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同意了,英國人自己又不願意了,英首相特蕾莎·梅要背鍋了

英國 政治 歐洲 撒切爾夫人 法國 大梁不空 2018-12-03

英國退歐這件大事吵吵鬧鬧了兩年多,終於在近期要迎來最終結局,只是在截止時間之前,即使歐盟已經通過了英國提交的退歐協議,結果英國自己人又不樂意了,這一次,恐怕有鐵娘子之稱的英國強硬派首相特蕾莎·梅要背鍋了!

歐盟同意了,英國人自己又不願意了,英首相特蕾莎·梅要背鍋了

留有餘地的政治宣言

22日,在比預期時間延遲了兩天後,英國與歐盟的未來關係政治宣言達成,這份26頁的文件力圖在脫歐後建立一個“雄心勃勃的、廣泛而深入的,靈活的”夥伴關係。內容包括:歐盟和英國將致力於建立單一關稅領域,雙方承諾在關稅方面進行深入合作;歐盟將承認英國的“獨立貿易”政策;歐盟與英國預計將設立自貿區,進行深度監管合作;隨著時間推移,雙方關係的範圍和深度可能發生變化;過渡期能夠最多延長1至2年等等。

與上週達成的脫歐協議不同,這是一份沒有法律約束力的願景式文件,細節性的文字也很少。但也正是憑著這些模糊的、聽起來又希望十足的文字,英國首相梅可以更方便地向議員們兜售自己為了保證英國利益所做的努力。

例如,在脫歐派最反對的北愛爾蘭邊界問題上,文件中強調了“雙方有決心找到防止與愛爾蘭出現硬邊界的保障方案的替代方案”;文件中還稱,將“利用任何可能的方法和技術”保證脫歐後歐盟—英國之間海關檢查的順利進行等等。

歐盟同意了,英國人自己又不願意了,英首相特蕾莎·梅要背鍋了

歐盟成員國的關切也被包含進文件中。例如,政治聲明中提出要限制英國在稅收、環境、競爭、勞工政策等方面的權力,保證歐盟成員國能夠和英國在公平的基礎上競爭。這反應了法國、德國等國家的要求。

總的來說,歐盟和英國用這種模糊、廣泛而又包括了高遠目標的政治文件,暫時將矛盾擱置了起來,以能獲得更多的國內支持。但這也意味著,在脫歐過渡期結束後,雙方的談判將會繼續下去,且並不簡單。

兩面不討好的協議

首相梅一直是打著“硬脫歐”的旗號進行“軟脫歐”,最初保守脫歐派和梅都秉持北愛爾蘭離開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的要求是沒有道理的,直到她被迫承認這樣的表態有損和平脫歐,避免北愛爾蘭出現“硬邊界”就成為了梅談判不可觸及的底線。

從首相梅曾經想要達成的脫歐目標來看,她屬於“硬脫歐派”,但從結果看,她又顯得很“軟弱”。

歐盟同意了,英國人自己又不願意了,英首相特蕾莎·梅要背鍋了

對於這樣一份協議,沒有人叫好,每一派都有反對的理由。脫歐派認為英國屈服的太多,留歐派認為與其有這樣一份協議還不如留在歐洲,要求進行第二次公投;蘇格蘭人則擔心對其核心產業捕魚業的影響。

剛剛辭職的英國脫歐大臣Dominic Raab的總結很能反應英國人的情緒:“當初英國人民投票離開歐盟的首要原因是要奪回對本國法律的控制權,但這份退歐協議卻出讓了更多英國的利益。這是一個很遺憾,但不可避免的現實。”

“脫歐派”的煩惱

上週達成的退歐協議幾乎是歐盟最初協議的翻版,未來兩年的英國將會陷入尷尬境遇。3月英國退歐後,未來兩國關係在所有方面的談判才可正式開啟,而在沒談妥前,英國仍受制於歐盟的絕大多數法律,但在布魯塞爾卻沒有發言權。

針對內容本身,“脫歐派”認為英國做了太多妥協且模稜兩可,擔憂英國由此將淪為歐盟附屬國。脫歐人士大多具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並不希望英國同歐盟藕斷絲連,他們期待更多的是一種不削弱英國影響力與地位的脫歐方案,徹底讓英國獨立於歐盟之外。

這份協議與他們的要求背道而馳:一方面英國還需要受歐盟的監管;另一方面在同歐盟的合作中,很多規則並未細化,並不符合硬脫歐派要求的“一刀兩斷”。

最令“脫歐派”惱火的問題就是關稅同盟。在北愛爾蘭問題沒有談妥前,整個英國需留在關稅同盟中,“脫歐派”對此感到十分反感,認為其阻礙了同第三國的貿易往來。他們希望這是有時限的或英國可以單方面退出。

由於歐盟27國擔心,英國受益於關稅同盟且監管寬鬆,那麼對歐洲大陸的公平貿易是一種威脅。歐盟國家決定向全英國的關稅聯盟制定附加條件,包括要求英國遵守大多數單一市場規則,遵守所有歐盟環境、勞工和其他標準。

歐盟同意了,英國人自己又不願意了,英首相特蕾莎·梅要背鍋了

這意味著脫歐後的英國是一個規則接受者,而不是規則制定者。而歐盟可以利用對北愛爾蘭實施更嚴格的單一市場規則,如在愛爾蘭海域實施更嚴格的監管(而不是海關)檢查。

28年前的緣起

英國同歐盟並非一言不合就離婚,雙方的齷齪可以追溯到歷史上英國的疑歐思想,現實中英國對歐盟發展方向的不滿。

時間追溯到28年前,1990年11月22日,撒切爾夫人在國會最後一次發表了演講,演講中她回顧了11年的執政,系統論述了歐共體的問題,保守黨和工黨對待歐共體截然不同的立場。

英國利益與留在歐洲的核心衝突點包括:不公平的補貼和中央集權帶走英國的就業機會;歐盟帶走大量利益;單一貨幣和單一匯率是開後門的聯邦制,破壞英國主權。

這些立場都和現在脫歐派的立場一脈相承,如今的脫歐正是28年前的延續,本次公投中主張脫歐的主力中老年人,就是經歷過撒切爾夫人時期獨立自主路線。撒切爾夫人的政治和外交路線,曾歷經選民三次確認,親歐派只能通過暗箱操作,連同工黨逼宮撒切爾,發起不信任投票讓其下臺。

歐盟同意了,英國人自己又不願意了,英首相特蕾莎·梅要背鍋了

英國脫離歐洲的方向或許是不可阻擋的,只待如何收場,是一場有序亦或是混亂的離開。

脫歐的路徑

脫歐文件在被27國首腦通過後,理論上歐盟層面的障礙已經清楚,接下來該由梅面對國內的爛攤子了——英國議會投票。

雖然保守黨內部“內訌”不斷,已有超過20名保守黨議員要求特雷莎·梅下臺。依據保守黨規章,發起對黨首的不信任投票需要得到至少48人支持,想要讓她走人則需要158票。考慮到保守黨內部並沒人能接任梅,且換人仍會面臨同樣的問題,梅能挺過不信任投票的機會較大。

梅仍然是最有可能去面對這場大考的人。如上文所述,這份協議在議會第一次就輕易過關的可能性很小,那麼接下來就該進入到對草案的修改階段,而這可能帶來四種結果:無協議脫歐、重新談判、大選或二次公投。

由於脫歐影響,英國經濟已現疲憊,英國國家統計局(ONS)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英國第三季的平均每週薪資較上年同期增加3.2%,創下近10年來最大增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