年。那時,工作近兩年,李玫逐漸走到選擇生活方式和態度的分岔路口。

最初是信用卡,再到金融機構的分期貸款,再後來是小額網貸,“那時候覺得錢不夠用,但又不好向家裡伸手要,於是就想到了貸款。”

李玫說,2014年信用卡一度欠款4萬元,後來母親幫她還上了。然而,感覺無債一身輕的她又開始繼續貸款,“2017年後還款變得艱難,加獎金績效,我一個月工資有七八千,有時還完,手中只剩幾百元,只能繼續貸款,或者找朋友借錢。”

翻閱過去幾年的銀行流水記錄,李玫一頭霧水,錢像流水一樣通過微信、支付寶、銀行卡往外傾灑,但如今回想,大多數已不知去了哪裡。除了和同事外出遊玩之外,最大的一次說得出去向的產品開支,是在2018年6月,她花了6000多元為自己買了一臺電腦,其次是換蘋果手機。

90後護士欠幾十萬網貸被趕出門之後,過起了這樣的生活

李玫的銀行流水記錄

細數過去幾年自己通常的生活狀態時,李玫說,每天上下班,只坐網約車,二三十元的車費是固定支出,中午吃飯叫外賣,只要路過星巴克都會買一杯三四十元的飲品,每天就這樣輕輕鬆鬆上百元固定開資。

“只要是休息日,在家根本待不過半天,一般都和朋友一起到外面吃飯、唱歌、泡酒吧。”家附近的伊藤洋華堂,是李玫常去的商場。她說,“只要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買下來。”

李玫母親葉雙也回憶稱,近幾年,女兒愛往家裡買東西,烤箱、平衡車以及各式各樣的擺件,都不是生活必需品,買回來放在家裡,很快就無人問津。“我問她多少錢,她總說一兩百,幾十元,很便宜。”葉雙坦言,她沒見女兒買過什麼奢侈品,只是感覺有些大手大腳。現在想來,積小成多,哪兒都是花錢。賬單證實了葉雙的判斷。銀行流水上,每次支出的其實並不多,但頻率過高。大多數時候,一天都是幾百上千元。打車、喝水、聚餐,買小東西,每一樣看上去花費都不多,但當這些成了每天的固定開支時,長此以往,就會變成不能承受之重。

90後護士欠幾十萬網貸被趕出門之後,過起了這樣的生活

曾經的貸款記錄

以2018年6月1日至7月3日33天賬單為例,除去還貸支出,她花費了4萬多元,其中較大的三筆為網購7091元,微信支付寶轉賬2.79萬,微信零錢充值3580元。其中,微信、支付寶轉賬多為代購花費,李玫甚至已記不起到底買了什麼東西而花了這麼多錢。

今年5月,母親幫她還完了23.8萬元的貸款。然而,當月她的網購消費仍有4079元,同樣用於代購,其中一套化妝品就3000多元。

其實,李玫很早就感受到,每天在手機上付款,根本不會感覺心疼,也不會有任何猶豫和計劃,但偶然看到自己一週或一個月的消費記錄,才會猛然驚覺,竟然用了這麼多。

合法貸款讓她心安理得,沒想過還款的事

代購,佔據了李玫極大部分的消費。她把說不清楚的每天上千元的轉賬記錄,幾乎都歸作代購開支。

一說到代購,立馬就進入了李玫所熟知的領域,她熱衷於韓國相對便宜的各種化妝品、項鍊和手錶。“只要看到喜歡的東西,無論如何都要把它買下來,這幾年大概買了十幾塊手錶,平時就換著戴。”

她承認,這種消費已經成了一種習慣,耍手機時不知道幹什麼,就逛淘寶、小紅書,看到推薦的美食就去吃,看到心儀的東西就去買。

“沒有想過貸款多了,以後還不上嗎?”

“沒想過這些,等到時候再說吧。”

過去幾年,李玫唯一省錢的一段時期,是在談戀愛時。她承認,男朋友會給她買一些東西,不用自己花費,也遇到過正在接觸的男性朋友請自己吃飯,送禮物,但自己也都會回請和回贈,“可能是因為好面子,我不想欠誰的。”李玫說,自己沒偷沒搶,也不願為了錢走上歪道,而是用了自己真實的信息,辦理了合法的貸款。

這一切,讓她心安理得。直到催債的人找上門來……

假精緻背後:人的虛榮以及對物質的崇尚

根據360消費調查顯示,我國90後在借貸市場中佔比高達49.31%,位居亞洲同齡人首位,其中有28.57%的人使用消費貸款,是為了償還其他貸款。《2017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顯示,在中國近1.7億90後群體中,開通花唄的人數超過4500萬。即平均每4個90後就有1個使用花唄,而在購買手機時,76%的年輕用戶會選擇分期付款。

一些年輕人熱衷這樣的生活:出門,非汽車不坐;包包,非奢侈品牌不背;手機,非蘋果不用;家電,非戴森不買……但實際上,自身並不具備這樣的消費能力。

心理學家劉樹林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偽裝的精緻背後,實質是人的虛榮以及社會對物質過分的崇尚。在普通人狹義的理解中,精緻是有身份、層次和財富的人的特權,因此,很多人將物質和消費作為了精緻生活的標準和寄託,但其實自身的能力並不能滿足這一點,因此只能選擇最容易的貸款的方式去實現。

劉樹林說,從貸款消費的角度講,當想要滿足某種慾望時,很多人選擇了即時滿足,哪怕是貸款欠債,而貸款往往又不用馬上償還,這種即時滿足和延時償還,並不會帶來現實的壓力,因此加劇了他們選擇借貸,從而養成這樣的習慣。

今年6月,人民日報官微在一篇題為《被假精緻掏空的年輕人》的文章說:“精緻,不全是物質堆砌出來的。年輕人偶爾超越自身能力高消費,無需杞憂。然而活得精緻,往往不是體現在消費高端,而是體現在精神高貴;不是體現在錦衣玉食,而是體現在心靈豐盈。與其奔波於物質搭配的圈子裡,徜徉於別人的陽光之中,不如使人生更有價值。”

有網友在評論中說道,有時候除了自身對物質的慾望,商家、網絡傳達的各種“物質至上”概念,向年輕人瘋狂“種草”,擾亂了他們的消費觀念和習慣。2016年“雙11”,天貓在微博上發出“沒有一個姑娘會因為買買買變窮,尤其是漂亮的姑娘”的口號時,就遭到不少質疑。

京東白條廣告《致憋尿前行的年輕人》文案中,宣揚不要再忍受四次相親都穿同一件衣服,護照辦了三年沒出過一次國,和兩億人同一天放假,並號召年輕人使用京東白條消費,“願所有忍耐的年輕人不再錯過生活”。

有網友認為,在物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享受精緻生活並沒有什麼錯,但並不是有錢就花,花不起就借。“現在的很多借貸廣告,通過觸碰年輕人的痛點,讓他們覺得提前消費才是常理,只有這樣才對得起自己,不虛度青春。而這種負債的精緻背後,實質是自己內在的一種空虛,自律和充實可以填補這種可怕的空虛。”

手機支付時代的誘惑:消費變得更容易了

絕大多數的開支,李玫都不知用在了哪裡,有時甚至連一件東西的價格都回想不起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花錢的速度確實更快了,而且花錢不心痛。”

手機支付時代所帶來的便利,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國人的消費方式和習慣。有心理學者認為,在經濟行為中,人們會受到心理賬戶的影響,現金和電子貨幣在人心裡是兩個賬戶,現金賬戶會把它作來之不易的“血汗錢”而倍加珍惜,現金支付會去真實感受失去錢的這一過程,對於電子貨幣來說,具有虛擬性,使人們對於它的價值相對於現金的價值看得更低,會人為降低門檻給它放行。

劉樹林對此談到,過去在消費付款的過程中,我們心裡知道要付多少錢,並且需要用手數著一摞錢給人家,才能換來商品,是理性和感性的雙重刺激。如今,錢變成了數字,感官上少了一樣刺激,因此消費變得更容易。其還談到,如今的小額網貸層出不窮,門檻很低,所有流程均在線上完成,也降低了年輕人貸款的心理防線。“不過,這並不能成為過度消費甚至鋪張浪費的理由,是可以通過自律和計劃做到理性消費的。”

母親幫忙還完了60多萬元的貸款本息之後,李玫開始到銀行取現金進行消費,並且每天在Ipad上記錄當天的開支。她卸載了之前手機上所有的貸款軟件,也刪除了過去和自己一起享受“精緻生活”的朋友。她不想生活在同事的議論中,於是從原來的單位辭職,待在家裡很少出門,“現在每天的消費不超過60元錢。”

雖然這樣的開支不算少,但在她看來,這是重回到了讀書時代,每週100元的生活費,在封閉式的學校裡,除了吃飯,沒有更多的開銷。

她說,相比欠款,她更害怕和內疚的,是母親知道了這件事。而與過去用貸款來維持的“精緻生活”相比,她更喜歡現在,“沒有再像以前那樣消費,感覺到了更平靜和自由。”

來源:紅星新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