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禁售威力太大?傳海力士為保障供貨欲收購英特爾3D NAND業務

日本禁售威力太大?傳海力士為保障供貨欲收購英特爾3D NAND業務

7月11日,業內傳出消息稱,SK海力士計劃收購Intel位於中國大連的Fab 68存儲工廠。據集微網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SK海力士目前正在與Intel談判,海力士希望收購整個Intel大連工廠和3D NAND業務,Intel只保留與XPoint相關的存儲技術。

知情人士稱,SK海力士正處在高速擴張階段,而近期由於日本突然限制對韓國出口相關半導體芯片製造必須的原材料,迫使SK海力士“急需尋找救命方案”。據韓國機構分析,如果韓國因日本原材料斷供停產,每日損失將高達7萬億韓元。三星、SK海力士、LG等韓國半導體及顯示面板廠商則是首當其衝,損失慘重。

而通過直接收購韓國以外的存儲工廠,一方面可以幫助SK海力士保證產能,緩解供貨壓力,另一方面或許也將有助於SK海力士通過海外工廠規避日本對韓國的原材料出口限制,海力士或可藉助收購的海外工廠採購日系半導體原材料,然後部分轉供韓國本部。

資料顯示,Intel位於中國大連的Fab 68工廠規劃始於2006年,當時Intel公司就與大連市政府簽署了合作協議,隨後在2007年,英特爾正式在大連投資25億美元建設12英寸晶圓廠,主要負責處理器封裝測試,2010年大連工廠正式落成。

2015年,Intel宣佈投資不超過55億美元,建設大連Fab 68工廠二期工程,主要生產非易失性存儲器,即Nand Flash。經過三年的建設,2018年9月,英特爾Fab 68工廠二期項目投產啟動儀式在大連舉行。同時,英特爾宣佈新工廠採用世界最先進的96層堆疊3D NAND閃存芯片製造技術實現量產,並將會成為英特爾NAND閃存的最核心生產基地,貢獻大約70%的產能。

顯然,如果SK海力士成功英特爾大連Fab 68工廠,將會得到足夠的3D NAND閃存芯片的產能,將被成本幫助SK海力士解決當下供貨壓力,並有望轉“危”為“機”進一步提升在存儲市場的市佔率。

那麼英特爾是否願意出售大連Fab 68及3D NAND業務呢?

根據資料顯示,Intel大部分NAND閃存芯片都用於支撐數據中心業務,這兩年才開始提高了對外的出售比例。而3D NAND的對外銷售隸屬於NSG(Non-Volatile Memory Solutions Group)業務集團。財報顯示,在2016、2017、2018財年,Intel的NSG業務分別創造收入25.8億美元、35.1億美元、43億美元,平均每年增長約20%。

但是,由於3D NAND前期投入過重,且大連工廠設備仍處於折舊期,NSG業務在2016年以來持續虧損,2016、2017年,NSG分別虧損5.4億美元、2.6億美元。2018年,即便收到了1.6億美元的政府補助,仍然虧損了500萬美元。

相比之下,2017-2018年隨著存儲芯片的漲價,三星、SK海力士等存儲大廠卻都是營收利潤大漲,賺的盆滿缽滿。三星也藉此超越英特爾登上了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廠商的寶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3D XPoint閃存上,目前Intel與美光之間的合作已經結束,合資公司及產線已賣給了美光,雖然雙方將各獨立自開發基於3D XPoint技術的第三代產品,但是目前英特爾的3D XPoint閃存的生產,還是交由美光在美國猶他州的工廠。由此,我們也能看出,英特爾傾向於將更多的將精力放在了研發上,而非生產。

在此背景之下,英特爾確實有可能出售大量Fab 68工廠及3D NAND業務。

那麼,問題來了,英特爾Fab 68工廠及3D NAND業務價值多少?

資料顯示,Intel最早在2004、2007年投資600萬美元、25億美元在成都、大連建設封測、存儲工廠。2015、2016年,Intel又分別增資55億美元、16億美元擴充大連、成都工廠。財報顯示,2018年,Intel在中國的固定資產總額已達64.17億美元。

根據某業內人士向集微網分析稱,“這些資產主要是大連工廠的,而且以前折舊完的設備沒有計入到資產中;如果這批投資折舊完,Intel大連工廠的盈利也會大幅提升”,該業內人士猜測,“整個大連工廠是16nm工藝,工廠可能要80億美金,再加上NAND業務,可能需要上百億美金了。”

那麼SK海力士有足夠的現金收購嗎?

資料顯示,2018年,海力士支出16億美元用於回購股票,並投資了超過30億美元在韓國新建半導體廠,預計該工廠將在2020年完工;到2018年底,海力士又啟動無錫生產線的產能擴充,並已於於2019年4月完成擴產。需要指出,即便進行了大量的資本支出,海力士在2018年底的現金餘額依然高達70億美元,這為海力士進行收購提供了現金支撐。

目前SK海力士及Intel均未對此傳聞做出迴應。

編輯:芯智訊-林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