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利格曼:從小商販到國際銀行家】

【賽利格曼:從小商販到國際銀行家】

【賽利格曼:從小商販到國際銀行家】

19 世紀 20 年代的賽利格曼家族,仍然在德國巴伐利亞地區經營貨幣兌換這種猶太銀行

家族的看家生意。德國當時還不是個統一的國家,由 30 多個邦聯小國組成,這些小邦國的 貨幣體系又自成一體,南來北往的客商攜帶著不同的貨幣使用起來非常麻煩。

約瑟夫·賽利格曼是賽利格曼家族的小神童,8 歲時就幫助大人們在銀行打下手,他在 收錢的時候很快發現各地區錢幣的價格是不一樣的。小約瑟夫的本事比他的年紀長得快,

歲就開始走街串巷,逐漸成長為一個精明的錢幣兌換商。他的主要生意就是幫助外地客商把 帶來的其他地區的金銀幣兌換成本地的貨幣,然後再把買進的外地貨幣賣給那些準備到其他 地方去旅行或者經商的本地人,從中賺得一點點差價。通過貨幣兌換生意,小約瑟夫開始了 解到外部世界的經濟信息和地理情況,包括貨幣之間的兌換關係,漸漸地形成了一種敏銳的 商業嗅覺。

19 世紀 30 年代,德國開始了工業革命的進程,巴伐利亞的傳統手工業者在大工業浪潮

的衝擊下,逐漸喪失了工作機會,當地的手工業發展也日漸蕭條,越來越多的當地猶太人紛紛漂洋過海到美國新大陸去討生活。

1837 年 7 月,年僅 17 歲的約瑟夫帶著母親在他內褲裡面縫進的 100 美元,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了紐約,正好碰上了美國 1837 年大蕭條,年輕的約瑟夫開始了艱辛的美國起家歷程。 紐約的股票崩盤和經濟衰退使得約瑟夫很難在那裡立足,他不得不一路向西走到賓夕法尼亞 才算落下腳來。他從收銀員開始做起,每年的工資不過區區 400 美元。

約瑟夫是一個極端注重觀察生活細節的人。在做收銀員的時候,很多農場主偶爾趕著馬 車風塵僕僕地來到小鎮上的集市採購東西的情形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一邊留心觀察一邊詳細 記錄這些農場主買的每一件東西和它們的價格,晚上回家仔細分析。經過一年的時間,他構 想出一套自己的商業模式,如果帶著農場主們所需要的商品上門推銷,為他們省卻長途跋涉 的勞苦,那麼客戶們是願意為此多付一些錢的,而他賺的就是這個“增值服務”。主意已定, 約瑟夫馬上買了一些鏡子、戒指、刀具、小珠寶、手錶等價值高重量輕的小商品裝入揹包,開始徒步行走在賓夕法尼亞的曠野村鎮之間,上門推銷商品。他的商業模式被證明大獲成功,不到半年就掙到了 500 美元的第一桶金。他趕緊將德國老家的親戚們召集過來,幾個兄弟一 起開始了行商生涯。不久,賽利格曼兄弟們又合夥開了一間自己的雜貨鋪,開始了坐商生意。 長期的推銷練就了賽利格曼兄弟的如簧口舌,他們對生意的名言就是:“賣給客戶需要的東 西算不上做生意,賣給客戶不需要的東西才是做生意。”

由於機緣巧合,約瑟夫很早就認識了當時在第四步兵師服役的西蒙斯·格蘭特。格蘭特 當時的駐紮地就在賽利格曼雜貨鋪的附近,格蘭特經常溜達到賽利格曼的鋪子買幾樣好看的 首飾給他的未婚妻。很快,約瑟夫和格蘭特就成了無話不談的鐵哥們兒。誰能想到這個格蘭 特就是日後美國南北戰爭中的名將格蘭特將軍,後來的美國第 18 屆總統。[1]

約瑟夫的雜貨鋪在過去若干年的經營中,已經開始涉及簡單的銀行基礎業務,比如根據 客戶的信用進行賒賬,買賣幾筆欠條,甚至收取一些客戶的存款,併為其開設一個賬戶,用以支付貨款。

約瑟夫是一個喜歡琢磨的人,在經營雜貨鋪的過程中,他突然悟出買賣商品和買賣金錢 有巨大差別。在商品買賣行為中,只有在雜貨店開門並能賣出商品時,才能賺取利潤;反之, 如果商品沒賣出去,那麼就處於佔用資金的閒置狀態,甚至是處在負債的狀態之下。但是金 錢就不一樣了,金錢 24 小時永遠處在活躍狀態之中,其買賣交易和店面開門時間沒有關係。 因為產生利息,金錢一旦開始工作,是一天 24 小時,一週 7 天,一年 365 天,沒有節假日, 無需休息中斷,不知疲倦永不停歇地“自主永動”。約瑟夫終於悟出金錢是可以更快創造更 多財富的最美妙商品。

經過 15 年的積累,賽利格曼兄弟有了一些積蓄,未來的發展方向成為大家爭論的焦點。

悟通“錢理”之後,約瑟夫極力主張應該向銀行業進軍。於是兄弟們收拾停當,動身前往紐 約投身一個令所有猶太人嚮往的行業——金融業。此時這幾個雜貨鋪店主自己也預料不到, 短短十幾年後,他們將成為世界級別的國際銀行家,深刻影響到美利堅合眾國的財政與外交 政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