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

鋼琴套曲《四季》是柴科夫斯基具有代表性的鋼琴作品之一。作品將浪漫主義時期的創作手法與俄羅斯民族音樂元素融合在一起,使音樂獨具特色。套曲共十二首,其中《六月――船歌》是最膾炙人口的一首。有規則的節拍、新穎的和聲運用、復調創作思維的融入等特徵都使這首鋼琴小品在舒緩優美的同時又很有音樂的流動性,使聽者極具畫面感。本文從作品的創作背景與曲式結構入手,分析其音樂特徵以及這些特徵所要表達的畫面與情感。

"

鋼琴套曲《四季》是柴科夫斯基具有代表性的鋼琴作品之一。作品將浪漫主義時期的創作手法與俄羅斯民族音樂元素融合在一起,使音樂獨具特色。套曲共十二首,其中《六月――船歌》是最膾炙人口的一首。有規則的節拍、新穎的和聲運用、復調創作思維的融入等特徵都使這首鋼琴小品在舒緩優美的同時又很有音樂的流動性,使聽者極具畫面感。本文從作品的創作背景與曲式結構入手,分析其音樂特徵以及這些特徵所要表達的畫面與情感。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鋼琴套曲《四季》以其短小精緻的內容、豐富的藝術形象在世界鋼琴名曲中獨樹一幟,深受廣大鋼琴愛好者喜愛,而《六月——船歌》又是其中被演奏最多的作品之一。它描繪的是夏日的夜晚人們坐在小船上在映著月光的湖水中悠然盪漾的情景。演奏好一部作品,首先要看演奏者能否深入理解作品,準確地揭示作者的內心情感並將它充分地表現出來。其次,要引起聽眾共鳴。這不僅要求演奏者有著良好的演奏技術,而且還要求演奏者對音樂作品的結構加以剖析與理解,只有將兩者完美結合,才能準確地揭示出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

"

鋼琴套曲《四季》是柴科夫斯基具有代表性的鋼琴作品之一。作品將浪漫主義時期的創作手法與俄羅斯民族音樂元素融合在一起,使音樂獨具特色。套曲共十二首,其中《六月――船歌》是最膾炙人口的一首。有規則的節拍、新穎的和聲運用、復調創作思維的融入等特徵都使這首鋼琴小品在舒緩優美的同時又很有音樂的流動性,使聽者極具畫面感。本文從作品的創作背景與曲式結構入手,分析其音樂特徵以及這些特徵所要表達的畫面與情感。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鋼琴套曲《四季》以其短小精緻的內容、豐富的藝術形象在世界鋼琴名曲中獨樹一幟,深受廣大鋼琴愛好者喜愛,而《六月——船歌》又是其中被演奏最多的作品之一。它描繪的是夏日的夜晚人們坐在小船上在映著月光的湖水中悠然盪漾的情景。演奏好一部作品,首先要看演奏者能否深入理解作品,準確地揭示作者的內心情感並將它充分地表現出來。其次,要引起聽眾共鳴。這不僅要求演奏者有著良好的演奏技術,而且還要求演奏者對音樂作品的結構加以剖析與理解,只有將兩者完美結合,才能準確地揭示出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2】《六月——船歌》June—Barcarolle

六月,“走到岸邊——那裡的波浪啊,將湧來親吻你的雙腳,神祕而憂鬱的星辰,將在我們頭上閃耀。”——阿·普列謝耶夫

這是《六月——船歌》的題詩。柴科夫斯基根據這首詩,寫成了一首船歌。《船歌》為鋼琴套曲《四季》的六月,是這部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可以說是最受人們喜愛的作品。

《六月——船歌》是復三部曲式結構,有引子、尾聲,並採用對比式插部的寫法。用平穩的4/4拍子的節奏,來表現俄羅斯平底船均勻劃分的節奏。主調為g小調,這種小調作品給人一種低沉的憂傷與平靜的安逸,好像是六月俄羅斯靜靜的夜晚。音樂以俄羅斯夏夜的寧靜和伏爾加河的微波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畫面。

"

鋼琴套曲《四季》是柴科夫斯基具有代表性的鋼琴作品之一。作品將浪漫主義時期的創作手法與俄羅斯民族音樂元素融合在一起,使音樂獨具特色。套曲共十二首,其中《六月――船歌》是最膾炙人口的一首。有規則的節拍、新穎的和聲運用、復調創作思維的融入等特徵都使這首鋼琴小品在舒緩優美的同時又很有音樂的流動性,使聽者極具畫面感。本文從作品的創作背景與曲式結構入手,分析其音樂特徵以及這些特徵所要表達的畫面與情感。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鋼琴套曲《四季》以其短小精緻的內容、豐富的藝術形象在世界鋼琴名曲中獨樹一幟,深受廣大鋼琴愛好者喜愛,而《六月——船歌》又是其中被演奏最多的作品之一。它描繪的是夏日的夜晚人們坐在小船上在映著月光的湖水中悠然盪漾的情景。演奏好一部作品,首先要看演奏者能否深入理解作品,準確地揭示作者的內心情感並將它充分地表現出來。其次,要引起聽眾共鳴。這不僅要求演奏者有著良好的演奏技術,而且還要求演奏者對音樂作品的結構加以剖析與理解,只有將兩者完美結合,才能準確地揭示出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2】《六月——船歌》June—Barcarolle

六月,“走到岸邊——那裡的波浪啊,將湧來親吻你的雙腳,神祕而憂鬱的星辰,將在我們頭上閃耀。”——阿·普列謝耶夫

這是《六月——船歌》的題詩。柴科夫斯基根據這首詩,寫成了一首船歌。《船歌》為鋼琴套曲《四季》的六月,是這部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可以說是最受人們喜愛的作品。

《六月——船歌》是復三部曲式結構,有引子、尾聲,並採用對比式插部的寫法。用平穩的4/4拍子的節奏,來表現俄羅斯平底船均勻劃分的節奏。主調為g小調,這種小調作品給人一種低沉的憂傷與平靜的安逸,好像是六月俄羅斯靜靜的夜晚。音樂以俄羅斯夏夜的寧靜和伏爾加河的微波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畫面。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引子(第1-2小節),以兩個連續的g小調的主和絃為伴奏,既表現節奏的平穩,連線尾部的和絃聲音又不能太過突兀,營造出船兒在水面搖盪的畫面,讓我們體會到音樂中所要表達的那種搖船似的動感,波光粼粼、水波盪漾的意境。音樂開始,以平穩、勻稱的節奏,奏出略有起伏的伴奏音型,如同靜靜的微波隨風盪漾。緊接著是主題旋律的出現,既明亮又柔和。

第一部分(第3-31小節),這個部分為 Andante cantabile(如歌的行板),是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即由三個樂段構成:

第一樂段(第3-12 小節),由兩個樂句組成。第一樂句(第3-6小節),是規整的4個小節,這也是整首曲子的核心主題;第二樂句(第7-12小節),巧妙地運用了第一樂句的主題開頭部分做材料,進行織體上的加厚使得此樂句成為了一個加兩小節擴充的樂句。

第二樂段(第12-22小節),同樣為4小節加6小節的兩個樂句。樂段開始調性轉為降B大調,該大調的出現讓作品情感得到轉變,整體色彩明亮起來,這部分也是該部分的高潮,在第一樂段的織體上發展,並在最後的4個小節,即調性在18小節處回到了g小調。這也是浪漫派音樂與俄羅斯民族音樂中常用的從大調開始以小調結束的寫作手法。

第三樂段(第22-32 小節),是對第一樂段的靜止再現,並且採用了一個嵌入的終止(既是第一部分的結束又是第二部分的開頭)。

舒緩的第一部分主題溫和中略帶憂鬱,使人彷彿看到夏日夜晚的河面上,孤寂的小舟輕輕地向著遠方飄蕩。

"

鋼琴套曲《四季》是柴科夫斯基具有代表性的鋼琴作品之一。作品將浪漫主義時期的創作手法與俄羅斯民族音樂元素融合在一起,使音樂獨具特色。套曲共十二首,其中《六月――船歌》是最膾炙人口的一首。有規則的節拍、新穎的和聲運用、復調創作思維的融入等特徵都使這首鋼琴小品在舒緩優美的同時又很有音樂的流動性,使聽者極具畫面感。本文從作品的創作背景與曲式結構入手,分析其音樂特徵以及這些特徵所要表達的畫面與情感。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鋼琴套曲《四季》以其短小精緻的內容、豐富的藝術形象在世界鋼琴名曲中獨樹一幟,深受廣大鋼琴愛好者喜愛,而《六月——船歌》又是其中被演奏最多的作品之一。它描繪的是夏日的夜晚人們坐在小船上在映著月光的湖水中悠然盪漾的情景。演奏好一部作品,首先要看演奏者能否深入理解作品,準確地揭示作者的內心情感並將它充分地表現出來。其次,要引起聽眾共鳴。這不僅要求演奏者有著良好的演奏技術,而且還要求演奏者對音樂作品的結構加以剖析與理解,只有將兩者完美結合,才能準確地揭示出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2】《六月——船歌》June—Barcarolle

六月,“走到岸邊——那裡的波浪啊,將湧來親吻你的雙腳,神祕而憂鬱的星辰,將在我們頭上閃耀。”——阿·普列謝耶夫

這是《六月——船歌》的題詩。柴科夫斯基根據這首詩,寫成了一首船歌。《船歌》為鋼琴套曲《四季》的六月,是這部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可以說是最受人們喜愛的作品。

《六月——船歌》是復三部曲式結構,有引子、尾聲,並採用對比式插部的寫法。用平穩的4/4拍子的節奏,來表現俄羅斯平底船均勻劃分的節奏。主調為g小調,這種小調作品給人一種低沉的憂傷與平靜的安逸,好像是六月俄羅斯靜靜的夜晚。音樂以俄羅斯夏夜的寧靜和伏爾加河的微波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畫面。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引子(第1-2小節),以兩個連續的g小調的主和絃為伴奏,既表現節奏的平穩,連線尾部的和絃聲音又不能太過突兀,營造出船兒在水面搖盪的畫面,讓我們體會到音樂中所要表達的那種搖船似的動感,波光粼粼、水波盪漾的意境。音樂開始,以平穩、勻稱的節奏,奏出略有起伏的伴奏音型,如同靜靜的微波隨風盪漾。緊接著是主題旋律的出現,既明亮又柔和。

第一部分(第3-31小節),這個部分為 Andante cantabile(如歌的行板),是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即由三個樂段構成:

第一樂段(第3-12 小節),由兩個樂句組成。第一樂句(第3-6小節),是規整的4個小節,這也是整首曲子的核心主題;第二樂句(第7-12小節),巧妙地運用了第一樂句的主題開頭部分做材料,進行織體上的加厚使得此樂句成為了一個加兩小節擴充的樂句。

第二樂段(第12-22小節),同樣為4小節加6小節的兩個樂句。樂段開始調性轉為降B大調,該大調的出現讓作品情感得到轉變,整體色彩明亮起來,這部分也是該部分的高潮,在第一樂段的織體上發展,並在最後的4個小節,即調性在18小節處回到了g小調。這也是浪漫派音樂與俄羅斯民族音樂中常用的從大調開始以小調結束的寫作手法。

第三樂段(第22-32 小節),是對第一樂段的靜止再現,並且採用了一個嵌入的終止(既是第一部分的結束又是第二部分的開頭)。

舒緩的第一部分主題溫和中略帶憂鬱,使人彷彿看到夏日夜晚的河面上,孤寂的小舟輕輕地向著遠方飄蕩。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在左手搖曳性的伴奏襯托下,出現了一段動聽如歌,極具俄羅斯風格的迷人主題旋律,顯得非常溫柔、令人陶醉(譜例1):

"

鋼琴套曲《四季》是柴科夫斯基具有代表性的鋼琴作品之一。作品將浪漫主義時期的創作手法與俄羅斯民族音樂元素融合在一起,使音樂獨具特色。套曲共十二首,其中《六月――船歌》是最膾炙人口的一首。有規則的節拍、新穎的和聲運用、復調創作思維的融入等特徵都使這首鋼琴小品在舒緩優美的同時又很有音樂的流動性,使聽者極具畫面感。本文從作品的創作背景與曲式結構入手,分析其音樂特徵以及這些特徵所要表達的畫面與情感。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鋼琴套曲《四季》以其短小精緻的內容、豐富的藝術形象在世界鋼琴名曲中獨樹一幟,深受廣大鋼琴愛好者喜愛,而《六月——船歌》又是其中被演奏最多的作品之一。它描繪的是夏日的夜晚人們坐在小船上在映著月光的湖水中悠然盪漾的情景。演奏好一部作品,首先要看演奏者能否深入理解作品,準確地揭示作者的內心情感並將它充分地表現出來。其次,要引起聽眾共鳴。這不僅要求演奏者有著良好的演奏技術,而且還要求演奏者對音樂作品的結構加以剖析與理解,只有將兩者完美結合,才能準確地揭示出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2】《六月——船歌》June—Barcarolle

六月,“走到岸邊——那裡的波浪啊,將湧來親吻你的雙腳,神祕而憂鬱的星辰,將在我們頭上閃耀。”——阿·普列謝耶夫

這是《六月——船歌》的題詩。柴科夫斯基根據這首詩,寫成了一首船歌。《船歌》為鋼琴套曲《四季》的六月,是這部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可以說是最受人們喜愛的作品。

《六月——船歌》是復三部曲式結構,有引子、尾聲,並採用對比式插部的寫法。用平穩的4/4拍子的節奏,來表現俄羅斯平底船均勻劃分的節奏。主調為g小調,這種小調作品給人一種低沉的憂傷與平靜的安逸,好像是六月俄羅斯靜靜的夜晚。音樂以俄羅斯夏夜的寧靜和伏爾加河的微波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畫面。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引子(第1-2小節),以兩個連續的g小調的主和絃為伴奏,既表現節奏的平穩,連線尾部的和絃聲音又不能太過突兀,營造出船兒在水面搖盪的畫面,讓我們體會到音樂中所要表達的那種搖船似的動感,波光粼粼、水波盪漾的意境。音樂開始,以平穩、勻稱的節奏,奏出略有起伏的伴奏音型,如同靜靜的微波隨風盪漾。緊接著是主題旋律的出現,既明亮又柔和。

第一部分(第3-31小節),這個部分為 Andante cantabile(如歌的行板),是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即由三個樂段構成:

第一樂段(第3-12 小節),由兩個樂句組成。第一樂句(第3-6小節),是規整的4個小節,這也是整首曲子的核心主題;第二樂句(第7-12小節),巧妙地運用了第一樂句的主題開頭部分做材料,進行織體上的加厚使得此樂句成為了一個加兩小節擴充的樂句。

第二樂段(第12-22小節),同樣為4小節加6小節的兩個樂句。樂段開始調性轉為降B大調,該大調的出現讓作品情感得到轉變,整體色彩明亮起來,這部分也是該部分的高潮,在第一樂段的織體上發展,並在最後的4個小節,即調性在18小節處回到了g小調。這也是浪漫派音樂與俄羅斯民族音樂中常用的從大調開始以小調結束的寫作手法。

第三樂段(第22-32 小節),是對第一樂段的靜止再現,並且採用了一個嵌入的終止(既是第一部分的結束又是第二部分的開頭)。

舒緩的第一部分主題溫和中略帶憂鬱,使人彷彿看到夏日夜晚的河面上,孤寂的小舟輕輕地向著遠方飄蕩。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在左手搖曳性的伴奏襯托下,出現了一段動聽如歌,極具俄羅斯風格的迷人主題旋律,顯得非常溫柔、令人陶醉(譜例1):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這個部分,音階式的上行與時起時伏的音調,更增加了這種搖盪得使人慾睡的意境。

插部(第32-51小節),節奏活躍、鮮明,旋律自由、流暢。音樂逐漸地熱烈起來,樂句的速度從慢開始加快。這是一個對比型不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由兩個樂段組成:

第一樂段(第32-39小節),調性由剛剛結束的g小調轉入了同名大調(G大調)上,節拍也從四拍子過渡到三拍子,寫出了“山鳴谷應,風起水湧”的形象;歌聲槳聲,溶成一片,還可以聽到浪花飛濺的音響。這裡,出現的調性與節拍的變化都體現出了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特點。該部分是全曲的高潮,不僅在速度上比第一部分稍快,並且在織體上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一強一弱的主題動機出現,形象地給聽眾展現了小船在湖面上盪漾的畫面。

第二樂段(第40-51小節),為Allegro giocoso(愉快的快板),高潮部分。附點節奏非常活潑,高音旋律聲部也很突出,結束部分最後的琶音逐漸變寬把整體音樂氣氛推向了高潮。這個樂段我們可以用多變來形容:出現了各種離調、模進等和聲進行,力度逐漸加強,速度也有所加快,情緒上到達了整部樂曲的一個顛峰。此段結尾擴充的兩個小節,利用連續的重屬導七和絃強大的音響效果,給聽眾造成波濤洶湧,風浪齊來的感覺。

"

鋼琴套曲《四季》是柴科夫斯基具有代表性的鋼琴作品之一。作品將浪漫主義時期的創作手法與俄羅斯民族音樂元素融合在一起,使音樂獨具特色。套曲共十二首,其中《六月――船歌》是最膾炙人口的一首。有規則的節拍、新穎的和聲運用、復調創作思維的融入等特徵都使這首鋼琴小品在舒緩優美的同時又很有音樂的流動性,使聽者極具畫面感。本文從作品的創作背景與曲式結構入手,分析其音樂特徵以及這些特徵所要表達的畫面與情感。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鋼琴套曲《四季》以其短小精緻的內容、豐富的藝術形象在世界鋼琴名曲中獨樹一幟,深受廣大鋼琴愛好者喜愛,而《六月——船歌》又是其中被演奏最多的作品之一。它描繪的是夏日的夜晚人們坐在小船上在映著月光的湖水中悠然盪漾的情景。演奏好一部作品,首先要看演奏者能否深入理解作品,準確地揭示作者的內心情感並將它充分地表現出來。其次,要引起聽眾共鳴。這不僅要求演奏者有著良好的演奏技術,而且還要求演奏者對音樂作品的結構加以剖析與理解,只有將兩者完美結合,才能準確地揭示出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2】《六月——船歌》June—Barcarolle

六月,“走到岸邊——那裡的波浪啊,將湧來親吻你的雙腳,神祕而憂鬱的星辰,將在我們頭上閃耀。”——阿·普列謝耶夫

這是《六月——船歌》的題詩。柴科夫斯基根據這首詩,寫成了一首船歌。《船歌》為鋼琴套曲《四季》的六月,是這部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可以說是最受人們喜愛的作品。

《六月——船歌》是復三部曲式結構,有引子、尾聲,並採用對比式插部的寫法。用平穩的4/4拍子的節奏,來表現俄羅斯平底船均勻劃分的節奏。主調為g小調,這種小調作品給人一種低沉的憂傷與平靜的安逸,好像是六月俄羅斯靜靜的夜晚。音樂以俄羅斯夏夜的寧靜和伏爾加河的微波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畫面。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引子(第1-2小節),以兩個連續的g小調的主和絃為伴奏,既表現節奏的平穩,連線尾部的和絃聲音又不能太過突兀,營造出船兒在水面搖盪的畫面,讓我們體會到音樂中所要表達的那種搖船似的動感,波光粼粼、水波盪漾的意境。音樂開始,以平穩、勻稱的節奏,奏出略有起伏的伴奏音型,如同靜靜的微波隨風盪漾。緊接著是主題旋律的出現,既明亮又柔和。

第一部分(第3-31小節),這個部分為 Andante cantabile(如歌的行板),是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即由三個樂段構成:

第一樂段(第3-12 小節),由兩個樂句組成。第一樂句(第3-6小節),是規整的4個小節,這也是整首曲子的核心主題;第二樂句(第7-12小節),巧妙地運用了第一樂句的主題開頭部分做材料,進行織體上的加厚使得此樂句成為了一個加兩小節擴充的樂句。

第二樂段(第12-22小節),同樣為4小節加6小節的兩個樂句。樂段開始調性轉為降B大調,該大調的出現讓作品情感得到轉變,整體色彩明亮起來,這部分也是該部分的高潮,在第一樂段的織體上發展,並在最後的4個小節,即調性在18小節處回到了g小調。這也是浪漫派音樂與俄羅斯民族音樂中常用的從大調開始以小調結束的寫作手法。

第三樂段(第22-32 小節),是對第一樂段的靜止再現,並且採用了一個嵌入的終止(既是第一部分的結束又是第二部分的開頭)。

舒緩的第一部分主題溫和中略帶憂鬱,使人彷彿看到夏日夜晚的河面上,孤寂的小舟輕輕地向著遠方飄蕩。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在左手搖曳性的伴奏襯托下,出現了一段動聽如歌,極具俄羅斯風格的迷人主題旋律,顯得非常溫柔、令人陶醉(譜例1):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這個部分,音階式的上行與時起時伏的音調,更增加了這種搖盪得使人慾睡的意境。

插部(第32-51小節),節奏活躍、鮮明,旋律自由、流暢。音樂逐漸地熱烈起來,樂句的速度從慢開始加快。這是一個對比型不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由兩個樂段組成:

第一樂段(第32-39小節),調性由剛剛結束的g小調轉入了同名大調(G大調)上,節拍也從四拍子過渡到三拍子,寫出了“山鳴谷應,風起水湧”的形象;歌聲槳聲,溶成一片,還可以聽到浪花飛濺的音響。這裡,出現的調性與節拍的變化都體現出了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特點。該部分是全曲的高潮,不僅在速度上比第一部分稍快,並且在織體上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一強一弱的主題動機出現,形象地給聽眾展現了小船在湖面上盪漾的畫面。

第二樂段(第40-51小節),為Allegro giocoso(愉快的快板),高潮部分。附點節奏非常活潑,高音旋律聲部也很突出,結束部分最後的琶音逐漸變寬把整體音樂氣氛推向了高潮。這個樂段我們可以用多變來形容:出現了各種離調、模進等和聲進行,力度逐漸加強,速度也有所加快,情緒上到達了整部樂曲的一個顛峰。此段結尾擴充的兩個小節,利用連續的重屬導七和絃強大的音響效果,給聽眾造成波濤洶湧,風浪齊來的感覺。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接著音樂戛然而止製造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尾,減七和絃沒有解決,但是卻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美感。最後結束在不穩定的重屬導五六和絃上,將浪漫派的創作手法沿用到極致。但這種不穩定並沒有給聽者帶來突兀的感覺,反而讓人們覺得這就是大自然千變萬化的完美呈現。這個部分的音樂活潑,速度稍快,湧起了更怡然自得、更無憂無慮的情緒,好似晚風吹拂,微波泛舟(譜例2):

"

鋼琴套曲《四季》是柴科夫斯基具有代表性的鋼琴作品之一。作品將浪漫主義時期的創作手法與俄羅斯民族音樂元素融合在一起,使音樂獨具特色。套曲共十二首,其中《六月――船歌》是最膾炙人口的一首。有規則的節拍、新穎的和聲運用、復調創作思維的融入等特徵都使這首鋼琴小品在舒緩優美的同時又很有音樂的流動性,使聽者極具畫面感。本文從作品的創作背景與曲式結構入手,分析其音樂特徵以及這些特徵所要表達的畫面與情感。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鋼琴套曲《四季》以其短小精緻的內容、豐富的藝術形象在世界鋼琴名曲中獨樹一幟,深受廣大鋼琴愛好者喜愛,而《六月——船歌》又是其中被演奏最多的作品之一。它描繪的是夏日的夜晚人們坐在小船上在映著月光的湖水中悠然盪漾的情景。演奏好一部作品,首先要看演奏者能否深入理解作品,準確地揭示作者的內心情感並將它充分地表現出來。其次,要引起聽眾共鳴。這不僅要求演奏者有著良好的演奏技術,而且還要求演奏者對音樂作品的結構加以剖析與理解,只有將兩者完美結合,才能準確地揭示出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2】《六月——船歌》June—Barcarolle

六月,“走到岸邊——那裡的波浪啊,將湧來親吻你的雙腳,神祕而憂鬱的星辰,將在我們頭上閃耀。”——阿·普列謝耶夫

這是《六月——船歌》的題詩。柴科夫斯基根據這首詩,寫成了一首船歌。《船歌》為鋼琴套曲《四季》的六月,是這部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可以說是最受人們喜愛的作品。

《六月——船歌》是復三部曲式結構,有引子、尾聲,並採用對比式插部的寫法。用平穩的4/4拍子的節奏,來表現俄羅斯平底船均勻劃分的節奏。主調為g小調,這種小調作品給人一種低沉的憂傷與平靜的安逸,好像是六月俄羅斯靜靜的夜晚。音樂以俄羅斯夏夜的寧靜和伏爾加河的微波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畫面。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引子(第1-2小節),以兩個連續的g小調的主和絃為伴奏,既表現節奏的平穩,連線尾部的和絃聲音又不能太過突兀,營造出船兒在水面搖盪的畫面,讓我們體會到音樂中所要表達的那種搖船似的動感,波光粼粼、水波盪漾的意境。音樂開始,以平穩、勻稱的節奏,奏出略有起伏的伴奏音型,如同靜靜的微波隨風盪漾。緊接著是主題旋律的出現,既明亮又柔和。

第一部分(第3-31小節),這個部分為 Andante cantabile(如歌的行板),是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即由三個樂段構成:

第一樂段(第3-12 小節),由兩個樂句組成。第一樂句(第3-6小節),是規整的4個小節,這也是整首曲子的核心主題;第二樂句(第7-12小節),巧妙地運用了第一樂句的主題開頭部分做材料,進行織體上的加厚使得此樂句成為了一個加兩小節擴充的樂句。

第二樂段(第12-22小節),同樣為4小節加6小節的兩個樂句。樂段開始調性轉為降B大調,該大調的出現讓作品情感得到轉變,整體色彩明亮起來,這部分也是該部分的高潮,在第一樂段的織體上發展,並在最後的4個小節,即調性在18小節處回到了g小調。這也是浪漫派音樂與俄羅斯民族音樂中常用的從大調開始以小調結束的寫作手法。

第三樂段(第22-32 小節),是對第一樂段的靜止再現,並且採用了一個嵌入的終止(既是第一部分的結束又是第二部分的開頭)。

舒緩的第一部分主題溫和中略帶憂鬱,使人彷彿看到夏日夜晚的河面上,孤寂的小舟輕輕地向著遠方飄蕩。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在左手搖曳性的伴奏襯托下,出現了一段動聽如歌,極具俄羅斯風格的迷人主題旋律,顯得非常溫柔、令人陶醉(譜例1):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這個部分,音階式的上行與時起時伏的音調,更增加了這種搖盪得使人慾睡的意境。

插部(第32-51小節),節奏活躍、鮮明,旋律自由、流暢。音樂逐漸地熱烈起來,樂句的速度從慢開始加快。這是一個對比型不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由兩個樂段組成:

第一樂段(第32-39小節),調性由剛剛結束的g小調轉入了同名大調(G大調)上,節拍也從四拍子過渡到三拍子,寫出了“山鳴谷應,風起水湧”的形象;歌聲槳聲,溶成一片,還可以聽到浪花飛濺的音響。這裡,出現的調性與節拍的變化都體現出了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特點。該部分是全曲的高潮,不僅在速度上比第一部分稍快,並且在織體上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一強一弱的主題動機出現,形象地給聽眾展現了小船在湖面上盪漾的畫面。

第二樂段(第40-51小節),為Allegro giocoso(愉快的快板),高潮部分。附點節奏非常活潑,高音旋律聲部也很突出,結束部分最後的琶音逐漸變寬把整體音樂氣氛推向了高潮。這個樂段我們可以用多變來形容:出現了各種離調、模進等和聲進行,力度逐漸加強,速度也有所加快,情緒上到達了整部樂曲的一個顛峰。此段結尾擴充的兩個小節,利用連續的重屬導七和絃強大的音響效果,給聽眾造成波濤洶湧,風浪齊來的感覺。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接著音樂戛然而止製造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尾,減七和絃沒有解決,但是卻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美感。最後結束在不穩定的重屬導五六和絃上,將浪漫派的創作手法沿用到極致。但這種不穩定並沒有給聽者帶來突兀的感覺,反而讓人們覺得這就是大自然千變萬化的完美呈現。這個部分的音樂活潑,速度稍快,湧起了更怡然自得、更無憂無慮的情緒,好似晚風吹拂,微波泛舟(譜例2):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寫出了“山鳴谷應,風起水湧”的形象;歌聲槳聲,溶成一片,還可以聽到浪花飛濺的音響。過渡(第52-53小節)是一個小連接,利用了第一部分主題材料的反向進行,從而引出再現部,把人們的思緒又帶回了輕舟搖曳的浪漫情境。

"

鋼琴套曲《四季》是柴科夫斯基具有代表性的鋼琴作品之一。作品將浪漫主義時期的創作手法與俄羅斯民族音樂元素融合在一起,使音樂獨具特色。套曲共十二首,其中《六月――船歌》是最膾炙人口的一首。有規則的節拍、新穎的和聲運用、復調創作思維的融入等特徵都使這首鋼琴小品在舒緩優美的同時又很有音樂的流動性,使聽者極具畫面感。本文從作品的創作背景與曲式結構入手,分析其音樂特徵以及這些特徵所要表達的畫面與情感。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鋼琴套曲《四季》以其短小精緻的內容、豐富的藝術形象在世界鋼琴名曲中獨樹一幟,深受廣大鋼琴愛好者喜愛,而《六月——船歌》又是其中被演奏最多的作品之一。它描繪的是夏日的夜晚人們坐在小船上在映著月光的湖水中悠然盪漾的情景。演奏好一部作品,首先要看演奏者能否深入理解作品,準確地揭示作者的內心情感並將它充分地表現出來。其次,要引起聽眾共鳴。這不僅要求演奏者有著良好的演奏技術,而且還要求演奏者對音樂作品的結構加以剖析與理解,只有將兩者完美結合,才能準確地揭示出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2】《六月——船歌》June—Barcarolle

六月,“走到岸邊——那裡的波浪啊,將湧來親吻你的雙腳,神祕而憂鬱的星辰,將在我們頭上閃耀。”——阿·普列謝耶夫

這是《六月——船歌》的題詩。柴科夫斯基根據這首詩,寫成了一首船歌。《船歌》為鋼琴套曲《四季》的六月,是這部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可以說是最受人們喜愛的作品。

《六月——船歌》是復三部曲式結構,有引子、尾聲,並採用對比式插部的寫法。用平穩的4/4拍子的節奏,來表現俄羅斯平底船均勻劃分的節奏。主調為g小調,這種小調作品給人一種低沉的憂傷與平靜的安逸,好像是六月俄羅斯靜靜的夜晚。音樂以俄羅斯夏夜的寧靜和伏爾加河的微波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畫面。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引子(第1-2小節),以兩個連續的g小調的主和絃為伴奏,既表現節奏的平穩,連線尾部的和絃聲音又不能太過突兀,營造出船兒在水面搖盪的畫面,讓我們體會到音樂中所要表達的那種搖船似的動感,波光粼粼、水波盪漾的意境。音樂開始,以平穩、勻稱的節奏,奏出略有起伏的伴奏音型,如同靜靜的微波隨風盪漾。緊接著是主題旋律的出現,既明亮又柔和。

第一部分(第3-31小節),這個部分為 Andante cantabile(如歌的行板),是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即由三個樂段構成:

第一樂段(第3-12 小節),由兩個樂句組成。第一樂句(第3-6小節),是規整的4個小節,這也是整首曲子的核心主題;第二樂句(第7-12小節),巧妙地運用了第一樂句的主題開頭部分做材料,進行織體上的加厚使得此樂句成為了一個加兩小節擴充的樂句。

第二樂段(第12-22小節),同樣為4小節加6小節的兩個樂句。樂段開始調性轉為降B大調,該大調的出現讓作品情感得到轉變,整體色彩明亮起來,這部分也是該部分的高潮,在第一樂段的織體上發展,並在最後的4個小節,即調性在18小節處回到了g小調。這也是浪漫派音樂與俄羅斯民族音樂中常用的從大調開始以小調結束的寫作手法。

第三樂段(第22-32 小節),是對第一樂段的靜止再現,並且採用了一個嵌入的終止(既是第一部分的結束又是第二部分的開頭)。

舒緩的第一部分主題溫和中略帶憂鬱,使人彷彿看到夏日夜晚的河面上,孤寂的小舟輕輕地向著遠方飄蕩。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在左手搖曳性的伴奏襯托下,出現了一段動聽如歌,極具俄羅斯風格的迷人主題旋律,顯得非常溫柔、令人陶醉(譜例1):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這個部分,音階式的上行與時起時伏的音調,更增加了這種搖盪得使人慾睡的意境。

插部(第32-51小節),節奏活躍、鮮明,旋律自由、流暢。音樂逐漸地熱烈起來,樂句的速度從慢開始加快。這是一個對比型不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由兩個樂段組成:

第一樂段(第32-39小節),調性由剛剛結束的g小調轉入了同名大調(G大調)上,節拍也從四拍子過渡到三拍子,寫出了“山鳴谷應,風起水湧”的形象;歌聲槳聲,溶成一片,還可以聽到浪花飛濺的音響。這裡,出現的調性與節拍的變化都體現出了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特點。該部分是全曲的高潮,不僅在速度上比第一部分稍快,並且在織體上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一強一弱的主題動機出現,形象地給聽眾展現了小船在湖面上盪漾的畫面。

第二樂段(第40-51小節),為Allegro giocoso(愉快的快板),高潮部分。附點節奏非常活潑,高音旋律聲部也很突出,結束部分最後的琶音逐漸變寬把整體音樂氣氛推向了高潮。這個樂段我們可以用多變來形容:出現了各種離調、模進等和聲進行,力度逐漸加強,速度也有所加快,情緒上到達了整部樂曲的一個顛峰。此段結尾擴充的兩個小節,利用連續的重屬導七和絃強大的音響效果,給聽眾造成波濤洶湧,風浪齊來的感覺。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接著音樂戛然而止製造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尾,減七和絃沒有解決,但是卻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美感。最後結束在不穩定的重屬導五六和絃上,將浪漫派的創作手法沿用到極致。但這種不穩定並沒有給聽者帶來突兀的感覺,反而讓人們覺得這就是大自然千變萬化的完美呈現。這個部分的音樂活潑,速度稍快,湧起了更怡然自得、更無憂無慮的情緒,好似晚風吹拂,微波泛舟(譜例2):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寫出了“山鳴谷應,風起水湧”的形象;歌聲槳聲,溶成一片,還可以聽到浪花飛濺的音響。過渡(第52-53小節)是一個小連接,利用了第一部分主題材料的反向進行,從而引出再現部,把人們的思緒又帶回了輕舟搖曳的浪漫情境。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再現部(第54-83小節),與第一部分為同一個主題,整體上差異不大,是一個裝飾性的再現。它的旋律聲部與內聲部旋律線條在進行的方向與力度的對比上,好像是兩個人情感交融的對話,要把人們從盪舟中所感受的大自然的美與獲得的樂趣在相互對話中進一步抒發。也就是說,該部分的旋律,在每個樂節的收尾,加進了陪襯的聲部,伴奏豐富了復調的內聲部。經過2小節短小的過渡句,重又聽見那令人喜悅的幻想的主題,但此時已由原來的“獨唱”變成了一個柔和、優美的“二重唱”(譜例3):

"

鋼琴套曲《四季》是柴科夫斯基具有代表性的鋼琴作品之一。作品將浪漫主義時期的創作手法與俄羅斯民族音樂元素融合在一起,使音樂獨具特色。套曲共十二首,其中《六月――船歌》是最膾炙人口的一首。有規則的節拍、新穎的和聲運用、復調創作思維的融入等特徵都使這首鋼琴小品在舒緩優美的同時又很有音樂的流動性,使聽者極具畫面感。本文從作品的創作背景與曲式結構入手,分析其音樂特徵以及這些特徵所要表達的畫面與情感。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鋼琴套曲《四季》以其短小精緻的內容、豐富的藝術形象在世界鋼琴名曲中獨樹一幟,深受廣大鋼琴愛好者喜愛,而《六月——船歌》又是其中被演奏最多的作品之一。它描繪的是夏日的夜晚人們坐在小船上在映著月光的湖水中悠然盪漾的情景。演奏好一部作品,首先要看演奏者能否深入理解作品,準確地揭示作者的內心情感並將它充分地表現出來。其次,要引起聽眾共鳴。這不僅要求演奏者有著良好的演奏技術,而且還要求演奏者對音樂作品的結構加以剖析與理解,只有將兩者完美結合,才能準確地揭示出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2】《六月——船歌》June—Barcarolle

六月,“走到岸邊——那裡的波浪啊,將湧來親吻你的雙腳,神祕而憂鬱的星辰,將在我們頭上閃耀。”——阿·普列謝耶夫

這是《六月——船歌》的題詩。柴科夫斯基根據這首詩,寫成了一首船歌。《船歌》為鋼琴套曲《四季》的六月,是這部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可以說是最受人們喜愛的作品。

《六月——船歌》是復三部曲式結構,有引子、尾聲,並採用對比式插部的寫法。用平穩的4/4拍子的節奏,來表現俄羅斯平底船均勻劃分的節奏。主調為g小調,這種小調作品給人一種低沉的憂傷與平靜的安逸,好像是六月俄羅斯靜靜的夜晚。音樂以俄羅斯夏夜的寧靜和伏爾加河的微波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畫面。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引子(第1-2小節),以兩個連續的g小調的主和絃為伴奏,既表現節奏的平穩,連線尾部的和絃聲音又不能太過突兀,營造出船兒在水面搖盪的畫面,讓我們體會到音樂中所要表達的那種搖船似的動感,波光粼粼、水波盪漾的意境。音樂開始,以平穩、勻稱的節奏,奏出略有起伏的伴奏音型,如同靜靜的微波隨風盪漾。緊接著是主題旋律的出現,既明亮又柔和。

第一部分(第3-31小節),這個部分為 Andante cantabile(如歌的行板),是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即由三個樂段構成:

第一樂段(第3-12 小節),由兩個樂句組成。第一樂句(第3-6小節),是規整的4個小節,這也是整首曲子的核心主題;第二樂句(第7-12小節),巧妙地運用了第一樂句的主題開頭部分做材料,進行織體上的加厚使得此樂句成為了一個加兩小節擴充的樂句。

第二樂段(第12-22小節),同樣為4小節加6小節的兩個樂句。樂段開始調性轉為降B大調,該大調的出現讓作品情感得到轉變,整體色彩明亮起來,這部分也是該部分的高潮,在第一樂段的織體上發展,並在最後的4個小節,即調性在18小節處回到了g小調。這也是浪漫派音樂與俄羅斯民族音樂中常用的從大調開始以小調結束的寫作手法。

第三樂段(第22-32 小節),是對第一樂段的靜止再現,並且採用了一個嵌入的終止(既是第一部分的結束又是第二部分的開頭)。

舒緩的第一部分主題溫和中略帶憂鬱,使人彷彿看到夏日夜晚的河面上,孤寂的小舟輕輕地向著遠方飄蕩。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在左手搖曳性的伴奏襯托下,出現了一段動聽如歌,極具俄羅斯風格的迷人主題旋律,顯得非常溫柔、令人陶醉(譜例1):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這個部分,音階式的上行與時起時伏的音調,更增加了這種搖盪得使人慾睡的意境。

插部(第32-51小節),節奏活躍、鮮明,旋律自由、流暢。音樂逐漸地熱烈起來,樂句的速度從慢開始加快。這是一個對比型不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由兩個樂段組成:

第一樂段(第32-39小節),調性由剛剛結束的g小調轉入了同名大調(G大調)上,節拍也從四拍子過渡到三拍子,寫出了“山鳴谷應,風起水湧”的形象;歌聲槳聲,溶成一片,還可以聽到浪花飛濺的音響。這裡,出現的調性與節拍的變化都體現出了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特點。該部分是全曲的高潮,不僅在速度上比第一部分稍快,並且在織體上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一強一弱的主題動機出現,形象地給聽眾展現了小船在湖面上盪漾的畫面。

第二樂段(第40-51小節),為Allegro giocoso(愉快的快板),高潮部分。附點節奏非常活潑,高音旋律聲部也很突出,結束部分最後的琶音逐漸變寬把整體音樂氣氛推向了高潮。這個樂段我們可以用多變來形容:出現了各種離調、模進等和聲進行,力度逐漸加強,速度也有所加快,情緒上到達了整部樂曲的一個顛峰。此段結尾擴充的兩個小節,利用連續的重屬導七和絃強大的音響效果,給聽眾造成波濤洶湧,風浪齊來的感覺。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接著音樂戛然而止製造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尾,減七和絃沒有解決,但是卻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美感。最後結束在不穩定的重屬導五六和絃上,將浪漫派的創作手法沿用到極致。但這種不穩定並沒有給聽者帶來突兀的感覺,反而讓人們覺得這就是大自然千變萬化的完美呈現。這個部分的音樂活潑,速度稍快,湧起了更怡然自得、更無憂無慮的情緒,好似晚風吹拂,微波泛舟(譜例2):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寫出了“山鳴谷應,風起水湧”的形象;歌聲槳聲,溶成一片,還可以聽到浪花飛濺的音響。過渡(第52-53小節)是一個小連接,利用了第一部分主題材料的反向進行,從而引出再現部,把人們的思緒又帶回了輕舟搖曳的浪漫情境。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再現部(第54-83小節),與第一部分為同一個主題,整體上差異不大,是一個裝飾性的再現。它的旋律聲部與內聲部旋律線條在進行的方向與力度的對比上,好像是兩個人情感交融的對話,要把人們從盪舟中所感受的大自然的美與獲得的樂趣在相互對話中進一步抒發。也就是說,該部分的旋律,在每個樂節的收尾,加進了陪襯的聲部,伴奏豐富了復調的內聲部。經過2小節短小的過渡句,重又聽見那令人喜悅的幻想的主題,但此時已由原來的“獨唱”變成了一個柔和、優美的“二重唱”(譜例3):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歌聲此起彼伏,表現得更為氣韻生動。這樣處理使此部分的旋律更為流動,音樂更加伸展,情感表達也更為飽滿、充實。樂曲深情、婉轉,略帶憂傷,好像一首浪漫曲。雖然沒有用6/8拍子,但4/4拍子從強拍到弱拍一搖一擺的節奏,同樣體現了輕舟盪漾的形象。

尾聲(第84-99小節),第83 小節右手高音聲部是尾聲的引入,真正的尾聲是從第84小節正式開始的,直至全曲結束,這是一個長達16小節具有樂段規模的尾聲。該部分總結了前面的材料,並用持續音、模進、呼應、和絃交替鞏固等手法使畫面時隱時現。

在結束時出現了蕩槳的節奏,彷彿聽到在幽靜的夏夜裡那櫓擊浪花的聲響,使人聯想起那美麗的夏夜,扁舟盪漾的水聲合著白樺搖曳的聲響傳向遠方。這個尾聲可劃分為三個層次:低聲部與高聲部主要是體現和聲的色彩,中聲部是通過音階的級進下行而形成的旋律線。夜幕降臨隨著人聲的歌唱,小船開始遠去。低聲部是低沉的,好似划槳的人放慢了划槳的速度,船緩緩地隨著水飄動,令人感到三個聲部完美的協和,彷彿是天、地、人的完美的結合。

"

鋼琴套曲《四季》是柴科夫斯基具有代表性的鋼琴作品之一。作品將浪漫主義時期的創作手法與俄羅斯民族音樂元素融合在一起,使音樂獨具特色。套曲共十二首,其中《六月――船歌》是最膾炙人口的一首。有規則的節拍、新穎的和聲運用、復調創作思維的融入等特徵都使這首鋼琴小品在舒緩優美的同時又很有音樂的流動性,使聽者極具畫面感。本文從作品的創作背景與曲式結構入手,分析其音樂特徵以及這些特徵所要表達的畫面與情感。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鋼琴套曲《四季》以其短小精緻的內容、豐富的藝術形象在世界鋼琴名曲中獨樹一幟,深受廣大鋼琴愛好者喜愛,而《六月——船歌》又是其中被演奏最多的作品之一。它描繪的是夏日的夜晚人們坐在小船上在映著月光的湖水中悠然盪漾的情景。演奏好一部作品,首先要看演奏者能否深入理解作品,準確地揭示作者的內心情感並將它充分地表現出來。其次,要引起聽眾共鳴。這不僅要求演奏者有著良好的演奏技術,而且還要求演奏者對音樂作品的結構加以剖析與理解,只有將兩者完美結合,才能準確地揭示出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2】《六月——船歌》June—Barcarolle

六月,“走到岸邊——那裡的波浪啊,將湧來親吻你的雙腳,神祕而憂鬱的星辰,將在我們頭上閃耀。”——阿·普列謝耶夫

這是《六月——船歌》的題詩。柴科夫斯基根據這首詩,寫成了一首船歌。《船歌》為鋼琴套曲《四季》的六月,是這部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可以說是最受人們喜愛的作品。

《六月——船歌》是復三部曲式結構,有引子、尾聲,並採用對比式插部的寫法。用平穩的4/4拍子的節奏,來表現俄羅斯平底船均勻劃分的節奏。主調為g小調,這種小調作品給人一種低沉的憂傷與平靜的安逸,好像是六月俄羅斯靜靜的夜晚。音樂以俄羅斯夏夜的寧靜和伏爾加河的微波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畫面。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引子(第1-2小節),以兩個連續的g小調的主和絃為伴奏,既表現節奏的平穩,連線尾部的和絃聲音又不能太過突兀,營造出船兒在水面搖盪的畫面,讓我們體會到音樂中所要表達的那種搖船似的動感,波光粼粼、水波盪漾的意境。音樂開始,以平穩、勻稱的節奏,奏出略有起伏的伴奏音型,如同靜靜的微波隨風盪漾。緊接著是主題旋律的出現,既明亮又柔和。

第一部分(第3-31小節),這個部分為 Andante cantabile(如歌的行板),是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即由三個樂段構成:

第一樂段(第3-12 小節),由兩個樂句組成。第一樂句(第3-6小節),是規整的4個小節,這也是整首曲子的核心主題;第二樂句(第7-12小節),巧妙地運用了第一樂句的主題開頭部分做材料,進行織體上的加厚使得此樂句成為了一個加兩小節擴充的樂句。

第二樂段(第12-22小節),同樣為4小節加6小節的兩個樂句。樂段開始調性轉為降B大調,該大調的出現讓作品情感得到轉變,整體色彩明亮起來,這部分也是該部分的高潮,在第一樂段的織體上發展,並在最後的4個小節,即調性在18小節處回到了g小調。這也是浪漫派音樂與俄羅斯民族音樂中常用的從大調開始以小調結束的寫作手法。

第三樂段(第22-32 小節),是對第一樂段的靜止再現,並且採用了一個嵌入的終止(既是第一部分的結束又是第二部分的開頭)。

舒緩的第一部分主題溫和中略帶憂鬱,使人彷彿看到夏日夜晚的河面上,孤寂的小舟輕輕地向著遠方飄蕩。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在左手搖曳性的伴奏襯托下,出現了一段動聽如歌,極具俄羅斯風格的迷人主題旋律,顯得非常溫柔、令人陶醉(譜例1):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這個部分,音階式的上行與時起時伏的音調,更增加了這種搖盪得使人慾睡的意境。

插部(第32-51小節),節奏活躍、鮮明,旋律自由、流暢。音樂逐漸地熱烈起來,樂句的速度從慢開始加快。這是一個對比型不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由兩個樂段組成:

第一樂段(第32-39小節),調性由剛剛結束的g小調轉入了同名大調(G大調)上,節拍也從四拍子過渡到三拍子,寫出了“山鳴谷應,風起水湧”的形象;歌聲槳聲,溶成一片,還可以聽到浪花飛濺的音響。這裡,出現的調性與節拍的變化都體現出了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特點。該部分是全曲的高潮,不僅在速度上比第一部分稍快,並且在織體上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一強一弱的主題動機出現,形象地給聽眾展現了小船在湖面上盪漾的畫面。

第二樂段(第40-51小節),為Allegro giocoso(愉快的快板),高潮部分。附點節奏非常活潑,高音旋律聲部也很突出,結束部分最後的琶音逐漸變寬把整體音樂氣氛推向了高潮。這個樂段我們可以用多變來形容:出現了各種離調、模進等和聲進行,力度逐漸加強,速度也有所加快,情緒上到達了整部樂曲的一個顛峰。此段結尾擴充的兩個小節,利用連續的重屬導七和絃強大的音響效果,給聽眾造成波濤洶湧,風浪齊來的感覺。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接著音樂戛然而止製造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尾,減七和絃沒有解決,但是卻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美感。最後結束在不穩定的重屬導五六和絃上,將浪漫派的創作手法沿用到極致。但這種不穩定並沒有給聽者帶來突兀的感覺,反而讓人們覺得這就是大自然千變萬化的完美呈現。這個部分的音樂活潑,速度稍快,湧起了更怡然自得、更無憂無慮的情緒,好似晚風吹拂,微波泛舟(譜例2):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寫出了“山鳴谷應,風起水湧”的形象;歌聲槳聲,溶成一片,還可以聽到浪花飛濺的音響。過渡(第52-53小節)是一個小連接,利用了第一部分主題材料的反向進行,從而引出再現部,把人們的思緒又帶回了輕舟搖曳的浪漫情境。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再現部(第54-83小節),與第一部分為同一個主題,整體上差異不大,是一個裝飾性的再現。它的旋律聲部與內聲部旋律線條在進行的方向與力度的對比上,好像是兩個人情感交融的對話,要把人們從盪舟中所感受的大自然的美與獲得的樂趣在相互對話中進一步抒發。也就是說,該部分的旋律,在每個樂節的收尾,加進了陪襯的聲部,伴奏豐富了復調的內聲部。經過2小節短小的過渡句,重又聽見那令人喜悅的幻想的主題,但此時已由原來的“獨唱”變成了一個柔和、優美的“二重唱”(譜例3):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歌聲此起彼伏,表現得更為氣韻生動。這樣處理使此部分的旋律更為流動,音樂更加伸展,情感表達也更為飽滿、充實。樂曲深情、婉轉,略帶憂傷,好像一首浪漫曲。雖然沒有用6/8拍子,但4/4拍子從強拍到弱拍一搖一擺的節奏,同樣體現了輕舟盪漾的形象。

尾聲(第84-99小節),第83 小節右手高音聲部是尾聲的引入,真正的尾聲是從第84小節正式開始的,直至全曲結束,這是一個長達16小節具有樂段規模的尾聲。該部分總結了前面的材料,並用持續音、模進、呼應、和絃交替鞏固等手法使畫面時隱時現。

在結束時出現了蕩槳的節奏,彷彿聽到在幽靜的夏夜裡那櫓擊浪花的聲響,使人聯想起那美麗的夏夜,扁舟盪漾的水聲合著白樺搖曳的聲響傳向遠方。這個尾聲可劃分為三個層次:低聲部與高聲部主要是體現和聲的色彩,中聲部是通過音階的級進下行而形成的旋律線。夜幕降臨隨著人聲的歌唱,小船開始遠去。低聲部是低沉的,好似划槳的人放慢了划槳的速度,船緩緩地隨著水飄動,令人感到三個聲部完美的協和,彷彿是天、地、人的完美的結合。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一個特殊材料的運用,使得這個尾聲非常新穎。末尾交替出現的主和絃與屬和絃借用插部中連續切分的節奏,將《船歌》的律動又一次浮現。接著連續的琶音和絃,使搖晃的音響漸漸變弱,猶如小船在水波輕微的拍擊聲中消逝。規模宏大的尾聲加強了再現部的意圖,將整個曲式的對比主題材料加以適當的概括,進一步強調作品的主要樂思,使作品更完滿地結束。

最後,小舟漸漸離去,在波浪輕微的濺水聲中,人們在逐漸遠去的同時,還戀戀不捨的回頭張望:那朦朧的音響籠罩著這美麗的天空,心想:讓我們插上翅膀,穿越時空,回到俄羅斯夢幻般最美的六月,在那優美動人的旋律中領略俄國別樣的醉人美景。

鋼琴曲《六月——船歌》主要描寫了在一個夏日的夜晚,人們坐著小船搖曳盪漾的情景,憂傷的旋律與大自然漸漸相融,彷彿一幅美麗的畫卷。同時,更深刻地表達了在一個戰火連連的時代裡,俄羅斯人民對家園對生長的這片土地的無限熱愛。

"

鋼琴套曲《四季》是柴科夫斯基具有代表性的鋼琴作品之一。作品將浪漫主義時期的創作手法與俄羅斯民族音樂元素融合在一起,使音樂獨具特色。套曲共十二首,其中《六月――船歌》是最膾炙人口的一首。有規則的節拍、新穎的和聲運用、復調創作思維的融入等特徵都使這首鋼琴小品在舒緩優美的同時又很有音樂的流動性,使聽者極具畫面感。本文從作品的創作背景與曲式結構入手,分析其音樂特徵以及這些特徵所要表達的畫面與情感。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鋼琴套曲《四季》以其短小精緻的內容、豐富的藝術形象在世界鋼琴名曲中獨樹一幟,深受廣大鋼琴愛好者喜愛,而《六月——船歌》又是其中被演奏最多的作品之一。它描繪的是夏日的夜晚人們坐在小船上在映著月光的湖水中悠然盪漾的情景。演奏好一部作品,首先要看演奏者能否深入理解作品,準確地揭示作者的內心情感並將它充分地表現出來。其次,要引起聽眾共鳴。這不僅要求演奏者有著良好的演奏技術,而且還要求演奏者對音樂作品的結構加以剖析與理解,只有將兩者完美結合,才能準確地揭示出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2】《六月——船歌》June—Barcarolle

六月,“走到岸邊——那裡的波浪啊,將湧來親吻你的雙腳,神祕而憂鬱的星辰,將在我們頭上閃耀。”——阿·普列謝耶夫

這是《六月——船歌》的題詩。柴科夫斯基根據這首詩,寫成了一首船歌。《船歌》為鋼琴套曲《四季》的六月,是這部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可以說是最受人們喜愛的作品。

《六月——船歌》是復三部曲式結構,有引子、尾聲,並採用對比式插部的寫法。用平穩的4/4拍子的節奏,來表現俄羅斯平底船均勻劃分的節奏。主調為g小調,這種小調作品給人一種低沉的憂傷與平靜的安逸,好像是六月俄羅斯靜靜的夜晚。音樂以俄羅斯夏夜的寧靜和伏爾加河的微波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畫面。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引子(第1-2小節),以兩個連續的g小調的主和絃為伴奏,既表現節奏的平穩,連線尾部的和絃聲音又不能太過突兀,營造出船兒在水面搖盪的畫面,讓我們體會到音樂中所要表達的那種搖船似的動感,波光粼粼、水波盪漾的意境。音樂開始,以平穩、勻稱的節奏,奏出略有起伏的伴奏音型,如同靜靜的微波隨風盪漾。緊接著是主題旋律的出現,既明亮又柔和。

第一部分(第3-31小節),這個部分為 Andante cantabile(如歌的行板),是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即由三個樂段構成:

第一樂段(第3-12 小節),由兩個樂句組成。第一樂句(第3-6小節),是規整的4個小節,這也是整首曲子的核心主題;第二樂句(第7-12小節),巧妙地運用了第一樂句的主題開頭部分做材料,進行織體上的加厚使得此樂句成為了一個加兩小節擴充的樂句。

第二樂段(第12-22小節),同樣為4小節加6小節的兩個樂句。樂段開始調性轉為降B大調,該大調的出現讓作品情感得到轉變,整體色彩明亮起來,這部分也是該部分的高潮,在第一樂段的織體上發展,並在最後的4個小節,即調性在18小節處回到了g小調。這也是浪漫派音樂與俄羅斯民族音樂中常用的從大調開始以小調結束的寫作手法。

第三樂段(第22-32 小節),是對第一樂段的靜止再現,並且採用了一個嵌入的終止(既是第一部分的結束又是第二部分的開頭)。

舒緩的第一部分主題溫和中略帶憂鬱,使人彷彿看到夏日夜晚的河面上,孤寂的小舟輕輕地向著遠方飄蕩。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在左手搖曳性的伴奏襯托下,出現了一段動聽如歌,極具俄羅斯風格的迷人主題旋律,顯得非常溫柔、令人陶醉(譜例1):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這個部分,音階式的上行與時起時伏的音調,更增加了這種搖盪得使人慾睡的意境。

插部(第32-51小節),節奏活躍、鮮明,旋律自由、流暢。音樂逐漸地熱烈起來,樂句的速度從慢開始加快。這是一個對比型不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由兩個樂段組成:

第一樂段(第32-39小節),調性由剛剛結束的g小調轉入了同名大調(G大調)上,節拍也從四拍子過渡到三拍子,寫出了“山鳴谷應,風起水湧”的形象;歌聲槳聲,溶成一片,還可以聽到浪花飛濺的音響。這裡,出現的調性與節拍的變化都體現出了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特點。該部分是全曲的高潮,不僅在速度上比第一部分稍快,並且在織體上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一強一弱的主題動機出現,形象地給聽眾展現了小船在湖面上盪漾的畫面。

第二樂段(第40-51小節),為Allegro giocoso(愉快的快板),高潮部分。附點節奏非常活潑,高音旋律聲部也很突出,結束部分最後的琶音逐漸變寬把整體音樂氣氛推向了高潮。這個樂段我們可以用多變來形容:出現了各種離調、模進等和聲進行,力度逐漸加強,速度也有所加快,情緒上到達了整部樂曲的一個顛峰。此段結尾擴充的兩個小節,利用連續的重屬導七和絃強大的音響效果,給聽眾造成波濤洶湧,風浪齊來的感覺。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接著音樂戛然而止製造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尾,減七和絃沒有解決,但是卻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美感。最後結束在不穩定的重屬導五六和絃上,將浪漫派的創作手法沿用到極致。但這種不穩定並沒有給聽者帶來突兀的感覺,反而讓人們覺得這就是大自然千變萬化的完美呈現。這個部分的音樂活潑,速度稍快,湧起了更怡然自得、更無憂無慮的情緒,好似晚風吹拂,微波泛舟(譜例2):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寫出了“山鳴谷應,風起水湧”的形象;歌聲槳聲,溶成一片,還可以聽到浪花飛濺的音響。過渡(第52-53小節)是一個小連接,利用了第一部分主題材料的反向進行,從而引出再現部,把人們的思緒又帶回了輕舟搖曳的浪漫情境。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再現部(第54-83小節),與第一部分為同一個主題,整體上差異不大,是一個裝飾性的再現。它的旋律聲部與內聲部旋律線條在進行的方向與力度的對比上,好像是兩個人情感交融的對話,要把人們從盪舟中所感受的大自然的美與獲得的樂趣在相互對話中進一步抒發。也就是說,該部分的旋律,在每個樂節的收尾,加進了陪襯的聲部,伴奏豐富了復調的內聲部。經過2小節短小的過渡句,重又聽見那令人喜悅的幻想的主題,但此時已由原來的“獨唱”變成了一個柔和、優美的“二重唱”(譜例3):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歌聲此起彼伏,表現得更為氣韻生動。這樣處理使此部分的旋律更為流動,音樂更加伸展,情感表達也更為飽滿、充實。樂曲深情、婉轉,略帶憂傷,好像一首浪漫曲。雖然沒有用6/8拍子,但4/4拍子從強拍到弱拍一搖一擺的節奏,同樣體現了輕舟盪漾的形象。

尾聲(第84-99小節),第83 小節右手高音聲部是尾聲的引入,真正的尾聲是從第84小節正式開始的,直至全曲結束,這是一個長達16小節具有樂段規模的尾聲。該部分總結了前面的材料,並用持續音、模進、呼應、和絃交替鞏固等手法使畫面時隱時現。

在結束時出現了蕩槳的節奏,彷彿聽到在幽靜的夏夜裡那櫓擊浪花的聲響,使人聯想起那美麗的夏夜,扁舟盪漾的水聲合著白樺搖曳的聲響傳向遠方。這個尾聲可劃分為三個層次:低聲部與高聲部主要是體現和聲的色彩,中聲部是通過音階的級進下行而形成的旋律線。夜幕降臨隨著人聲的歌唱,小船開始遠去。低聲部是低沉的,好似划槳的人放慢了划槳的速度,船緩緩地隨著水飄動,令人感到三個聲部完美的協和,彷彿是天、地、人的完美的結合。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一個特殊材料的運用,使得這個尾聲非常新穎。末尾交替出現的主和絃與屬和絃借用插部中連續切分的節奏,將《船歌》的律動又一次浮現。接著連續的琶音和絃,使搖晃的音響漸漸變弱,猶如小船在水波輕微的拍擊聲中消逝。規模宏大的尾聲加強了再現部的意圖,將整個曲式的對比主題材料加以適當的概括,進一步強調作品的主要樂思,使作品更完滿地結束。

最後,小舟漸漸離去,在波浪輕微的濺水聲中,人們在逐漸遠去的同時,還戀戀不捨的回頭張望:那朦朧的音響籠罩著這美麗的天空,心想:讓我們插上翅膀,穿越時空,回到俄羅斯夢幻般最美的六月,在那優美動人的旋律中領略俄國別樣的醉人美景。

鋼琴曲《六月——船歌》主要描寫了在一個夏日的夜晚,人們坐著小船搖曳盪漾的情景,憂傷的旋律與大自然漸漸相融,彷彿一幅美麗的畫卷。同時,更深刻地表達了在一個戰火連連的時代裡,俄羅斯人民對家園對生長的這片土地的無限熱愛。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是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輕舟盪漾的音樂畫卷

音樂採用了旋律小調的形式,用平穩的節拍表現出俄羅斯平底船均勻滑行的節奏,悠長的旋律則像一首俄羅斯民歌那樣帶有淡淡憂鬱的表情,刻劃出遼闊國土上的人民寬厚、深沉而誠摯的性格。

鋼琴曲《六月——船歌》這首作品篇幅雖然很短小,但是我們卻能看到許多浪漫派作曲家的創作手法,如半音模進、大小調交替等等。柴科夫斯基用浪漫派的手法描繪出了一幅具有俄羅斯風情的油畫,讓人們感受到了俄羅斯民間樂派與浪漫派音樂的內在聯繫,是浪漫主義與民族主義結合的典範。該作品既展現出了鮮明的音樂形象,又滲透出了細膩憂傷的真情實感,用樸實的描寫性手法體現出了時代性的音樂風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