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歌聲2》的新賽制,終於讓“戰隊”這個概念合理了

音樂 綜藝 內地綜藝 真人秀 冷眼看電視 冷眼看電視 2017-08-29

《中國新歌聲2》的新賽制,終於讓“戰隊”這個概念合理了

今夏的音樂類真人秀儼然已被三大網絡選秀所霸佔,每個週末的朋友圈和微博,幾乎都被嘻哈、明日和快男三檔節目的內容填滿,選秀的魅力可見一斑。

而在另一端的衛視平臺,走到第二季的《中國新歌聲》似乎變得有些尷尬。雖然在觀看上與另外三檔網絡選秀不發生衝突,但是必須承認,這檔脫胎於《The Voice》的老牌音樂真人秀,在討論量、話題傳播、節目內容的熱度等方面,明顯處於弱勢。即使有新晉導師陳奕迅的加盟,也很難扭轉頹勢。

目前,第二季節目已經播出到第七期,有“魔鬼六次方循環大逃殺”之稱的第二階段比賽也進入到關鍵時刻,節目也有了全新的看點。其實有關這季的新賽制,在首播時曾有大概介紹,但直到冷眼君看了最近的這兩期之後,才深切的感受到這一改變的妙處,也終於讓這個模式中的“戰隊”概念第一次變得合理起來,也讓這個模式有了新的亮點。

《中國新歌聲2》的新賽制,終於讓“戰隊”這個概念合理了

我們具體來說。如果一直有關注《中國好聲音》和《中國新歌聲》的朋友應該對這個節目的賽制不陌生,一般來說,每一季節目分為導師盲選、戰隊考核、冠軍之戰和巔峰之夜這幾個環節。其中盲選階段是最具模式感的部分,也是每一季的重要看點。

但是有一個細節,無論是前四季的《中國好聲音》,還是去年第一季的《中國新歌聲》,在盲選結束後馬上就進入到組內考核,讓戰隊這個概念變得非常尷尬。當然,這源自原模式的設置,也不可否認組內考核時的精彩,但總覺得會有點彆扭。

問題出在哪兒?首先,我們在看搶人大戰時,所有導師的話術口徑基本都是“歡迎來到我的戰隊,我的戰隊最缺你這個類型的學員”。不難發現,這是一個組建戰隊的過程,每個導師都希望自己的戰隊變得豐富,音樂類型也更多元,更具競爭力。

然後五期之後,馬上就進入到了單個導師戰隊的內部考核,也就是說,剛剛組建好的戰隊,馬上就要進行兩兩PK,這完全不合理嘛,說好的戰隊呢?每次看到導師那糾結的表情,尤其每次還會找一個夢想導師一起幫著糾結,就會讓人回想之前盲選時導師們說過的話。

《中國新歌聲2》的新賽制,終於讓“戰隊”這個概念合理了

何為戰隊?既然把這些人召集在一起,那就應該有戰隊之間的對抗,在往季的節目裡,我們看到的是,對抗只在最後的總冠軍爭奪時才出現,盲選一結束,就先進行“內戰”。挑人時說“我的戰隊非常缺少你這種類型”,可搶完人,接下來就內部淘汰了。

其實這是貫穿前四季《中國好聲音》和第一季《中國新歌聲》的一個模式細節問題,可是一直都被導師的點評和學員的演唱而被忽略了。直到今年的第二季《中國新歌聲》,導演組創立的“魔鬼六次方循環大逃殺”賽制,終於把戰隊的概念變得合理了,也讓之前五期導師的搶人動機變得合理了。但冷眼君想說的是,並不是說之前《The Voice》的規則不好,而是可以更合理,這一季的原創賽制就挺好的。

如果看了第六期和第七期的朋友可以看到,在一期節目裡,四位導師進行交叉對戰,每個戰隊的選手分別進行演唱,由現場51位評審投票決定結果。再加上主持人華少不斷強調一點,就是根據目前的賽制,一個戰隊有可能被團滅,也極大的增加了戰隊Battle的緊張感。

《中國新歌聲2》的新賽制,終於讓“戰隊”這個概念合理了

同時,為了增強戰隊的概念,除了在賽制上做了重大調整,還在每一位導師身上做了細節改造。

首先就是每一位導師戰隊都擁有自己的戰隊名稱、logo戰旗和徽章,讓戰隊的特色更加突出,形成視覺的記憶點。

《中國新歌聲2》的新賽制,終於讓“戰隊”這個概念合理了

其次在第二階段的戰隊Battle時,將每一位導師的座位席進行了個性化改造,與自己戰隊的logo元素形成高度統一。

《中國新歌聲2》的新賽制,終於讓“戰隊”這個概念合理了

總之,在賽制、logo和座位設計等方面不斷的強調著“戰隊”在這一季《中國新歌聲》裡重要性,也能感受到燦星在對這個模式的改造上所下的功夫,先不說選手表現,單從對戰隊的概念打造來看,還是挺成功的。

其實說到這裡,也讓冷眼君想到了在音樂類節目裡賽制設計的重要性,這是一檔節目非常關鍵的部分,也經常是被觀眾拿來議論的地方。

比如我們最為熟知的《我是歌手》,這檔節目的賽制就是一個非常規整的賽制結構,也成為了之後很多節目效仿的對象。兩期為一個單元賽,第一期為積分賽,第二期為淘汰賽,兩期積分相加,根據權重,淘汰末尾一位,每淘汰一位,就會在下一個單元賽裡補位一名歌手。幾輪平行單元賽之後,會有復活賽,讓之前的人氣選手迴歸。最後就是半決賽和總決賽。

《中國新歌聲2》的新賽制,終於讓“戰隊”這個概念合理了

如果說這是一個賽制的標準版,不復雜,觀眾容易接受,那之後的很多同類型節目都有不同程度的借鑑和改良。比如第一季的《夢想星搭檔》,可以說就是搭檔版的《我是歌手》。當然借鑑這個賽制的還有《歡樂喜劇人》,兩期淘汰一組喜劇團隊,可以說是喜劇版的《我是歌手》。

還有安徽衛視的《我為歌狂》,這檔節目的賽制就相對複雜一些,觀眾在觀看過程中就會有些難度。節目有四個戰隊的車輪戰,有突圍賽和晉級賽等,相比《我是歌手》的兩期淘汰一個人,還是會更復雜。但總的來說也算是當時音樂類節目裡,繼第一季《我是歌手》之後的一檔重要音樂對戰節目。

《中國新歌聲2》的新賽制,終於讓“戰隊”這個概念合理了

當然也有不那麼合理的賽制,比如第一季的《蒙面歌王》和第一季的《跨界歌王》,由於各方面的原因,使得當時這兩檔節目在賽制規則上出現了明顯的bug。也是單元賽概念,但是賽制規定勝出者直接進入半決賽,也就是說,只要不勝出,歌手就有繼續留在舞臺演唱的機會。當然《蒙面歌王》的賽制是三期之後如果還不勝出就會被淘汰,但是相比之下,在放送量上卻佔了明顯優勢,這顯然不合理。好在之後的第二季,這兩檔節目都做出了調整,讓賽制變得合理。

賽制很重要,正如第二季《中國新歌聲》,賽制的改變、細節的強化,讓這個模式有了新的味道。還有今年的嘻哈與快男,因為借鑑了成熟模式,也讓賽制方面既有複雜度也不失合理性。希望未來的所有節目在賽制和規則的設計方面,都能有自己的特色,同時還能做到符合邏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