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I7連最弱的銳龍5也比不過,R5 3600跑分曝光,默頻秒I7

這次的臺北電腦展,intel先開了發佈會,拿出了i9 9900ks,被大家當了一個笑話,10nm桌面級再度跳票。

而接下來AMD帶來了新一代的7nm銳龍處理器,則得到了大量玩家的肯定,但是一些不懂的小夥伴可能看了參數,會發現,頻率提升很小啊,完全擠牙膏啊,為啥這麼多人吹呢?

最強I7連最弱的銳龍5也比不過,R5 3600跑分曝光,默頻秒I7

這裡蝸牛就要說到IPC,CPU性能=IPC(CPU每一時鐘週期內所執行的指令多少)×頻率(MHz時鐘速度),這個公式最初由英特爾提出並被業界廣泛認可。

所以當IPC提高後,單純的看頻率已經沒啥軟用了,也就是說4.4ghz的銳龍2比4.9ghz的酷睿更強大。按照正常的估算,這代AMD的IPC性能提升了10%到15%。

最強I7連最弱的銳龍5也比不過,R5 3600跑分曝光,默頻秒I7

可能蝸牛說這些話,有些人不懂或者壓根不信,但是最近已經有人在UserBenchmark上發現的AMD Ryzen 5 3600的蹤跡單核134四核536全核1074,而與之對應的默頻I7 8700K是137 520 1056,甚至9代9700k默認全核心也只有1072。

因為這個處理器正式版還未上市,目前並不確定這是3600的真實實力還是僅僅是ES版,但是憑藉最低端的R5就能在以4.2ghz單核匹敵4.7GHZ的8700k,多核心更是超過9700k和8700k無疑是給關注AMD的等等黨們一劑強心劑。

最強I7連最弱的銳龍5也比不過,R5 3600跑分曝光,默頻秒I7

但是同樣的這款U也爆出了一個問題,在使用2666內存的情況下,內存延遲還是達到了80ns,和上代銳龍相差不大,但是畢竟只是曝光,距離正式發售還有一個多月。

最強I7連最弱的銳龍5也比不過,R5 3600跑分曝光,默頻秒I7

這次的銳龍3是AMD第一款消費級7nm處理器,按照3600這個性能,AMD新品的發佈會完全可以看做是intel 9900k的哀悼會。畢竟與9900k同價位的R9 3900X把i9 9920x都秒了,9900k與之差距實在是太大了,甚至連小弟R7 3700X都能匹敵,甚至領先。

其實蝸牛的真實想法是,這代銳龍這麼強,我們還是等更成熟的7nm吧,再等一年又何妨,大家覺得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