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11日電 (劉葉婷、寇傑、崔越)英美“差評”事件再次引爆輿論風波。7月10日,英國駐美國大使金·達羅克宣佈辭職,原因是他認為自己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密件被洩露一事引發各種猜測,他不再適合繼續擔任大使。此前,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的發言人曾表示,梅“充分信任”達羅克,且沒有將他召回的計劃。

據瞭解,達羅克於2016年1月起擔任英國駐美國大使,原定於2019年年底任期屆滿。目前,英國外交部已宣佈對洩密事件啟動正式調查。

密件洩露凸顯複雜局勢

7月7日,英國媒體《星期日郵報》刊登了達羅克2017年至今發給英國政府的多份備忘錄和電報,內容充斥對本屆美國政府的負面評價,說白宮“功能失調”“難以預測”“在外交領域笨拙無能”。

當天,特朗普迴應上述報道,顯現不屑一顧,認為達羅克“沒有為英國服務好”,“我可以評價他幾句,但我不願費那個工夫”。

8日,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的發言人表示,全力支持達羅克,對方將留任並繼續履行職務。

當天,特朗普的“炮火”也隨之升級。他連發兩條“推特”,說特雷莎·梅沒有聽取自己的建議,她和英國政府官員把“脫歐”搞得一團糟。特朗普自稱“不認識”達羅克,說美國方面對他的評價不高,“我們不會再與他打交道”。特朗普寫道,對英國而言,“好消息是他們不久將迎來新首相”。8日,美方還撤回對達羅克出席白宮晚宴的邀請。

9日,英首相發言人表示,特雷莎·梅已經與達羅克通話,重申完全支持他。然而,10日,形勢急轉直下,達羅克突然宣佈辭職。

此次密件洩露事件在英國國內引發了軒然大波。密件為何洩露、為何人洩露、達羅克為何突然宣佈辭職等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英國媒體分析認為,能洩露如此多密件的英國政府官員級別不低。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多達100人可閱這些密件,但能接觸到“整批”密件的“官員或閣僚”應該屬於高級別;BBC稱,通常,外交使節發往自己國家的密碼電報,也會被派駐國情報監聽部門收到,但沒有密碼難以破譯。

值得注意的是,媒體還將達羅克的突然辭職與英國內部兩黨鬥爭相關聯。《每日電訊報》認為,首要懷疑對象可能是正投入保守黨內部權力爭鬥的“脫歐”派“玩家”。美聯社稱,達羅克是在觀看了9日晚間保守黨黨魁選舉的電視辯論後,臨時決定請辭的。分析家認為,英國新任首相、保守黨黨魁熱門候選人鮑里斯·約翰遜在電視辯論中未力挺達羅克,或是促使其辭職的重要因素。

此外,國際社會上也有一些觀點認為此次事件與美國對他國大使館監聽有關。“鑑於稜鏡門的‘前科’,美國能夠對盟友德國的總理進行監聽,那為什麼不能對另外一個盟友英國的駐美大使進行監聽呢?”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員王鵬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

究竟是“內鬼”還是“外患”?目前,英國外交部已宣佈對洩密事件啟動正式調查。

英美關係陷入尷尬時刻

隨著洩密事件的持續發酵,英美這樣昔日這一“鐵桿盟友”陷入尷尬時刻。美聯社報道,密件洩露為英美兩國“製造尷尬”。按照路透社的說法,英國希望今年10月底“脫歐”後能與美國這一“最親密盟友”簽署貿易協定。輿論也對此次事件是否會影響英美關係表露了擔憂情緒。

“英國對美政策處理上,對特朗普政府是不信任的,也是存在巨大質疑的。”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英國駐美大使信傳遞的內容表現出他對特朗普政府處理對英對歐政策的不信任,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英國內部的一些政策精英對特朗普政府的不信任。美英關係間的問題因為此次事件而暴露出來,兩國關係並不如外界想象得那樣順暢。

“在特朗普任內,此事件肯定會對英美之間所謂的特殊關係產生影響。其一是削弱特朗普對英國的好感。美國總統對英國產生不良觀感,勢必會削減對英美關係發展必要的政治資源投入,很多事情會難以推進。其二,作為英國大使,發表批評特朗普無可厚非,因為美國境內的輿論也有反對特朗普的聲音。”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學者查曉剛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長遠意義上看,英美關係,美國同盟體系肯定不能恢復到以前的輝煌狀態了。這主要因為美國和其盟友之間的利益出現了分化。曾幾何時,兩國在政治經濟上利益契合,關係良好。美國逆全球化趨勢難以改變,英美兩國在經濟上出現利益分化。從政治安全角度,美國想要拉攏盟友針對中國,但這是包括英國在內的大部分歐洲國家無法認同的,因為英國更希望和中國發展良好的雙邊關係。此類分歧是在不斷擴大深化的,此次大使辭職事件只是兩國分歧日益擴大的體現。

“英國大使的表述其實也是說了句大實話而已,只是公開引起了轟動。某些民眾和媒體對大使的同情、對特朗普的批評,表明從民眾層面對特朗普的不信任,和對其處理外交事件能力的質疑。”李海東認為,美英之間同盟關係的穩定不會因為此次偶發事件而產生變化,但是也反映了英國政策精英對特朗普政府的不滿,以及英美關係中長期存在的分歧和問題。

“兩國大概率應該把該事件做為個人層面的‘偶發事件’來處理,不會影響兩國關係,即所謂‘英美特殊關係’的大局。”王鵬表示。

美國霸權行徑日益蠻橫

事實上,這並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因極端言論引發軒然大波,甚至在面對親密盟友,特朗普也並沒有“嘴下留情”。

針對德國公司將參與俄羅斯主導的“北溪-2”項目,特朗普警告德國不要依賴俄羅斯能源,說他正在考慮就“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實施制裁。他在白宮會晤波蘭總統安傑伊·杜達時告訴媒體:“我們向德國提供保護,俄羅斯卻從德國獲得數以十億計美元。”

針對美墨邊境移民問題,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他在推特上聲明,稱美國將從6月10日起對所有墨西哥出口美國商品加徵5%的關稅,以迫使墨西哥解決“經美墨邊境入境美國的非法移民問題”。

在出發前往日本參加G20峰會的幾個小時前,特朗普方面突然公開發難,對美日簽訂的長期防務協議的公平性提出了質疑。他對媒體表示,“如果日本遭到攻擊,我們將開打第三次世界大戰。我們將加入進去,並用我們的生命和財富去保護他們。”“但是如果我們遭到攻擊,日本卻不是必須幫助我們。他們可以在索尼電視上觀看這場攻擊。”這番言論在日本國內引發了恐慌。

在同盟面前,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表露無遺且日益蠻橫。此次,英國密件洩露事件再次印證這一點。

查曉剛認為,美國所謂的西方國家的領袖地位會因此事件受到影響。美國想要拉攏歐洲日韓盟國對抗中國,現在看來會越來越困難。除了英國大使事件,美國對日本德國等同盟國的態度也日益尖銳,長遠來看,這會讓美國政府和其傳統盟友間產生裂痕,聯合對抗中國的想法也愈發難以實現。“不管是日韓還是英德法,這些美國傳統盟友對美國的信賴度和依賴度都在日益明顯下降。此次事件會更進一步提升這些國家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會讓它們之間本來的分歧愈發明顯。”查曉剛表示。

“近年來,美國政府所採取的一系列退群、退約、四處開打貿易戰等行徑無異於一頭大象闖進瓷器店內一通踩踏,包括與西方傳統盟友在內的國際關係亦無倖免。”人民日報高級記者、人民日報北美中心分社原首席記者溫憲對人民網表示,一直以來,美國政府對全世界都是這種頤指氣使的作派,也在全世界範圍內遭到了強烈反彈。(實習生呂岩昊對此文亦有貢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