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看全球│在一個男人都搖擺不定的世界裡,有一位堅強的女人

周看全球│在一個男人都搖擺不定的世界裡,有一位堅強的女人

編譯 / 周夢蝶 字數 / 2290字

本文編譯自《倫敦書評》Vol. 41 No. 12的一篇文章“Steely Women in a World of Wobbly Men: The Myth of the Strong Leader”,作者為David Runciman。

瑪格麗特·撒切爾之後的幾乎每一任英國首相都希望以這種那種的方式成為她一樣的人。

周看全球│在一個男人都搖擺不定的世界裡,有一位堅強的女人

英國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

只有一位撒切爾

託尼·布萊爾希望能像她那樣有那麼長的任期,也想效仿她那樣對這個國家產生那麼大的影響力。卡梅倫則希望像撒切爾夫人那樣,以個人的形象重塑保守黨。

特蕾莎·梅則想成為英國的第二個“鐵娘子”,在一個男人都搖擺不定的世界裡,成為一位像鋼鐵般堅強的女人。甚至是戈登·布朗,這位有著遠大的個人抱負的工黨首相,也渴望像撒切爾夫人那樣抓住每位政治家在一生的政治生涯中僅有的幾個機會,給這個國家帶來一個徹底的改變。

然而他們的這些目標都沒有實現。這也可以看出她已經被徹底地神化,神化到之後他的直接繼任者還保持著唯一的清醒。約翰·梅傑之所以能夠繼任撒切爾夫人留下的首相一職,是因為當時的英國人已經對她的執政風格已經徹底厭倦。但梅傑試圖用他的八年首相生涯讓這個國家記住他的名字,然而他失敗了。

周看全球│在一個男人都搖擺不定的世界裡,有一位堅強的女人

第50任英國首相,約翰·梅傑

如今,在以鮑里斯·約翰遜領銜的一長串滑稽可笑的保守黨首相候選人名單中,這個循環還在重複上演。他們都想以不同的方式成為另一位撒切爾夫人,他們都想不顧一切地證明自己不會成為下一個特蕾莎·梅。他們都是些什麼樣的人?

英國前脫歐事務大臣多米尼克·拉布(Dominic Raab)不斷地通過他的支持者給民眾灌輸心理引導,“多米尼克是男性中的‘撒切爾’”。這些支持者會告訴每一個人。他和撒切爾一樣“不屈不撓”。所以,在他持有堅定立場的脫歐問題上,多米尼克·拉布稱,他會運用其政府每個行政部門的槓桿能力,確保能夠完全執行政府的政策,履行民意的選擇。

周看全球│在一個男人都搖擺不定的世界裡,有一位堅強的女人

英國前脫歐事務大臣多米尼克·拉布

他並不是唯一一個說這種話的人。他的潛在競爭對手也提出了各種脫歐計劃。這些計劃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比特蕾莎·梅的方案更加的堅決。他們都迫切地想避免她的命運。無論是最終無協議地脫歐、重新談判,甚至是舉行第二次公投,他們都決心不讓海峽對岸的歐洲人、歐洲議會的談判對手,乃至國內議會中的反對派和社會名流影響他們的決策。

只是,當初的特蕾莎·梅比現在的他看上去更堅定。她也以為自己是撒切爾,她也不願意受外界各方的影響。但是她什麼也沒有改變。在與歐盟的談判中,英國已經成為弱勢的一方;在英國內部,政府與議會的關係也越來越疏遠;愛爾蘭政府與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相比,似乎更加不願意對英國作出讓步。現在的英國政府似乎遇到了令不出倫敦的問題。不管人們對新的脫歐方案還有什麼幻想,一個殘酷的現實是,這套方案能否推進,已經不是現在的英國政府能夠掌控的。

一位成功的首相不僅僅需要有堅強的意志力,還需要有團結各方的能力。

英國也會出現一位“特朗普”

英國政府無視反對派的反對而強行推行政策的權力已經大為削弱。在過去,撒切爾夫人能夠通過關鍵立法贏得信任,而如果特蕾莎·梅的手中有這一件武器,她的脫歐方案或許早就獲得議會的通過。

周看全球│在一個男人都搖擺不定的世界裡,有一位堅強的女人

英國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特蕾莎·梅

即使是政府內部,在這三年裡,特蕾莎·梅手下主動辭職的部長人數比英國近代史上的任何一位首相都多。即使她也以敢於強硬清楚手下的障礙聞名。從奧斯本到戈本,再到最近的威廉姆森,但是更嚴重的是,更多的部長更希望自己主動走人,而不是被解僱。

託尼·布萊爾的前幕僚長鮑威爾(Jonathan Powell)在他的著作《新馬基雅維利》(The New Machiavelli)中描述了布萊爾上臺之處的急切,希望馬上落實一系列的改革計劃。但事實證明,英國的首相越是著急,政府機構的反應就越遲鈍。除非他們能像大西洋對岸的那個國家的總統那樣。

周看全球│在一個男人都搖擺不定的世界裡,有一位堅強的女人

第51任英國首相,託尼·布萊爾

美國的總統同樣會因為他們手中的權力之弱感到驚訝,尤其是這還是全球實力最強的國家。與英國的議會相比,美國的國會對總統明顯更不順從,美國的司法系統也顯得更加的自信和獨立。但是現在坐在這個位置上的特朗普不願意向外界暴露自己權力受限的事實。他會揮舞手中的各種武器,將自己至少在看上去是武裝到牙齒的,來爭取更多的權力。他利用個人的權力設定關稅,這本來屬於國會的權力,在人們擔心這會因為政黨間鬥爭而過度政治化的背景下,被過渡到總統的手中,而特朗普由將這種政治化的權力變成個人化,來追求他堂吉訶德式的迷戀。

但如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去年曾說,如果英國脫歐由特朗普來主導,他足夠強硬,但代價是一片混亂。英國漢薩德學會(Hansard Society)在2019年的一份調查顯示,有54%的受訪民眾認同“英國需要一位願意打破規則的強勢領導人”的說法,只有23%的人表示不同意。在他們是否更喜歡“堅持自己立場的政客”而不是“與自己持不同立場的人妥協的政客”的問題上,受訪者大致分為兩派(45:48)。當人們被問及“我們應該繼續支持以前執政過的政黨和領導人”,還是“考慮選擇那些以前沒有執政過、對變革有激進想法的政黨或領導人”時,同樣的分歧也很明顯。這些數字可能會讓那些想要成為特朗普的英國人忍不住想象,他們的時代即將來臨。也許,英國人已經準備好容忍一些在通往權力的走廊裡發出的“特朗普”式的噪音。

但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很可能是一個災難性的錯誤。英國的多民族憲法不太可能經受住首相權力擴大的考驗。其次,對於任何想要建立持久政治遺產的政治領導人來說,打破現有的政府機制都是弄巧成拙。遵守規則的意義在於,這些規則仍然適用於約束你的繼任者。忽視它們會切斷連接現在和未來的聯繫。

第三,混亂不會彌合支離破碎的政治格局。它會被進一步斷裂。反對政府和首相的聲音將越來越大,公眾輿論將變得越來越狂熱。這將產生更多的無多數議會和弱勢政府,而不是壓倒性的多數和強勢政府。

想成為瑪格麗特•撒切爾,正誘使每一位有望成為英國首相的候選人與大西洋彼岸的特朗普眉來眼去。但這可能意味著他們最終會成為特蕾莎·梅——心中有著堅定的目標,卻沒有實質的成果。也許有些人對撒切爾成功的原因有其他的理解。單這是一種混合了驚人的運氣、政治實用主義和對通向權力的那條阻力最小的走廊的選擇,所有這些都被點綴成毫不妥協的決心。實際上,撒切爾夫人也是一個堅持原則的人,她覺得這些規則是她最好的保護,但強勢領導者的神話很難消失。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刪除。

今日作者

周看全球│在一個男人都搖擺不定的世界裡,有一位堅強的女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