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傳統音樂——雅樂,實質是中國唐代的宮廷俗樂?

雅樂,中文翻譯為"雅正之樂",是日本興盛於平安時代的一種傳統音樂,是以大規模合奏型態演奏的音樂。

以器樂曲為多,至今仍是日本的宮廷音樂,是現存於世界最古老的音樂形式。

雅樂在奈良時代從中國和朝鮮傳入日本,隨後經模仿、融合而產生。

在全球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浪潮中,世界民族更為重視自身文化遺產的保護,同時尋求世界文化資源共享。

日本的傳統音樂——雅樂,實質是中國唐代的宮廷俗樂?

雅樂的概念

不伴隨舞蹈的樂器合奏稱為管絃,伴隨舞蹈的是舞樂。

在神樂、東遊、久米、催馬等曲式中,還包含漢詩(中國詩)的吟誦,稱為朗詠。

雅樂大約是從1500多年前傳入日本。它不單是外來的元素,而且是一種混合多種文化的音樂藝術,因為它是由中國的唐樂、朝鮮的高麗樂(獨樂)、百濟樂、亞洲其他古代音樂以及日本傳統的本土音樂結合而成,並以之為基礎,逐漸融入日本的文化中去。

我國也有一種叫雅樂的傳統音樂,雖同名,但內容卻區別於日本的雅樂。

日本的傳統音樂——雅樂,實質是中國唐代的宮廷俗樂?

雅樂的歷史

據史書記載,雅樂的發展史可以簡單概括為:早在公元453年,允恭天皇葬禮的時候,新羅國王派出了80多名的樂人前往日本,為之演奏哀樂;

554年,欽明天皇在位時,朝鮮的百濟又派出另一隊的音樂家到日本;

聖德太子攝政期間,先後十九次派遣遣唐使,學習中國的唐樂,並帶回日本本土;

遣唐使藤原真敏於835年入長安,學習琵琶,後來攜帶琵琶和樂譜回國...

在公元701年,日本治部省內設置專門機構,掌管外來的音樂,而最初,雅樂就是外來音樂的總稱。

大寶二年(703年),根據《大寶律令》,日本設置雅樂寮,用來培訓專業的樂師、音樂家,並只為宮廷服務,使得雅樂走向了專業化、高雅化的道路,影響逐漸壯大。

日本的傳統音樂——雅樂,實質是中國唐代的宮廷俗樂?

雅樂的曲式

樂曲依序分為"序"、"破"、"急"三個樂章。

序的主旋律最從容,演奏的快慢自由,沒有節拍的限制。

破的旋律也是從容不迫地流動著,而拍子固定是一小節八拍。

急則是輕快的旋律,一小節四拍;但是依演出曲目的不同,"急"的節奏不一定快,因此也是一組樂曲中第三首的意思。

雅樂的樂器

遠古時期,演奏雅樂的樂器多不勝數,但隨著年代的推移,樂器的數量逐漸簡化。

一般有笙、七絃琴 、神樂笛、和琴、笏拍子、三之鼓、琵琶等幾十種樂器。

日本的傳統音樂——雅樂,實質是中國唐代的宮廷俗樂?

到日本後,根據日本人的喜好,給雅樂的音色作出了相應的調整。

在《源氏物語》的《若菜》中提到:"大規模的高麗樂和唐樂,倒不及聽慣的東遊樂來得親切可愛",說明當時人們覺得雅樂的聲音太炫耀,太誇張了。

於是,雅樂中的一些低音部分和其樂器被刪減了,使得樂音細、音調高了。

日本的傳統音樂——雅樂,實質是中國唐代的宮廷俗樂?

七絃琴

日本的傳統音樂——雅樂,實質是中國唐代的宮廷俗樂?

神樂笛

雅樂的歷史價值

雅樂的管絃樂奏被認為是保留著世界上最早的交響樂隊形式,由舞蹈和音樂構成,完全保持著其傳統形式流傳至今,被稱為是世界上罕見的傳統演藝。

日本的雅樂雖然是輸入的外來音樂,但中國的雅樂早已絕跡,朝鮮的雅樂經過長久年代也已變形,與此相反,唯獨日本在宮廷及神宮中,保存下了當時整理成為日本式的雅樂,而且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可以說是非常罕見的。

它之所以歷久不衰,與歷代統治者的重視和提倡以及日本民族的傳統是分不開的。

雅樂之曲的分類與演目

雅樂一般可以分為三部分:

  • 國風歌舞(本土的古傳節目)。有著著名的《神樂歌》、《東遊》、《大和歌》、《久半歌》、《大歌》等。

    其中的《神樂歌》是雅樂中最神祕莊重的節目,為歷代宮中舉行最高祭殿儀式時所採用。

  • 外來樂舞(國外輸入的節目)。主要有唐樂和高麗樂。

    唐樂有管絃合奏曲和舞樂伴奏曲。

    高麗樂的所有節目,都是作為舞樂的伴奏曲而存在,沒有單獨演奏的曲目。

  • 歌舞(日本平安時代的歌曲)。

    專為貴族演奏的聲樂曲。

    形式多樣,既有在歌詞中吸收了古日本的民歌的"催馬樂",也有以漢詩為歌詞進行歌唱的"朗詠"等。

    這些音樂才是在宮中"御遊"時和貴族宴會時演奏的音樂。

日本的傳統音樂——雅樂,實質是中國唐代的宮廷俗樂?

無疑,日本雅樂中“唐樂”的完整保存,對於歷史上宮廷“雅樂”與“燕樂”失傳的中國傳統音樂舞蹈來說,是一筆十分寶貴的財富。

然而,這些“唐樂”在傳入日本的過程中,經歷了千年的歷史變遷,它們究竟如何傳入日本?在多大程度保留了唐時的樂舞原貌?又有過多少改變?一起來看看。

日本雅樂中唐樂之根的確認

中日兩國政治文化的交流很早就有記載。

在日本的彌生時代,中國後漢光武皇帝將刻有“漢倭奴國王”的金印,賜與日本國王的使節。

那時,中國的舞樂就開始傳入日本。

在隋、唐時,中日文化的交流到達一個高潮。

據中國音樂史學家在《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中記載,從隋高祖開皇二十年至唐昭宗乾寧元年的近300百年間,日本派“譴隋史”與“譴唐史”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就有22次。

中唐時期的人數最多,達594人。

日本的傳統音樂——雅樂,實質是中國唐代的宮廷俗樂?

在這些使者中,有一些學習或關注藝術的人,如在717-735年,在唐的留學生——吉備,就曾帶回了《樂書要錄》十卷以及律管、方響等,還有學問僧最澄、義空,曾在805年回國時帶回多種唐樂器。

當時還有一個擅長唐樂的中國人——皇甫東朝,去日後因交通不便不能返國,就做了日本的樂官。

日本史籍也有記載,日本宮廷在大寶元年(701年)設定了“雅樂寮”,雅樂的人員編制有796人。

平安時代(794-1191年)是日本全面接受中國文化的時代。

日本的傳統音樂——雅樂,實質是中國唐代的宮廷俗樂?

“漢倭奴國王”的金印

日本雅樂實質是中國唐代宮廷俗樂嗎?

日本雅樂來自中國唐樂或受唐樂的影響,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但是其中“高麗樂”的部分則不能同日而語。

“雅樂”, 一般說與俗樂相對,是中國古代宮廷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在朝會、典禮、宴饗時所用的儀式性的音樂舞蹈。

自從周王朝制禮作樂,為皇權歌功頌德,嚴格的等級觀念便滲入其間,以其強有力的政治功能,成為貴族階級維護統治以及教育後代的內容,被後世視為典範,歷代王朝沿其舊制。

《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中將“雅樂”定義為:“中國古代統治階級用於宗教、政治、風俗的各種儀式典禮中的音樂,後世稱之為雅樂,盛行於周代。”而作為專有名詞的“雅樂”,在《新英漢詞典》中卻被指義為“(日本宮廷的)雅樂”。

日本的傳統音樂——雅樂,實質是中國唐代的宮廷俗樂?

祭祀天地

文字無意間透露一個事實:中國傳統雅樂和宮廷其他樂舞,大多隨著清帝國的消亡而消失,但中國隋唐時期傳至日本的樂舞至今還被保留著,因為日本還保留著皇室制度,“宮廷”文化與皇室制度有關。

但是,在中國,後來被稱作“雅樂”的樂舞,無論是從史書的記載、還是從2004至2009年春節、或者從流傳至今的祭孔釋奠樂舞來看,都和日本的雅樂大不相同。

這種差異,日本雅樂界也十分確認。

日本宮內廳式部職樂部編《雅樂》的簡介中寫道:“雅樂,其字面本義‘典雅的音樂’是一個最初與通俗流行音樂形成對照的詞,進而表示古典音樂。

在這個意義上,雅樂“生存”於中國和韓國,和日本音樂中的雅樂不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