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鮑家街的弓弦盛宴 | 樂評

文 | 高建

6月16日晚,一場主打絃樂作品的音樂會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精彩上演,作為中央音樂學院第二屆國際絃樂藝術節的閉幕演出,這場音樂會的演出陣容由活躍在舞臺演出和教學實踐一線的骨幹教師組成,從樂器種類到表演形式都儘可能廣泛地涉及覆蓋,對於絃樂藝術可謂是一次開闊視野下的精萃呈現。

音樂會的開場曲目是由鋼琴家盛原、小提琴家楊戈芳和大提琴家林希映聯袂演繹的柴科夫斯基《a小調鋼琴三重奏》第二樂章,從鋼琴奏出純美質樸的主題旋律開始,小提琴與大提琴分別以輕盈躍動和綿延寬厚的獨特質地加入變奏,三件樂器在疏密相間的音樂織體中默契應答,勾勒出不遜於一支管弦樂團的飽滿色彩。在第二和第十變奏中,作為伴奏聲部的小提琴與大提琴以撥絃鋪陳在點狀的旋律之下,仍然有著令人驚詫的細膩變化和豐沛層次。

隨後登臺的是由小提琴演奏家謝楠擔綱獨奏的布魯赫《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二、三樂章。憑藉穩定的運弓和精確的音準,謝楠將小提琴在中低音區醇厚遼遠和高音區纖細無暇的特質發揮到極致,流暢的速度選擇和剋制的揉弦幅度,讓作品膾炙人口的浪漫柔板既清麗甜美又不過分煽情。指揮家沈浩率領的中國青年交響樂團展現了尚佳的合作素質,在第三樂章開篇那緊張不安的動機推進中,做出了德奧音樂極具代表性的、圓融深邃的質感,並在結尾處與謝楠共同完成了令人血脈賁張的華麗加速。

由中提琴演奏家蘇貞領銜的協奏曲新作《那個年代》堪稱本場音樂會的最大驚喜。作曲家李勳對中提琴顯然有著超越一般作曲家的熟稔,樂曲開篇那柔美纏綿的旋律所處的音域將樂器本身的特性發揮得淋漓盡致。蘇貞教授閒庭信步的演奏,將眾多密集繁複的艱深技巧化為無形,對中段舞曲旋律獨有的戲謔感拿捏得更是妙到毫巔。作品樂隊部分的配器同樣格調不俗,單簧管和長笛的默契銜接將音樂從薄霧瀰漫的夢境引入清晰堅定的歡愉,瀑布般傾瀉而下的軍鼓敲奏引出的舞曲旋律,如肖斯塔科維奇在《第二爵士組曲》中的非凡創造一般精妙。蘇貞在樂曲結尾的上行音階段落做出了一個幅度無比熨帖的漸弱,與豎琴回聲般的夢幻撥奏融為一體,將無限遐思留給聽眾。從觀眾熱情的掌聲與歡呼中不難看出,創作者與演奏者相得益彰的組合帶來了一次兼具可聽性與技巧性的佳作呈現,亦可以視作中國當代音樂創作的一次成功嘗試。

以鋼琴家黃萌萌、小提琴家高參和大提琴家馬雯領銜的貝多芬《C大調三重協奏曲》第一樂章作為音樂會的收束,顯然再合適不過。“樂聖”為小提琴、大提琴寫下了技巧難度格外艱深的旋律,在高參與馬雯嫻熟凌厲的弓弦起伏下,形成足以與管弦樂團“對抗”的宏大氣場,恢弘的氣魄、磅礴的張力、嚴謹的邏輯共同將演出氛圍推向高潮。

這樣一場由藝術院校發起的音樂會,僅從曲目安排上就做到了學術與觀賞、傳承和創新的高度平衡,在演繹質量上更是全面展示了國內頂級音樂學府精湛紮實的舞臺表演底蘊——可以從高度成熟的中國青年交響樂團進一步確認這種積累。相信在“教學相長”“教演結合”的理念下,會有越來越多傑出演奏家從鮑家街43號院走向世界的舞臺。

- THE END -

歡迎關注《音樂週報》

快手、抖音賬號

柴賽決賽爆“錯曲” ,中國選手安天旭經歷“驚魂一刻”

北京合唱節開幕,音樂週報與北京音樂家協會邀全國合唱團晉京展演

張國勇:由一次歷險而想到……

《梁祝》誕生60週年,見證者終於還原作品創作歷史真相

童聲合唱是個慢活兒,急不得

歌唱的高音技術可以速成嗎?

你所不知道的巴黎聖母院和音樂的故事

音樂教師有哪些隱性負擔?| 爭鳴

足不出戶,跟世界排名前30音樂院校導師直接上課

訂閱2019年《音樂週報》,戳這裡!

民族管絃樂隊座位究竟怎麼排?

唱合唱,你的聲音“炸”嗎?

Q:想訂閱《音樂週報》?

A:請進入“音樂週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Q:想投稿?

A:發這裡 [email protected]

Q:想合作?

A:請點擊下拉菜單“廣告合作”。

來自鮑家街的弓弦盛宴 | 樂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